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減少果實類蔬菜農藥殘留的方法
2023-05-18 14:49:41 1
專利名稱:一種減少果實類蔬菜農藥殘留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農作物栽培技術的改進,尤其涉及降低農藥的方法。
果實類蔬菜(果菜)包括有黃瓜、番茄、西葫蘆、茄子、大辣椒等等,是人們喜食的蔬菜種類。其以市場需求量大,經濟效益好而成為目前設施棚室蔬菜種植的主栽品種,佔蔬菜棚室栽培總面積的90%以上。棚室蔬菜種植以產量高、能夠反季節種植而得到廣泛的應用。但其病蟲害卻比常規種植高出許多,所以棚室蔬菜種植中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數也比常規種植增加許多。而化學農藥的使用對蔬菜產品的殘留汙染危害已為人們所認識,生產無公害安全優質的綠色食品蔬菜,既是滿足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要求,也是蔬菜產品出口創匯的基本要求,是今後蔬菜生產的發展方向,近年來,為控制蔬菜病蟲危害,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汙染,菜農積極應用抗病蟲蔬菜品種,採用生態調控、健身栽培技術、推廣生物藥劑及選擇安全期使用化學農藥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對於定期收穫蔬菜著實起到了積極作用和明顯效果,但對於如黃瓜、蕃茄等連續採摘連續生長的果實蔬菜卻難以實現無公害安全優質生產,化學農藥殘留汙染嚴重超標。主要原因是目前尚未更好的簡便措施,所以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仍將是蔬菜病蟲綜合防治中的重要技術措施,而連續採摘生長的蔬菜基本無安全用藥期可以選擇,從而導致化學農藥直接噴灑在瓜條和菜果上,殘毒汙染就尤為突出。如何減少果實類蔬菜農藥殘留的問題已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著手這方面研究人也愈來愈多,但至今未見有結論性的報導。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種減少果實類蔬菜農藥殘留的方法,為無公害果實類蔬菜的生產開闢新途徑。要求其方法具有簡單易行、便於操作、效果明顯的優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按以下要求完成。在果實類蔬菜的完全授粉花萎蔫後,給該果實套上合適的薄袋,並將套口固定於果柄上;所述的薄袋可以選擇塑膠袋和紙袋的一種,要求薄袋的材料質量為無毒、柔韌性好、透氣性強、具有轉光性能;薄袋的形狀大小應與果實成品的形狀大小匹配。在套袋後,對種植的管理措施應按正常進行(如溫溼度控制、灌水、追肥、防治病蟲等),不可取而代之,同時套袋後易發生缺鈣,應重視有機肥的施用,或在生長期噴施幾次有機鈣肥。
本發明的特點還在於,套袋的時間應根據蔬菜種類的不同在完全授粉化萎蔫後1-10天內完成最好,因為套袋時間無法再提前,而在此時間之後套袋則會影響套袋的效果。本發明套袋所用的塑料薄袋可以選擇0.005-0.02mm厚的聚乙稀轉光透氣無滴膜袋,薄袋的兩端一端有套入口,另一端有透氣口,並在薄袋錶面制有若干透氣微孔;而塑料薄袋的使用,在冬季、早春低溫弱光季節效果較好。所述的紙質薄袋可以選擇柔韌性好、透氣性強、灰白色的20-30克紙質製作,紙袋的兩端一端有套入口,另一端有透氣口;紙袋在春秋強光高溫季節使用效果較好。
本發明的特徵還在於,所述的套袋在果柄處的固定可以採用以下方式的任一種①薄袋套入口的大小應與成熟後果柄粗細匹配,將薄袋由套入口套在果實上使套入口掛在果柄處即可;用此方式在採摘時,將果實連袋剪下,連袋出售,以示(套袋)標記。②薄袋的套入口為敞口,在套袋後將套入端多餘袋口折於果柄處並用鋏子夾住;用此方式在採摘時,取掉鋏子脫袋,剪下即可出售,在果柄處有夾痕(夾扁),以此為(套袋)標記。上述兩種套袋方式對塑膠袋和紙質袋都適用。
按照上述技術方案實施不僅實現了本發明的目的,而且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①直接阻隔農藥汙染,實現了果實類蔬菜低農藥殘留無汙染生產的目標。
化學農藥汙染是目前果菜無公害綠色食品蔬菜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套袋後,隔離了大田施藥對瓜條、果菜的直接著藥作用,果菜不直接觸及農藥,在選擇不內吸傳導藥劑的情況下,不易造成農藥殘留汙染,達到無公害生產的目標。據測試,套袋後果菜農藥的殘留量能下降60-90%,達到了綠色食品A級標準,符合健康食用要求。②外觀形態良好,畸形果減少,高品率顯著提高。
果菜套袋後,由於有外力的作用,能使果菜的商品率提高。如黃瓜,瓜條順直,粗細均勻一致,套袋黃瓜較未套袋瓜相比,畸形瓜下降約12%,瓜條平均增長2.7cm,且色澤嫩綠,商品性好。
