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及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1:44:26 2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發光材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螢光材料及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背景技術:

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s)具有主動發光、顯示質量高、響應速度快、可視角度寬、低溫特性好、超薄和能耗低等優點,在平板顯示和白光照明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為實現全彩色顯示,需要能夠發射紅光,綠光和藍光的三基色發光材料。相對於高效率和長壽命的紅光和綠光材料而言,藍光材料(色坐標CIEy<0.18),它的效率、壽命和色純度都離實用化還有一段較大的差距。因此,開發高性能的藍光材料,已經成為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關注焦點。

現有技術WO02/20459和WO2010/052852中公開具有芳香族胺的二苯乙烯基化合物和使用了該二苯乙烯基化合物的有機EL器件,相對於其他藍光材料的有機EL器件,器件的效率、壽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但這些具有芳香族胺的二苯乙烯基化合物在固態中容易聚集,只有將材料摻雜入相應的主體材料才能實現高的效率;熱穩定性比較差,阻礙器件壽命的進一步提高;小分子溼法加工時成膜性差,器件必須使用真空蒸鍍的方法,它們的加工工藝複雜,材料消耗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一種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螢光材料,本發明提供的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螢光材料熱穩定性好,製備得到器件的效率高。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如式(I)所示的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

其中,0≤a≤5,b、c獨立的選自0或1,0≤m≤3;0≤n≤3;

m、n不同時為0;b、c不同時為0;

Q選自C5~C60的芳基和C5~C60雜芳基中的一種或幾種;

R1~R10獨立選自H、滷素、-CN、-NO2和C1~C5的烷基中的一種或幾種;

D為由C6~C84的芳胺和C6~C84的咔唑中的一種或幾種構成的樹枝基團。

優選的,所述R1~R10獨立選自氫、氟、氯、-CN、-NO2、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異丁基、正戊基、2-甲基丁基和3-甲基丁基中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的,所述D為由式(a)所示的芳胺和式(b)所示的咔唑中的一種或幾種構成的樹枝基團;

其中,Ar1和Ar2獨立的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單環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多環芳基;所述單環芳基為C6~C60的單環芳基;所述多環芳基優選選自稠合芳基或鍵合芳基。

優選的,所述D為如下結構中的一種:

優選的,所述芳基、雜芳基任選地可被取代基所取代,所述取代基選自H、滷素、-CN、-NO2、C1~C40的烷硫基、C1~C40的烷氧基或C1~C40的烷基;

所述雜芳基的雜原子獨立的選自Si、Ge、N、P、O、S或Se。

優選的,所述芳基選自單環芳基,或多個芳基以單鍵、-C=C-、-C=N-、-C=P-、-C≡C-、-O-、-S-、-SO2-、-C(CH3)2-、或/和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連接在一起形成的組合;

所述雜芳基選自單環雜芳基,或者選自雜芳基之間,或芳基與雜芳基之間以單鍵、-C=C-、-C=N-、-C=P-、-C≡C-、-O-、-S-、-SO2-、-C(CH3)2-、或/和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連接在一起形成的組合。

優選的,所述化合物具有以下任一結構:

一種如式(I)所示的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的製備方法,包括:

含有醛基的滷代芳烴與樹枝基團反應,得到第一中間體;

所述第一中間體與二乙氧基氧膦基甲基滷代苯的衍生物在鹼的作用下反應得到第二中間體;

所述第二中間體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雙硼酯反應得到第三中間體;

第三中間體與滷代中心核反應得到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

含有醛基的滷代芳烴與樹枝基團反應,得到第一中間體;

所述第一中間體與二乙氧基氧膦基甲基滷代苯的衍生物在鹼的作用下反應得到第二中間體;

所述第二中間體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雙硼酯反應得到第三中間體;

