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酸·緩瀉用片劑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11:12:11 3
專利名稱:抗酸·緩瀉用片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於胃酸過多、胃酸分泌亢進症或者便秘的抗酸·緩瀉用片劑,更詳細地說,涉及實質上不存在壓片障礙、片劑發黑和壓片斑,氧化鎂粒子的含有比例高且和水一起服用時在口腔中迅速崩解因而易於服用的含氧化鎂粒子的片劑。更詳細地說,涉及片劑中的氧化鎂粒子的含量為88重量%以上且崩解時間為10秒以下的抗酸·緩瀉用含氧化鎂粒子的片劑。
背景技術:
現有的含氧化鎂粒子的片劑是在粒狀氧化鎂粒子中配合賦形劑、粘結劑、崩解劑和潤滑劑等,通過直接壓片法製備得到的片劑。氧化鎂粒子由於硬,因而磨損壓片機,成為片劑發黑和產生壓片斑的原因。
為防止其發生,如果想要通過降低壓片壓力來進行壓片時,則存在成形性降低而不能壓片的問題。
另外,有時會引起由氧化鎂粒子的附著性造成的壓片時發粘以及由臼杵的劣化造成的裂縫等壓片障礙,由於氧化鎂粒子的磨損性,臼杵的耐久性短,生產成本高。
為了極力防止這些與製片相伴的障礙,有使用特殊的添加劑進行製劑化的方法。另外,採用硬粒子的氧化鎂粒子的片劑崩解時間遲,抗酸·緩瀉效能的發揮也變遲緩。使氧化鎂粒子的含量高時,片劑由於不會快速崩解,因而易於變得崩解不良。為防止其發生,就要配合大量的崩解劑,但其中的成分,即片劑中的氧化鎂粒子的含有比例就會減少。
以往,將含氧化鎂粒子的片劑製劑化時,在氧化鎂粒子中配合粘結劑和崩解劑等添加劑進行壓片(例如,參照特開平9-40561號公報和特開2001-48792號公報)。
根據這些公報,作為粘結劑,使用羧甲基纖維素鈉、低取代度的羥丙基纖維素和結晶纖維素等,這些粘結劑在片劑中含有1~10重量%,特別是含有1~5重量%。
另外,作為崩解劑,使用羧甲基纖維素鈣、羧甲醚纖維素和低取代度的羥丙基纖維素等,這些崩解劑在片劑中含有5~20重量%,特別是含有5~10重量%。
發明要解決的課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片劑中的氧化鎂粒子含有比例多,即添加劑少、崩解時間短且製劑時不磨損壓片機或者氧化鎂粒子實際上不附著在臼或杵上,易於片劑化且服用時易於飲用的片劑。
本發明人為了達到前述目的,對於氧化鎂粒子的物性和添加劑進行了反覆研究。結果發現氧化鎂粒子的平均2次粒徑和添加劑(粘結劑、崩解劑)的種類以及添加量對氧化鎂片劑的壓片性和崩解性有影響。
即,根據本發明人的研究,發現通過選擇特定形狀的氧化鎂粒子和選擇特定的添加劑並進行組合,可以得到片劑中所含的氧化鎂粒子的含有比例高、崩解時間非常短的片劑,且可以得到壓片時難於磨損壓片機或者氧化鎂粒子難於附著在臼或杵上,而且確認實質上沒有發黑和壓片斑的片劑,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解決課題的方法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抗酸·緩瀉用片劑,以氧化鎂粒子為有效成分,該片劑的特徵在於(i)其中所含的氧化鎂粒子用雷射衍射散射法測定得到的平均2次粒徑是0.5~10μm,(ii)其中所含的氧化鎂粒子的含量是88重量%~97重量%,(iii)確認實質上沒有發黑和壓片斑,且(iv)崩解時間為10秒以下。
下面,對本發明的抗酸·緩瀉用片劑及其製造方法進行更詳細的說明。
本發明的氧化鎂粒子用雷射衍射散射法測定得到的平均2次粒徑是0.5~10μm,優選1~7μm。通過使用具有該粒徑的氧化鎂粒子並與後述的特定粘結劑和崩解劑組合,可以得到片劑中的氧化鎂粒子為88重量%~97重量%,優選89重量%~96重量%,特別優選90重量%~95重量%的高含有比例的片劑。
供壓片的氧化鎂粒子既可以是粉末狀,也可以是顆粒狀,但顆粒狀的粒子在防止壓片機磨損的效果上優良,且可以得到更高含量的片劑。
