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22:53:16 1
專利名稱:篷架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篷架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能撐立出一立體空間且能配合在頂部搭蓋一篷布,用以提供遮雨、遮陽效果的篷架裝置。
(2)背景技術一般帳篷在設計上,大致包含一架設在一地面上且能撐立出一立體空間的篷架,以及一搭蓋在該篷架外的篷布,而以往的篷架主要具有四根豎立在地面上的撐柱、四根組接在撐柱的頂端間的橫梁,以及一組接架設在橫梁間的頂架,當該篷架組接搭架成預定的立體型態後,再將該篷布被覆於該頂架上,用以提供遮陽、遮雨的效果。然而,由於該撐柱通常是一支構造簡單的長形角鋼,所以視感上較為單調簡陋。
(3)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美觀性較佳以供選擇使用的篷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篷架裝置,包含至少三直梁單元、數量對應直梁單元的橫梁單元,及一頂架單元。直梁單元是相間隔地撐立架設,每一直梁單元具有至少三平行直立的框杆,及數量對應框杆且分別嵌接在兩相鄰框杆間的連接板,每一框杆具有二形成在周緣的嵌槽,而每一連接板的兩側是嵌卡在兩相鄰框杆的相鄰嵌槽間。橫梁單元是分別連接在每兩相鄰直梁單元的頂部間。該頂架單元是搭架在直梁單元與橫梁單元的頂部間。
(4)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篷架裝置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篷架裝置的一較佳實施例;圖2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直梁單元的一立體圖;圖3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部份剖視俯視示意圖,說明該直梁單元的構造;圖4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部份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直梁單元與二橫梁單元及一頂架單元相連接的構造;及圖5是該較佳實施例的橫梁單元的一部份立體圖,說明與該頂架單元連接的構造。
(5)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篷架裝置的較佳實施例,包含至少三直梁單元1、數量對應直梁單元1的橫梁單元2,及一頂架單元3。
直梁單元1、橫梁單元2及頂架單元3共同撐立出一立體空間。在本實施例中,直梁單元1及橫梁單元2的數量是以四根為例來做說明。
如圖2、圖3及圖4所示,直梁單元1是相間隔地撐立架設在一地面上,每一直梁單元1具有一形成有一向上開口且抵固在該地面上的底座11、四平行直立且底部插放在該底座11中的框杆12、四可拆卸地分別直立嵌接在兩相鄰框杆12之間的連接板13,及一罩蓋固定在相鄰的框杆12與連接板13的頂部上的頂座14。每一框杆12的剖面呈正八邊形,並具有二形成在周緣上且頂底連通的嵌槽121。而每一連接板13的兩側嵌卡在兩相鄰框杆12的相鄰嵌槽121間,底部也可向下伸入該底座11中。每一頂座14具有一抵蓋在相鄰的框杆12及連接板13的頂部上的頂壁141、一自該頂壁141的周緣向下延伸且圍繞在上述相鄰的框杆12的頂部外的周壁142,及二分別固設在該周壁142的二側的中空連接框143。當然,在設計上每一直梁單元1能由至少三框杆12與連接板13所組構而成,它的組構數量可為三框杆與連接板、五框杆與連接板,或六框杆與連接板…等,而每一框杆12的剖面也可呈其他形狀,例如圓形、正方形…等形狀,在此不再列舉。
如圖4及圖5所示,橫梁單元2是分別可拆卸地連接在每兩相鄰直梁單元1的頂部間。每一橫梁單元2具有二位在相鄰兩直梁單元1間的橫梁21,及一可拆卸地連接定位橫梁21的連接組件22。每一橫梁21皆具有一相鄰於另一橫梁21的連接側211,及一相反於該連接側211的嵌接側212。該嵌接側212是插入相鄰的連接框143中,並藉由多個插銷23插接固定。而該連接組件22具有夾抵固定在該兩相鄰連接側211的上、下方的一上夾條221、一下夾條222,及二分別穿插固定該上夾條221、連接側211與下夾條222的固定件223。另外,在設計上,每一橫梁單元2還可具有一安裝在兩相鄰橫梁21的連接側211間的鉸鏈(圖未示),使得兩橫梁21能藉由該鉸鏈達到可旋轉收合相疊或旋轉展開相鄰的動作,以便於組裝與收藏,在此不再詳細說明。
如圖1及圖4所示,該頂架單元3是可拆卸地搭架在直梁單元1與橫梁單元2的頂部間,並具有一懸置在直梁單元1與橫梁單元2間的中央上方的中心頂板31、多個相間隔地形成在該中心頂板31周緣的凸框32、多個分別自頂座14的周壁142向中心頂板31延伸的第一套框33、多個分別自連接組件22的上夾條221傾斜向上且朝中心頂板31延伸的第二套框34、多個分別穿插連接在相對的凸框32與第一、二套框33、34間的連接杆35,及多個分別可拆卸地插接固定該凸框32、第一、二套框33、34與連接杆35的銜接件36。