第二中間體和第三中間體偶聯反應得到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

本發明提供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在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陰極、陽極與至少一層作為發光層的有機層,所述發光層中含有至少一種如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如式(I)所示的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本發明將C6~C84的芳胺或C6~C84的咔唑基團作為樹枝基團引入二苯乙烯單元中,合成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該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並且可以有效抑制分子間相互作用,因而能夠通過溶液加工的方式製備非摻雜器件。同時,本發明製備得到的化合物成模性良好,無需採用蒸鍍的方式,溶液懸塗即可製備器件。本發明製備得到化合物由於上述特定結構,最終製備得到的化合物熱穩定性良好,製備得到的器件效率高。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如式(I)所示的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

其中,0≤a≤5,優選為,0≤a≤4;b、c獨立的選自0或1,0≤m≤3;0≤n≤3;優選的,0≤m≤2;0≤n≤2;

m、n不同時為0;b、c不同時為0;

Q選自C5~C60的芳基和C5~C60雜芳基中的一種或幾種;

R1~R10獨立選自H、滷素、-CN、-NO2和C1~C5的烷基中的一種或幾種;

D為由C6~C84的芳胺和C6~C84的咔唑中的一種或幾種構成的樹枝基團。

在本發明中,D為由C6~C84的芳胺和C6~C84的咔唑中的一種或幾種構成的樹枝基團。

所述樹枝的單元數為2n-1,其中n為樹枝單元的代數,選自2和3;本發明所述的樹枝結構為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樹枝狀分子結構;本發明對此並無特殊限制,其中樹枝分子D的選擇可以為以下相同或不同基團的組合。

在本發明中,所述D選自C6~C84的芳胺和C6~C84的咔唑中的一種或幾種;具體可以為以下結構:

其中,Ar1和Ar2獨立的選自取代或未取代的單環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多環芳基;所述單環芳基優選為C6~C60的單環芳基;更優選為C6~C30的單環芳基;最優選選自苯、聯苯、三聯苯、萘、蒽、菲、二氫菲、芘、並四苯、並五苯、苯並芘和茚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多環芳基優選選自稠合芳基或鍵合芳基。

所述取代的單環芳基或取代的多環芳基中的取代基優選選自氰基、滷素、C1~C60的烷基、取代的C1~C60的烷基烷基、烷氧基、硫代烷氧基和烷胺基中的一種或幾種;更優選選自氰基、滷素、C1~C40的烷基、取代的C1~C40的烷基烷基、烷氧基、硫代烷氧基和烷胺基中的一種或幾種;最優選選自氰基、滷素、C1~C30的烷基、取代的C1~C30的烷基烷基、烷氧基、硫代烷氧基和烷胺基中的一種或幾種;最最優選選自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仲丁基、叔丁基、2-甲基丁基、正戊基、仲戊基、環戊基、正己基、環己基、正庚基、環庚基、正辛基、環辛基、2-乙基己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2,2,2-三氟乙基、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環戊烯基、己烯基、環己烯基、庚烯基、環庚烯基、辛烯基、環辛烯基、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己炔基、辛炔基、金剛烷基、二甲胺基、二乙胺基、二正丙胺基、二異丙胺基、二正丁胺基、二異丁胺基、二叔丁胺基、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異丙氧基、正丁氧基、異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和2-甲基叔丁氧基中的一種或幾種。其中,在每一情況下其硫原子可以完全取代取代基上的氧原子構成硫代烷氧基。

此外,Ar1和Ar2還可以為非芳族單元,如sp3-雜化的碳原子間斷。

R12選自氫、滷素、-CN、-NO2、C1~C40的烷基、C1~C40的烷氧基和C1~C40的烷硫基中的一種或幾種。

R12為表面基團。所述C1~C40的烷基包括C1~C40的直鏈烷基、C3~C40的支鏈烷基或C3~C40的環狀烷基。所述C1~C40的烷氧基包括C1~C40的直鏈烷氧基、C3~C40的支鏈烷氧基或C3~C40的環狀烷氧基;所述C1~C40的烷硫基包括C1~C40的直鏈烷硫基、C3~C40的支鏈烷硫基或C3~C40的環狀烷硫基。