氧化鎂粒子通常由煅燒氫氧化鎂粒子得到,根據本發明人的研究,發現將雷射衍射散射法的平均2次粒徑為1~10μm的氫氧化鎂在700~1000℃下煅燒得到的氧化鎂粒子製成片劑時,不像以往的氧化鎂粒子那樣硬,不磨損壓片機。
在本發明的片劑中使用的粘結劑是結晶纖維素或者澱粉(例如玉米澱粉),崩解劑是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羧甲醚纖維素鈣或者羧基澱粉鈉。這些崩解劑也可以2種以上組合。作為崩解劑,特別是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或者羧基澱粉鈉和以往的崩解劑比較,由於用極少量就可以崩解,因而可以減少其配合量,進一步可以得到經時變化非常少且穩定性優良的片劑。最優選的崩解劑是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
前述粘結劑在片劑中配合1~10重量%,優選1~8重量%,另外,崩解劑在片劑中配合1~3.5重量%,優選1~3重量%。
根據本發明,由於可以減少崩解劑的配合量,因而結果可以增加氧化鎂粒子的含有比例。如前所述,可以提供前述崩解劑經時變化極其少,片劑化後其崩解性長時間也不降低且穩定性優良的片劑。即,如後所述,片劑化後,在40℃的溫度且75%的相對溼度(RH)的條件下,即使在保持6個月的情況下,也保持片劑的崩解時間在10秒以下的特性。
在本發明中,單味氧化鎂粒子在乾式造粒時,通過將如果不用高壓力壓縮就不能成形的粉末和前述添加劑(粘結劑和崩解劑)一起混合形成混合粉末,從而可以用低壓力成形為片劑。在高壓力下成形得到的顆粒堅硬,使用它製片時,除了片劑發黑、產生壓片斑之外,裂縫或者機械部件磨損劇烈,但根據本發明,可以提供如下所述的可以防止它們發生的片劑的製造方法。
另外,使用在高壓力下成形得到的顆粒的片劑有時會崩解不良,但根據本發明方法,可以得到崩解時間短,且和水一起服用時在口腔中快速崩解,沒有片劑感的片劑。
即,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以氧化鎂粒子為有效成分的片劑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a.製備包括下述物質的混合物,(1)用雷射衍射散射法測定的平均2次粒徑是0.5~10μm的氧化鎂粒子88~97重量%,(2)包括結晶纖維素或者澱粉的粘結劑1~10重量%,和(3)至少一種選自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羧甲醚纖維素鈣和羧基澱粉鈉中的崩解劑1~3.5重量%,b.將該混合物造粒,得到平均粒徑為0.25~0.4mm且表觀密度為0.5~0.7g/ml的顆粒狀粒子,c.接著,在該顆粒狀粒子中,混合0.2~2重量%的潤滑劑,進行壓片。
下面,對本發明的片劑的製造方法進行具體的說明。
首先,本發明方法製備用於片劑化的原料混合物。該原料混合物具有如下的組成(1)平均2次粒徑為0.5~10μm,優選1~7μm的氧化鎂粒子88~97重量%(優選89~96重量%),(2)由結晶纖維素或者澱粉構成的粘結劑1~10重量%(優選2~8重量%),以及(3)至少一種選自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羧甲醚纖維素鈣和羧基澱粉鈉中的崩解劑1~3.5重量%(優選1~3重量%)。
用槽(コンテナ-)型、V型或者W型等混合機混合該原料混合物,造粒為顆粒狀粒子。該造粒可以在低壓力下用乾式造粒機實施。該顆粒狀粒子的造粒優選用輥成形型乾式造粒機進行,此時的輥壓力優選為3~12MPa,更優選為4~8MPa。
造粒得到的片狀成形物通過振蕩器式粉碎機可以得到顆粒狀粒子。裝備在振蕩器中的篩網的網眼優選為0.7~1.2mm,更優選0.8~1.0mm。
因此,可以得到平均粒徑為0.25~0.4mm且表觀密度為0.5~0.7g/ml的顆粒狀粒子。另外,該粒子優選休止角為35~43°。通過將具有如此的平均粒徑和表觀密度的顆粒狀氧化鎂粒子壓片得到片劑,可以製成本發明所需的抗酸·緩瀉用片劑。