③營養豐富,品味頗佳,耐儲耐運。因幼瓜、幼果時即套袋,瓜果於袋內生長發育,外界汙染小,成品瓜果取袋後即可食用,滿足人們品償新鮮之願望,較不套袋相對比,黃瓜甜脆嫩,蕃茄品味極佳,果面光滑。測試分析表明,黃瓜套塑膜袋後,瓜條Vc含量顯著增加為8.42mg/100g,(不套袋黃瓜為6.91mg/100g),可見套塑膜袋黃瓜有利於Vc形成,其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同時,套袋果菜較不套袋果菜耐儲藏,能夠延長保鮮5-15天,有利於長途運輸。
④經濟效益好,前景廣闊。果菜套袋後生產的無公害蔬菜產品,其市場競爭優勢強、價位高,經濟效益較好。同時本發明具有方法簡單、便於操作、去毒效果明顯的優點。易於為菜農接受,也深受消費者的歡迎,發展前景將會非常廣闊。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施及效果。
雖然本發明不限於棚室果菜的種植,但所做實施例均在陝西關中的棚室完成。
1.(元月底)黃瓜開花後,待幼瓜完全授粉花萎蔫後1-2天,取0.005mm厚的聚乙稀無滴膜袋(35×8cm),一端(熱)壓合留1.5cm的套入口,另一端壓合留0.7cm的透氣口,並在袋的表面扎有若干透氣微孔;採用單果套袋的方法,從套入口將幼瓜套入掛在瓜柄上,按正常種植進行管理,採摘後經測試,其比對照農藥殘留下降了88.0%。
2.(四月底)大辣椒開花後,待完全授粉花萎蔫後3-4天,取28克的棉紙製成10×10cm紙袋,袋底兩端各留一0.5cm的透氣口;採用單果套袋的方法,將紙袋套於幼果把套口折於果柄處用木鋏夾住,採摘後經測試,其比對照農藥殘留下降了72%。
3.(二月初)茄子開花後,待完全授粉花萎蔫後7-8天,職30×15cm厚0.01mm的無滴膜袋,袋底二端留0.8cm透氣孔,並在袋錶面扎有若干透氣微孔,單果套袋套於幼果上,將套口折於果柄處用木鋏夾住;按正常管理,採摘後經測試,其比對照農藥殘留下降80%。
4.(十月底)西葫蘆開花後,待完全授粉花萎蔫後8-9天,取35×24cm厚0.02mm的無滴膜袋,袋底二端留0.8cm透氣孔,並在表面扎有若干透氣微孔,單果套袋於幼果上,將套口折於果柄處用木鋏夾住,按正常管理,採摘後經測試,其比對照農藥殘留下降了64%。
5.(元月初)西紅柿開花後,待完全授粉花萎蔫後4-5天,職25×25cm厚0.01mm的無滴膜袋,袋底二端留0.6cm透氣孔,並在表面扎有若干透氣孔,穗果套袋套於幼果上,將套口折於蔓莖外用線紮緊;按正常管理,採摘後經測試,其比對照農藥殘留下降了78%。
6.(五月底)黃瓜開花後,待完全授粉花萎蔫後,取20克的渲紙製成38×8cm紙袋,一端留0.5cm的透氣口,單果套袋於幼瓜上,將套口折於果柄處用木鋏夾住,採摘後經測試,其比對照農藥殘留下降了82%。
權利要求
1.一種減少果實類蔬菜農藥殘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果實類蔬菜的完全授粉花萎蔫後,給該果實套上合適的薄袋,並將套口固定於果柄上;所述的薄袋可選擇塑膠袋和紙袋的一種,其材料質量應具有無毒、柔韌性好、透氣性強、轉光性能;薄袋應與果實成品的形狀大小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套袋時間應根據果菜種類的不同在完全授粉花萎蔫後1-10天內完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塑膠袋為0.005-0.02mm厚的聚乙烯無滴膜袋,其一端為套入口,另一端有透氣口,其表面制有若干透氣微孔。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紙袋為柔韌性好、透氣性強、灰白色的20-30克紙質袋;其一端為套入口,另一端有透氣口。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薄袋套入口的大小應與成熟後果柄粗細匹配,將薄袋由套入口套在果實上使套入口掛在果柄處即可;採摘時將果實連袋剪下,連袋出售,以示標記。
6.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薄袋套入口為敞口,在套袋後將套入端多餘袋口折於果柄處並用鋏子夾住;採摘時,去掉鋏子脫袋,剪下即可出售,果柄處有夾痕標記。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減少果實類蔬菜農藥殘留的方法,是在完全授粉花萎蔫後,給果實套袋並固定,可以選擇塑膠袋或紙袋,其應具有無毒、柔軟、透氣、轉光的性能,且與果形大小匹配。本發明能隔離農藥汙染,降低農藥殘留量60-90%;改進果菜的外觀形狀,提高商品率;改善口感品味,提高營養含量,延長儲存時間;同時還具有方法簡單、便於操作、去毒效果明顯的優點,易於為菜農接受,也受到消費者歡迎。
文檔編號A01G13/02GK1323512SQ0011380
公開日2001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00年5月12日 優先權日2000年5月12日
發明者陳志傑, 張淑蓮, 張鋒 申請人:陝西省動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