在本發明中,所述R12優選選自氫、滷素、-CN、-NO2、C1~C20的烷基、C1~C20的烷氧基和C1~C20的烷硫基中的一種或幾種;更優選選自氫、滷素、-CN、-NO2、C1~C10的烷基、C1~C10的烷氧基和C1~C10的烷硫基中的一種或幾種;最優選選自氫、氟、氯、-CN、-NO2、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異丁基、正戊基、2-甲基丁基和3-甲基丁基中的一種或幾種;最最優選為氫、氟、氯、-CN、甲基、乙基和叔丁基中的一種或幾種。

在本發明中,所述D包括但不限於為如下結構中的一種:

在本發明中,R1~R10為二苯乙烯基化合物的取代基。

所述R1~R10獨立選自H、滷素、-CN、-NO2和C1~C5的烷基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獨立選自氫、氟、氯、-CN、-NO2、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異丁基、正戊基、2-甲基丁基和3-甲基丁基中的一種或幾種;更優選為氫、氟、氯、-CN、甲基、乙基和叔丁基中的一種或幾種;最優選為R1~R10同時為氫。

在本發明中,所述Ar為中心核,優選選自氧、C5~C60的芳基和C5~C60雜芳基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雜芳基的雜原子獨立的選自Si、Ge、N、P、O、S或Se。

所述芳基優選選自單環芳基,或多個芳基以單鍵、-C=C-、-C=N-、-C=P-、-C≡C-、-O-、-S-、-SO2-、-C(CH3)2-、或/和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連接在一起形成的組合;更優選選自苯、萘、蒽、菲、苾、苝、苯並環戊二烯、螺芴、芴和10,15-二氫-5H-二茚並[1,2-a:1',2'-c]芴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雜芳基優選選自單環雜芳基,或者選自雜芳基之間,或芳基與雜芳基之間以單鍵、-C=C-、-C=N-、-C=P-、-C≡C-、-O-、-S-、-SO2-、-C(CH3)2-、或/和中的任意一種或多種連接在一起形成的組合。更優選選自吡咯、咪唑、噻吩、呋喃、噻唑、1,2,4-三唑、吡啶、吡嗪、嘧啶、三嗪、苯並三唑、喹啉、異喹啉、苯並吡嗪、苯並噻吩、苯並呋喃、苯並吡咯、咔唑、二苯並噻吩、二苯並呋喃、矽芴、二苯並噻吩-5,5-二氧、10,15-二氫-5H-二吲哚並[3,2-a:3',2'-c]咔唑和齊聚咔唑中的一種或幾種。

在本發明中,所述芳基、雜芳基任選地可被取代基所取代,所述取代基R11優選選自H、滷素、-CN、-NO2、C1~C40的烷硫基、C1~C40的烷氧基和C1~C40的烷基中的一種或幾種;更優選選自H、滷素、-CN、-NO2、C1~C20的烷硫基、C1~C20的烷氧基和C1~C20的烷基中的一種或幾種;最優選選自H、F、Cl、Br、I、-CN、-NO2、C1~C10的烷硫基、C1~C10的烷氧基和C1~C10的烷基中的一種或幾種;最最優選選自H、F、Cl、CN、NO2,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仲丁基、叔丁基、2-甲基丁基、正戊基、仲戊基、環戊基、正己基、環己基、正庚基、環庚基、正辛基、環辛基、2-乙基己基、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戊烯基、環戊烯基、己烯基、環己烯基、庚烯基、環庚烯基、辛烯基、環辛烯基、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己炔基或辛炔基,三氟甲基、五氟乙基、2,2,2-三氟乙基、2-甲氧基乙基、2-乙氧基乙基、(2-甲氧基乙氧基)乙基、(2-乙氧基乙氧基)乙基、2-甲硫基乙基、2-乙硫基乙基、(2-甲硫基乙硫基)乙基和(2-乙硫基乙硫基)乙基中的一種或幾種。

在本發明中,所述化合物的具體結構上述已經有清楚的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如式(I)所示的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的製備方法,包括:

含有醛基的滷代芳烴與樹枝基團反應,得到第一中間體;