對於前述顆粒狀粒子,混合潤滑劑,供給壓片機。作為使用的潤滑劑,例如有硬脂酸和其鹽(鈉,鎂,鈣鹽)等。優選為硬脂酸鹽,特別是硬脂酸鈣和硬脂酸鎂,但最有效的是硬脂酸鈣。這些潤滑劑如果過多,則崩解遲緩,過少則附著在杵、臼上。因此,潤滑劑的添加量優選為0.2~2重量%,更優選為0.8~1.2重量%。
根據本發明方法,將顆粒狀粒子壓片時,希望0.10mm以下的微粉的含有比例為20重量%以下,優選10重量%以下。通過製片操作,也可以不除掉微粉進行製片。對於壓片壓力,作為每片的衝擊壓力,優選為5~12kN,更優選6~10kN。杵的形狀除了R面之外,也可以是轉角R、轉角平面、內圓角平面等中的任意一種。
通過本發明方法製片得到的片劑,是不產生壓片障礙、發黑、壓片斑,並可以高含有比例地配合氧化鎂粒子,另外和水一起服用時,在口腔中迅速崩解因而易於飲用的片劑。
另外,本發明的片劑穩定性優良,後述的加速試驗的結果,即使在6個月後,崩解性也沒有改變,保持在10秒以下。
本發明的片劑的大小和形狀和通常的口服片劑一樣,沒有特別的不同。直徑為5~12mm,優選6~10mm,特別優選6~9mm。另外,厚度為2~6mm,優選2~5mm,特別優選2.5~4.5mm。而且,希望每片的重量為100~1000mg,優選150~800mg,最優選200~600mg。
本發明的片劑用於抗酸或者緩瀉,口服給藥。其給藥量受目的或者病狀控制。標準是成人每人每日給藥2g,該2g通常平均相當於6~8片,可每日分1次~3次給藥。
其中,「發黑」是指由於氧化鎂粒子的磨損性引起的與機械接粒部分的磨損而產生的片劑的黑色,是指觀察是否帶黑色或者黑色的點、線或者面。
其中,「壓片障礙」是指觀察到氧化鎂粒子的附著性引起的粉末附著到杵上的發粘以及氧化鎂粒子的磨損性引起的臼杵的劣化或者氧化鎂粒子的結合力弱而產生的裂縫。
其中,「壓片斑」是指在片劑的表面殘存斑點狀粒子,是起因於粒子硬因而難以壓縮的現象。
實施例下面列舉實施例和比較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全部是指重量%。
片劑硬度、崩解試驗、磨損度、顆粒的粒度分布、顆粒的平均粒徑、休止角、表觀密度、磨損性、片劑的穩定性、在口腔中的崩解性、溶出試驗、緩瀉作用的動物試驗是指按照以下記載的測定方法測定得到的值。
(a)片劑硬度用Schleuniger片劑硬度計6D型,測定片劑硬度。求出10個片劑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
(b)崩解試驗按照日本藥典第14版一般試驗方法的崩解試驗進行,試驗液採用水。
(c)磨損度根據第13次修訂的日本藥典第二次增補-參考信息。
(d)平均2次粒徑(氧化鎂粒子和氫氧化鎂粒子)在乾燥的100ml燒杯中放入0.7g試樣,添加70ml 0.2%六偏磷酸鈉分散劑水溶液,用超聲波均質機(日本精機,US-300)進行前處理,通過雷射衍射散射式粒度分布測定裝置(日機裝(株),マイクロトラック)測定粒度分布。從小的粒子開始累計,以50%的點的粒徑值作為平均2次粒徑。
(e)顆粒的粒度分布裝置エンデコッツ制オクタゴン使用的篩網710、500、355、180、150、106μm試驗條件振動強度5、設置時間5分鐘,連接10秒鐘,停止2秒鐘將約30mL試樣放在篩網和重疊了託盤的容器的上段篩網上,上面蓋上蓋子後,固定在裝置上。在上述條件下進行試驗後,稱量各個篩網和託盤的殘留物的重量。(直至0.01g單位)(f)顆粒的平均粒徑從上述粒度分布大的粒子累計,以50重量%累計值的粒子的粒徑作為平均粒徑。
(g)休止角裝置筒井理化學器械株式會社制電磁振動式休止角測定器AOR-57形使用器具測定用圓板直徑8cm試樣槽的網2mm固定測定用圓板使其呈水平。(高度約7cm)插上電源開關。進行調整使試樣下落到圓板的中心處,調整振動調節刻度盤,使試樣快速下落形成堆。此時最初大量流下。試樣開始從圓板上溢出後,將刻度的觀測線對準堆的傾斜斜邊下方2/3的部分。讀取指針的刻度,作為測定值。
(h)表觀密度採用漏鬥在JIS K5101表觀比容靜置法中使用的容量30ml的託盤中輕輕地放入試樣直至形成山形。
用直線刮刀消掉山尖。
稱量託盤內容物的質量直至0.01g的單位。
表觀密度(g/mL)=F/30F託盤內的試樣的質量(g)30託盤的容量(mL)(i)磨損性用肉眼觀察片劑的發黑以及壓片斑。
