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真空受液罐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14:33:31
專利名稱:新型真空受液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氧化鋁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在氧化鋁生產中的立盤過濾機受液裝置。
背景技術:
在氧化鋁生產過程中,立盤過濾機是氫氧化鋁晶種過濾的常用設備。為了降低晶種附水,目前大多採用過濾分區,即過濾區分為吸濾區和吸乾區,常規採用兩個獨立的真空受液罐,或採用一個,但在進液管上設閥門。這兩種方法都有不足,前者設備多,佔空間,不便配置;後者由於濾液易結疤,閥門容易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真空受液罐,該受液罐使得在一個真空受液罐內,既能滿足過濾分區的需要,又能避免濾液管路設閥控制的弊端。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真空受液罐,包括上筒體、下筒體,所述上筒體設置在下筒`體的上方,上筒體側壁設置有吸乾區進料口,下筒體側壁設置有吸濾區進料口 ;所述下筒體下部設置有吸乾區出料口,吸乾區出料口通過吸乾區出料管與上筒體下部相連通,下筒體下部設置有吸濾區出料口 ;所述上筒體的上部設置有吸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下筒體的側壁上部設置有吸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所述吸乾區進料口和吸濾區進料口均為切線進料。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方位可靈活設置,在所述下筒體的下部外壁安裝有支座。所述上筒體、下筒體之間採用法蘭、螺栓連接,並夾墊石棉橡膠墊密封。所述吸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和吸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通過法蘭與外部接口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採用本實用新型的真空受液罐,既能滿足過濾分區的需要,又能避免濾液管路設閥控制的弊端,還可以靈活設置其位置,具有操作方便,維護簡單,節省安裝空間等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真空受液 的結構不意圖;圖中,I—上筒體,2—下筒體,3—吸乾區進料口,4—吸濾區進料口,5—吸乾區出料口,6—吸濾區出料口,7—吸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8—吸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9—吸乾區出料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真空受液罐,包括上筒體I即吸乾區,下筒體2即吸濾區,所述上筒體I設置在下筒體2的上方,上筒體I側壁設置有吸乾區進料口 3,下筒體2側壁設置有吸濾區進料口 4;所述下筒體2下部設置有吸乾區出料口 5,吸乾區出料口 5通過吸乾區出料管9與上筒體I下部相連通,下筒體2下部設置有吸濾區出料口 6 ;吸乾區出料口 5用於排出吸乾區濾液,吸濾區出料口 6用於排出吸濾區濾液;所述上筒體I的上部設置有吸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 7,所述下筒體2的側壁上部設置有吸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 8。所述吸乾區進料口 3和吸濾區進料口 4均為切線進料。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方位可靈活設置,在所述下筒體2下部的外壁安裝有支座。所述上筒體1、下筒體2之間採用法蘭、螺栓連接,並夾墊石棉橡膠墊密封。所述吸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 7和吸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 8通過法蘭與外部接口連接。所述下筒體2直接放置在檢修平臺上,以螺栓連接固定,具有操作方便,維護簡單,節省安裝空間等特點。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次使用過程吸乾區濾液從吸乾區進料口 3進入受液罐上筒體I,吸濾區濾液從吸濾區進料口 4進入受液罐的下筒體2,吸乾區濾液從吸乾區出料口 5排出,吸濾區濾液從吸濾區出料口 6排出。受液罐上筒體I和下筒體2分設吸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 7和吸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8,在吸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 7和吸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 8上設置有蝶閥來調節受液罐上筒體I和下筒體2的真空度與排氣量,即調節吸乾區和吸濾區的真空度與排氣量。
權利要求1.新型真空受液罐,其特徵在於包括上筒體、下筒體,所述上筒體設置在下筒體的上方,上筒體側壁設置有吸乾區進料口,下筒體側壁設置有吸濾區進料口 ;所述下筒體下部設置有吸乾區出料口,吸乾區出料口通過吸乾區出料管與上筒體下部相連通,下筒體下部設置有吸濾區出料口 ;所述上筒體的上部設置有吸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下筒體的側壁上部設置有吸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受液罐,其特徵在於所述吸乾區進料口和吸濾區進料口均為切線進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受液罐,其特徵在於在所述下筒體的下部外壁安裝有支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受液罐,其特徵在於所述上筒體、下筒體之間採用法蘭、螺栓連接,並夾墊石棉橡膠墊密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真空受液罐,其特徵在於所述吸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和吸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通過法蘭與外部接口連接。
專利摘要新型真空受液罐,屬於氧化鋁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在氧化鋁生產中的立盤過濾機受液裝置。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真空受液罐,該受液罐使得在一個真空受液罐內,既能滿足過濾分區的需要,又能避免濾液管路設閥控制的弊端。本實用新型包括上筒體、下筒體,所述上筒體設置在下筒體的上方,上筒體側壁設置有吸乾區進料口,下筒體側壁設置有吸濾區進料口;所述下筒體下部設置有吸乾區出料口,吸乾區出料口通過吸乾區出料管與上筒體下部相連通,下筒體下部設置有吸濾區出料口;所述上筒體的上部設置有吸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下筒體的側壁上部設置有吸濾區真空排氣管接口。
文檔編號B01D35/00GK202876513SQ20122056064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0日
發明者羅亞林, 楊再明 申請人:東北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