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佛龕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6:27:21 1
專利名稱:一種佛龕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宗教佛龕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佛龕。
背景技術:
在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宗教文化中,人們為了一種宗教信仰,將供奉神佛的小閣 子亦稱為佛龕供奉在家或一些店鋪大堂內;或者也可以為寄託對已故親人的懷念和哀思, 請工匠將故人的名字刻在木質的牌位上作為佛龕以示供奉,這其中無論是佛龕或牌位均多 為簡單無抽屜的形式,並且沒有裝飾性。現有大多數佛龕的主要結構包括組合架、外門、後 板、前後柱、內門、側板、彎板及護架等組成,並且在拜佛求神或祭奠先人時必須在佛龕前放 置供品,這類佛龕的缺陷為供奉形式較為單一、根據不同的需求在請神時,不同神位需要不 同的佛龕來供奉,神像的神位不可以更換。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以上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美觀實用、結構合理、便於更換神像神位的佛
龕,從而可使不同的佛像分別雕刻在佛像板上而進行替換。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種佛龕,包括組合架體、佛像板,所述組合架體的頂部設置橫梁,所述橫梁下方 的前柱裡側設有向內凹進的內凹槽,所述內凹槽上安裝刻有不同神態佛像的佛像板;所述 組合架體的側面設有後插槽,所述佛像板插入該後插槽並安裝在組合架體前側的內凹槽 內。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佛龕的有益效果為外形美觀、結構穩固;可通過將不同的佛 像以木雕的形式雕刻在各自的木板上,於佛龕後插槽進行替換,這樣避免了在更換神像位 的同時更換佛龕的麻煩;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成本,適用於普遍的宗教供奉。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佛龕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佛龕的後視結構圖。
圖中 1、組合架體;2、前柱;3、下支柱;4、抽屜;5、橫梁;6、內凹槽;7、佛像板;8、後插槽。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l-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佛龕,包括組合架體1、佛像板7,所述組 合架體1於供奉臺面處分為上、下兩部分,組合架體1的下部設有抽屜4與儲藏櫃,儲藏櫃 的兩側設有下支柱3 ;所述組合架體1的頂部設置橫梁5,所述橫梁5下方的前柱2裡側設有向內凹進的用於拜祭供奉的佛像內凹槽6,所述內凹槽6上安裝刻有不同神態佛像的佛 像板7 ;所述組合架體1的背面設有後插槽8,所述佛像板7插入該後插槽8並安裝在組合 架體前側的內凹槽6內。所述佛像板7的厚度與高度均小於後插槽8。使用時,可通過將不 同的佛像以木雕的形式雕刻在各自的佛像板7上,於佛龕後插槽8進行替換,這樣避免了在 更換神像位的同時更換佛龕的麻煩,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成本。 以上已用說明性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但應理解的是所用的術語是用來描述 本實用新型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因此根據上述的描述,可對本實用新型做一些適當的 變換。因此,應理解的是在附屬的權利要求範圍內,除描述的特定範圍外,在其它範圍也可 實施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一種佛龕,包括組合架體(1)、佛像板(7),組合架體(1)於供奉臺面處分為上、下兩部分,其特徵在於所述組合架體(1)裡側設有向內凹進的內凹槽(6),所述內凹槽(6)上安裝刻有不同神態佛像的佛像板(7);所述組合架體(1)的背面設有後插槽(8)。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佛龕,其特徵在於所述佛像板(7)插入後插槽(8)並安裝 在組合架體前側的內凹槽(6)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佛龕,包括組合架體、佛像板,所述組合架體的頂部設置橫梁,所述橫梁下方的前柱裡側設有向內凹進的內凹槽,所述內凹槽上安裝刻有不同神態佛像的佛像板;所述組合架體的側面設有後插槽,所述佛像板插入該後插槽並安裝在組合架體前側的內凹槽內。本實用新型外形美觀、結構穩固、節約了成本;可通過將不同的佛像以木雕的形式雕刻在各自的木板上,於佛龕後插槽進行替換,這樣避免了在更換神像位的同時更換佛龕的麻煩。
文檔編號A47G33/02GK201452768SQ20092006210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5日
發明者陸錦寅 申請人:陸錦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