所述第一中間體與二乙氧基氧膦基甲基滷代苯的衍生物在鹼的作用下反應得到第二中間體;

所述第二中間體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雙硼酯反應得到第三中間體;

第三中間體與滷代中心核反應得到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

含有醛基的滷代芳烴與樹枝基團反應,得到第一中間體;

所述第一中間體與二乙氧基氧膦基甲基滷代苯的衍生物在鹼的作用下反應得到第二中間體;

所述第二中間體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雙硼酯反應得到第三中間體;

第二中間體和第三中間體偶聯反應得到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

在本發明中,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優選均採用收斂法合成具體如下方法製備:

本發明首先由含有醛基的滷代芳烴與不同代數的樹枝發生Ullmann C-N偶聯反應,得到第一中間體;所述含有醛基的滷代芳烴包括但不限於對溴苯甲醛;所述不同代數的樹枝優選為C3~C40的烷基取代的咔唑和/或二苯胺;更優選為C3~C20的烷基取代的咔唑和/或二苯胺;最優選為二代和三代雜化樹枝的甲基或叔丁基取代的咔唑和/或二苯胺;所述反應催化劑優選為CuI或CuI/Cu;所述反應催化劑配體優選為外消旋環己二胺或1,10-菲囉啉;所述鹼性化合物優選為碳酸鉀、碳酸銫或磷酸鉀;所述反應溶劑優選為甲苯或1,4-二氧六環;所述反應溫度優選為90~100℃;所述反應時間優選為12~24h。

將所述第一中間體與含有二乙氧基氧膦基甲基滷苯的衍生物發生Witting-Horner反應得到含有溴活性基團的中間體。所述含有二乙氧基氧膦基甲基滷苯的衍生物包括但不限於4–(二乙氧基氧膦基甲基)-溴苯;所述鹼性化合物優選為叔丁醇鈉、叔丁醇鉀或氫化鈉;所述反應溶劑優選為四氫呋喃和二氯甲烷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反應溫度優選為0~25℃;所述反應時間優選為1~8h。

將含有溴活性基團的中間體在鈀催化作用下與雙硼酯反應得到含有硼酯活性基團的中間體。所述的催化劑優選為Pd(dppf)Cl2;所述的雙硼酯優選為雙嚬哪醇硼酯;所述反應溫度優選為50~100℃;所述溶劑優選為DMF,所述反應時間優選為1~10h。

將含有硼酯活性基團的中間體與滷代中心核發生Suzuki反應製得最終產物。所述滷代中心核優選為溴代中心核;所述鈀化合物優選為醋酸鈀、四(三苯基膦)鈀或三(二亞苄基丙酮)二鈀;有機膦化合物優選為三苯基膦、三環己基膦、三叔丁基膦、2-二環己基磷-2,4,6-三異丙基聯苯、三(2-甲氧基苯基)膦或2-雙環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聯苯;所述鹼性化合物優選為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銫或磷酸鉀;所述催化劑優選為相轉移催化劑;所述相轉移催化劑優選為三辛基甲基氯化銨;所述有機溶劑優選為四氫呋喃、甲苯或、二甲苯;所述反應溫度優選為50~100℃;所述反應時間優選為1~10h。

本發明提供了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在有機電致發光器件中的應用。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包括:陰極、陽極與至少一層作為發光層的有機層,所述發光層中含有至少一種如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

具體的,本申請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優選包括:

襯底、陽極、陰極和置於所述陽極、陰極之間的一個或多個有機化合物層,其中,所述有機化合物層中只有一個有機化合物層中包含有式(I)所示結構的化合物;式(I)所示結構的化合物可以是單一形態或與其它物質混合存在於有機物層中。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的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作為螢光發光材料。

本發明對於所述陽極、陰極和襯底並不進行限定,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即可。所述襯底優選為玻璃襯底或塑料襯底;所述襯底厚度優選為0.3~0.7mm。所述陽極優選為易於空穴注入的導電金屬或導電的金屬氧化物,優選為銦錫氧化物。本發明所述陰極為金屬,包括但不限於鈣、鎂、鋇、鋁和銀,優選為鋁。

