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離褶傘栽培方法
2023-05-17 21:41:36 4
專利名稱:荷葉離褶傘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具體涉及一種荷葉離褶傘的栽培方法。
技術背景我國已知有食用菌1200多種,目前已馴化成功的僅有50多種,且現已推廣的菇類 栽培技術通常存在下列問題菌袋出燕後,袋內剩餘的培養料隨即廢棄,若想再獲得菇 產品,還得重新投料培養制種。這樣既浪費了大量原料,增加了生產成本又會造成環境 汙染。大興安嶺野生荷葉離褶傘(別名興安香草恭、香味鬆口磨、路基磨、土包磨、礦體 磨等)。以其味道鮮美,口感細嫩,菇型美觀,營養價值高而成名,是大興安嶺林區已 知的276種野生菌中最優的食用菌之一。這種綠色山中珍品,由於受森林植被、季風、 土壤及地表溫、溼度等生態環境因子的制約,原生態的菇產量極其低下,很難走向市場 及到百姓的餐桌上。林區有史50多年來,該菇尚未得到開發。發明專利200510096405. 0 提供了一種人工荷葉離褶傘菌種及其培育方法,但未介紹具體的栽培方法。程繼紅,鄭慧 芬等撰寫"荷葉離褶傘工廠化栽培"(來源食用菌學報-2008. 15(2),20-22) —文, 介紹了如何培養荷葉離褶傘菌種以及如何實現工廠化栽培。工廠化栽培雖然能夠實現連 續化生產,但存在浪費生產原料,成本偏高且易於造成環境汙染的缺陷。王家玉的文章 "荷葉離褶傘的栽培方法"(來源國外農學國外食用菌-1993(2),1-2)所介紹的日 本栽培技術,採用野外掩埋方法栽培荷葉離褶傘,但並未具體介紹如何實現野外栽培方 法。發明內容本發明克服傳統的食用菌生產中優良新菌種品種少及新菇種不能回歸森林自然、不 能產生林(草)菌互補效應的不足之處,為食用菌產業和人們提供了一種荷葉離褶傘的 生產栽培方法。本發明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荷葉離褶傘栽培方法,它是由將野生荷葉離褶傘用於人工栽培,包括下列步驟 (O 利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對野生荷葉離褶傘進行組織分離和試管 培養,製作一級菌種;(2) 利用穀粒培養基,製作二級菌種;(3) 收集作為三級菌種培養基的闊葉樹種的枯枝落葉、闊葉木屑、林區野草和 麥麩輔料;(4) 在林下或草地上挖溝深30—40cm、寬40cm、長300—400cm,在溝兩側的 牆上打穴,把菌柱脫袋後豎排於溝地面及橫排於溝牆兩側的穴內;(5) 覆上溼度為40%,厚度為3—4cm的腐質土,再覆上2—4cm的樹葉或三級菌種培養基料;(6) 在菇床管理溫度20°C--25i:之間,相對溼度85%—90%,出菇溫度菇床15°C_-20 °C,空間溫度18。C一22。C,接種期C02濃度O. 1%<,產菇期0.5%<的條件下,使菌種出 菇和轉潮分茬;(7) 在菌傘似開非開之時採菇,並保留菇種,重複步驟(4)至(7)進行連續栽培 和生產。本發明的步驟(1)最好選用大興安嶺野生荷葉離褶傘。本發明的栽培技術,在林間或草地上掩埋下種,菌絲生長過程中加速了枯枝落葉及 土壤層內諸多成分的分解,增加了土壤肥力,促進了林草的生長,而林草生長產生的枯 枝落葉、草根、及其蓄水保溼造氧庇蔭等效應又為菌種的再生長繁殖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這樣周而復始便產生了一勞永逸的效果。不需再下菌種,便可連年獲得優於原生態的興 安香草菇,即為林(草)菌互補栽培模式,它兼具綠色、特色、節能、環保,優質高產, 促進生態效益等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的荷葉離褶傘生產栽培方法,兼具節能、環保、生態效益(林菌互補), 一勞永逸生產的優點。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大興安嶺野生荷葉離褶傘拉丁學名Lyophyllum decastes (Fr. : Fr.) Sing用於人工栽培方法做進一步詳述。本發明採用一、二、三級菌種的製作方式。 一級二級菌種製作與現有技術相似,簡 要說明如下(1)利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PDA)培養基,對野生荷葉離褶傘進行組 織分離和試管培養,製作一級菌種;(2)利用穀粒培養基,製作二級菌種。本發明將闊葉樹種的枯枝落葉、闊葉木屑、林區野草和麥麩等輔料作為培養基,以 闊葉樹種的枯枝落葉、闊葉木屑及大興安嶺林區草地上的野草為主料,用作荷葉離褶傘 三級種的製作與栽培的培養基。具體栽培方法如下先在林下或草地上挖溝深30—40cm、寬40cm左右、長3—4m,在溝兩側的牆上打 穴,把菌柱脫袋後豎排於溝地面及橫排於溝牆兩側的穴內,覆上3—4cm腐質土,覆土溼 度為40%。再覆上2_4咖的樹葉或三級菌種培養基料。菇床管理溫度20。C--25。C之間, 相對溼度在85%—90%之間,出菇溫度菇床15。C一2(TC,空間溫度在18°C—22°C。在自然