(j)片劑的穩定性將片劑填充到4層結構的聚氯乙烯片(從上面開始依次為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4層)中後,用鋁箔高溫(ピロ-)包裝,實施加速試驗(40℃,相對溼度75%)6個月,研究對崩解性的穩定性的影響。其結果示於表2中。
(k)在口腔中的崩解性以12名健康正常人為對象,實施片劑在口腔中的崩解試驗。在口中含一口水,將1片片劑放入口中,測定片劑感消失的時間。其結果示於表3中。
(1)溶出試驗採用日本藥典第14版收錄的溶出試驗法第2種槳式法(試驗液日本藥典崩解試驗法的第1液,液體溫度37℃,轉數50rpm,測定時間60分鐘),實施上述實施例1和3的本發明氧化鎂片的溶出試驗。其結果示於表4中。
(m)緩瀉作用的動物試驗實施採用小鼠的緩瀉作用試驗(被測物質的製備)粉碎實施例1和實施例3的片劑,將其懸浮在0.5%CMC中,製備被測物質。
(使用動物)肉眼確認進貨時4周齡ICR系雄性小鼠(SPF)的健康狀態,在進貨後1周的馴化期間,進行一般狀況的觀察,使用5周齡時發育良好的小鼠。
(組構成表)動物試驗中的組構成等示於表5中。
(試驗方法)試驗前一天的12:00-17:00期間絕食,之後給予固形飼料。試驗當天,在每個桶中鋪有吸水紙的金屬絲網籠中放入一隻小鼠,給藥前觀察30分鐘。用一次性注射管和口飼管將被測物質強制口服給藥,給藥後每隔1小時進行觀察,觀察12小時,最後計測24小時的排便狀態(出現軟便~腹瀉的時間以及呈現軟便~腹瀉的個體數)。另外,在試驗期間也繼續給予飼料和水。
結果示於表6中。
實施例1處方例1氧化鎂粒子330mg(88%)結晶纖維素23mg(6.1%)玉米澱粉 7mg(1.9%)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11mg(2.9%)硬脂酸鈣 4mg(1.1%)1片 375mg(製造方法)用槽型混合機混合平均2次粒徑為6.50μm的氧化鎂粒子39.6kg、結晶纖維素2.76kg、玉米澱粉0.84kg、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1.32kg後,用振蕩器式粉碎機,將用輥成形型乾式造粒機在輥壓力5MPa下造粒得到的成形物製成顆粒。用槽型混合機混合該顆粒40.81kg和硬脂酸鈣0.44kg,製成壓片用顆粒,用裝備有36根直徑9mm的13R杵的旋轉型壓片機,在壓片壓力9kN下製片,得到每片重量為375mg,厚度為4.8mm的氧化鎂片劑。片劑硬度、崩解時間、磨損度示於表1中。
對於顆粒的粒度分布,使用0.81mm的篩網時,0.71~0.81mm為1.4%,0.50~0.71mm為27.3%,0.355~0.50mm為20.6%,0.18~0.355mm為32.3%,0.15~0.18mm為7.8%,0.106~0.15mm為7.1%,0.106mm以下為3.4%,平均粒徑為0.349mm,休止角為38°,表觀密度為0.60g/mL。
實施例2(處方例2)氧化鎂粒子330mg(91.7%)結晶纖維素11mg(3.1%)玉米澱粉 7mg(1.9%)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8mg(2.2%)硬脂酸鈣 4mg(1.1%)1片 360mg(製造方法)用槽型混合機混合平均2次粒徑為6.5μm的氧化鎂39.6kg、結晶纖維素1.32kg、玉米澱粉0.84kg、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0.96kg後,用振蕩器式粉碎機,將用輥成形型乾式造粒機在輥壓力6MPa下造粒得到的成形物製成顆粒。用槽型混合機混合該顆粒39.16kg和硬脂酸鈣0.44kg,製成壓片用顆粒,用裝備有36根直徑9mm的13R杵的旋轉型壓片機,在壓片壓力8.5kN下製片,得到每片重量為360mg,厚度為4.4mm的氧化鎂片劑。片劑硬度、崩解時間、磨損度示於表1中。
