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燻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3:22:06 3
專利名稱:座燻治療儀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治療儀,確切地說是一種座燻治療儀。
背景技術:
中醫中藥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中藥對人體疾病的治療有可靠的療效,且副作用少。 中草藥燻蒸療法是中華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防疾、治疾、健身、養顏的重要手段,深 受歷代醫家所推崇。通過中草藥燻蒸的方法能夠針對患處給予適當的中藥蒸汽,排除體內 毒素,改善血液循環,達到防疾、治疾、健身的目的。中藥蒸汽的熱效應、水蒸汽對皮膚的滋 潤作用、高壓蒸汽對面部的按摩,對人的肌體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祛風散寒的效果。可 以加快人體組織細胞的新陳代謝,促進受傷組織細胞的修復,改善血液循環,從而恢復人體 正常的生理功能。特別是根據中醫內病外治的原理,通過對皮表或穴位的燻蒸,可以治療內 髒的疾病。這樣既可以提高療效,又可以避免內服藥物的痛苦和減少內服藥對全身的副作 用。燻蒸治療法選用於中草藥所治療的內、外、婦、兒、傷科,皮膚科的大部分病種,特別是 對按中醫辯證為虛寒症,跌打損傷,風寒溼痺等特效。實踐證明燻蒸對各種軟組織損傷、風 溼、類風溼性關節炎、椎間盤突出、頸椎病、骨質增生、肩周炎、半身不遂、面神經過麻痺、乳 腺炎、乳腺增生等都有良好的效果。長期以來燻蒸所採用的方法是將中草藥煎煮後導入盆中,病人將患處至於盆之 上,讓盆中向上散發的熱蒸汽燻蒸患部。使用該方法燻蒸患處由於藥物蒸汽不集中,利用率 不高,且藥液很快冷卻,達不到治療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傳統燻蒸治療方式操作麻煩,達不到很好的治療效 果,提供了一種具有良好的治療保健效果又結構簡單,製作方便,成本低廉,利於廣泛推廣 的座燻治療儀。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座燻治療儀,主要由中藥倉組成, 還包括內部具有通腔的支撐體、與支撐體下端密封相連的底部塑膠件、以及位於通腔內部 並固定在該底部塑膠件表面上的PTC發熱體,所述中藥倉設置於通腔內部並位於PTC發熱 體的上方,所述底部塑膠件上表面設有與PTC發熱體相連接的主控板,同時在支撐體的外 部側壁上還設有與主控板相連接的控制器。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撐體由其內部為通腔的上部塑膠件和下部塑 膠件通過卡扣密封連接,所述下部塑膠件的下端與底部塑膠件通過螺釘密封連接。所述下部塑膠件通腔內部設有與主控板相連接的遠紅外發生器和可見光發光體。 所述底部塑膠件上還設有與主控板相連接的臭氧發生器。所述控制器又跟主控板相連接, 故所述控制器能集中控制PTC發熱體、遠紅外發生器、可見光發光體和臭氧發生器,能控制 上述裝置的開關和強弱。所述遠紅外發生器為一圓環結構。[0009]所述上部塑膠件上端通過卡扣密封連接有坐墊。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1.使用本實用新型的座燻治療儀,將治療保健所需的中草藥放入中藥倉內,通過 PTC發熱體加熱涼水至沸騰後產生水汽,水汽將放在中藥倉的藥物霧發,並激活成分子微 粒,在座燻蒸治療儀蒸汽氣流動力的作用下,將藥物分子驅動透入體內深部直達患處。2.該座燻治療儀同時還使用臭氧消毒,有效防止患者的交叉感染;遠紅外發生器 能發出遠紅外線,遠紅外線是能夠深入皮膚和皮下組織的一種射線,有利於清除血管囤積 物及體內有害物質。還能發出可見光,能更好的防治疾病和促進機體康復。3.採用中草藥原藥進行燻蒸,省去了煎藥環節,一機可多人使用,省工、省時,節約 成本。該座燻治療儀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療效良好。操作方便,可廣泛適用於家庭、醫療機 構、康復機構用作保健、治療。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其中,附圖中的附圖標記的名稱為1-坐墊,2-上部塑膠件,3-控制器,4-遠紅外發生器,5-下部塑膠件,6_主控板, 7-底座塑膠件,8-臭氧發生器,9-PTC發熱體,10-可見光發光體,11-中藥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 限於此。實施例參見圖1 圖2,一種座燻治療儀,包括中藥倉11,還包括內部具有通腔的支撐體、 與支撐體下端密封相連的底部塑膠件7、以及位於通腔內部並固定在該底部塑膠件7表面 上的PTC發熱體9,所述中藥倉11設置於通腔內部並位於PTC發熱體9的上方,所述底部塑 膠件7上表面設有與PTC發熱體9相連接的主控板6,同時在支撐體的外部側壁上還設有與 主控板6相連接的控制器3。