新四季網

針織機中選擇和控制針的機械結構和用於該結構的針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10:31:41 2

專利名稱:針織機中選擇和控制針的機械結構和用於該結構的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一般而言是關於針織機的,特別涉及製造長襪和緊身衣褲(連襪褲)的針織機。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針的選擇和控制,能儘可能避免成圈線處於受力狀態,因此能減少斷裂危險,尤其是在針不活動和與線圈連接階段。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的針的選擇和控制只要求一相對有限的空間,該空間在針徑向排列情況下是基本的,根據下文和與此有關附圖,這些以及其它的優點將是明顯的。
本發明的針織機至少有一個針床,針床上並排著滑槽,並且帶有導引針的片狀本體、基本上平行的側面,針能在每條槽中活動,根據本發明的針織機包括沒有與成圈三角互相作用的針踵的針,一種與每根針共平面的片狀選針器或挺針片,該挺針片與針安置在同一槽內,並且與針連接,以便在所在平面內產生相對於針的角位移,上述挺針片或選針器至少有一個能夠相對於上述針床伸出和縮回的踵,以便分別相對於成圈三角活動和不活動。
實際上該挺針片或選針器通過一個形狀互補的聯接件與針連接,聯接件有一凹部和一凸部,呈弧形輪廓。
該挺針片或選針器延伸形成一擺臂,在中間部位帶有聯接件,並且在一端具有踵,而相反端能從槽中伸出,以便受到一推桿控制,使上述相反端插入槽內,而使踵端伸出。
為了作用在每個擺動挺針片上,該機器可以包含有一擺動觸發器,該擺動觸發器中一臂由一單獨電磁鐵控制,大量電磁鐵用於同一針床上的挺針片,每個磁鐵的有效空間比連續織針之間的間隙所允許的空間大。
更進一步,該針織機還可以在同一針槽中包含一個可滑動的挺針片,其具有斜面,能作用在上述相反端,使該端降低。
本發明的進一步研究對象是針織機的針,包括一個與針共平面的片狀選針器或挺針片,以代替與成圈三角相互作用的針踵,其能在同一槽裡與針配合,並且與針連接,以便在與針同一的平面內產生相對於針的角位移上述挺針片或選針器至少有一個踵,通過挺針片或選針器的角位移,該踵能夠伸出和縮回,以便分別相對於成圈三角活動和不活動。
實際上,上述挺針片或選針器通過一形狀互補的聯接件與針連接,聯接部份有一凹部和一凸部,呈弧形輪廓上述挺針片或選針器延伸形成一擺臂,在中間部位帶有聯接件,並且在一端具有踵,而相反端能從槽中伸出,以受到一推桿控制,使上述相反端插入槽內,而使踵端伸出。
通過以下說明和附圖,此發明將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圖顯示了一個此發明的實用且不受限制的實施例。在附圖中圖1顯示了整個機器的全部軸向剖面圖2,3,4是示意圖,顯示了在四件針織物形成期間的機器狀態以及在八個褲腿形成時,兩個針床之間紗線交換過程中的機器狀態圖5,6,7顯示了平板針床,兩個針床以及圓筒針床的局部剖面細節圖8,9顯示了被置於成正反向旋轉的裝置和固定件上用於選針的器件圖10,11,12,13顯示了在兩種操作狀態中,針床上選擇三角的輪廓圖14,15顯示了希望編織的服裝;
圖16顯示了在腳趾部分開始和分叉處結束時,兩針床上兩交叉織針的工作區域圖17為一示意圖,顯示了在褲體編織期間織線的交換狀態圖18顯示了一個對織針的選針進行控制的電磁鐵的實施例。
