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輛杆式後視鏡裝配旋轉限位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5:19:26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後視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杆式後視鏡裝配限位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內視鏡作為汽車司機的「另一隻眼睛」在汽車倒車、超車及行駛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上杆式後視鏡旋轉限位為塑料與塑料限位且限位結構放置在後視鏡上端。這樣的設計存在幾個缺點:①駕駛員旋轉後視鏡時,施力作用點位於後視鏡下部且由於旋轉力矩長,易出現上部已經限位,下部仍可偏轉的現象。上下旋轉不同步,會對後視鏡造成損傷②塑料與塑料限位結構不牢靠、不耐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有效的提高車輛後視鏡的穩定性和旋轉作業的可靠性的杆式後視鏡裝配限位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採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車輛杆式後視鏡裝配旋轉限位結構,主要由上託架1、上支架2、鏡頭、鏡杆5、下支架6以及下託架7組成;所述鏡頭固定到鏡杆5上,鏡杆5上端向上延伸設有上支架2,鏡杆5下端向下延伸設有下支架6;上支架2、下支架6分別通過上託架1、下託架7固定到車門上,
下支架6的下端面與下託架7的上端面相互貼合,通過銷軸固定;在相互貼合面設有相互壓接的彈簧,所述下支架6與下託架7沿相互貼合端面可徑向轉動;
所述相互貼合端面上設有限位結構,所述限位結構包括位於下託架7的上端面上的凸起,
以及位於下支架6的下端面上的避空滑槽,所述滑槽兩端具有阻擋;
所述凸起嵌入滑槽內,在下支架6與下託架7沿相互貼合端面徑向旋轉時,阻擋與凸配合止動下支架6與下託架7;
所述上支架2與上託架1之間無轉動的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滑槽為圓弧形,所述滑槽所對應的圓心角為30°-90°。
優選的:所述鏡頭至少為兩塊,包括主鏡頭3、廣角鏡頭4。
優選的:所述上託架1、下託架7均採鋁合金製成。
優選的:所述上支架2、下支架6均採用加入玻璃纖維的塑料製成。
優選的:所述下支架6與下託架7的相互貼合面為齒形面嚙合。
有益效果
本裝置下託架的凸起結構深入下支架內部的滑槽內,滑槽由下支架內部的加強筋組成,有效的對下支架和上託架兩者之間的旋轉範圍進行約束,能承受更強大的扭轉作用力,使用鋁合金製作,既保證了輕質,同時提高了此結構強度以及耐磨性;可以避免出現限位不牢靠,旋轉時後視鏡上下不同步的現象,相當程度保護後視鏡。極大地提高可靠性的同時滿足使用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下支架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下託架結構示意圖;
圖中:上託架1、上支架2、鏡頭300、主鏡頭3、廣角鏡頭4、鏡杆5、下支架6、下託架7;銷軸8;彈簧9,凸起10,滑槽1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4所示,一種車輛杆式後視鏡裝配旋轉限位結構,主要由上託架1、上支架2、鏡頭、鏡杆5、下支架6以及下託架7組成;鏡頭固定到鏡杆5上,鏡杆5上端向上延伸設有上支架2,鏡杆5下端向下延伸設有下支架6;上支架2、下支架6分別通過上託架1、下託架7固定到車門上,
下支架6的下端面與下託架7的上端面相互貼合,通過銷軸固定;在相互貼合面設有相互壓接的彈簧,所述下支架6與下託架7沿相互貼合端面可徑向轉動;
相互貼合端面上設有限位結構,所述限位結構包括位於下託架7的上端面上的凸起,以及位於下支架6的下端面上的避空滑槽,所述滑槽兩端具有阻擋;凸起嵌入滑槽內,在下支架6與下託架7沿相互貼合端面徑向旋轉時,阻擋與凸配合止動下支架6與下託架7;上支架2與上託架1之間無轉動的固定連接。
