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板體拼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17:22:36 2
一種板體拼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板體拼接結構,通過將支撐板架在與外框通過榫卯連接方式連接的穩固件上方,便實現了無需螺釘等外部零件的情況下,僅僅基於榫卯方式加強了板體的穩定性,進一步解決了現有的板體缺乏純拼接和高承重力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包括:外框,支撐板和穩固件;穩固件的兩端設置有銜接頭,並通過榫卯連接方式安裝在外框內;支撐板安裝在外框內,且架在穩固件的上方。
【專利說明】一種板體拼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結構拼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板體拼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榫卯連接,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則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這是我國古代建築、家具及其它木製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
[0003]傳統的榫卯連接一般為木結構房屋和家具的榫卯連接,是「構件+構件」的榫卯連接,當多構件交叉連接在一起時,形成一個整合的整體具備支撐,支架和美觀外形為一體的結構,然而傳統榫卯連接結構,通常是直插入式的拼接模式,因此,通常使用這樣的榫卯連接的結構在遭受震蕩等外界因素時容易出現斷榫、脫榫和移位的現象。
[0004]然而上述的傳統的榫卯連接,對於純拼接結構的板體,由於其主要用於承受重物的需求,通常現有的板體需要使用固定部件,如螺釘,對板體進一步進行穩定,從而對於現有的板體缺乏純拼接和高承重力的設計。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板體拼接結構,通過將支撐板架在與外框通過榫卯連接方式連接的穩固件上方,便實現了無需螺釘等外部零件的情況下,僅僅基於榫卯方式加強了板體的穩定性,進一步解決了現有的板體缺乏純拼接和高承重力的技術問題。
[0006]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板體拼接結構,包括:
[0007]外框(I),支撐板⑵和穩固件⑶;
[0008]所述穩固件(3)的兩端設置有銜接頭(31),並通過榫卯連接方式安裝在所述外框
(I)內;
[0009]所述支撐板⑵安裝在所述外框⑴內,且架在所述穩固件⑶的上方。
[0010]可選地,
[0011]所述外框(I)由四個邊框(11)通過榫卯連接方式拼接組成。
[0012]可選地,
[0013]所述邊框(11)包括:
[0014]兩個第一邊框(12)和兩個第二邊框(13)。
[0015]可選地,
[0016]所述第一邊框(12)和所述第二邊框(13)的兩端處均設置有榫頭(14)和卯眼
(15),使得所述第一邊框(12)和所述第二邊框(13)的所述榫頭(14)和所述卯眼(15)相互卯榫拼接。
[0017]可選地,
[0018]所述第一邊框(12)和所述第二邊框(13)的內側開有配合支撐板(2)相嵌的槽
(17)。
[0019]可選地,
[0020]所述第一邊框(12)的內側還開有與穩固件(3)的銜接頭(31)配合相嵌的穩定孔
(16)。
[0021]可選地,
[0022]所述銜接頭(31)與穩固件(3)的厚度不一致,使得所述穩固件⑶與所述外框
(I)外側齊平。
[0023]可選地,
[0024]所述支撐板⑵的板外沿設置有配合與第一邊框(12)和第二邊框(13)的槽(17)相嵌的嵌入邊(21)。
[0025]可選地,
[0026]所述榫頭(14)為45°方式的榫頭結構;
[0027]所述第一邊框(12)和所述第二邊框(13)的兩端處的一端為卯眼(15)在上,榫頭
(14)在下的結構;
[0028]另一端為卯眼(15)在下,榫頭(14)在上的結構。
[0029]可選地,
[0030]所述邊框(11)為梯形體結構。
[0031]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實施例具有以下優點:
[0032]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板體拼接結構,包括:外框,支撐板和穩固件;穩固件的兩端設置有銜接頭,並通過榫卯連接方式安裝在外框內;支撐板安裝在外框內,且架在穩固件的上方。本實施例中,通過將支撐板架在與外框通過榫卯連接方式連接的穩固件上方,便實現了無需螺釘等外部零件的情況下,僅僅基於榫卯方式加強了板體的穩定性,進一步解決了現有的板體缺乏純拼接和高承重力的技術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0034]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板體拼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板體拼接結構的爆炸結構的示意圖;
[0036]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板體拼接結構的第一邊框的結構示意圖;
[0037]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板體拼接結構的第二邊框的結構示意圖;
[0038]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板體拼接結構的穩固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9]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板體拼接結構的支撐板的結構示意圖;
[0040]圖示說明:外框I ;支撐板2 ;穩固件3 ;邊框11 ;第一邊框12 ;第二邊框13 ;榫頭14 ;卯眼15 ;穩定孔16 ;槽17 ;嵌入邊21 ;銜接頭31。
【具體實施方式】
[0041 ]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板體拼接結構,通過將支撐板架在與外框通過榫卯連接方式連接的穩固件上方,便實現了無需螺釘等外部零件的情況下,僅僅基於榫卯方式加強了板體的穩定性,進一步解決了現有的板體缺乏純拼接和高承重力的技術問題。