圖1為織機的主剖面圖,顯示了機器的整體機械結構,零件1為機架,通過中心零件3和環狀零件5。機架1支撐分別用於織針13和15的平板針床10和圓筒針床11。馬達17通過齒形帶驅動,裝在輸入軸20上的皮帶輪19,然後把旋轉運動傳輸給圓柱齒輪21和22。齒輪22把運動傳輸給齒輪23,齒輪23裝配在由機架1支撐的軸承24上齒輪23支撐繞圓筒11連續旋轉(此例中成反時針方向)的裝置26。裝置26支撐用於擺動選擇器的選針三角,此選針器用於選擇以下將要說明的織針15,裝置26同時繞固定的圓筒體11旋轉。齒輪21通過一空套在軸上的二個同軸成一體的中間齒輪25把運動傳輸給齒輪26,齒輪26帶動中軸27反時針旋轉(與齒輪23反向),固定軸27的上端是一平盤支撐件28,其旋轉方向與26相反,環29被裝配在靠機架1的中部3的上端支撐的軸承30上,環29上裝有一個繞固定在平板10上的圓筒9旋轉的裝置32並在其上開槽以便能容納將在以下說明的織針13的擺動選針器,上述裝置32支撐選針器的控制三角。
軸27把運動傳輸給支撐平板三角的裝置32,為了能用圓筒9提昇平板10,軸27可沿其軸線移動事實上,軸27的垂直上升導致盤形物28的上升,利用靠軸承30支撐的環29、盤狀物28帶動固定在套筒35上的盤34,套筒35可沿機架1的中心導引部分3滑動,進而通過圓筒9提昇平板10。軸27的正常位置通過推力軸承36和一圓盤37支撐在機架的平面1A上來確定。當需要軸27和平板10很少的零點幾毫米的提升時,可由氣動的氣缸/活塞系統38來實現,此種提升在編織所謂的彈性花紋裡外邊線時需要。當我們希望在機器停止期間,檢查一下位於兩針床間的機件時,有必要把軸27提升比上述大得多的距離(數量級為100mm)。此種提升可由大一級的氣動的氣缸/活塞系統39來實現,它通過帶動氣缸/活塞系統38,把盤3和包括平板10在內的整套機均一起提升。
上部構件1C支撐紗線退卷器463,它裝在同軸的構件40上,並利用支撐件41,使其旋轉。來自退卷器的線在被針織夾住之前由環458引導。此環由上部構件通過臂1E支撐。機架1上的支撐件1F支撐切斷和保持鐵夾鉗483,此夾用於限制和送出來自退卷器463的織線。
上述臂1E和/或其它諸如1G這樣連於機架1上的支撐件用於支撐固定的選針器(如225),它們分布在成正反向轉動的裝置26和32的外部。
吸口43可沿著形成織物的針弧延伸,在圓筒11和平板10的邊緣之間張開。吸口延伸成氣流導管43A以吸入氣流張緊正在編織的織物和傳送已完成後的織物。
以上各種組件可由互相同步的驅動器和馬達加以控制。各種馬達用電子程序控制,以保證在適當的時候改變其旋轉速度,尤其是在一些特殊階段,諸如開始階段,褲叉結束處和褲體開始形成時的進給停止處。要保證降低其速度。
機器的其它組件將在下文介紹並



參照以前的織機。用於形成線圈的零部件,也即織針和沉降片,與本織機基本相同。用一個具體但非限制的方式,本專利所選擇的是圖20所示的以前專利所提供的固定沉降片。和以前不同的零部件是(1)與控制織針運動的三角相連的針踵(2)因採用擺動選針器而產生的選針設備,或一種直接電子選針系統(3)選針控制器,它由帶有電一氣伺服系統的電子系統控制。
(4)用於改變針的高度以生成線圈的三角。其不同處是由於它們為雙線進給按套排布並全部固定在相應的連續旋轉的裝置上,過去用於調節線圈長度必需的三角微小向上位移已被取消。
(5)織線的進給系統。
如前所述,此機器為一圓形織機,其圓周直徑很大,以容納多件織物,如多條緊身褲,每條褲子有一對褲腿和一褲體。在下文中將要介紹的織機將同時編織四件織物,當然這並不排除同時編織其它數量,尤其是偶數件的織物。
在圖2中,C1,C2,C3,C4分別表示四條緊身褲褲體的橫截面。這些褲子沿圓形針床的周邊分布,相互之間有一定間隔。
