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型機器人用充電樁的製作方法
2023-05-14 05:31:0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器人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小型機器人用充電樁。
背景技術:
機器人採用可充自帶式蓄電池組供電,電量只能維持幾個小時,一旦電量耗盡,就必須給予機器人充電,目前,一些機器人與充電樁採用插接方式進行充電,即在機器人的一端設置有插頭或者插座,在充電樁上設置有對應的插座或者插頭,需要充電時,將插頭和插座對接後可以進行充電。
機器人在充電時,人們如果出現誤操作,機器人就會移動起來並對充電樁造成損壞,同時一個充電樁只能一對一充電,實用性不強,不能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小型機器人用充電樁,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機器人在充電時,人們如果出現誤操作,機器人就會移動起來並對充電樁造成損壞,同時一個充電樁只能一對一充電,實用性不強,不能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小型機器人用充電樁,包括充電樁本體、繞線輥、垂直驅動電機和滑動杆,所述充電樁本體上設置有電源插頭,且電源插頭通過導線與充電頭電性連接,所述繞線輥位於充電樁本體內部,且繞線輥表面纏繞有導線,所述繞線輥的左端與充電樁本體間為活動連接,且繞線輥的左端通過彈力彈簧與充電樁本體相連接,所述垂直驅動電機通過垂直驅動絲杆分別連接有第一託架和第二託架,所述滑動杆從第一託架和第二託架內穿過。
優選的,所述充電樁本體包括有滑動槽、左滑門和右滑門,且左滑門和右滑門的上下端位於滑動槽內。
優選的,所述左滑門和右滑門的寬度之和等於「L」的長度。
優選的,所述充電頭兩側的充電樁本體上設置有取出槽,且取出槽呈半圓形。
優選的,所述第一託架和第二託架的升降高度範圍為滑動杆的長度。
優選的,所述第一託架和第二託架的橫截面呈十字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小型機器人用充電樁設置有呈十字狀託架,在對機器人進行充電時,人們將機器人移動至十字狀託架上,十字狀託架可以在垂直驅動電機帶動下垂直上升,從而就可以將機器人託離地面,這樣就可以避免因人們誤操作導致機器人移動對充電樁造成損壞,同時可以對兩臺機器人進行同時充電,實用性強,取出槽呈半圓形,這樣能夠便於人們將充電頭取出,便於人們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局部俯視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示意圖。
圖中:1、充電樁本體,101、滑動槽,102、左滑門,103、右滑門,104、取出槽,2、電源插頭,3、導線,4、繞線輥,5、彈力彈簧,6、充電頭,7、垂直驅動電機,8、垂直驅動絲杆,9、第一託架,10、第二託架,11、滑動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小型機器人用充電樁,包括充電樁本體1、滑動槽101、左滑門102、右滑門103、取出槽104、電源插頭2、導線3、繞線輥4、彈力彈簧5、充電頭6、垂直驅動電機7、垂直驅動絲杆8、第一託架9、第二託架10和滑動杆11,充電樁本體1上設置有電源插頭2,充電樁本體1包括有滑動槽101、左滑門102和右滑門103,且左滑門102和右滑門103的上下端位於滑動槽101內,左滑門102和右滑門103的寬度之和等於「L」的長度,人們在不使用時,將左滑門102和右滑門103合上,就可以將充電頭6保護起來,可以延長充電頭6使用壽命,而上述的電源插頭2通過導線3與充電頭6電性連接,充電頭6兩側的充電樁本體1上設置有取出槽104,且取出槽104呈半圓形,繞線輥4位於充電樁本體1內部,且繞線輥4表面纏繞有導線3,繞線輥4的左端與充電樁本體1間為活動連接,且繞線輥4的左端通過彈力彈簧5與充電樁本體1相連接,垂直驅動電機7通過垂直驅動絲杆8分別連接有第一託架9和第二託架10,滑動杆11從第一託架9和第二託架10內穿過,第一託架9和第二託架10的升降高度範圍為滑動杆11的長度,可以使第一託架9和第二託架10工作時更加平穩,結構合理,第一託架9和第二託架10的橫截面呈十字狀。
工作原理:在使用該小型機器人用充電樁時,先對該裝置進行一個簡單的結構了解,需要對機器人進行充電時,將機器人移動至第一託架9或第二託架10上,使用電源插頭2接通電源,並使垂直驅動電機7開始工作,垂直驅動電機7通過垂直驅動絲杆8帶動第一託架9或第二託架10上升,第一託架9或第二託架10順著滑動杆11上升的同時將機器人託離地面,同時通過取出槽104將充電頭6取出,拉動導線3將充電頭6與機器人上的充電座對接之後就可以進行充電,充電完成後,在彈力彈簧5的作用下,繞線輥4自動轉動並將導線3纏繞起來,這樣就可以防止導線3過長將人們絆倒,這就是該裝置的整個工作過程。
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