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用自動鎖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22:29:11 1
專利名稱:貨櫃用自動鎖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貨櫃運輸用的連接鎖。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貨櫃運輸用的連接鎖包括上連接部和下連接部,通過手工扳轉,使上側的貨櫃與上連接部相連接,下連接部與下側的貨櫃相連接。但這種鎖的組成零部件較多,其結構複雜、維修麻煩,且將其從貨櫃的箱角裝入和卸下的操作比較麻煩,並且貨櫃堆載和卸載過程需要人工操作才能完成。另外,現有的連接鎖的鎖體都有法蘭面,這使得堆載的貨櫃的重心提高,不利於船舶平穩航行,且由於法蘭面承受著貨櫃的縱向作用力,故貨櫃的堆載層數受到法蘭面承載能力的限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貨櫃用自動鎖,其結構簡單,在運輸應用中可使貨櫃的堆載和卸載過程不需要人工操作即自動完成。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貨櫃用自動鎖,包括鎖體,所述的鎖體的上部具有上鉤頭,所述的鎖體的下部具有下鉤頭,所述的下鉤頭的底部前側面為第一導向斜面,所述的下鉤頭的底部後側面為第二導向斜面,所述的上鉤頭的後部沿橫向開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內可滑動地設置有定位塊,所述的定位塊的後表面凸出於上鉤頭的後表面的後側,所述的鎖體上設置有控制定位塊滑動的位移控制機構。
所述的位移控制機構包括與所述的鎖體相樞軸連接的擺體,所述的定位塊的底部開有連接槽,所述的擺體的上端部插在連接槽內。
所述的鎖體的後側面上開有收容缺口,所述的擺體位於收容缺口內,且所述的擺體的前側面與收容缺口前側的鎖體之間設置有彈簧。
所述的鎖體的大致中部四周具有向外凸起的凸筋,所述的凸筋的上表面與上鉤頭之間構成卡槽。
所述的上鉤頭的上端部與凸筋之間的鎖體的後側面為導向弧形面。
所述的凸筋的縱截面呈角形。
所述的凸筋與下鉤頭之間的鎖體的後側面為第三導向斜面,所述的下鉤頭的頂部前側面為第四導向斜面。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將該自動鎖的鎖體插入上側貨櫃的底部箱角孔內,通過上鉤頭與底部箱角孔壁相卡以及定位塊與底部箱角孔的相底作用,可實現該自動鎖與上側貨櫃之間的定位;上鉤頭與上側貨櫃裝配完成後,直接將下鉤頭對準下側貨櫃的頂部箱角孔並落入頂部箱角孔內,即可完成上下側貨櫃的堆載;卸載貨櫃時,直接吊起上側貨櫃,下鉤頭可自動脫離下側貨櫃的頂部箱角孔;通過操作位移控制機構以使得定位塊縮進滑槽內,該自動鎖即被釋放,稍作傾斜可將該自動鎖從上側貨櫃的底部箱角孔內取出。由於下鉤頭具有第一導向斜面和第二導向斜面,使得貨櫃的堆載和卸載均無須人工操作而可自動完成,而鎖體一體設置,使得該自動鎖的構成部件少,結構簡單,便於生產製造。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主剖視圖;其中1、鎖體;2、上鉤頭;3、下鉤頭;4、凸筋;5、第一導向斜面;6、第二導向斜面;7、定位塊;8、卡槽;9、滑槽;10、擺體;11、連接槽;12、收容缺口;13、彈簧;14、導向弧形面;15、轉動連接件;16、第三導向斜面;17、第四導向斜面。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附圖4,一種貨櫃用自動鎖,包括鎖體1,所述的鎖體1的上部具有上鉤頭2,所述的鎖體1的下部具有下鉤頭3。所述的下鉤頭3的底部前側面為第一導向斜面5,所述的下鉤頭3的底部後側面為第二導向斜面6(參見附圖1所示,右側指所述的前側,左側為所述的後側)。所述的鎖體1的大致中部四周具有向外凸起的凸筋4,所述的凸筋4的縱截面呈角形,所述的凸筋4的上表面與上鉤頭2之間構成卡槽8。
所述的上鉤頭2的上端部與凸筋4之間的鎖體1的後側面為導向弧形面14,所述的上鉤頭2的後部沿橫向開有滑槽9,所述的滑槽9內可滑動地設置有定位塊7,所述的定位塊7的後表面凸出於上鉤頭2的後表面的後側,所述的鎖體1上設置有控制定位塊7滑動的位移控制機構。
參見附圖2、附圖4,所述的位移控制機構包括與所述的鎖體1相樞軸連接的擺體10,所述的定位塊7的底部開有連接槽11,所述的擺體10的上端部插在連接槽11內。所述的鎖體1的後側面上開有收容缺口12,所述的擺體10位於收容缺口12內,且所述的擺體10的前側面與收容缺口12前側的鎖體1之間設置有彈簧13。