圖3顯示了四條緊身褲褲腿的橫截面,分別標以G1X,G1Y-G2X,G2Y-G3X,G3Y-G4X,G4X-G4Y,它們之間同樣有一定間隔。圖3還示意地顯示了三角46和三角47,它們分別處於外、內兩側,分別用於圓筒和平板,以及被成正反方向旋轉的裝置26和32所攜帶。從圖3還可看到各套三角在旋轉時是同步的,這以便使它們能從兩織物間的空隙中穿過。從圖4中可以注意到,在編織褲腿時反向旋轉的三角同樣能從兩褲腿間穿過,亦即從褲腿GiX和GiY(i=1,2,3,4)之間穿過,這樣,在圖3和圖4中,可看到有8個間隔可讓三角穿過。因此,為了能容納三角46和47,上述8個間隙沿周邊方向均應有一定寬度,起控制織針作用的三角46和47分別用來編織筒形織物的外、內兩側。每套三角接受兩線進給,線在它們之間交替編織,以便用圓筒和平板針床上的織針分別編出彼此相連的兩個半線圈橫列。
希望編織的服裝如圖14和15所示。從腳趾處開始,首先織成封閉線圈橫列A,C,D,B。此過程包括用於編織褲腿所需的所有織針(如圖所示的G1X,G1Y等)緊接於腳趾之後是形成一種像半園角輪廓。為此目的,參照圖15和16,許多完整的線圈橫列被織成,它們是由兩個針床的織針共同完成足趾封閉部份。線圈A,B,C,D從A到B,亦即它們包括所有用來編織長統襪腳部和踝部的所有織針。紗線被同時餵給兩個針床的織針,它們垂直交錯(如圖16所示)。隨後筒狀針織物,線圈橫列P被織成,即首先在一個織床編織,隨後在另一個針床編織,但長度在逐步增長。例如,可從圖15所示的中央部分C-D開始編織,線圈橫列P的長度在一端以對稱方式逐步增長,增長的頻率依據希望獲得的外形輪廓而定。這樣,便能獲得圖14和15所示的外形輪廓AC和DB。
隨後,如圖3和4所示,具有相同寬度的褲筒被織成,這包括腳部和腿的低部。這一部分如圖14所示的BE。在這之後,為了使褲子穿著容易,有必要把褲筒加寬。為了實現這一點,可沿如圖14所示的EF逐步加長線圈橫列的橫針跡長度。除此方法以外,如果在工作中,能連續不斷地增加參加編織的織針,加寬褲筒將能更有效的實現,針的增加可同時或交替在兩個針床上,從針弧的終端連續插入。當EF完成後,工作從參照圖3和4到參照圖2和17。兩針床上分別具備的四組進給裝置中的兩組退出工作。亦即,工作從圖3所示的狀態進展到圖17所示的狀態。此時,為了編織圖17所示的F-H部分,即兩褲腿的開叉處,位於兩腿之間的織針投入工作。當46和47二組進給器退出工作之後,相應的進給自然也停止,這樣便僅留下八組進給中的四組。域區F-H的織針1∶1在每一針床上立即投入工作,隨著兩針床上織針的相互交錯,在F-H處便形成了在腳趾部已說明的封閉線圈橫列。在控制F-H部的織針的同時,控制一個或兩個相鄰的形成褲腿布面的織針是有可能的。這樣便於避免FH部分的邊緣出現網眼。完成FH部分以後,便可以從K-L面開始編織筒狀的織物。這部分的工作同樣需要編織褲腿時所需的織針,編織的寬度與整個褲子相同,這部分被稱作褲體(如圖14中的L-M所示)。隨後,編織鬆緊帶M-N。這種帶子可由繞在MM線上的重徑組織構成,通過編織或交織一種高支數的彈性紗線便可達到目的。此種織紗結構已被行家熟知。
為了用兩針床10和11上交叉的織針13和15(圖16)來完成用於連結起始封閉線ACDB和線F,H上線圈的線圈橫列,可採用以下介紹的更為具體方法選擇相同的針數,提升針床11上的織針,但不餵給紗線,然後讓織針13與已被提升的織針15交錯,並讓13慢慢上升和下降同時,來自織針13A上的線在織針15A的針杆上形成線圈。隨後,紗線餵給織針15A,降低它便形成一線圈。在編織褲管之前,可重複以上程序。
這裡所介紹的織機,能同時生產四條緊身褲,在每一針床分別裝有四套雙線進給器,總共8套進給器-參照用於顯示褲腿編織狀態的圖3,當三角從初始位置起沿相對方向旋轉1/8圈後,它們便進入圖示的褲腿分叉區。上述運動在開始編織褲體時不可能出現(如圖1和17所示),這是由於織針正工作於分叉區的緣故。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當編織褲體時,在每個針床上只有兩套三角在工作,因而為每條正在編織的褲提供的進給線數是兩路而不是四路,用於進給和線圈形成的三角在每個針床上也減少到了四個(如圖17所示)。
