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然死亡解析(再重溫非自然死亡)
2023-04-22 06:35:34
"法醫學是為未來而生的醫學"
從許多國家面對疫情時選擇放開經濟而輕視人命,到黑人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暴力執法而死,這段時間,我們目睹了太多太多。
中堂醫生說:"人這種生物,不管是誰,切開來剝皮後都只是一團肉而已,死了就明白了。"
明白什麼呢?明白生活如此,明白人性為何。
作為一部醫學懸疑劇,又不僅僅是一部懸疑劇,法醫的"重口"題材下的《非自然死亡》沒有流於追求刺激感這一淺薄的表面,其深刻的內核令人肅穆。自播出以來,《非自然死亡》拿下了第11屆日劇信心獎,第96屆日劇學院獎和2018東京電視劇大獎的多項獎項,其劇情的趣味性和藝術性都讓其當之無愧。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更應該重溫《非自然死亡》。
每一個被送上解剖臺上的人,都曾經有自己的故事很少有人,會把目光聚焦在解剖室裡,聚焦在屍體上。在現實中,法醫數量的緊缺以及社會對解剖的漠視,讓日本的解剖率很低,最低的地區甚至不到2%。
本劇就劍走偏鋒,從法醫視角洞察人生百態,訴說社會的冷暖陰晴。
劇中,為了改變這一現狀,UDI(非自然死亡原因研究所)就此誕生。在神倉所長的帶領下,法醫三澄美琴和中堂系等人,通過對非自然死亡的屍體進行解剖,將真相和正義帶給活著的人。而觀眾,隨著劇中人物的調查,會為了一個疑點撥開重重迷霧,也會為了一個人熱淚盈眶。直呼"下飯"的同時,觀眾的心情也隨著每一次出人意料的反轉跌宕起伏。
形形色色的死亡方式,在劇中主要被拆解成十種,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由其衍生出的種種社會問題。
眾目睽睽之下的第二次謀殺
第一位死去的,是感染了高致命性、高傳染性MERS病毒的高野島渡。
死因一經媒體曝光,輿論的矛頭卻都指向了這個"毒王",死者家屬也被迫向公眾道歉。死去的高野島渡經歷了第二次死亡——社會性死亡。
然而,三澄在和死者女朋友馬場路子的一次談話中,發現傳染源其實是醫院。三澄及時留住了要被火化的證據,醫院也不得不澄清事實。
湛藍天空下,誤解與指責的雲翳緩緩消散,路子將最後一口怨氣和遺憾隨著煙氣吐出。
第一集的標題為"無名之毒",無名之毒並非MERS,而是輿論。
如今的許多新聞也是這樣,反轉頻出,而人們總是急於定論,成了一種網絡時代的畸形病症。在人群中指責一個人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熱度高漲時像被催眠一樣,每個人都在盡力彰顯著自己的道德高度,從社會意義上完成了對死者的第二次"謀殺";熱度消退時真相和反轉已經無人問津,人們早已趨之若鶩地撲向下一個熱點了。
幸福與死亡只有一牆之隔
"幸福的蜂蜜蛋糕公司"送餐員佐野因加班疲勞過度,在下班途中意外身亡,留下了妻子和兩個年幼的孩子。
起初,作為律師的三澄的母親以為是廠長拒不承認責任,不想賠償。後來經過調查,發現是"資本家"社長在向廠長和員工施壓。雖然處在同一公司中,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障壁卻是難以逾越的。
而後的一個情節設置很有意思,那就是佐野的兒子砸碎了蛋糕店櫥窗的玻璃。
在很多電影或電視劇中,孩子總是代表了未來或者是活下去的希望。(如《釜山行》中很多人都在拼命保護一個孩子)讓孩子來打破玻璃,打破階層之間的界限,反抗對勞動力的壓榨,擔當如此"重任",充滿了樂觀主義的憧憬。
被這一行為驚醒的麻木的員工們,自發地上街幫助三澄和久部六郎尋找能證明佐野的意外是工傷的證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長也終於低下了頭。
故事結尾處,天空綻放了燦爛的煙花,揮霍無度的社長和躺在地上的佐野,只有一牆之隔,都在欣賞著同一片景色。
我們歡迎英雄的凱旋
回家,是一個最貼近生活的話題,也是避不開的話題。
第八集同時講述了許多條線:出獄後改過自新的三郎一直不受到父親的歡迎,在火災中,三郎因為用消防員父親教給他的方法救人而犧牲,最終得到了父親的認可,靈魂找到了一處容身之所;垃圾屋的老人承諾,只有神倉所長下棋下過他,他才會接受妻子美代子的骨灰,卻不料久部六郎幫所長隨手下了幾步就勝出了,老人不再倔強,安然收下了妻子的骨灰。
目睹了這一切,深有感觸的三澄回應了母親對自己的擔心和關懷;與父親不和被逐出家門的久部也在UDI找到了家的感覺。
每回收一條線,醞釀的感情就會加深一分。溫馨氛圍下的臺詞更富有人情味,也不單單是作為賺取眼淚的工具,它讓觀眾對"家"的概念有了更好的理解——對於受到幫助的人來說,三郎、久部就是真正的英雄,理應有一個合理的歸宿。
時隔八年再次出席的證人
二十六起連環殺人案的兇手高瀨文人,因證據不足而最多只能被判毀壞屍體罪。八年前殺害中堂醫生的戀人的兇手近在眼前,UDI眾人卻束手無策。
