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噴藥梅花針電灸治療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6:51:26
專利名稱:一種可噴藥梅花針電灸治療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可噴藥梅花針電灸裝置,屬醫療器械領域,由電源頻率控制器、操作器和電熱藥墊三部份組成。
針灸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的一顆明珠,經過幾千年來的實踐證明,針灸是一種經濟安全,療效顯著的治病方法。針灸包括針和灸兩部份,針分為毫針、三稜針、梅花針和電針等;灸主要是艾灸。針灸主要是根據人體氣血盛衰和穴開穴閉的不同變化規律,通過針灸的機械刺激穴位來達到治病的目的。使用梅花針治療病人,醫生需要根據病人的病情來確定梅花針叩打患部的次數、梅花針進行深度和針刺停留的時間,但由於人不能完全準確地完成這項工作,故影響治療效果,同時,因梅花針不能自由裝御,無法進行消毒,所以會使患者相互傳染病。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既能準確控制梅花針叩打次數,進行深度和針刺停留時間,又能方便裝御消毒的梅花針電灸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操作器殼體的嘴部,梅花針被固定在活動針座上,活動針座通過螺紋連接在針座的一端,這樣梅花針就可自由裝御消毒。針座上套有一個護套,護套通過螺紋與殼體連接,針座的另一端通過螺絲分別依序與長度調節器、萬向連接器,傳動臂和低壓電磁鐵裝置連接。低壓電磁鐵系統是在矽鋼片上迭放繞組線圈、彈簧組成的,通過控制電源頻率控制器的電源頻率,低壓電磁鐵裝置就產生一個往復運動,從而帶動梅花針運動。在操作器殼體嘴部下端安裝有一個定位銷,以保證梅花針頭作往復運動時不產生上下抖動,在嘴部裝有一個可隨時更換的橡塑嘴套。
在操作器殼體的下部經螺絲連接裝有吸液壓力平衡器,吸液壓力平衡器的下端接有一根吸液針,其上端經導管與微型泵的下單向閥接通,微型泵的上單向閥經過導管與固定在操作器殼體嘴部的噴嘴接通,在吸液壓力平衡器下端的操作器殼體上安裝有退瓶器。
把電源頻率控制器的電源接通,根據病人患者情況選定輸出電源的頻率,將輸出電源接到操作器插座上,打開控制開關,操作器中裝配的低壓電磁鐵系統開始工作。由於低壓電磁系統是由矽鋼片、繞組線圈和彈簧組成,故該系統隨電源頻率的變化產生時有時無的磁力,在產生磁力時,矽鋼片被吸向前方,磁力消失,矽鋼片被彈簧推回原位,這樣就得到一個可以控制往復運動次數的動力,此動力通過固定在矽鋼片上的傳動臂將動力傳給梅花針頭,梅花針就會不停地往復運動,為了防止梅花針座上下抖動,在操作器殼體嘴部下端裝有定位銷。調整長度調節器的位置,就可準確控制梅花針講針深度。為了防止病人相互傳染疾病,在殼體嘴部裝有一個橡塑嘴套,並且梅花針與活動針座是螺紋連接。
在操作器殼體下部手柄處,裝有一個由吸液針頭、吸液壓力平衡器、微型泵、單向閥、導管和噴嘴組成的噴藥系統。根據病情選擇藥物並將藥瓶從殼體手柄底部插入,由於微型泵的進出口處都裝配有單向閥,故按動微型泵,藥水從噴嘴口噴出。這樣,操作口在叩打該患者患部的同時在噴藥,有助於病人的康復。最後用電熱藥墊對患部進行電灸,達到治療的目的。
下面結合實施例就本發明的結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可噴藥梅花針電灸裝置操作器的結構示意圖。
在操作器嘴部(1),梅花針固定在活動針座(3)上,活動針座經螺紋與針座(4)連接,為防止針座(4)作往復運動上產生抖動現象,在嘴部下端安裝有一個定位銷(31),針座上套有一個護套(5),護套通過螺紋與殼體(1)連在一起。針座的一端通過螺紋連有長度調節器(6),調節它們之間螺紋,就可控制梅花針進針深度。長度調節器與萬向連接器(9)被鎖緊螺母(7)連為一體。萬向連接器(6)與傳動臂(10)之間,傳動臂(10)與電磁鐵動力系統之間都是由螺絲連接,電磁鐵動力系統是一個由矽鋼片(11,14),繞組線圈(12)和彈簧(13)組成的,此動力系統的工作電壓為36伏。該系統隨電源頻率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往複次數。在矽鋼片(11,14)上分別裝有長方形塑料片,在後蓋(15)上配有一個橡膠護線套(17)。接通從電源頻率控制器引出的電源線,按動控制按鈕(29),梅花針就按一定的頻率叩打。