氣候下20天左右便可出菇。接種期二氧化碳濃度0.1%<,產菇期<0.5% 。荷葉離褶傘 的採收和商品菇的外觀均以菌傘似開非開為主。埋入土壤中的菌柱出頭茬菇的同時,其菌絲體也向四周土壤及枯枝落葉層裡更新傳 播,便又可產生二代(茬)新菇,進而菌絲又可無限傳播。菌絲生長過程中加速了枯枝 落葉及土壤層內諸多成分的分解,增加了土壤肥力,促進了林草的生長,而林草生長產 生的枯枝落葉、草根、及其蓄水保溼造氧庇蔭等效應又為菌種的再生長繁殖提供了有利 的保障,這樣周而復始便產生了一勞永逸的效果。不需再下菌種,便可連年獲得優於原 生態的興安香草菇。即為林(草)菌互補栽培模式,它兼具綠色、特色、節能、環保, 優質高產,促進生態效益等特點。本發明選用的大興安嶺荷葉離褶傘,菌種生長溫度在5'C--3(TC之間,空氣相對溼度 在80%—90%,菌種培養基水分62%,菌種為固體菌種。本發明還可採用菌袋直接出菇模式菇棚栽培,類同於平菇、白靈燕等現行的栽培模 式。也可採用容器內覆土出菇利用菇棚養植的模式,此模式為將菌柱脫袋後,覆土栽於 容器內,效益優於菌袋直接出菇模式,低於林(草)菌栽培模式。本發明提供的菌種選育和栽培方法,可以使食用菌產業和市場又增加了一個新穎的 菇種,能夠實現大規模生產,本發明若能得到廣泛的應用,必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社會 效益和生態效益。採用本發明提供的荷葉離褶傘栽培方法,生產出的興安香草燕優質高 產、味道鮮美、富含胺基酸和多種營養物質,更可深加工後供應國內外市場。
權利要求
1、一種荷葉離褶傘栽培方法,它是由將野生荷葉離褶傘用於人工栽培,包括下列步驟(1)利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對野生荷葉離褶傘進行組織分離和試管培養,製作一級菌種;(2)利用穀粒培養基,製作二級菌種;(3)收集作為三級菌種培養基的闊葉樹種的枯枝落葉、闊葉木屑、林區野草和麥麩輔料;(4)在林下或草地上挖溝深30—40cm、寬40cm、長300—400cm,在溝兩側的牆上打穴,把菌柱脫袋後豎排於溝地面及橫排於溝牆兩側的穴內;(5)覆上溼度為40%,厚度為3—4cm的腐質土,再覆上2—4cm的樹葉或三級菌種培養基料;(6)在菇床管理溫度20℃--25℃之間,相對溼度85%—90%,出菇溫度菇床15℃--20℃,空間溫度18℃--22℃,接種期CO2濃度0.1%<,產菇期0.5%<的條件下,使菌種出菇和轉潮分茬;(7)在菌傘似開非開之時採菇,並保留菇種,重複步驟(4)至(7)進行連續栽培和生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荷葉離褶傘栽培方法,本發明的步驟(1)選用大興安嶺 野生荷葉離褶傘。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荷葉離褶傘栽培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對野生荷葉離褶傘進行組織分離和,製作一級和二級菌種;收集作為三級菌種的培養基料;在林下或草地上挖溝、打穴,育種;在菇床管理溫度20℃-25℃之間,相對溼度85%-90%,出菇溫度菇床15℃-20℃,空間溫度18℃-22℃,接種期CO2濃度0.1%<,產菇期0.5%<的條件下,使菌種出菇和轉潮分茬;在菌傘似開非開之時採菇。採用本發明提供的荷葉離褶傘栽培方法,生產出的興安香草菇優質高產、味道鮮美、富含胺基酸和多種營養物質,更可深加工後供應國內外市場。
文檔編號A01G1/04GK101395995SQ200810079679
公開日2009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31日
發明者張玉成 申請人:張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