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數位訊號輸出的變倍體視顯微鏡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7:32:4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體視顯微鏡,尤其是一種數位訊號輸出的變倍體視顯微鏡。應用於電子工業、生物解剖及教學、公安刑偵、衛生環保等多種行業和部門。
背景技術:
目前電子工業、生物解剖及教學、公安刑偵、衛生環保等方面觀察普遍採用光學體視顯微鏡,光學體視顯微鏡在使用方面要求眼睛不能離開目鏡,數據必須用紙筆進行記錄。現在的觀察要求越來越高。近年來隨著數碼技術的發展,逐步開始出現數碼顯微鏡,數碼顯微鏡又叫視頻顯微鏡,它是將顯微鏡看到的實物圖像通過數模轉換,使其成像在顯微鏡自帶的屏幕上或計算機上。專業數碼顯微鏡數碼顯微鏡是將精銳的光學顯微鏡技術、先進的光電轉換技術、液晶屏幕技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而開發研製成功的一項高科技產品。從可以對微觀領域的研究從傳統的普通的雙眼觀察到通過顯示器上再現,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降低操作者的疲勞,提高測量的精準程度,提高作業的效率,降低因人為記錄數據而帶來分析方面的差錯的數位訊號輸出的變倍體視顯微鏡。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解決:該變倍體視顯微鏡,包括鏡支架總成,鏡支架總成底座上設有下光源組件,鏡支架總成臂上設有帶通光孔的載物圓平臺,鏡支架總成頂座為圓孔座架,其中圓孔座架上設有由放大系統和變倍機構構成的變倍觀察體,該變倍觀察體與帶通光孔的載物圓平臺和下光源組件對應配合,圖像接收轉換系統設置在變倍觀察體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變倍觀察體由外殼、曲線筒、直槽筒、前鏡組件、後鏡組件、上光源組件構成,其中曲線筒套入外殼內,直槽筒套入曲線筒內,前鏡組件置入直槽筒底部,後鏡組件置入直槽筒上部,上光源組件為環形LED燈組件,撥杆穿過外殼與曲線筒連接,前鏡組件和後鏡組件裝在直槽筒中並通過導釘與曲線筒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圖像接收轉換系統由外殼、COMS底座、帶靶面的COMS電路板、光控板、USB線座接口構成,COMS底座安裝在變倍觀察體上,在底座上固定COMS電路板,變倍觀察體前端圍繞前鏡組安裝環形LED燈組件並與COMS電路板電性連接,鏡體凸出部安裝USB線座。
本實用新型通過採用上述的技術解決方案,以非常簡單的結構同時結合模塊化更換的思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的變倍體視顯微鏡,大幅提高了數碼顯微鏡的可靠性。同時增加了 wifi 與藍牙傳輸的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整體外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所示,該實施例包括鏡支架總成1,鏡支架底座1上設有下光源組件2,鏡支架1臂上設有帶通光孔的載物圓平臺3,鏡支架1頂座為圓孔座架4,其中圓孔座架4上設有由放大系統和變倍機構構成的變倍觀察體5,該變倍觀察體5與帶通光孔的載物圓平臺3和下光源組件2對應配合,圖像接收轉換系統設置在變倍觀察體5上方。
所述變倍觀察體由鏡體外殼6、曲線筒7、直槽筒8、前鏡組件9、後鏡組件10、上光源組件11構成,其中曲線筒7套入外殼6內,直槽筒8套入曲線筒7內,前鏡組件9置入直槽筒8底部,後鏡組件10置入直槽筒8上部,上光源組件11為環形LED燈組件,撥杆12穿過外殼6與曲線筒7連接,前鏡組件9和後鏡組件10裝在直槽筒8中並通過導釘13與曲線筒7連接。
所述圖像接收轉換系統由外殼14、COMS底座15、帶靶面的COMS電路板16、光控板17、USB線座接口18構成,COMS底座15安裝在變倍觀察體5上,在底座上固定COMS電路板16,變倍觀察體5前端圍繞前鏡組件9安裝環形LED燈組件11並與COMS電路板16電性連接,鏡體外殼6凸出部安裝USB線座18。
在鏡支架總成1上安裝齒帶輪及齒帶19,滑板上固定圓平臺並與齒帶連接,燈罩內安裝下燈板組件並裝配在主體中。當光學系統照準物面並對其成像到COMS靶面時,通過COMS電路板將靶面成像轉換成數字信息,並傳輸至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數字接收設備中。
在使用過程中用USB電源線接通電源,將觀察樣本置於圓平臺3中心,根據樣本選擇照明方式上下光源控制按鍵20,根據輸出設備選擇輸出方式無線、有線輸出控制按鍵21,旋轉手輪22通過齒帶輪和齒帶19,滑板23帶動圓平臺3上下位移,當光學系統照準樣本物面並對其成像到COMS靶面時,通過CMOS電路板16將靶面成像轉換成數字信息,傳輸至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輸出設備中;此時撥動撥杆12帶動曲線筒7和導釘13運動,使前鏡組件9和後鏡組件10位移,從而獲得放大或縮小的像;操作者再利用數字接收設備直接進行存儲和分析。其中增加了 wifi 與藍牙傳輸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