在操作器手柄下部,吸液壓力平衡器(23)被螺紋固定在外殼內,其下端連有一根吸液針(25),在其下端外殼壁外裝有退瓶器(24),其上端通過導管(26)與微型泵(21)的下單向閥(22)接通,微型泵 的上單向閥(19)經導管與固定在操作器殼體嘴部的噴嘴(2)接通。按動微型泵按鈕(28),藥水就從藥瓶內吸出,經吸液壓力平衡器、導管、微型泵,最後從噴嘴將藥水噴出。
下面為用可噴藥梅花針電灸裝置治療的病人情況李××,女,42歲,經診斷為坐骨神經痛。使用可噴藥梅花針電裝置治 骨神經循環部位,自上而下作三排縱行叩刺,其中以中線為叩刺重點,叩刺的同時在患部噴灑霧狀藥液(草烏甲素注射液),叩刺完畢,再用電熱藥墊進行局部熱敷(電灸),每次20-30分鐘,每三天治療一次,經五次治療後疼痛消失,行動自如。
方××,男,48歲,經診斷為風溼性腰痛,使用可噴藥梅花針電灸裝置沿 痛部位自上而下作五排縱行叩刺,其中以 柱為叩刺重點,叩刺時噴灑霧狀藥液(草烏甲素注射液),叩刺完畢,再用電熱藥墊局部熱敷(電灸),每次20-30分鐘,每三天治療一次,經五次治療後疼痛緩解,活動自如。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準確控制梅花針叩打次數,進針深度的優點,同時梅花針座和橡塑嘴套都可自由裝御,可防止病人相互傳染疾病。
權利要求1.一種可噴藥梅花針電灸治療裝置,由外殼、控制開關(29)和電熱藥墊組成,其特徵在於在操作器上裝有梅花針,梅花針又依序與長度調節器(6)、萬向連接器(9)、傳動臂(10)和低壓電磁裝置連接,低壓電磁裝置通過導線與電源頻率控制器接通;在操作器的下部裝有一個吸液壓力平衡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噴藥梅花針電灸治療裝置,其特徵在於低壓電磁裝置是在矽銅片(11)上分別依序迭放線圈繞組(12)、彈簧(13)和矽銅片(14),傳動臂(10)被固定在矽銅片(14)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噴藥梅花針電灸治療裝置,其特徵在於吸液壓力平衡裝置是將吸液壓力平衡器(23)固定在操作器殼體下部,吸液壓力平衡器的下端連有吸液針(25),上端通過導管(26)與微型泵(21)的下單向閥(22)接通,微型泵的上單向閥(19)經導管與固定在操作器殼體嘴部的噴嘴(2)接通,在吸液壓力平衡器下端的操作器殼體上安裝有退瓶器(2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噴藥梅花針電灸治療裝置,其特徵在於梅花針固定在活動針座(3)上,活動針座通過螺紋連接在針座(4)的一端,針座上套有一個護套(5),針座的另一端通過螺紋與長度調節器(6)連接,長度調節器經過螺母與萬向連接器(9)連接,同時在操作器殼體的嘴部裝有定位銷(31)和橡塑嘴套(32)。
專利摘要一種可噴藥梅花針電灸裝置,由電源頻率控制器、操作器和電熱藥墊三部份組成。操作器中裝有提供動力的低壓電磁鐵動力系統、活動梅花針頭系統和噴藥系統。操作器中的梅花針根據電源控制器提供的電源頻率產生不同的叩打次數和進針深度。同時操作器嘴部可噴灑藥物,最後再用電熱藥墊熱敷(電灸)。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集中針、藥、電(熱)三者的優點為一體,是一種便攜帶的小型治療裝置。
文檔編號A61H33/00GK2042725SQ88207408
公開日1989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1988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1988年6月17日
發明者王大觀, 彭震林, 楊淑芬, 王繼慈 申請人:王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