使用時,能將直梁單元1、橫梁單元2,及頂架單元3組接建構出具有立體空間的篷架裝置,並在該頂架單元3上蓋覆一篷布(圖未示),使該立體空間獲得遮蔽,以防陽光直接曝曬並避免雨淋,可增添價值及美觀性。而不使用時,就能將上述直梁單元1、橫梁單元2,及頂架單元3拆卸分解,以便於搬運收藏。
歸納上述,本實用新型篷架裝置藉由四直梁單元1、四橫梁單元2及一頂架單元3搭架出一立體空間,且各直梁單元1皆具有相嵌接的四框杆12與四連接板13,並在框杆12與連接板13的頂、底部分別套固一頂座14與一底座11,並於頂座14間連接橫梁單元2,再將該頂架單元3架固在直梁單元1與橫梁單元2的上方,藉以搭建出一更具精緻美觀性的篷架裝置以供選擇使用,所以確實能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篷架裝置,包含至少三直梁單元、數量對應直梁單元的橫梁單元,及一頂架單元,其特徵在於直梁單元是相間隔地撐立架設,每一直梁單元具有至少三平行直立的框杆,及數量對應框杆且分別嵌接在兩相鄰框杆之間的連接板,每一框杆具有二形成在周緣的嵌槽,而每一連接板的兩側是嵌卡在兩相鄰框杆的相鄰嵌槽間;橫梁單元是分別連接在每兩相鄰直梁單元的頂部間;及該頂架單元搭架在直梁單元與橫梁單元的頂部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篷架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直梁單元還具有一罩蓋固定在相鄰的框杆與連接板的頂部上的頂座,此頂座與相鄰的二橫梁單元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篷架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直梁單元的頂座具有一抵蓋在相鄰的框杆的頂部上的頂壁、一自該頂壁的周緣向下延伸且圍繞在框杆的頂部外的周壁,及二分別固設在該周壁的二側且分別朝相鄰的二橫梁單元延伸的中空連接框,每一橫梁單元的二側是分別插入相鄰的連接框中,並藉由多個插銷插接固定。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篷架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直梁單元還具有一形成有一向上開口的底座,相鄰的框杆的底部插入嵌固於該底座中。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篷架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框杆的剖面呈正八邊形。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篷架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橫梁單元具有二橫梁,及一可拆卸地連接定位橫梁的連接組件,每一橫梁皆具有一相鄰於另一橫梁的連接側,而該連接組件具有夾抵固定在相鄰連接側的上、下方的一上夾條、一下夾條,及二分別穿插固定該上夾條、連接側與下夾條的固定件。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篷架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頂架單元具有一懸置在直梁單元與橫梁單元間的中央上方的中心頂板、多個相間隔地形成在該中心頂板周緣的凸框、多個分別自頂座的周壁向中心頂板延伸的第一套框、多個分別自連接組件的上夾條傾斜向上且朝中心頂板延伸的第二套框、多個分別穿插連接在相對的凸框與第一、二套框間的連接杆,及多個分別可拆卸地插接固定該凸框、第一、二套框與連接杆的銜接件。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篷架裝置,其特徵在於每一直梁單元具有四框杆及四連接板。
專利摘要一種篷架裝置,包含至少三直梁單元、數量對應直梁單元的橫梁單元,及一頂架單元。直梁單元是相間隔地撐立架設在一地面上,每一直梁單元具有至少三平行直立的框杆,及數量對應框杆且分別嵌接在兩相鄰框杆間的連接板,每一框杆具有二形成在周緣的嵌槽,而每一連接板的兩側是嵌卡在兩相鄰框杆的相鄰嵌槽間。橫梁單元是分別連接在每兩相鄰直梁單元的頂部間。該頂架單元是搭架在直梁單元與橫梁單元的頂部間,用以共同撐立出一立體空間。
文檔編號E04H15/32GK2649704SQ0326334
公開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2日
發明者曾春榮 申請人:欣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