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實施例,所述支撐體由其內部為通腔的上部塑膠件2和下部塑 膠件5通過卡扣密封連接,所述下部塑膠件5的下端與底部塑膠件7通過螺釘密封連接。所述下部塑膠件5的空腔上部固定設有其中心具有一圓透孔的擋板,所述擋板上 設有遠紅外發生器4,所述遠紅外發生器4為一圓環結構,其內圓半徑與擋板的圓透孔半徑 相一致。因此,擋板與遠紅外發生器4就在中部形成一個蒸汽通道。所述下部塑膠件5通 腔內部設有與主控板6相連接的遠紅外發生器4和可見光發光體10。所述底部塑膠件7上 還設有與主控板6相連接的臭氧發生器8。所述控制器3又與主控板6相連接,故所述控制 器3能集中控制PTC發熱體9、遠紅外發生器4、可見光發光體10和臭氧發生器8,能控制上 述裝置的開關和相應的強弱。所述支撐體密封連接有坐墊1,坐墊1中部設有圓透孔,坐墊 1的外表面覆蓋若干層柔軟的皮質材料或海綿體。使用本座燻治療儀時,首先將治療所需的中草藥放入中藥倉11內,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讓坐墊1中心正對人體患處,使用控制器3打開PTC發熱體9,PTC發熱體9發出熱 量使清水沸騰後產生水汽,水汽將放在中藥倉11的藥物霧發,並激活成分子微粒,藥物分 子微粒蒸汽依次經過下部塑膠件5和上部塑膠件2的中間通道到達坐墊1處,藥物分子微 粒蒸汽在坐墊1處囤積並反覆對患處蒸燻治療。為了防止患者因為使用者交替使用或針對 不同患處重複使用造成的交叉感染,可以使用控制器3打開臭氧發生器8,臭氧發生器8產 生的臭氧能對患處進行消毒,能有效防止患者的交叉感染。為了達到更好地的治療效果,可 以使用控制器3打開遠紅外發生器4和可見光發光體10,遠紅外發生器4能發出遠紅外光 線,遠紅外光線是能夠深入皮膚和皮下組織的一種射線,有利於清除血管內的囤積物及體 內的有害物質。可見光發光體10發出的可見光有利於防治疾病和促進機體的康復。 如上所述,便可較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一種座燻治療儀,主要由中藥倉(11)組成,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內部具有通腔的支撐體、與支撐體下端密封相連的底部塑膠件(7)、以及位於通腔內部並固定在該底部塑膠件(7)表面上的PTC發熱體(9),所述中藥倉(11)設置於通腔內部並位於PTC發熱體(9)的上方,所述底部塑膠件(7)上表面設有與PTC發熱體(9)相連接的主控板(6),同時在支撐體的外部側壁上還設有與主控板(6)相連接的控制器(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燻治療儀,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體由其內部為通腔的上 部塑膠件(2)和下部塑膠件(5)通過卡扣密封連接,所述下部塑膠件(5)的下端與底部塑 膠件(7)通過螺釘密封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座燻治療儀,其特徵在於所述下部塑膠件(5)通腔內部設 有與主控板(6)相連接的遠紅外發生器(4)和可見光發光體(1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座燻治療儀,其特徵在於所述底部塑膠件(7)上還設有與 主控板(6)相連接的臭氧發生器(8)。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座燻治療儀,其特徵在於所述遠紅外發生器(4)為一圓環 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座燻治療儀,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部塑膠件(2)上端通過卡 扣密封連接有坐墊(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座燻治療儀,包括中藥倉,還包括內部具有通腔的支撐體、與支撐體下端密封相連的底部塑膠件、以及位於通腔內部並固定在該底部塑膠件表面上的PTC發熱體,所述中藥倉設置於通腔內部並位於PTC發熱體的上方,所述底部塑膠件上表面設有與PTC發熱體相連接的主控板,同時在支撐體的外部側壁上還設有與主控板相連接的控制器。本實用新型採用中草藥原藥進行燻蒸,省去了煎藥環節,省工、省時,節約成本。該座燻治療儀使用方便、副作用小、療效良好。操作方便,可廣泛適用於家庭、醫療機構、康復機構用作保健、治療。
文檔編號A61H33/10GK201727718SQ20102025149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7日
發明者胡偉 申請人:成都新德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