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
2023-05-18 06:33:16 1
專利名稱: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在殼體上形 成耐摩擦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子產品通常會在其殼體上設置產品的商標或圖案。設置所述商標或圖案 常用的方法有絲網印刷。由於商標或圖案印刷於殼體上,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受到外界物體 的摩擦,因此要求該印刷的商標或圖案具有較強的耐摩擦性。現有的在殼體上印刷而形成 的商標或圖案,通常存在耐摩擦性能較低,容易被摩擦掉的缺陷,從而影響產品的外觀及使 用價值。
發明內容
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在殼體上形成耐摩擦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一種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提供一金屬殼體;在該金屬殼體上印刷一第一油墨層並進行乾燥;所述第一油墨層中包含有環氧樹 脂,對第一油墨層進行乾燥的溫度為100 150°C,乾燥時間為15 25分鐘;在所述第一油墨層上印刷一第二油墨層並進行乾燥;所述第二油墨層中包含有環 氧樹脂,對第二油墨層進行乾燥的溫度為100 150°C,乾燥時間為15 25分鐘;在所述第二油墨層上印刷一第三油墨層並進行乾燥;所述第三油墨層中包含有環 氧樹脂,對第三油墨層進行乾燥的溫度為100 150°C,乾燥時間為60 120分鐘。本發明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通過多次印刷及特定的工藝、乾燥條 件的選擇,使形成的商標或圖案具有較強的耐摩擦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提供一金屬殼體。該金屬殼體的材料為鋁或鋁合金。所述金屬殼體還可經陽極處 理以形成一陽極氧化膜層。在所述金屬殼體或該金屬殼體的陽極氧化膜層上印刷形成一第一油墨層,該印刷 的方法為絲網印刷。所述第一油墨層可為產品的商標,或為產品的標誌性圖案。印刷所述 第一油墨層的油墨為第一主劑、第二主劑、固化劑與稀釋劑的混合物,該油墨按以下方法進 行配置將第一主劑與固化劑以7 3的質量比進行調配得到一第一中間油墨,然後再向 該第一中間油墨中加入第二主劑進行調配得到一混合油墨,所述加入的第二主劑在混合油 墨中的質量百分含量為30% ;最後向該混合油墨中加入稀釋劑進行調配得到所述印刷的油 墨,所述加入的稀釋劑的量佔混合油墨的質量的2 8%。所述第一主劑、第二主劑、固化劑
3及稀釋劑的質量比為49 30 21 2 8。所述第一主劑的主要成分為環氧樹脂,其在第一主劑中的質量百分含量為35 40%。第一主劑中還可含有25 40%的顏料以及其他溶劑類組分,如12 18%的乙二醇 單體,4 6%的芳香烴溶劑,4 6%的環己酮。所述第一主劑中還可含有4 7%的添加 劑。所述第二主劑為透明清漆,其主要成分為環氧樹脂。該環氧樹脂在第二主劑中的 質量百分含量為60 80%。該第二主劑中還可含有其他溶劑類組分,如12 18%的乙二 醇單體,4 6%的芳香烴溶劑,4 6%的環己酮。所述第二主劑中還可含有4 7%的光 亮劑及添加劑。該第二主劑具有較強的硬度及耐摩擦性,其可增強第一油墨層的耐磨擦性 能。所述固化劑的主要組分包括聚醯胺樹脂,該聚醯胺樹脂在固化劑中的質量百分含 量為55 65%。所述固化劑中還含有溶劑類組分,如18 24%的乙二醇單體,6 8%的 環己酮,6 8%的芳香烴溶劑。該固化劑中還可含4 7%的助劑,如矽樹脂。所述稀釋劑為溶劑類組分,其主要含55 65 %的乙二醇單體,15 25 %的芳香烴 溶劑及15 25%的酮溶劑。所述第一油墨層印刷完成後需進行乾燥,乾燥的溫度為100 150°C,優選為 118 122°C ;乾燥的時間為15 25分鐘,優選為20分鐘。在所述第一油墨層上以絲網印刷的方法印刷一第二油墨層。印刷該第二油墨層所 用油墨為第二主劑、固化劑與稀釋劑的混合物,該印刷的油墨按如下方法進行配置將第二主劑與固化劑以7 3的質量比進行調配得到一第二中間油墨,然後向該 第二中間油墨中加入稀釋劑進行調配得到所述印刷的油墨,所述加入稀釋劑的量佔第二中 間油墨的質量的2 8%。所述第二主劑、固化劑及稀釋劑的質量比為35 15 1 4。 所述固化劑、稀釋劑與印刷第一油墨層所用的固化劑、稀釋劑相同。所述第二主劑具有較強的硬度及耐摩擦性,該第二油墨層具有較強的耐磨擦性 能。第二油墨層印刷完成後需進行乾燥,乾燥的溫度為100 150°C,優選為118 122°C; 乾燥的時間為15 25分鐘,優選為20分鐘。乾燥過程中第二油墨層與第一油墨層中的樹 脂成分發生交聯反應形成交聯結構,可促進第二油墨層與第一油墨層的結合力並提升該第 二油墨層的耐磨擦性能。在所述第二油墨層上印刷一第三油墨層。印刷該第三油墨層所用油墨同第二油墨 層。