對於顆粒的粒度分布,使用0.81mm的篩網時,0.71~0.81mm為0.1%,0.50~0.71mm為12.6%,0.355~0.50mm為22.3%,0.18~0.355mm為33.6%,0.15~0.18mm為7.6%,0.106~0.15mm為11.8%,0.106mm以下為12.0%,平均粒徑為0.262mm,休止角為40°,表觀密度為0.65g/mL。
實施例3(處方例3)氧化鎂粒子 255mg(89.5%)結晶纖維素 15mg(5.3%)玉米澱粉 5mg(1.8%)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 7mg(2.5%)硬脂酸鈣 3mg(1.1%)1片285mg(製造方法)用槽型混合機混合平均2次粒徑為6.5μm的氧化鎂粒子38.25kg、結晶纖維素2.25kg、玉米澱粉0.75kg、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1.05kg後,用裝備有36根直徑8mm的12R杵的旋轉型壓片機,在壓片壓力7.5kN下製片,得到每片重量為285mg,厚度為4.5mm的本發明氧化鎂片劑。片劑硬度、崩解時間、磨損度示於表1中。
實施例4除了使用平均2次粒徑為3.6μm的氧化鎂粒子之外,用和實施例1相同的配方,使用相同的步驟和裝置,得到氧化鎂片劑。片劑硬度、崩解時間、磨損度示於表1中。
對於顆粒的粒度分布,使用0.81mm的篩網時,0.71~0.81mm為0.8%,0.50~0.71mm為33.9%,0.355~0.50mm為18.7%,0.18~0.355mm為18.2%,0.15~0.18mm為3.0%,0.106~0.15mm為5.5%,0.106mm以下為19.8%,平均粒徑為0.378mm,休止角為41°,表觀密度為0.67g/ml。
比較例1(使用粒狀的氧化鎂粒子的直接壓片法)處方例4氧化鎂粒子330mg(89.9%)結晶纖維素18mg(4.9%)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15mg(4.1%)硬脂酸鈣 4mg(1.1%)1片 367mg(製造方法)用槽型混合機混合平均2次粒徑為6.5μm的氧化鎂粒子33.0kg、結晶纖維素1.8kg、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1.5kg後,進一步添加硬脂酸鈣0.4kg,用相同的機器混合,製成壓片用顆粒。用裝備有36根直徑9mm的13R杵的旋轉型壓片機,在壓片壓力9kN下將其製片,製備每片重量為367mg,厚度為4.1mm的氧化鎂片劑。
表1
表2製劑的穩定性
表3在口腔中的崩解性
對於比較例1的使用氧化鎂粒子通過直接壓片法得到的片劑,加速試驗的結果發現對經時崩解性的影響,崩解時間顯著延遲。
對於實施例1和實施例3,在口腔中的崩解試驗的結果大致和崩解試驗法的結果相同,和水一起服用時,在10秒以內片劑感消失,所以是易於飲用的片劑。本發明的片劑即使對於吞咽困難的患者也是易於服用的優良的片劑。
表4溶出試驗
實施例1和3的片劑都顯示在15分鐘內溶出85%以上。
表5
表6緩瀉作用的動物試驗
被測物質在實施例1與實施例3同時給藥後直至9小時為止,所有例子均認為有軟便排洩,顯現軟便排洩效果的峰是3-5小時。另一方面,對照組的試驗觀察中,認為在所有例子中都沒有出現軟便,實施例1和實施例3的本發明片劑顯示緩瀉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抗酸·緩瀉用片劑,以氧化鎂粒子為有效成分,該片劑的特徵在於(i)其中所含的氧化鎂粒子用雷射衍射散射法測定得到的平均2次粒徑是0.5~10μm,(ii)其中所含的氧化鎂粒子的含量是88重量%~97重量%以上,(iii)確認實質上沒有發黑和壓片斑,且(iv)崩解時間為10秒以下。
2.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緩瀉用片劑,該氧化鎂粒子用雷射衍射散射法測定得到的平均2次粒徑是1~7μm。
3.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緩瀉用片劑,該片劑氧化鎂粒子的含量是89重量%~96重量%。