具體的,除發光層外,所述有機物層包括空穴注入層、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專利中「有機物層」指的是有機電子器件陽極和陰極之間部署的全部層的術語。

本發明所述空穴注入層優選選自水溶性的聚(3,4-亞乙二氧基噻吩)和聚苯乙烯磺酸鹽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層,由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式(I)化合物獨立作為發光層或摻雜入主體材料中混合後作為發光材料。本發明對所述主體材料沒有特殊限制,優選為多環芳族化合物。上述方案所述樹枝狀螢光材料佔有機電致發光層的重量百分含量優選為1~100%,更優選為5%~50%。

本發明對於所述電子傳輸層所用材料沒有特殊限制,優選選自吡啶衍生物、三苯基氧膦衍生物、噁二唑衍生物、噁唑衍生物、異噁唑衍生物、三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咪唑衍生物和鋁絡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所述電子注入層所用材料沒有特殊限制,優選選自LiF、NaCl、NaOH、CsF、Cs2CO3和Ca(acac)2中的一種或幾種。

在本發明中,上述所述空穴注入層和有機電致發光層是通過溶液旋塗方法製備成膜;所述空穴注入層和有機電致發光層的厚度優選為20~100nm,更優選為40~90nm。

上述所述電子傳輸層,電子注入層和陰極採用真空沉積的方法製備成膜;所述電子注入層06的厚度優選為0.1~20nm,更優選為0.5~10nm;所述陰極的厚度優選為80~200nm。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如式(I)所示的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本發明將C6~C84的芳胺或C6~C84的咔唑基團作為樹枝基團引入二苯乙烯單元中,合成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該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並且可以有效抑制分子間相互作用,因而能夠通過溶液加工的方式製備非摻雜器件。同時,本發明製備得到的化合物成模性良好,無需採用蒸鍍的方式,溶液懸塗即可製備器件。本發明製備得到化合物由於上述特定結構,最終製備得到的化合物熱穩定性良好,製備得到的器件效率高。

本發明優選採用核磁共振(Bruker 400MHz NMR波譜儀)、質譜(AutoflexIII TOF雷射解吸飛行時間質譜儀)和元素分析(Vario EL型元素分析儀)對製備得到的化合物進行化學結構和純度的鑑定;通過差式掃描量熱(Perkin-Elmer DSC-7系列熱分析系統,測試條件:升降溫速率為10℃/min,氮氣流速為40mL/min,二次升溫,一次降溫)對製備得到的化合物進行熱學性能的表徵;通過螢光光譜(Perkin-Elmer LS50B螢光光譜儀)對製備得到的化合物進行溶液中和膜態的光物理性能表徵。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的基於二苯乙烯單元的樹枝狀化合物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1

(I-1)結構的化合物的合成

4-{3,6-二-(3,6-二叔丁基-咔唑)-咔唑}苯甲醛(A1)的合成

在500ml圓底燒瓶中裝有回流冷凝管,加入二代叔丁基咔唑D2(14.4g,20mmol),對溴苯甲醛(5.6g,30mmol),銅粉(1.2g,20mmol),碘化亞銅(0.4g,2mmol)和無水磷酸鉀(8g,40mmol);衝入氬氣,再抽氣,連續換氣三次;加入乾燥甲苯150ml,外消旋環己二胺(0.5ml,4mmol);加熱110℃,反應24h。降至室溫,加入稀鹽酸和二氯甲烷300ml萃取,攪拌1-2小時,過濾除去催化劑,用稀氨水洗一次,水洗三次,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後,減壓除掉溶劑,粗產物最後經過矽膠柱分離(淋洗劑為石油醚:二氯甲烷=3:1)得到白色固體13g,產率74%。