第三油墨層印刷完成後需進行乾燥,以促進第三油墨層與第二油墨層的結合力並提升 該第三油墨層的耐磨擦性能。乾燥所述第三油墨層的溫度為100 150°C,優選為118 1220C ;乾燥時間為60 120分鐘,優選為65 75分鐘。對以上述方法在殼體上形成的商標或圖案進行了耐摩擦性能測試(抽取同一 批次中的3個樣品,每一樣品分別進行檢測),測試用儀器為橡皮擦測試儀,負載為 16. 1 士0.05N,來回測試次數為50次,1次(來回)/2秒。測試結果表明,該商標或圖案無 任何擦傷,通過檢測。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的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採用特定的油墨、特 定的配方及特定的工藝,通過多次印刷及乾燥條件的選擇,使得印刷的商標或圖案具有較 強的耐摩擦性能,提升了產品的使用效果。
權利要求
一種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提供一金屬殼體;在該金屬殼體上印刷一第一油墨層並進行乾燥;所述第一油墨層中包含有環氧樹脂,對第一油墨層進行乾燥的溫度為100~150℃,乾燥時間為15~25分鐘;在所述第一油墨層上印刷一第二油墨層並進行乾燥;所述第二油墨層中包含有環氧樹脂,對第二油墨層進行乾燥的溫度為100~150℃,乾燥時間為15~25分鐘;在所述第二油墨層上印刷一第三油墨層並進行乾燥;所述第三油墨層中包含有環氧樹脂,對第三油墨層進行乾燥的溫度為100~150℃,乾燥時間為60~120分鐘。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 殼體為鋁或鋁合金殼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 殼體上形成有陽極氧化膜。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對第 一油墨層進行乾燥的乾燥溫度為118 122°C,乾燥時間為20分鐘;所述對第二油墨層進 行乾燥的乾燥溫度為118 122°C,乾燥時間為20分鐘;所述對第三油墨層進行乾燥的幹 燥溫度為118 122°C,乾燥時間為65 75分鐘。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印刷 第一油墨層的油墨為第一主劑、第二主劑、固化劑與稀釋劑的混合物,其配置方法為將第 一主劑與固化劑以7 3的質量比進行調配得到一第一中間油墨,然後再向該第一中間油 墨中加入第二主劑進行調配得到一混合油墨,所述加入的第二主劑在混合油墨中的質量百 分含量為30% ;最後向該混合油墨中加入稀釋劑進行調配得到所述印刷的油墨,所述加入 稀釋劑的量佔混合油墨的質量的2 8%。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 主劑的主要成分為環氧樹脂,其在第一主劑中的質量百分含量為35 40%。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第 二主劑為透明清漆,其主要成分為環氧樹脂,該環氧樹脂在第二主劑中的質量百分含量為 60 80%。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化 劑的主要組分包括聚醯胺樹脂,該聚醯胺樹脂在固化劑中的質量百分含量為55 65%。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其特徵在於印刷第二 油墨層所用油墨為第二主劑、固化劑與稀釋劑的混合物,其配置方法為將第二主劑與固化 劑以7 3的質量比進行調配得到一第二中間油墨,然後向該第二中間油墨中加入稀釋劑 進行調配得到所述油墨,所述加入稀釋劑的量佔第二中間油墨的質量的2 8%。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印刷 第三油墨層的方法與印刷第二油墨層相同。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在殼體上形成商標或圖案的印刷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提供一金屬殼體;在該金屬殼體上印刷一第一油墨層並進行乾燥;所述第一油墨層中包含有環氧樹脂,對第一油墨層進行乾燥的溫度為100~150℃,乾燥時間為15~25分鐘;在所述第一油墨層上印刷一第二油墨層並進行乾燥;所述第二油墨層中包含有環氧樹脂,對第二油墨層進行乾燥的溫度為100~150℃,乾燥時間為15~25分鐘;在所述第二油墨層上印刷一第三油墨層並進行乾燥;所述第三油墨層中包含有環氧樹脂,對第三油墨層進行乾燥的溫度為100~150℃,乾燥時間為60~120分鐘。
文檔編號C09D11/10GK101870208SQ20091030178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23日
發明者丁江榮, 劉吉凱, 孟子飛, 謝垞松 申請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