4.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緩瀉用片劑,該氧化鎂粒子是將用雷射衍射散射法測定的平均2次粒徑為1~10μm的氫氧化鎂粒子在700~1000℃的溫度下煅燒得到的粒子。
5.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緩瀉用片劑,作為粘結劑,含有1~10重量%的結晶纖維素或者澱粉。
6.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緩瀉用片劑,作為崩解劑,含有1~3.5重量%的選自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羧甲醚纖維素鈣和羧基澱粉鈉中的至少一種。
7.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緩瀉用片劑,作為崩解劑,含有1~3.5重量%的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或者羧基澱粉鈉。
8.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緩瀉用片劑,通過將該氧化鎂粒子根據需要和粘結劑和/或崩解劑一起在4~8MPa的壓力下乾式造粒,由得到的顆粒狀氧化鎂粒子形成。
9.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緩瀉用片劑,由平均粒徑為0.25~0.40mm的顆粒狀氧化鎂粒子形成。
10.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緩瀉用片劑,由表觀密度為0.50~0.70g/ml的顆粒狀氧化鎂粒子形成。
11.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緩瀉用片劑,由休止角為35~43°的顆粒狀氧化鎂粒子形成。
12.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酸·緩瀉用片劑,壓片後,將片劑在40℃的溫度且75%的相對溼度(RH)的條件下保持6個月時的片劑,其崩解時間在10秒以下。
13.一種以氧化鎂粒子為有效成分的片劑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a.製備包括下述物質的混合物,(1)用雷射衍射散射法測定的平均2次粒徑是0.5~10μm的氧化鎂粒子88~97重量%,(2)含有結晶纖維素或者澱粉的粘結劑1~10重量%,和(3)至少一種選自交聯羧甲醚纖維素鈉、羧甲醚纖維素鈣和羧基澱粉鈉中的崩解劑1~3.5重量%,b.將該混合物造粒,得到平均粒徑為0.25~0.4mm且表觀密度為0.5~0.7g/ml的顆粒狀粒子,c.接著,在該顆粒狀粒子中混合0.2~2重量%的潤滑劑,進行壓片。
14.權利要求13所述的片劑的製造方法,作為每片的衝擊壓力,以5~12kN的壓片壓力將該顆粒狀粒子壓片。
全文摘要
一種抗酸·緩瀉用片劑,以氧化鎂粒子為有效成分,該片劑的特徵在於(i)其中所含的氧化鎂粒子用雷射衍射散射法測定得到的平均2次粒徑是0.5~10μm,(ii)其中所含的氧化鎂粒子的含量是88重量%以上,(iii)確認實質上沒有發黑和壓片斑,且(iv)崩解時間為10秒以下。本發明的抗酸·緩瀉用片劑是氧化鎂粒子的含量高,崩解時間短且實質上不存在壓片障礙、發黑、壓片斑,適於口服給藥的抗酸·緩瀉用含氧化鎂粒子的片劑。
文檔編號A61P1/00GK1473049SQ02802794
公開日2004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02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01年8月27日
發明者祖父江光廣, 川村勇, 山尾繁生, 馬場秀明, 堀江史郎, 安倍洋子, 祖父江久惠, 久惠, 子, 明, 生, 郎 申請人:協和化學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