圖5顯示了工作區域內針床的剖面,平板的剖面以及園筒體11在工作區域內的剖面。如上所述,兩針床所形成的針槽能使平板上的織針13沿平板的徑向滑動,使圓筒上的織針沿軸向滑動。
平板10上的織針13在其與線的接觸部分與普通織針並無區別,由針鉤和針舌組成但針杆與普通織針不同,在其上有一圓形凸出物114。此凸出物用作小型擺動選針器或推桿116的支撐件和鉸聯,推桿116的中部開有一與凸出物輪廓相同的凹槽117,以便使二者鉸合併使116能在114上擺動。織針13和推桿116因為被限制在活動的滑槽內,因而它們總是處於連接狀態。擺動推桿116的前端形成一踵部118,用於與三角120,121,122相互作用以控制織針的離心和向心運動。針踵118示於圖5為了能被三角120和122控制,踵部118應壓入到工作位置118X。它能被推桿124帶動,從而使其完全埋入織針的滑動槽內,這樣三角120和122便不能再作用於它。當推桿已經擺動且其踵部118進到118X時,三角120和122便能作用於它並利用三角的輪廓使其沿離心或向心方向移動利用鉸鏈114,推桿116便能把其運動傳給織針,產生所需的移動以便夾住紗線和形成線圈。因此,由織針13和擺動推桿116組成的組件是處於工作狀態還是非工作狀態,完全取決於踵部118是處於高位(與箭頭FA一致)還是低位(箭頭FB)。當織針沿向心方向縮回到後部時,可由帶124(如圖5)沿FB方向作用於它,從而使其處於非工作狀態。踵部118的升高由下文將要介紹的選擇器部件完成。平板10(和圓筒11一樣)是固定的,三角120,122和帶124由一處於不停的旋轉運動中的裝置帶動。踵部118的抬起由包括推桿126在內的選擇器部件來完成。推桿126上具有兩排齒(如圖6),它被容納在固定在平板10上的圓筒9的槽內,由彈簧128固定。彈簧允許它能繞中心支點旋轉。為使推桿116的踵部118抬起,可使推桿126的踵部126A根據FA箭頭所指方向與推桿116接觸。與推桿116垂直的推桿126上的兩套選擇齒126B和126C,分別分布在支點的上下兩側。齒126C受選擇杆的推動,使推桿1126的下部進入槽內而上部離開槽,從而使其上端部126D與三角130接觸,三角130的輪廓便使126按FA箭頭所指方向下降。齒126B的作用是取消前述的選擇狀態。推桿126被置於圓筒9的槽內。圓筒9被固定地安放在平板10上。因此,當根據箭頭FA所指方向降低推桿126時,它便壓在小型擺動推桿116的徑向內部。
在圓筒11上,也有類似的系統。推桿132被裝在與織針15相同的平面上。和上述情況相同,帶有踵部138的推桿136與116類似,但被裝在與織針15、推桿132相同的槽中。三角(如140,329,381)與推桿136的踵部相接觸,以使其抬高或降低。為了抬起推桿136的踵部138,推桿132按FA1所指方向從圖6所示的位置上移到圖7所示的位置,132上的斜面132A與推桿136的後跟接觸從而達到目的。推桿132的移動與推桿126類似,利用其兩個齒部132B和132C,及與凸輪144接觸的132D便能達到目的。
圖6和圖7還顯示了多組裝在兩個成正反向旋轉的裝置26和32上的選擇杆。它們在不同的圓周位置上作用於齒部126B,126C,132B,132C以起選擇作用。這些選擇杆分別從機構148,150,152,154中伸出,作用於推桿126和132上,使它們的相應位置進入滑道和擺動道中。圖8和9顯示了這些機構的其中之一(其它與此相同)。