本裝置將旋轉結構放置到下支架與下託架之間,取消了將旋轉限位功能放在上支架2與上託架1連接位置的傳統做法;同時在接觸端面之間設置了限位結構,限位結構根據接觸端面的結構設計出位於下託架上的限位凸起以及位於下支架上的避空滑槽,使得後視鏡旋轉的過程中,由避空滑槽的兩端限制凸起離開滑槽,對後視鏡總成的轉動範圍進行限制,能做到耐磨性強,能承受更強大的扭轉作用力,避免出現駕駛員旋轉後視鏡時上部限位不牢靠的現象,極大地提高可靠性的同時滿足使用要求。
如圖3所示,滑槽為圓弧形,滑槽所對應的圓心角為90°。
根據實際的使用需要,凸起與滑槽配合時,滑槽的角度在30°——90°之間可選擇,可以調節後視鏡可旋轉的角度。滑槽的設置是根據下支架上的加強筋進行的避空結構設計,過短起不到鏡頭旋轉調節的作用,過長將降低下支架端面耐磨性,降低了端面強度。
如圖1所示,鏡頭至少為兩塊,包括主鏡頭3、廣角鏡頭4。提高安全性。
上託架1、下託架7均採鋁合金製成。
上支架2、下支架6均採用加入玻璃纖維的塑料製成。
下支架6與下託架7的相互貼合面為齒形面嚙合。
本限位結構的設計不依附於下支架6與下託架7相接處的齒形面結構,凸起可以設置在齒形面的凹處亦可以設置在凸處,滑槽根據凸起的設置進行相應的避空處理,靈活可靠。
實施例一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一種車輛杆式後視鏡裝配旋轉限位結構,主要由上託架1、上支架2、鏡頭、鏡杆5、下支架6以及下託架7組成;鏡頭固定到鏡杆5上,鏡杆5上端向上延伸設有上支架2,鏡杆5下端向下延伸設有下支架6;上支架2、下支架6分別通過上託架1、下託架7固定到車門上,
下支架6的下端面與下託架7的上端面相互貼合,通過銷軸固定;在相互貼合面設有相互壓接的彈簧,下支架6與下託架7沿相互貼合端面可徑向轉動;
相互貼合端面上設有限位結構,限位結構包括位於下託架7的上端面上的凸起,以及位於下支架6的下端面上的避空滑槽,滑槽兩端具有阻擋;凸起嵌入滑槽內,在下支架6與下託架7沿相互貼合端面徑向旋轉時,阻擋與凸配合止動下支架6與下託架7;上支架2與上託架1之間無轉動的固定連接。
本裝置在安裝裝配時,將下託架固定到車體上,下託架上端面的凸起深入到下支架下端面的避空滑槽內,凸起位於滑槽的中間位置,當對下支架做左右旋轉時,凸起在滑槽內移動,在滑槽的末端收到阻擋,實現旋轉的限位,本裝置結構簡單,使用便利,旋轉限位準確可靠,利於實際生產生活。
實施例二
一種車輛杆式後視鏡裝配旋轉限位結構,主要由上託架1、上支架2、鏡頭、鏡杆5、下支架6以及下託架7組成;鏡頭固定到鏡杆5上,鏡杆5上端向上延伸設有上支架2,鏡杆5下端向下延伸設有下支架6;上支架2、下支架6分別通過上託架1、下託架7固定到車門上,
下支架6的下端面與下託架7的上端面相互貼合,通過銷軸固定;在相互貼合面設有相互壓接的彈簧,下支架6與下託架7沿相互貼合端面可徑向轉動;
相互貼合端面上設有限位結構,限位結構包括位於下託架7的上端面上的凸起,以及位於下支架6的下端面上的避空滑槽,滑槽兩端具有阻擋;凸起嵌入滑槽內,在下支架6與下託架7沿相互貼合端面徑向旋轉時,阻擋與凸配合止動下支架6與下託架7;上支架2與上託架1之間無轉動的固定連接。
滑槽為圓弧形,滑槽所對應的圓心角為30°~90°。
滑槽的長度、以及所對應的圓心角的角度,根據不同車輛對後視鏡的調節範圍的要求,進行設計,調節範圍廣泛同時調節可靠。
實施例三
區別於上述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上託架1、下託架7均採鋁合金製成;上支架2、下支架6均採用加入玻璃纖維的塑料製成。在限定旋轉結構的同時,採用兩種材料製成,彼此之間的磨損降低,提高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是對本實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加以變更或改型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應用於其它領域,但是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改型,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