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控制方法與流程
2023-05-18 06:14:11 1
本發明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空調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目前空調產品已經廣泛的應用到人們工作、生活的各個場所中。但是現有技術用戶需要啟動空調時,必須根據自身需求設置運行參數,並且這些運行參數有很多,主要是運行模式,然後在運行模式的基礎上還需要設定溫度、風量大小、吹風方向等,這樣使得用戶操作起來十分繁瑣,有時多次操作都不能達到最優的運行模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選擇最優的運行模式運行的空調智能控制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空調控制方法,所述空調包括本體、紅外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空氣品質檢測器、空氣淨化器、中央處理器及控制電路模塊,所述紅外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空氣品質檢測器、空氣淨化器分別與中央處理器通過控制電路模塊連接,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開啟所述本體和所述紅外傳感器;
步驟S2、所述紅外傳感器檢測室內人數,並將檢測數據發送給所述中央處理器,所述中央處理器通過檢測數據判斷是否有人員密集區域,並進一步控制所述本體工作模式;
步驟S3、所述紅外傳感器檢測人員活動狀態,並將檢測數據發送給所述中央處理器,所述中央處理器通過檢測數據判斷是否有人員活動區域,並進一步選擇所述本體工作模式;
步驟S4、啟動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檢判斷人員體溫和室溫,並將檢測數據發送給所述中央處理器,所述中央處理器通過檢測數據判斷是否有大溫差區域,並進一步選擇所述本體工作模式;
步驟S5,啟動空氣品質檢測器,所述空氣品質檢測器檢測空氣品質,並將檢測數據發送給所述中央處理器,所述中央處理器通過檢測數據判斷是否有需淨化區域,若是,則啟動空氣進化器,並進一步選擇空氣淨化器工作模式。
優選的,所述本體包括連接的壓縮機和排風系統,所述排風系統包括多個分布設置的排風口,所述紅外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空氣品質檢測器及空氣淨化器設於每一個所述排風口周圍。
優選的,所述排風口包括控制閥,所述控制閥與所述中央處理器通過導線連接並受控於所述中央處理器。
優選的,在步驟S2中,所述中央處理器根據檢測到的人數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使得所述壓縮機運行頻率在允許最大運行情況下按照實際需求運轉;若判斷出有人員密集區域,則根據人數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使得壓縮機運行頻率在允許最大運行情況下按照實際需求運轉,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所述控制閥,使得在人員密集區域處的排風口吹風。
優選的,在步驟S3中,所述中央處理器根據檢測到的數據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使得所述壓縮機運行頻率在允許最大運行情況下按照實際需求運轉;若判斷出有人員活動狀態,則根據人員活動狀態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使得壓縮機運行頻率在允許最大運行情況下按照實際需求運轉。
優選的,所述人員活動狀態包括行動狀態金和靜止狀態,所述行動狀態包括有氧狀態和無氧狀態,所述靜止狀態包括直立狀態、坐正狀態、橫臥狀態及仰臥狀態,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所述控制閥,使得位於人員活動狀態區域處的排風口吹風。
優選的,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所述控制閥在有氧狀態、無氧狀態、直立狀態、坐正狀態、橫臥狀態及仰臥狀態的出風量依次減小。
優選的,在步驟S4中,所述中央處理器根據檢測到的數據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使得所述壓縮機運行頻率在允許最大運行情況下按照實際需求運轉;若判斷出有高溫或低溫,則根據溫度數據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使得壓縮機運行頻率在允許最大運行情況下按照實際需求運轉;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所述控制閥,使得在高溫或低溫區域處的排風口吹風。
優選的,在步驟S5中,所述中央處理器根據檢測到的判斷空氣中有害氣體種類、區域及濃度,再控制設於有害氣體區域的空氣淨化器開啟。
優選的,所述有害氣體種類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氫、硫醇、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一氧化碳、臭氧、氟比氫、氯、氯化氫、有機滷化物、碳氫化合物、苯、甲醛、揮發酚、汽車尾氣、光化學煙霧。
與相關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紅外傳感器檢測室內人數,然後判斷空調所處場所,然後根據所處場所來自動選擇適合不同場所的空調運行模式,實現自動選擇最優的運行方式,從而達到經濟、節能且舒適的目的。而且還判斷人體的活動狀態,這樣可以使得用戶的體驗更加舒適。並且還設置了空氣檢測與淨化功能,這樣使用更安全和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空調控制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請參閱圖1,為本發明空調控制方法的步驟流程圖。所述空調控制方法,所述空調包括本體、紅外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空氣品質檢測器、空氣淨化器、中央處理器及控制電路模塊,所述紅外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空氣品質檢測器、空氣淨化器分別與中央處理器通過控制電路模塊連接,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開啟所述本體和所述紅外傳感器;