如圖4所示,擺體10通過轉動連接件15(通常為螺栓和螺帽的組合)與鎖體1相樞軸連接。將本實用新型裝入上側貨櫃的底部箱角孔內時,按壓擺體10,擺體10繞轉動連接件15的軸心線向收容缺口12的內壁轉動,從而帶動定位塊7向滑槽9內滑動;然後稍微傾斜鎖體1,上鉤頭2即可被插入上側貨櫃的箱角孔內;再旋轉鎖體1的下部,由於導向弧形面14的設置,使得整個鎖體1可順利地轉動到大致垂直於貨櫃底面的角度上;鬆開擺體10,受彈簧13的作用,擺體10自動向收容缺口12的外側移動,並帶動定位塊7向滑槽9外側滑動,通過上鉤頭2、凸筋4的卡緊作用,同時,通過定位塊7與上側貨櫃的箱角孔的孔壁的卡緊作用,使得該自動鎖與上側貨櫃定位。將本實用新型從上側貨櫃的底部箱角孔內取下時,按壓擺體10,使得擺體10帶動定位塊7向滑槽9內側滑動,從而使定位塊7脫離上側貨櫃的箱角孔的孔壁,該自動鎖即被釋放,稍微傾斜鎖體1,即可輕鬆地將鎖體1的上鉤頭2從上側貨櫃的箱角孔內取出。本實用新型通常四個配合使用,四個自動鎖分別安裝在上側貨櫃的四個箱角孔內,且四個自動鎖的上鉤頭2、下鉤頭3的方向需一致或兩兩同向。堆載貨櫃時,由於下鉤頭3具有第一導向斜面5和第二導向斜面,且所述的凸筋4與下鉤頭3之間的鎖體1的後側面為第三導向斜面16,直接將鎖體1的下鉤頭3對準下側貨櫃的頂部箱角孔,然後落下上側貨櫃即可定位,卸載貨櫃時,由於所述的下鉤頭3的頂部前側面為第四導向斜面17,使得上側貨櫃稍作側移即可脫離下箱角,完成卸載過程。該自動鎖的結構簡單,裝入貨櫃的箱角孔和從箱角孔內取出的操作方便,應用在貨櫃的堆載和卸載過程中可自動完成定位,而無需人工操作,且由於縱截面呈角形的凸筋4的設置,使得原來鎖體1上的法蘭面被取消,上側貨櫃在縱向的作用力便傳遞給了下側貨櫃,既可降低運輸時所堆載的貨櫃的重心、增強運輸的平穩性,又可增加貨櫃的堆載層數。
權利要求1.一種貨櫃用自動鎖,包括鎖體(1),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鎖體(1)的上部具有上鉤頭(2),所述的鎖體(1)的下部具有下鉤頭(3),所述的下鉤頭(3)的底部前側面為第一導向斜面(5),所述的下鉤頭(3)的底部後側面為第二導向斜面(6),所述的上鉤頭(2)的後部沿橫向開有滑槽(9),所述的滑槽(9)內可滑動地設置有定位塊(7),所述的定位塊(7)的後表面凸出於上鉤頭(2)的後表面的後側,所述的鎖體(1)上設置有控制定位塊(7)滑動的位移控制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貨櫃用自動鎖,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位移控制機構包括與所述的鎖體(1)相樞軸連接的擺體(10),所述的定位塊(7)的底部開有連接槽(11),所述的擺體(10)的上端部插在連接槽(11)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貨櫃用自動鎖,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鎖體(1)的後側面上開有收容缺口(12),所述的擺體(10)位於收容缺口(12)內,且所述的擺體(10)的前側面與收容缺口(12)前側的鎖體(1)之間設置有彈簧(1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貨櫃用自動鎖,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鎖體(1)的大致中部四周具有向外凸起的凸筋(4),所述的凸筋(4)的上表面與上鉤頭(2)之間構成卡槽(8)。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貨櫃用自動鎖,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鉤頭(2)的上端部與凸筋(4)之間的鎖體(1)的後側面為導向弧形面(14)。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貨櫃用自動鎖,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凸筋(4)的縱截面呈角形。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貨櫃用自動鎖,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凸筋(4)與下鉤頭(3)之間的鎖體(1)的後側面為第三導向斜面(16),所述的下鉤頭(3)的頂部前側面為第四導向斜面(17)。
專利摘要一種貨櫃用自動鎖,包括鎖體,所述的鎖體的上部具有上鉤頭,所述的鎖體的下部具有下鉤頭。所述的上鉤頭的後部沿橫向開有滑槽,滑槽內可滑動地設置有定位塊,所述的定位塊的後表面凸出於上鉤頭的後表面的後側,所述的鎖體上設置有控制定位塊滑動的位移控制機構。由於下鉤頭具有第一導向斜面和第二導向斜面,使得貨櫃的堆載和卸載均無須人工操作而可自動完成,而鎖體一體設置,使得該自動鎖的構成部件少,結構簡單,便於生產製造。
文檔編號B65D21/036GK2866399SQ200520075358
公開日2007年2月7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8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8日
發明者沈佳濱, 朱善桃 申請人:崑山吉海實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