幸運的是,UDI了解到中堂的戀人糀谷夕希子的遺體並未被火化。時隔八年,上過一次解剖臺夕希子又再次作為"證人"出席,"證明"了高瀨的罪行,協助高瀨殺人並從旁記錄的無良記者宍戶理一也被逮捕,皆大歡喜的結局。
八年前因技術落後,中堂在解剖自己的戀人時並未發現任何證據。而經過八年,技術的進步讓三澄有機會採集到夕希子口腔內高瀨的DNA,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那句,"法醫學是為未來而生的醫學"。在法庭上被三澄用犀利的言辭擊破心理防線後,高瀨坦白了罪行。
迎接他的是法律的制裁,這就是最後一例非自然死亡。
溫暖夕陽下,了卻所有心願的中堂也與過去一心想復仇的自己達成了和解,放下了這段執念。
當一切都結束,逝者走向了旅途的終點;活著的人們,也走到了下一場旅程的起點。
名為"非自然死亡"的列車
這趟單向旅程中停靠的站還有很多,每一站的乘客背的行李都很重。呼嘯而過的列車滿載著乘客們的心酸與無奈,列車長死神也不會因為同情某人而在某站多逗留一會。
有被社會的冰冷凍死的小女孩,有難以傳達聲音的弱勢群體,有道德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博弈,有"文明人"間的勾心鬥角,也有被校園暴力的利刃刺穿人格的學生……
劇中甚少對解剖的血腥、獵奇鏡頭的直接描寫,更多的是通過人物面部表情來反應出死亡的殘酷。究其原因,是因為這部劇不是教你如何解剖,更不是教你如何殺人,而是撕開層層偽裝,暴露出了赤裸裸的人性。
同樣值得解剖的UDI成員主線的串聯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主線,只是十集單元劇的拼湊,那這部劇就更像一個五官、手腳擺放位置錯亂的怪物了。與主線密不可分的主人公身上體現出的意志,才是這部劇真正的重心,才更值得用筆來細細解剖。因為對所有諷刺作品來說,其意義都不局限於諷刺,而在於諷刺後的啟迪與思考。
中堂系:借用網易雲評論裡的一句話來說,就是"為什麼中堂醫生經常躺在解剖臺上休息,因為那是他的愛人最後完整存在的地方"。
從這一點來看,平時板著臉,喜歡說"混蛋"的中堂醫生其實沒有那麼複雜。
他是一個很單純的人,單純到只剩下對戀人的思念,哪怕把他放到解剖臺上,可能也只能看到一顆鮮紅的心臟。他的人生中就只有一個最在乎的人和一件最在乎的事,他加入UDI的目的就只有一個——追查殺害他戀人的兇手。中堂經歷了痛苦的嘶吼與掙扎,從過去的陰影裡走了出來,邁向了新的希望和新的光芒。
三澄美琴: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四歲時差點被母親強迫性集體自殺殺掉的美琴,沒有沉淪於過去,被收養後依然愛著生活的一切。劇中,幼時受到母親虐待的高瀨文人將這份扭曲的恨意轉嫁到了她人身上,與實現自我救贖的三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美琴是UDI的精神支柱,也是劇情的主要推動者,有著對別人沒法就這麼放著不管的性格和樂觀到剛死裡逃生就邀請六郎去吃肉的人格魅力,是個從冰天雪地裡走出來身上卻洋溢著暖色調的人。
美琴的身上,體現了一種理想,法醫的知識和能力與不容褻瀆的品格和職業操守構成了她的血肉和骨骼,導演將這個近乎完美的藝術品呈現在了觀眾眼前。
久部六郎:同時身為報社成員和UDI成員的六郎,可以說是劇中最複雜的人物了。他會將UDI的一些內部情報透露給報社,同時又對這種行為懷有深深的愧疚感。
作為"迷茫的一代",六郎從猶疑不定,到最終辭去編輯部的工作,作為新人重新加入UDI的轉變,就是本劇的暗線——成長。
包括對三澄朦朧的感情在內,恰逢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安的欲求在不斷膨脹。最終,青澀懵懂的六郎對人生的許多問題有了答案,也讓青春路上的躁動塵埃落定。
另一方面,六郎的身份充滿了矛盾,一半是真相,一半是新聞;UDI的光線很明亮,而六郎在其他地方與人見面時光線則很昏暗,即使是在室外也常常是陰天。
新聞的作用在於突出一個事件,而真相的作用則是揭示隱藏的事實,確立其相互關係,描繪出人們可以在其中採取行動的現實畫面。只有當社會狀況達到了可以辨認、可以檢測的程度時,真相和新聞才會重疊。這種光暗兩界的灰色邊緣人的身份其實是最適合他的,此時的六郎不再是一個個體,更是一個符號,一個代表社會矛盾的符號和意象。
切開的半個檸檬最後談到音樂就要談米津玄師的《Lemon》,很多沒看過劇的人可能也會聽過。每一集的結尾,恰到好處響起的旋律,那句"時至今日,你仍是我的光芒",總是讓人忍不住潸然淚下——一首歌道盡了濃縮在檸檬汁水裡的濃烈感情。
電視劇以這首歌曲作為結尾,那我也以此作為結尾吧。
死人的味道是腐臭的,但是死亡的味道與活著一樣,是如檸檬般的酸澀。
文:Icewind冰風 Canbu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