所述本體包括連接的壓縮機和排風系統,所述排風系統包括多個分布設置的排風口,所述紅外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空氣品質檢測器及空氣淨化器設於每一個所述排風口周圍。
所述排風口包括控制閥,所述控制閥與所述中央處理器通過導線連接並受控於所述中央處理器。
步驟S2、所述紅外傳感器檢測室內人數,並將檢測數據發送給所述中央處理器,所述中央處理器通過檢測數據判斷是否有人員密集區域,並進一步控制所述本體工作模式;
所述中央處理器根據檢測到的人數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使得所述壓縮機運行頻率在允許最大運行情況下按照實際需求運轉;若判斷出有人員密集區域,則根據人數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使得壓縮機運行頻率在允許最大運行情況下按照實際需求運轉,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所述控制閥,使得在人員密集區域處的排風口吹風。
步驟S3、所述紅外傳感器檢測人員活動狀態,並將檢測數據發送給所述中央處理器,所述中央處理器通過檢測數據判斷是否有人員活動區域,並進一步選擇所述本體工作模式;
所述中央處理器根據檢測到的數據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使得所述壓縮機運行頻率在允許最大運行情況下按照實際需求運轉;若判斷出有人員活動狀態,則根據人員活動狀態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使得壓縮機運行頻率在允許最大運行情況下按照實際需求運轉。
所述人員活動狀態包括行動狀態金和靜止狀態,所述行動狀態包括有氧狀態和無氧狀態,所述靜止狀態包括直立狀態、坐正狀態、橫臥狀態及仰臥狀態,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所述控制閥,使得位於人員活動狀態區域處的排風口吹風。
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所述控制閥在有氧狀態、無氧狀態、直立狀態、坐正狀態、橫臥狀態及仰臥狀態的出風量依次減小。
具體的,所述有氧狀態為人員進行有氧活動,所述無氧狀態為人員進行無氧活動,所述坐正狀態為工作、吃飯、學習狀態,所述橫臥狀態及仰臥為睡眠狀態,所述中央處理器根據檢測到的數據先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再調節所述控制閥的流量。
步驟S4、啟動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檢判斷人員體溫和室溫,並將檢測數據發送給所述中央處理器,所述中央處理器通過檢測數據判斷是否有大溫差區域,並進一步選擇所述本體工作模式;
所述中央處理器根據檢測到的數據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使得所述壓縮機運行頻率在允許最大運行情況下按照實際需求運轉;若判斷出有高溫或低溫,則根據溫度數據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使得壓縮機運行頻率在允許最大運行情況下按照實際需求運轉;所述中央處理器控制所述控制閥,使得在高溫或低溫區域處的排風口吹風。
具體的,所述溫度傳感器為非接觸式測溫儀表,基於黑體輻射的基本定律,稱為輻射測溫儀表。輻射測溫法包括亮度法(見光學高溫計)、輻射法(見輻射高溫計)和比色法(見比色溫度計)。各類輻射測溫方法只能測出對應的光度溫度、輻射溫度或比色溫度。只有對黑體(吸收全部輻射並不反射光的物體)所測溫度才是真實溫度。如欲測定物體的真實溫度,則必須進行材料表面發射率的修正。而材料表面發射率不僅取決於溫度和波長,而且還與表面狀態、塗膜和微觀組織等有關,因此很難精確測量。在自動化生產中往往需要利用輻射測溫法來測量或控制某些物體的表面溫度,如冶金中的鋼帶軋制溫度、軋輥溫度、鍛件溫度和各種熔融金屬在冶煉爐或坩堝中的溫度。在這些具體情況下,物體表面發射率的測量是相當困難的。對於固體表面溫度自動測量和控制,可以採用附加的反射鏡使與被測表面一起組成黑體空腔。附加輻射的影響能提高被測表面的有效輻射和有效發射係數。利用有效發射係數通過儀表對實測溫度進行相應的修正,最終可得到被測表面的真實溫度。最為典型的附加反射鏡是半球反射鏡。球中心附近被測表面的漫射輻射能受半球鏡反射回到表面而形成附加輻射,從而提高有效發射係數式中ε為材料表面發射率,ρ為反射鏡的反射率。至於氣體和液體介質真實溫度的輻射測量,則可以用插入耐熱材料管至一定深度以形成黑體空腔的方法。通過計算求出與介質達到熱平衡後的圓筒空腔的有效發射係數。在自動測量和控制中就可以用此值對所測腔底溫度(即介質溫度)進行修正而得到介質的真實溫度。
進一步的,所述溫度傳感器根據檢測人體的不同部位的溫度數據,如額頭、手臂等,當檢測數據過高或過低使,增大所述中央處理器根據檢測到的數據先調節壓縮機運行頻率,再調節所述控制閥的流量。當檢測溫度過底或過高時,所述中央處理器判斷是否人員身體不適,如發燒、溼寒症等,此時即停止所述壓縮機的工作。
步驟S5、啟動空氣品質檢測器,所述空氣品質檢測器檢測空氣品質,並將檢測數據發送給所述中央處理器,所述中央處理器通過檢測數據判斷是否有需淨化區域,若是,則啟動空氣進化器,並進一步選擇空氣淨化器工作模式。
所述中央處理器根據檢測到的判斷空氣中有害氣體種類、區域及濃度,再控制設於有害氣體區域的空氣淨化器開啟。
所述有害氣體種類包括括PM2.5、粉塵、花粉、異味、甲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化氫、硫醇、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一氧化碳、臭氧、氟比氫、氯、氯化氫、有機滷化物、碳氫化合物、苯、甲醛、揮發酚、汽車尾氣、光化學煙霧。
與相關技術相比,本發明通過紅外傳感器檢測室內人數,然後判斷空調所處場所,然後根據所處場所來自動選擇適合不同場所的空調運行模式,實現自動選擇最優的運行方式,從而達到經濟、節能且舒適的目的。而且還判斷人體的活動狀態,這樣可以使得用戶的體驗更加舒適。並且還設置了空氣檢測與淨化功能,這樣使用更安全和節能環保。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