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除溼止癢酒的製作方法
2023-05-25 13:54:46
清熱除溼止癢酒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清熱除溼止癢酒,採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瓜蔞、桑枝、肉桂、百部、剪刀草、雄黃、萹蓄、蛇床子、苦參、白酒。其製備方法是,步驟一)將原料藥材瓜蔞、桑枝、肉桂、百部、剪刀草、雄黃、萹蓄、蛇床子、苦參,用涼開水快速淘洗,瀝水晾乾,搗碎後置於容器中。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得的各藥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搖晃3-5次,浸泡20日後,過濾去渣即可飲用。本發明所述清熱除溼止癢酒,具有祛風除溼,殺蟲止癢,滋陰清熱的功效,用於治療疥瘡有確切效果。
【專利說明】清熱除溼止癢酒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藥酒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祛風除溼,殺蟲止癢,滋陰清熱功效的清熱除溼止癢酒,用於治療疥瘡有確切效果。
【背景技術】
[0002]疥瘡是由疥蟎在人體皮膚表皮層內引起的接觸性傳染性皮膚病。可在家庭及接觸者之間傳播流行。臨床表現以皮膚柔嫩之處有丘疹、水皰及隧道,陰囊瘙癢性結節,夜間瘙癢加劇為特點。疥蟎常寄生於皮膚較薄而柔軟的部位,如指縫及其兩側、腕屈面、肘窩、腋窩、臍周、腰部、下腹部、生殖器、腹股溝及股上部內側。頭面部不累及,但兒童例外。皮損為針頭大小的丘皰疹和皰疹。這是疥瘡特有症狀。常伴有夜間劇癢。皮損若經久不愈,往往發生繼發性變化,如抓痕、血痂、點狀色素沉著、溼疹樣變和膿皰。部分患者可在陰囊、陰莖等處可出現淡色或紅褐色,綠豆至黃豆大半球炎性硬結節,有劇癢,稱為疥瘡結節。另一種罕見型為挪威疥瘡,是一種嚴重的疥瘡,多發生於身體虛弱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該型皮疹廣泛且具有特殊臭味。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清熱除溼止癢酒,具有祛風除溼,殺蟲止癢,滋陰清熱的功效,用於治療疥瘡有確切效果。
[0004]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所述清熱除溼止癢酒,採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瓜萎、桑枝、肉桂、百部、剪刀草、雄黃、篇蓄、蛇床子、苦參、白酒。
[0006]其製備方法是,步驟一)將原料藥材瓜萎、桑枝、肉桂、百部、剪刀草、雄黃、篇蓄、蛇床子、苦參,用涼開水快速淘洗,浙水晾乾,搗碎後置於容器中。
[0007]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得的各藥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搖晃3-5次,浸泡20日後,過濾去渣即可飲用;
[0008]本發明選取的原料藥材中,瓜萎:【性味】甘苦,寒。【歸經】入肺、胃、大腸經。【功能主治】潤肺,化痰,散結,潤腸。治痰熱咳嗽,胸痺,結胸,肺痿咳血,消渴,黃疸,便秘,癰腫初起。
[0009]桑枝:【功效】:祛風溼,利關節,行水氣。【主治】:治風寒溼痺,四肢拘攣,腳氣浮腫,肌體風癢。【功效與作用】:祛風溼;通經絡;行水氣。主風溼痺痛;中風半身不遂;水腫腳氣;肌體風癢。用於肩臂、關節酸痛麻木。清熱祛溼通絡。用於風溼熱痺、四肢關節疼痛。該品能祛風通絡利關節,可單獨重用該品(以老桑枝為宜)治療關節紅腫熱痛等屬熱痺的關節病變,亦可配合其他藥物同用。該品主要作用為祛風通絡。主治風溼痺症,而尤宜於上肢痺痛。
[0010]肉桂:性味:性大熱,味辛、甘。功能:補火助陽,引火歸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經。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治命門火衰,肢冷脈微,亡陽虛脫,腹痛洩瀉,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經閉症瘕,陰疽,流注,及虛陽浮越,上熱下寒。主治:用於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經閉、痛經、溫經通脈。