圖8為一機構(如152)的平面圖。圖中顯示了杆217推動推桿132滑向圓筒11上滑道的底部。杆217裝在柱銷上,可在其上擺動,並被彈簧220張緊。上述所有零件裝在支撐板221上,支撐板固定在適當的旋轉裝置上,而旋轉裝置上帶有控制被選織針滑移的三角。因此,選擇杆217在圓柱體內旋轉,能與所有的推桿132接觸(推桿126的情形與此類似)。被彈簧223張緊的觸杆222也被裝配在上述的支撐板221上。通過觸杆224的作用,把選擇杆217從圖8所示的位置轉動到圖9所示的位置,此時217處於非工作狀態,觸杆222的單齒與217嚙合。選擇杆的作用位置可通過調整裝在板121上的偏心爪121A來獲得。
用於控制機構148,150,152,154中選擇杆的單個或多個零件被裝配與臂1F(圖1)相結合的固定支撐225上(圖9)作用於在它前面通過的觸杆122上。在這些零件中包括繞柱銷227擺動的杆226。如按圖9所示的那樣把它推向圓筒,它便能帶動杆222順時針旋轉,而使杆222和217的嚙合分離。於是後者復歸到圖8所示的工作狀態。很清楚,杆226的數目與杆217的相同並處於同一平面內,以便相互作用。杆226由氣泵228控制,以克服彈簧230的拉力,向氣泵由程控的電磁閥控制。杆226的外形輪廓便觸杆222作出相應的轉動,以控制選擇杆217的不同狀態。
為了使選擇杆(如217)脫離工作狀態。觸發杆224按下224所指方向作用於選擇杆217,從而使217與222處於嚙合狀態。為了控制觸杆224,需要一由彈簧234張緊的處於伸出狀態的臂232,此臂由帶236推動以克服其彈簧阻力,而帶236的一頭由被固定機架(如225)上的鉸鏈232連接,另一端被驅動器240(類似驅動器228)推動。
織針的選擇可用以上介紹的尺寸較小的擺動推桿116和136來完成,也由其它系統來完成。
圖10為一示意圖,顯示了三角與圓筒上的推桿132,136的相互作用過程。其運動由FT表示,但實際是三角向相反方向滑動。
圖中上部的三角用於控制織針15的上下運動;下部的三角用於控制選擇器132的擺動。
當擺動推桿136的踵部從針槽中伸出以後,用於控制織針的三角329-330-331-332-333沿直線334作用於它。當杆336的踵部338被置於槽中時,它不與上述五個三角接觸,使它們處於直線334上,相應的織針保持在低位。不與紗線接觸。推桿136踵部138的伸出可由升高推桿132來獲得。推桿132復原到低位可由兩個水平三角334作用於推桿132的中間凸出物132F來實現。當接杆132的低端132D伸出滑槽與三角144或336,337接觸時,便可實現推桿132的上升。三角144抬高選擇器132,使推桿136轉動,從而使踵部138和三角329相接觸,結果是三角與相應的織針一起升高。相應地,由三角336能使織針從三角330上升由三角337能使織針從三角332上升。用來使選擇器132與三角144,336,337接觸的分別是選擇杆(如圖8,9中的217)317,338和339。杆318的作用是使杆132處於非工作狀態。
用於織針的三角329,330,331形成第一進給,其運動由分別與杆317,338和318相對應的三角144和336來決定用於織針的三角332和333形成第二進給,其運動由與杆339相應的三角337來決定。在線圈的形成中,三角329,330和332為起針三角,而331和333為脫圈三角。在正常工作中,兩種進給的紗線相異。三角329和331還可參照圖6和7。
在圖10的上部,可以看到輪廓線340和341,它們代表分別被三角329和332抬起以及分別被331和333降低時的針尖軌跡。
用於第一進給和第二進給的進給裝置分別為掛鈎342和343(它們與踵和針按FT方向相對運動,但實際與三角反向運行)虛線344和345分別表示由掛鈎342和343餵給織針的紗線位置。