[0042]為使得本發明的發明目的、特徵、優點能夠更加的明顯和易懂,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下面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非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43]請參閱圖1至圖6,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板體拼接結構的一個實施例包括:
[0044]外框1,支撐板2和穩固件3 ;
[0045]前述的穩固件3的兩端設置有銜接頭31,並通過榫卯連接方式安裝在外框I內;
[0046]支撐板2安裝在外框I內,且架在穩固件3的上方,如題I所示,支撐板2的中段通過設置在其下方的穩固件3進行支撐。
[0047]進一步地,如圖2所示,前述的外框I由四個邊框11通過榫卯連接方式拼接組成,前述的邊框11包括兩個第一邊框12和兩個第二邊框13,第一邊框12和第二邊框13的兩端處均設置有榫頭14和卯眼15,使得第一邊框12和第二邊框13的榫頭14和卯眼15相互卯榫拼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邊框12和第二邊框13的兩端處的一端為卯眼15在上,榫頭14在下的結構,另一端為卯眼15在下,榫頭14在上的結構。
[0048]進一步地,前述的第一邊框12和第二邊框13的內側開有配合支撐板2相嵌的槽17。
[0049]前述的第一邊框12的內側還開有與如圖6所示的穩固件3的銜接頭31配合相嵌的穩定孔16。
[0050]如圖2至圖5所示,支撐板2的板外沿設置有配合與第一邊框12和第二邊框13的槽17相嵌的嵌入邊21。
[0051]進一步地,前述的榫頭14為45°方式的榫頭結構,需要說明的是,榫頭14可以是方形結構,半截直角三角形嵌入在邊框11的兩端,其露出的部分為榫頭14。
[0052]如圖1至4所示,邊框11為梯形體結構。
[0053]下面以一具體的拼接應用場景對圖1至6所示的結構的拼接進行詳細的描述,應用例包括:
[0054]將一個第一邊框12和一個第二邊框13通過一端的卯眼15和榫頭14,例如卯眼15在上與榫頭14在上相嵌接,榫頭14在下與卯眼15在相嵌接,將支撐板2的其中兩個相鄰的嵌入邊21插入卯榫連接好的一個第一邊框12和一個第二邊框13的的槽17,將另一個第二邊框13的一端與卯榫連接好的一個第一邊框12的尚未卯榫連接端進行榫卯連接,將穩固件3的一頭插入第一邊框12的內側還開有的穩定孔16,最後將剩下的一個第二邊框13與穩固件3的另一頭與其開有的穩定孔16配合相嵌,同時該第二邊框13的兩端的榫頭14和卯眼15與卯榫連接好的其它三個邊的第一邊框12和第二邊框13的相配合。
[0055]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板體拼接結構,包括:外框1,支撐板2和穩固件3 ;穩固件3的兩端設置有銜接頭31,並通過榫卯連接方式安裝在外框I內;支撐板2安裝在外框I內,且架在穩固件3的上方。本實施例中,通過將支撐板架在與外框通過榫卯連接方式連接的穩固件上方,便實現了無需螺釘等外部零件的情況下,僅僅基於榫卯方式加強了板體的穩定性,進一步解決了現有的板體缺乏純拼接和高承重力的技術問題。
[0056]以上所述,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板體拼接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 外框(1),支撐板⑵和穩固件⑶; 所述穩固件(3)的兩端設置有銜接頭(31),並通過榫卯連接方式安裝在所述外框(I)內; 所述支撐板(2)安裝在所述外框(I)內,且架在所述穩固件(3)的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體拼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框(I)由四個邊框(11)通過榫卯連接方式拼接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板體拼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邊框(11)包括: 兩個第一邊框(12)和兩個第二邊框(13)。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板體拼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邊框(12)和所述第二邊框(13)的兩端處均設置有榫頭(14)和卯眼(15),使得所述第一邊框(12)和所述第二邊框(13)的所述榫頭(14)和所述卯眼(15)相互卯榫拼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板體拼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邊框(12)和所述第二邊框(13)的內側開有配合支撐板(2)相嵌的槽(17)。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板體拼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邊框(12)的內側還開有與穩固件⑶的銜接頭(31)配合相嵌的穩定孔(1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板體拼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銜接頭(31)與穩固件(3)的厚度不一致,使得所述穩固件(3)與所述外框(I)外側齊平。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體拼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板(2)的板外沿設置有配合與第一邊框(12)和第二邊框(13)的槽(17)相嵌的嵌入邊(21)。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板體拼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榫頭(14)為45°方式的榫頭結構; 所述第一邊框(12)和所述第二邊框(13)的兩端處的一端為卯眼(15)在上,榫頭(14)在下的結構; 另一端為卯眼(15)在下,榫頭(14)在上的結構。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板體拼接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邊框(11)為梯形體結構。
【文檔編號】F16B12/12GK104454858SQ201410773249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13日
【發明者】方海, 約裡奧·庫卡波羅, 印洪強 申請人:方海, 廣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