[0011]百部:性味甘、苦,微溫。歸肺經。主治潤肺下氣止咳,殺蟲。用於新久咳嗽,肺癆咳嗽,百日咳;外用於頭蝨,體蝨,蟯蟲病,陰部騷癢。【殺蟲作用】蔓生百部與其他品種百部的水浸液及乙醇浸液,對蚊蠅幼蟲、頭蝨、衣蝨及臭蟲等均有殺滅作用,高濃度百部在體外有殺死鼠蟯蟲的作用。
[0012]剪刀草:【功效】:清熱解毒。【主治】:用於治療喉痛、腹痛、闌尾炎、風疹諸症。【性味歸經】:苦,寒。入肝經。
[0013]篇蓄:為寥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乾燥地上部分。苦,微寒。歸膀胱經。該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殺蟲除溼止癢,主要用於淋痛及溼疹。利水通淋,用於溼熱淋證,可治療泌尿系感染、結石、血尿等。殺蟲止癢,可治療蟯蟲等寄生蟲病。亦可煎湯外洗治療皮膚瘡疹、瘙癢。
[0014]剪刀草:【功效】:清熱解毒。【主治】:用於治療喉痛、腹痛、闌尾炎、風疹諸症。【性味歸經】:苦,寒。入肝經。
[0015]篇蓄:為寥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乾燥地上部分。苦,微寒。歸膀胱經。該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殺蟲除溼止癢,主要用於淋痛及溼疹。利水通淋,用於溼熱淋證,可治療泌尿系感染、結石、血尿等。殺蟲止癢,可治療蟯蟲等寄生蟲病。亦可煎湯外洗治療皮膚瘡疹、瘙癢。
[0016]苦參: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對痤瘡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能利尿、抗過敏、鎮痛、平喘、祛痰,【性味】味苦;性寒。【歸經】肝;腎;大腸;小腸經;膀胱;心經;膀胱經。【功效】1、清熱燥溼:廣泛應用與多重溼熱病症,如溼熱瀉痢外用可以煎湯外洗,用於痔瘡,婦女婦科。2、殺蟲(外用),利尿。
[0017]白酒:減痛:不慎將腳扭傷後,將溫白酒塗於傷處輕輕,能舒筋活血,清除疼痛。去腥:手上沾有魚蝦腥味時,用少許清洗,即可去掉腥氣味。除膩:在烹調脂肪較多的肉類、魚類時,加少許白酒,可使菜餚味道鮮美而不油膩。消苦:剖魚時若弄破苦膽,立即在魚肚內抹一點白酒,然後用冷水衝洗,可消除苦味。減酸:烹調菜餚時,如果加醋過多,只要再往菜中倒些白酒,可減輕酸味。去泡:因長途行走或因勞動摩擦手腳起泡時,臨睡前把白酒塗於起泡處,次日晨可去泡。增香:往醋中加幾滴白酒和少許食鹽,攪拌均勻,既能保持醋的酸味,又能增加醋香味。
[0018]本發明具有祛風除溼,殺蟲止癢,滋陰清熱的功效,用於治療疥瘡有確切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發明所述清熱除溼止癢酒,採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清熱除溼止癢酒,採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瓜萎、桑枝、肉桂、百部、剪刀草、雄黃、篇蓄、蛇床子、苦參、白酒。
[0020]其製備方法是,步驟一)將原料藥材瓜萎、桑枝、肉桂、百部、剪刀草、雄黃、篇蓄、蛇床子、苦參,用涼開水快速淘洗,浙水晾乾,搗碎後置於容器中。
[0021]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得的各藥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搖晃3-5次,浸泡20日後,過濾去渣即可飲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清熱除溼止癢酒,其特徵在於,採用的原料藥材分別是:瓜萎、桑枝、肉桂、百部、剪刀草、雄黃、篇蓄、蛇床子、苦參、白酒; 其製備方法是,步驟一)將原料藥材瓜萎、桑枝、肉桂、百部、剪刀草、雄黃、篇蓄、蛇床子、苦參,用涼開水快速淘洗,浙水晾乾,搗碎後置於容器中; 步驟二)、把步驟一)所獲得的各藥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搖晃3-5次,浸泡20日後,過濾去渣即可飲用。
【文檔編號】A61P33/14GK104225401SQ201410453355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9日
【發明者】孫廣軍 申請人:孫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