圖11和圖10類似,顯示了三角與平板10的選擇器116和126的相互作用過程。其不同之處在於,區域R中的某些零件在圖10的基礎上旋轉90°,織針13處於水平狀態而不是象杆126一樣處於垂直狀態,並且,這些零件圍繞平板10的中心弧線LP排列。圖的頂部為三角130以及其他作用於推桿126頂部126D的零件。這些零件組成的部件由三角帶動一起向下,從而使杆126的底部與推桿上相應的位置接觸。廓線384與踵部126F及杆126平行。推桿126的運動與三角的運動方向fP相一致(實際上三角沿fP的反向運行)。觸杆368,389,388,367的功能分別與圖10中318,339,338,317的相類似。三角120,122(也可參照圖5和6),380,382,383的功能分別與圖10中的三角329,331,330,332,333類似。三角(120或382)也在圖5和6中顯示。和掛鈎342和343類似,掛鈎349和350在342和343之前夾住紗線,並根據直線344和345引導它們。一個線圈由兩個針床上的織針相繼完成,線圈在一個針床完成後應由另一針床繼續,此時,必須把紗線相應地從一個掛鈎移交到另一掛鈎上。這一過程將在下文介紹。
除R區內零件的布置方向不同外,與平板10有關的圖11和與圓筒11有關的圖10完全相同一包括零件的功能。
為了把織針移給兩路進給線,此紡織機提供了雙重三角系統(329-331332-333120-122382-383)。每路進給線都有其自身的紗線進給裝置。這些雙重進給系統可轉換成單重進給系統。每個系統代表一個單路進給,提供支數不同的兩股線,以編織短而松的暗縫線跡。
基於兩路進給系統,本織機有能力處理兩種不同的紗線,在兩個針床上形成這樣一種線圈組織,它具有兩股互相交疊的螺旋形線圈橫列。這種組織可用來生產一種行家熟知的產品,它由交替線圈橫列組成,而線圈橫列為左旋線(耐輪)(S)和右旋線(Z)組成。這種能力有利於製造行家所熟知的第二種產品,它由互相交疊的,由無捻耐論和彈性線(如萊克拉或類似的線)形成的線圈橫列組成。這樣便可製造帶有彈性的衣服。
如上所述,此織機也可用來製造本行中熟知的另一種產品。這種產品由帶有短而松暗紋線跡的花紋線圈所組成。這種紡織組織同樣用兩股線製造。在這種情況下,兩股線的類型相同(一般為耐綸)但支數不等。在相同進給中,把兩股線餵給織針便可得到這種組織,亦即,通過織針有選擇地升高(利用三角329作用於部分織針和332作用於剩下的織針)和一起降低(通過三角333)便可得到這一組織。為此目的,有必要對作用於織針的三角的結構作些小的調整。由於進給系統均有兩套掛鈎342-343和349-350(每套負責一路進給)用於紗線進給,因而有必要把二者合二為一。亦即,通過織針有選擇地升高和一起下降,使兩路進給線均被織針夾住。
這一問題可通過拆除兩個脫圈三角中的一個來解決。如圖12(圓筒針床)和13(平板針床)所示,原先的兩套三角(如圖1和11)331,333和122,383已被分別撤除兩個331和122。
在紡織業中,有關短而松的暗縫線跡花紋的生產方式已被大家所熟知。支數較高的那股線首先被多個織針夾住,按照事先作好的選擇(它體現圖案)抬高織線,然後在一個角度不同的位置上,其它支數較少的線被所有織針夾住。參照圖12,此織機是這樣實現上述任務的根據三角329上事先作好的選擇,抬高多個織針使它們按軌跡340運動並夾住線344,其它的織針用三角332抬高沿軌跡341運行。上述用於織出所希望圖案的選擇可由杆組317或317和318的組合來實現。具體說就是,上述杆組使三角144推動選擇器上升,結果三角329推動織針上升。其它的選擇器利用單一的杆組。339使三角337推動其上升在這種情形中,只需要單一的杆組,因為所有的其它選擇器必須在不需任何選擇的情況下被抬高。相當的織針被三角332抬高並夾住線345,其針頭軌跡為341。織線344首先餵給,被首先抬起的織針夾住它們將不會再被隨後抬起的織針夾住,因為粗線將在它們之後通過。
