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路面高程及坐標的基準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3 22:20:31 2

本發明涉及路面施工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控制路面高程及坐標的基準線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保證路面各結構層橫坡、平整度、高程及平面位置滿足設計及規範要求,施工完工後的路面線形直順美觀,路面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測量放樣控制。傳統的路面施工測量放樣方法,是根據路面各結構層的高程及平面位置,在鋪築路面的兩側,按照5m-10m的間距進行坐標放樣,施工前,在每一處標識好的坐標點上,豎向打入導線控制樁(φ15-25mm鋼筋),然後將φ2-3mm粗的高程控制導(鋼絞)線,固定在導線樁上,作為各結構層攤鋪時坐標及高程控制的基準導線。進行下一結構層施工時,需要重複上述坐標放樣及打樁掛線工作,直至路面各結構層施工完畢。上述重複坐標放樣及測量過程,會出現如下問題:
1.均需要測量人員多次使用精密測量儀器進行測量放樣工作,往返過程中易損壞;標識好的坐標點全部為臨時控制點,施工過程中易被破壞。
2.重複測量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每次都要進行數據演算,施工時每次都要打入導線控制樁,逐樁固定並定掛高程及坐標控制導線,工作效率低、進度慢、人工成本高。
3.由於每完成一個路面結構層的施工,均需開展一次測量放樣及打樁掛線工作,測量放樣及高程控制環節多、涉及線路長、工作面廣,易出現測量放樣的累計誤差或人為誤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的一種能一次性完成路面各結構層施工的測量放樣工作,減少測量人員及設備投入、縮短測量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簡單的控制路面高程及坐標的基準線裝置。
本發明目的及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的一種控制路面高程及坐標的基準線裝置,包括活動管、固定杆、基座,其中:基座包括埋置管、包封埋置管包封砼,及樁號標識牌,埋置管頂端為固定高程點;活動管上設有固定螺母a、固定螺母b,活動管上端頭設置有與定位螺栓a垂直方向的彈簧固定螺栓,彈簧通過彈簧固定螺栓固定在活動管上端管內;固定杆插入基座的埋置管內固定,活動管通過與固定螺母a、固定螺母b配套的定位螺栓a、定位螺栓b固定在固定杆上。
上述的一種控制路面高程及坐標的基準線裝置,其中:樁號標識牌為塑料樁號標識牌。
上述的一種控制路面高程及坐標的基準線裝置,其中:彈簧固定螺栓對應的活動管頂端對向開有兩個半圓形縱向高程導線卡槽。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活動管通過定位螺栓a、定位螺栓b固定在固定杆上,活動管可以自由上下滑動,施工時可根據每個裡程樁號鋪築測量高程數據資料,通過定位螺栓a、定位螺栓b調節活動管的調試,,從而調整高程控制導(綱絞)線控制施工高程,定位螺栓a、定位螺栓b活動管、高程控制導(鋼絞)線固定在固定杆上,使其不會上下滑動,保證了路面施工的平整度,以及高程的合理控制。通過增設定位彈簧,將其高程導(鋼絞)線卡在卡槽,增加了路面攤鋪高程感應裝置的穩定性。能有效控制路面施工的平整度、厚度質量。埋設有基座的每一樁號,平面坐標位置及高程是固定不變的,施工過程中,可多次重複利用,切實解決了傳統施工中,每一路面結構層施工完畢,需重複測量放樣、高程水準測量及計算的過程。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施工工序和成本。通過一次性測量放樣,將路槽設計頂面(路面設計底面)高程,引入高程基準控制樁,並將其固定在路面兩側,只需進行一次坐標及高程測量放樣,即可實現路面各結構層施工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活動管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剖面圖;
圖4為圖2的剖面局部放大圖;
圖5為固定杆的形狀圖;
圖6為基座的剖面圖;
圖7為基座的俯視圖;
圖8為本發明的使用狀態圖。
圖中標記:
1、活動管;2、彈簧固定螺栓;3、定位螺栓a;4、定位螺栓b;5、固定螺母a;6、固定螺母b;7、卡槽;8、彈簧;9、固定杆;10、埋置管;11、包封砼;12、樁號標識牌;13、塑料管堵;14、基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控制路面高程及坐標的基準線裝置,其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
參見圖1-7,本發明的控制路面高程及坐標的基準線裝置,包括活動管1、固定杆9、基座14,其中:基座14包括埋置管10、包封埋置管10包封砼11,及塑料樁號標識牌12,埋置管10頂端為固定高程點;活動管1上設有固定螺母a5、固定螺母b6,活動管1上端頭設置有與定位螺栓a垂直方向的彈簧固定螺栓2,彈簧8通過彈簧固定螺栓固2定在活動管上端管內,彈簧固定螺栓2對應的活動管頂端對向開有兩個半圓形縱向高程導線卡槽7。
固定杆9插入基座14的埋置管10內固定,活動管1通過與固定螺母a5、固定螺母b6配套的定位螺栓a3、定位螺栓b4固定在固定杆9上,上下移動調節定位螺栓a3、定位螺栓b4固定即可達到調節高程的目的。
工作原理,參見圖8:以某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某一段落高程及坐標控制為例,路面工程底基層厚度為20cm,水泥穩定基層厚度為35cm,面層厚度18cm,包括以下步驟:
(1)路基驗收合格,通過測量放樣確定路面(儘量不影響施工的兩側)各樁號的坐標控制點,將基座(如圖6所示)固定在各樁號的坐標控制點上,並確保基座上埋置管10上端固定,同時將塑料管堵13放入埋置管10上端,以防止雜物掉入,即得到一個施工樁號坐標及高程控制點。
(2)將固定杆9放入埋置管10內,再將長度為35cm(該鋼管長度等於路面工程中水泥穩定基層厚度35cm,可據實調整)活動管1套入固定杆9上。
(3)根據具體樁號位置高程計算值,以埋設固定好的基座埋置管10的頂端為基準點,通過鋼尺配合,調節定位螺栓a3、定位螺栓b4,使活動管1頂端達到設定高程點位,將活動管1固定在固定杆9上,確保不得上下滑動。
(4)按照傳統施工慣例要求(如坐標及高程控制導(鋼絞)線的拉緊張力),再將施工前準備好的坐標及高程控制導(鋼絞)線放入活動管1的卡槽7內,並將彈簧8拉升扣住高程導線,即可開始進行路面各結構的攤鋪施工。
(5)每一樁號、每一結構路面施工,通過重複上述過程其實現施工過程的高程控制。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控制路面高程及坐標的基準線裝置,包括活動管(1)、固定杆(9)、基座(14),其中:基座(14)包括埋置管(10)、包封埋置管(10)包封砼(11),及樁號標識牌(12),埋置管(10)頂端為固定高程點;活動管(1)上設有固定螺母A(5)、固定螺母B(6),活動管(1)上端頭設置有與定位螺栓A垂直方向的彈簧固定螺栓(2),彈簧(8)通過彈簧固定螺栓固(2)定在活動管上端管內;固定杆(9)插入基座(14)的埋置管(10)內固定,活動管(1)通過與固定螺母A(5)、固定螺母B6配套的定位螺栓A(3)、定位螺栓B(4)固定在固定杆(9)上。本發明能一次性完成路面各結構層施工的測量放樣工作,減少測量人員及設備投入、縮短測量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簡單。
技術研發人員:向仕飛;方錦;郭德昌;唐定成;唐水國;陶福德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17.08.10
技術公布日: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