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廢銅管收集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13 09:26:21 2
一種廢銅管收集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一種廢銅管收集裝置,包括小車,該小車具有車廂,所述車廂內垂直設置有一擋板,該擋板的頂端凸出於車廂,且車廂內部還設置有支架,支架上安裝有第一氣缸,第一氣缸的活塞杆與底板相鉸接,該底板的一側與車廂的內壁鉸接;所述車廂的內壁、擋板和底板構成頂部開口結構的擠壓倉,擠壓倉內設置有擠壓機構,車廂的外壁上還設置有廢銅管收集機構。本發明通過鏟鬥將廢銅管收集,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工人經常被廢銅管扎破手的問題,同時,廢銅管被擠壓後落入車廂內部,降低了自身體積,有效提高了廢銅管單次裝載量。
【專利說明】一種廢銅管收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銅管生產設備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廢銅管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銅管又稱紫銅管。有色金屬管的一種,是軋制的和拉制的無縫管。銅管具備堅固、耐腐蝕的特性,而在製冷設備、換熱設備和採暖設備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0003]銅管在切割和拉伸過程中,會產生非常多的廢銅管。目前生產車間內所使用的廢銅管收集裝置為一人工推動的小車,在進行廢銅管收集時需要手動將廢銅管拾取然後扔進小車內,待小車盛滿廢銅管後將其運送到粉碎車間,進行廢銅管的二次加工。
[0004]然而,廢銅管為空心結構,小車運送銅管時沒有對廢銅管進行擠壓來降低廢銅管體積,致使單車運載量較小。當車間內廢銅管過多時則需要多次往返生產車間與粉碎車間,效率較為低下。
[0005]同時,廢銅管的解構各異,經常出現廢銅管將工人手指扎破的情況。
[0006]因此,函需設計一種全新的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廢銅管收集裝置,該裝置能夠對廢銅管進行擠壓變形,提高廢銅管的運輸效率。
[0008]本發明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9]一種廢銅管收集裝置,包括小車,該小車具有車廂,所述車廂內垂直設置有一擋板,該擋板的頂端凸出於車廂,且車廂內部還設置有支架,支架上安裝有第一氣缸,第一氣缸的活塞杆與底板相鉸接,該底板的一側與車廂的內壁鉸接;所述車廂的內壁、擋板和底板構成頂部開口結構的擠壓倉,擠壓倉內設置有擠壓機構,車廂的外壁上還設置有廢銅管收集機構。
[0010]優選的,所述擠壓機構包括位於擠壓倉內的第二氣缸,第二氣缸與車廂內壁固定連接,第二氣缸的活塞杆與擠壓板固定連接,擠壓板與擠壓倉為間隙配合。
[0011]優選的,所述廢銅管收集機構為一鏟鬥,該鏟鬥與車廂外壁鉸接,且該鏟鬥與所述擋板相配合將廢銅管送入擠壓倉內。
[0012]優選的,所述鏟鬥在垂直狀態下與地面的距離不超過0.5cm。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通過鏟鬥將廢銅管收集,然後旋轉鏟鬥,則廢銅管滑落至擠壓倉內,開啟第二氣缸,則擠壓板向前運動,廢銅管被擠壓,體積減小,有效提高了廢銅管單次裝載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
[0015]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發明的內部結構圖;
[0017]圖3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0018]其中:1、小車,2、擋板,3、擠壓板,4、鏟鬥,5、第二氣缸,6、底板,7、第一氣缸,8、支架,9、車廂,10、扶手,11、蓄電池盒,12、開關A,13、開關B。
【具體實施方式】
:
[0019]實施例1: 一種廢銅管收集裝置,其結構如圖1-3所示:包括小車1,該小車具有車廂9,所述車廂9內垂直設置有一擋板2,該擋板2的頂端凸出於車廂,且車廂9內部還設置有支架8,支架8上安裝有第一氣缸4,第一氣缸4的活塞杆與底板6相鉸接,該底板6的一側與車廂9的內壁鉸接;所述車廂9的內壁、擋板2和底板6構成頂部開口結構的擠壓倉,擠壓倉內設置有擠壓機構,車廂9的外壁上還設置有廢銅管收集機構。
[0020]所述擠壓機構包括位於擠壓倉內的第二氣缸5,第二氣缸5通過螺栓與車廂9內壁固定連接,第二氣缸2的活塞杆與擠壓板3固定連接,擠壓板3與擠壓倉為間隙配合。
[0021]所述廢銅管收集機構為一鏟鬥4,該鏟鬥4與車廂9外壁鉸接,且該鏟鬥4與所述擋板2相配合將廢銅管送入擠壓倉內。
[0022]所述鏟鬥4在垂直狀態下與地面的距離不超過0.5cm,便於收集。
[0023]所述車廂9上還安裝有扶手10,車廂的底面安裝有蓄電池盒11,蓄電池盒11內安裝有給第一氣缸7和第二氣缸5供電的蓄電池(圖中未使出)。
[0024]開關A12控制第一氣缸7,開關B13控制第二氣缸5。
[0025]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工人在生產車間內走動,看到地上有廢銅管時,將其使用掃把掃入鏟鬥4,然後手動旋轉鏟鬥4,則廢銅管滑入擠壓倉;開啟開關B13,則氣缸5帶動擠壓板3將廢銅管擠壓,廢銅管體積減小;然後開啟開關B,則第二氣缸帶動底板6向下旋轉,被擠壓後的廢銅管調入車廂9內部。
[0026]本裝置通過鏟鬥4將廢銅管收集,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工人經常被廢銅管扎破手的問題,同時,廢銅管被擠壓後落入車廂9內部,降低了自身體積,有效提高了廢銅管單次裝載量。
[0027]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並非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以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廢銅管收集裝置,包括小車,該小車具有車廂,其特徵在於:所述車廂內垂直設置有一擋板,該擋板的頂端凸出於車廂,且車廂內部還設置有支架,支架上安裝有第一氣缸,第一氣缸的活塞杆與底板相鉸接,該底板的一側與車廂的內壁鉸接;所述車廂的內壁、擋板和底板構成頂部開口結構的擠壓倉,擠壓倉內設置有擠壓機構,車廂的外壁上還設置有廢銅管收集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銅管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擠壓機構包括位於擠壓倉內的第二氣缸,第二氣缸與車廂內壁固定連接,第二氣缸的活塞杆與擠壓板固定連接,擠壓板與擠壓倉為間隙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廢銅管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廢銅管收集機構為一鏟鬥,該鏟鬥與車廂外壁鉸接,且該鏟鬥與所述擋板相配合將廢銅管送入擠壓倉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廢銅管收集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鏟鬥在垂直狀態下與地面的距離不超過0.5cm。
【文檔編號】B30B9/32GK104191641SQ201410444002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日
【發明者】燕志富, 周建明, 劉健, 欒治偉, 劉海峰, 李仁偉 申請人:山東亨圓銅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