在平板針床上圖案的形成過程與上述在圓筒針床上的過程完全相同。這些三角的示意圖見圖13。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到缺少三角122。
上文已經談及,此織機可同時紡織多件衣服。在此例中為4件。當織線斷裂時,正在進行的工作便停頓下來。這是由上述機構提供的可選自由的優點所在。特別是踵部118和138的向外運動停止了,這樣便能避免針舌的損壞。
值得注意的是,當踵部118和138縮回以避免作用於織針時,上述布置能利用並不直接由踵部提供的織針。這可避免與非工作狀態織針相連的線圈上的張緊力,那些用於控制織針的三角,特別是控制降低織針的三角保持不動。這種布置防止了線圈上的張緊力,避免了接著發生織線斷裂的危險,並且不需要用於控制織針的可位移三角。
為了提供織線,本系統提供了連在成正反向旋轉的裝置26和32上的進給裝置。首先,驅動其中的一個進給裝置,讓織線沿一個方向進給,然後使之停下,同時驅動另一進給裝置,從相反的方向進給織線。用這種方法,交替進給便可實現,從而織成筒狀織物。每個針床的進給運動只沿著一個方向轉動向不需要沿正反兩個方向交替轉動。
在本發明所提的織機中,進給裝置,在圖10到13的掛鈎,利用機械裝置來實現上述運動。所述掛鈎的設計特殊。圖18至20,顯示了不同的進給裝置,這些裝置共同提供不同的紗線。因而,這些裝置與其它織線分類裝置配合,以保證把相同的織線首先餵給每一針床,然後再把另一路線餵給針床,兩針床上的紡織方向相反。
進給器上與織線直接接觸的部分被做成鉤狀。它們為圖10和12中的342和343(分別負責圓筒上的第一和第二進給),以及圖11和13中的349和350(分別負責平板上的第一和第二進給)。
本發明沒有涉及的機器的其它機械結構在別的同時進行的、以相同的發明者和相同的所有人所作的專利中請中(義大利專利申請號N9357A/89)作了描述。
有一種可以代替圖5-7中所設想的方法,選針是由裝在織針本身上的小挺針片116或136來完成的而不是由126、136來完成。圖18顯示選針過程用電磁系統控制。在此系統中,挺針片116和136均由相應的觸杆控制其擺動。觸杆由電磁鐵控制,電磁鐵依次由程序裝置驅動,使其與成正反方向旋轉裝置(其上裝有移動織針的三角)同步。
當選擇平板10上的織針時,用於擺動推桿116的工具為觸杆577,它包括臂577A並具有作為支點的圓部578。臂577A能被小磁鐵580吸引,而使整個觸杆557A-557繞支點578轉動。於是,臂577A降低,壓下推桿116的尾部而使其踵部118抬高,以便讓織針13被三角控制。上述觸杆577裝在輪582圓周上的槽內並由彈性帶或彈簧519固定,輪582固定在平板10上。
由於討論中的機器主要用來編織高細度的織物,織針之間的距離很小,用於容納電磁鐵580的空間也小,因而這些電磁鐵不可能被兩織針間的空間所容納。為解決這個問題,可把電磁鐵以兩排或更多排交錯排列(如圖39)。因此,觸杆557,其臂為557B,將被電磁鐵581吸引,它被插在兩個具有觸臂557A的觸杆之間。
與上述類似的方法也用於解決圓筒11上的織針選擇問題。觸杆583能壓低推桿136,觸杆的臂有兩種583A和583B,分別被電磁鐵585和586吸引,並被交錯地安排在不同的兩排上。
這種選針系統較之於開始介紹的系統所具有的優點是大大減小了兩個成正反方向旋轉裝置26和32的尺寸。因為這時的尺寸僅取決於控制織針的三角而與圖8和9所示的選針器無關。圓筒11和平板10上的筒體582的尺寸較之原來的筒體11和9也相應減小。除觸杆577和583以外,其它與選擇織針有關的零件一律處於靜止狀態。
