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處理方法與流程
2023-05-18 10:37:41 2
本發明涉及一種汙水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水是人類生命之源,生存之本。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水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水質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們人類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須尋找有效的汙水淨化技術以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近些年,人們建立起許多成熟有效的汙水處理方法,如國內大城市汙水處理廠的活性汙泥法。在活性汙泥法工藝應用的同時,ab法、a/o法、a2/o法、cass法、sbr法、氧化溝法、穩定塘法、土地處理法等也在汙水處理廠的建設中得到應用。基於活性汙泥工藝的汙水處理技術優點是汙水適應性強,建設費用較低,而缺點是運行穩定性差,容易發生汙泥膨脹和汙泥流失,分離效果不夠理想。活性汙泥工藝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活性來去除汙水中的有機物,氨氮,磷等汙染物。為了達到理想的汙水處理效果,各種不同細菌群落需要在不同的條件下協同工作。如:異養型細菌在好氧條件下對有機物的氧化分解,自養型細菌(硝化細菌)在好氧條件下對氨氮的氧化(硝化反應),異養型細菌在厭氧條件下利用有機物對亞硝酸鹽/硝酸鹽的還原(反硝化反應)等。通常認為,硝化過程是在整個氨氮降解過程中比較重要的一個過程,過程緩慢,完難度較高。主要是因為硝化細菌屬於自養型細菌,包括亞硝酸菌及硝酸菌屬。兩類菌均為專性好氣菌,在氧化過程中均以氧作為最終電子受體,利用無機碳(通常是二氧化碳)作為唯一的能量來源。所以硝化細菌代謝時間長,生殖很慢,生長環境較苛刻,一些常見的亞硝酸菌種平均要花上26小時才能增殖一倍,而硝酸菌種生殖的周期更長,平均要花上60小時才能增殖一倍。所以很多條件下無法與異養型微生物在生長競爭中取得優勢。因此常常發現在實際汙水處理廠運行過程中,如a/o工藝,汙泥的硝化能力隨著運行的時限逐漸減弱,主要是由於異養型微生物在生長競爭中取得優勢使得硝化細菌的比例降低。有鑑於上述的缺陷,亟待一種汙水處理方法,使其更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所提到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汙水處理方法,步驟包括:
1)將待處理汙水經過粗格柵被攔截去除部分懸浮物後流入第一集水池;
2)按重量份將聚合氯化鋁5~10份、聚丙烯醯胺8~12份、聚乙烯亞胺7~10份和膨潤土7~10份投放到所述第一集水池內,靜置10~30min;
3)所述第一集水池的汙水流入絮凝反應池,在所述絮凝反應池中與絮凝劑充分反映以使部分懸浮物絮凝形成絮凝體後,流入汙水汙泥處理一體機,經過汙水汙泥處理一體機後,懸浮物和絮凝體被攔截;
4)經過汙水汙泥一體機處理後的汙水流入第二集水池;
5)按重量份將聚合三氯化鐵20~25份、聚丙烯醯胺10~14份、聚乙烯亞胺5~8份和膨潤土15~20份投放到所述第一集水池,靜置40~60min後加熱所述第二集水池,溫度為30~50℃,時間為20~40min;
5)所述第二集水池的汙水進入厭氧池,在缺氧條件下和反硝化菌進行硝態氮的反硝化反應,去除汙水中含碳有機物和含氮有機物;
6)厭氧池內的汙水進入好氧曝氣池,汙水與隨曝氣流動的生物填料接觸,去除汙水中的有機汙染物;
7)好氧池內的汙水流入到第三集水池;
8)按重量份將氯化鈉10~15份、石灰0.5~1.5份、吸附物5~8份、碳酸鈉0.5~2份和氯化鐵5~10份投入到第三淨水池,靜置10~20min後加熱所述第三集水池,溫度為30~50℃,時間為20~40min;
9)所述第三集水池內的汙水進入到過濾池,所述過濾池為三段,第一段填充設置有布水器,所述第二段為中空段,第三段或活性炭段。
優選方案是:所述粗格柵攔截去除直徑大於8mm的大顆粒懸浮物。
優選方案是:所述厭氧池內填充有反硝化菌的缺填料。
優選方案是:所述好氧曝氣池內填充有生物填。料。
優選方案是:所述好氧曝氣池的水力停留時間為2~4h。
優選方案是:按重量份將聚合氯化鋁5份、聚丙烯醯胺8份、聚乙烯亞胺7份和膨潤土7份投放到所述第一集水池內,靜置10min。
優選方案是:按重量份將聚合三氯化鐵20份、聚丙烯醯胺10份、聚乙烯亞胺5份和膨潤土15份投放到所述第二集水池,靜置40min後加熱所述第二集水池,溫度為30℃,時間為20min。
優選方案是:按重量份將氯化鈉10份;石灰0.5份;吸附物5份;碳酸鈉0.5份;氯化鐵5份投入到第三淨水池,靜置10min後加熱所述第三集水池,溫度為30℃,時間為20min。
本發明採用多級處理方式,主要採用物理和化學結合法進行去汙處理,能夠有效將汙水所含的汙染物質從水中分離去除,使有害的物質轉化為無害的物質、水則得到淨化,並使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具有廣泛的市場應用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並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汙水處理方法,步驟包括:
1)將待處理汙水經過粗格柵被攔截去除部分懸浮物後流入第一集水池;
2)按重量份將聚合氯化鋁5份、聚丙烯醯胺8份、聚乙烯亞胺7份和膨潤土7份投放到所述第一集水池內,靜置10min;
3)所述第一集水池的汙水流入絮凝反應池,在所述絮凝反應池中與絮凝劑充分反映以使部分懸浮物絮凝形成絮凝體後,流入汙水汙泥處理一體機,經過汙水汙泥處理一體機後,懸浮物和絮凝體被攔截;
4)經過汙水汙泥一體機處理後的汙水流入第二集水池;
5)按重量份將聚合三氯化鐵20份、聚丙烯醯胺10份、聚乙烯亞胺5份和膨潤土15份投放到所述第一集水池,靜置40~60min後加熱所述第二集水池,溫度為30℃,時間為20min;
5)所述第二集水池的汙水進入厭氧池,在缺氧條件下和反硝化菌進行硝態氮的反硝化反應,去除汙水中含碳有機物和含氮有機物;
6)厭氧池內的汙水進入好氧曝氣池,汙水與隨曝氣流動的生物填料接觸,去除汙水中的有機汙染物;
7)好氧池內的汙水流入到第三集水池;
8)按重量份將氯化鈉10~15份、石灰0.5份、吸附物5份、碳酸鈉0.5份和氯化鐵5份投入到第三淨水池,靜置10min後加熱所述第三集水池,溫度為30℃,時間為20min;
9)所述第三集水池內的汙水進入到過濾池,所述過濾池為三段,第一段填充設置有布水器,所述第二段為中空段,第三段或活性炭段。
對上述處理後的出水水質進行檢測,出水水質為:水溫=12~25℃;cod<50mg/l,去除率90%以上;bod5<10mg/l,去除率95%以上;ss<10mg/l,去除率95%以上;nh4+-n<5mg/l,去除率95%以上;tn≤15mg/l,去除率90%以上;tp≤0.5mg/l,去除率90%以上;ph=7.0~8.5。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汙水處理方法,步驟包括:
1)將待處理汙水經過粗格柵被攔截去除部分懸浮物後流入第一集水池;
2)按重量份將聚合氯化鋁10份、聚丙烯醯胺12份、聚乙烯亞胺10份和膨潤土10份投放到所述第一集水池內,靜置30min;
3)所述第一集水池的汙水流入絮凝反應池,在所述絮凝反應池中與絮凝劑充分反映以使部分懸浮物絮凝形成絮凝體後,流入汙水汙泥處理一體機,經過汙水汙泥處理一體機後,懸浮物和絮凝體被攔截;
4)經過汙水汙泥一體機處理後的汙水流入第二集水池;
5)按重量份將聚合三氯化鐵25份、聚丙烯醯胺14份、聚乙烯亞胺8份和膨潤土20份投放到所述第一集水池,靜置60min後加熱所述第二集水池,溫度為50℃,時間為40min;
5)所述第二集水池的汙水進入厭氧池,在缺氧條件下和反硝化菌進行硝態氮的反硝化反應,去除汙水中含碳有機物和含氮有機物;
6)厭氧池內的汙水進入好氧曝氣池,汙水與隨曝氣流動的生物填料接觸,去除汙水中的有機汙染物;
7)好氧池內的汙水流入到第三集水池;
8)按重量份將氯化鈉15份;石灰1.5份、吸附物8份、碳酸鈉2份和氯化鐵10份投入到第三淨水池,靜置20min後加熱所述第三集水池,溫度為50℃,時間為40min;
9)所述第三集水池內的汙水進入到過濾池,所述過濾池為三段,第一段填充設置有布水器,所述第二段為中空段,第三段或活性炭段。
對上述處理後的出水水質進行檢測,出水水質為:水溫=12~25℃;cod<45mg/l,去除率93%以上;bod5<8mg/l,去除率97%以上;ss<9mg/l,去除率97%以上;nh4+-n<4mg/l,去除率97%以上;tn≤13mg/l,去除率95%以上;tp≤0.3mg/l,去除率94%以上;ph=7.0~8.5。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汙水處理方法,步驟包括:
1)將待處理汙水經過粗格柵被攔截去除部分懸浮物後流入第一集水池;
2)按重量份將聚合氯化鋁8份、聚丙烯醯胺10份、聚乙烯亞胺9份和膨潤土8份投放到所述第一集水池內,靜置20min;
3)所述第一集水池的汙水流入絮凝反應池,在所述絮凝反應池中與絮凝劑充分反映以使部分懸浮物絮凝形成絮凝體後,流入汙水汙泥處理一體機,經過汙水汙泥處理一體機後,懸浮物和絮凝體被攔截;
4)經過汙水汙泥一體機處理後的汙水流入第二集水池;
5)按重量份將聚合三氯化鐵22份、聚丙烯醯胺12份、聚乙烯亞胺7份和膨潤土18份投放到所述第一集水池,靜置50min後加熱所述第二集水池,溫度為40℃,時間為30min;
5)所述第二集水池的汙水進入厭氧池,在缺氧條件下和反硝化菌進行硝態氮的反硝化反應,去除汙水中含碳有機物和含氮有機物;
6)厭氧池內的汙水進入好氧曝氣池,汙水與隨曝氣流動的生物填料接觸,去除汙水中的有機汙染物;
7)好氧池內的汙水流入到第三集水池;
8)按重量份將氯化鈉12份;石灰0.9份、吸附物7份、碳酸鈉1份和氯化鐵8份投入到第三淨水池,靜置15min後加熱所述第三集水池,溫度為40℃,時間為30min;
9)所述第三集水池內的汙水進入到過濾池,所述過濾池為三段,第一段填充設置有布水器,所述第二段為中空段,第三段或活性炭段。
對上述處理後的出水水質進行檢測,出水水質為:水溫=12~25℃;cod<45mg/l,去除率94%以上;bod5<9mg/l,去除率96%以上;ss<9.5mg/l,去除率96%以上;nh4+-n<3.5mg/l,去除率96%以上;tn≤12mg/l,去除率93%以上;tp≤0.3mg/l,去除率93%以上;ph=7.0~8.5。
儘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並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於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於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