我們知道,以上附圖所展示的僅僅是本專利的一個示範性實施例。給出這些附圖只是為了具體說明本專利。完全可以在不超出專利設計思想的範圍內,對某些零部件的形狀和布置方式進行改變。在權利要求中寫出有關參考數字是為了在參照說明及附圖的情況下,能使權利要求的閱讀變得容易,這些參考數字的出現並不限制由權利要求所代表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選擇和控制針織機針的機械結構,該針織機至少有一個針床,針床上並排著滑槽,並且帶有導引針的片狀本體、基本上平行的側面,針能在每條槽中活動,其特徵在於它包括針(13,15),其沒有與成圈三角互相作用的針踵一種與每根針共平面的片狀選針器或挺針片(116、136),該挺針片與針安置在同一槽內,並且與針連接,以便在所在平面內產生相對於針的角任移,上述挺針片或選針器至少有一個踵(118、138),其能夠相對於上述針床伸出和縮回,以便分別相對於成圈三角活動和不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結構,其特徵在於上述挺針片或選針器(116,136)通過一個形狀互補的聯接件與針連接,聯接件有一凹部(117)和一凸部(114),其呈弧形輪廓。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機械結構,其特徵在於挺針片或選針器(116、136)延伸形成一擺臂,在中間部位帶有聯接件,並且在一端具有踵(118、138),而相反端能從槽中伸出,以便受到一推桿控制,使上述相反端插入槽內,而使踵端伸出。
4.根據權利要求3中所述的機械結構,其特徵在於為了作用在每個擺動挺針片(116、136)上,其包含有一擺動觸發器,該擺動觸發器中一臂由一單獨電磁鐵控制,大量電磁鐵用於同一針床上的選針器。
5.根據上述任何一個權利要求中所述的機械結構,其特徵在於在同一槽內,一個帶有斜面(132A)的可滑動的選針器(132),斜面(132A)能作用在上述相反端以使它降低。
6.一種針織機的針,作為代替與成圈三角相互作用的針踵,該針織機包含一與針共平面的片狀選針器或挺針片(116、136),其能與針在同一槽裡配合,並且與針連接,以便在與針同一的平面內產生相對於針的角位移,上述挺針片或選針器至少有一個踵(118、138),通過挺針片或選針器的角位移,該踵能夠伸出和縮回,以分別相對於成圈三角活動和不活動。
7.根據權利要求6中所述的針,其特徵在於上述挺針片或選針器(116、136)通過一形狀互補的聯接件與針連接,聯接部分有一凹部(117)和一凸部(114),呈弧形輪廓,上述挺針片或選針器(116、136)延伸形成一擺臂,在中間部位帶有聯接件,並且在一端具有踵(118,138),而相反端能從槽中伸出,以便受到一推桿控制,使上述相反端插入槽內,而使踵端伸出。
8.一種針織機,至少有一個針床,針床上並排著滑槽,並且帶有導引針的片狀本體的基本上平行的側面,針能在每條槽中滑動,其特徵在於它包含一種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個權利要求所述的選擇和控制針的機械機構。
全文摘要
針(13、15)沒有與成圈三角互相作用的針踵,一種與每根針共平面的片狀選針器或挺針片(116)與針安置在同一滑槽內,並且用一形狀互補的聯接件(114、117)與針連接,在所在平面內實現相對於針的角位移,上述挺針片或選針器至少有一個踵(118),其能相對於槽伸出和縮回,以便分別相對於成圈三角活動和不活動。
文檔編號D04B15/82GK1045823SQ9010120
公開日1990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1990年3月7日 優先權日1989年3月7日
發明者保羅·康蒂, 費蘭克·加裡包爾蒂 申請人:拉姆布達公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