對得到的固體進行核磁共振測定,結果如下:1H NMR(300MHz,CDCl3)δ10.16(s,1H),8.33–8.20(m,4H),8.18(s,4H),7.96(d,J=8.3Hz,2H),7.74(d,J=8.7Hz,2H),7.65(dd,J=8.7,1.9Hz,2H),7.48(dd,J=8.6,1.8Hz,4H),7.35(d,J=8.6Hz,4H),1.48(s,36H)。結果表明,確定為上述結構。

化合物(A2)的合成

在100ml圓底燒瓶上裝有恆壓滴液漏鬥,瓶內加入4–(二乙氧基氧膦基甲基)-溴苯(3.1g,10mmol)和A1(5.8g,7mmol),漏鬥中加入叔丁醇鉀(3.4g,30mmol);衝入氬氣,再抽氣,連續換氣三次;加入乾燥四氫呋喃70ml於燒瓶中,30ml於分液漏鬥中,將反應瓶置於冰水浴下,攪拌溶解後,緩慢滴加叔丁醇鉀的四氫呋喃溶液,滴加完後自然升溫,常溫下攪拌8小時。將反應液倒入500ml乙醇中,過濾得到沉澱。粗產物最後經過矽膠柱分離(淋洗劑為石油醚:二氯甲烷=6:1)得到白色固體4.6g,產率67%。

化合物(A3)的合成

單口燒瓶中加入A2(3.0mmol,2.93g),置於手套箱中加入聯嚬哪醇硼酯(6.0mmol,1.5g),Pd(dppf)Cl2(0.06mmol,0.049g)和KOAc(9mmol,0.88g),氬氣保護下加入50mL乾燥DMF,80℃油浴中攪拌24h,溶液變為黑色。將反應液倒入水中,抽濾,濾餅炒樣。用石油醚:CH2Cl2=4:1去除未反應原料,用石油醚:CH2Cl2=2:1衝下產物,得到白色產物2.63g,產率為85.5%。

化合物(I-1)的合成:

雙口燒瓶中加入A2(2mmol,1.95g),A3(2.2mmol,2.32g),Pd(PPh3)4(0.04mmol,0.046g)和Aliquat 336(3mg),氬氣保護下加入30ml乾燥甲苯和3ml 2M碳酸鉀水溶液,100℃油浴中攪拌12h。將反應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濃縮,炒樣。用石油醚:CH2Cl2=4:1做為淋洗劑進行柱分離,得到白色產物2.88g,產率為80.0%。

對得到的固體進行核磁共振測定,結果如下:1H NMR(300MHz,Chloroform-d)δ8.28(s,4H),8.20(d,J=1.9Hz,8H),7.89(d,J=8.5Hz,4H),7.76(d,J=16.8Hz,4H),7.71(s,10H),7.65(dd,J=8.7,1.9Hz,5H),7.50(dd,J=8.6,1.9Hz,8H),7.38(d,J=8.6Hz,4H),7.35(s,6H),1.50(s,72H).MS(MALDI-TOF)m/z:1798.0[(M+1)+].Anal.Calcd for C132H128N6:C,88.15;H,7.17;N,4.67.Found:C,87.94;H,7.28;N,4.43.結果表明,確定為式(I-1)所示結構。

對製備得到的具有式(I-1)結構的化合物按照本發明所述方式進行發光性能和穩定性測定,結果表明:在10-6M甲苯溶液中的最大發射峰為423nm。膜態下的最大發射峰為451nm,玻璃化轉變溫度Tg:283℃。

實施例2

(I-2)結構的化合物的合成

4-{3,6-二-[3,6-二-(3,6-二叔丁基-咔唑)-咔唑]咔唑}苯甲醛(B1)的合成

在200ml圓底燒瓶中裝有回流冷凝管,加入三代叔丁基咔唑D3(6.5g,4mmol),對溴苯甲醛(1.44g,8mmol),銅粉(0.24g,4mmol),碘化亞銅(0.08g,0.4mmol)和無水磷酸鉀(1.6g,8mmol);衝入氬氣,再抽氣,連續換氣三次;加入乾燥甲苯50ml,外消旋環己二胺(0.05ml,0.4mmol);加熱110℃,反應24h。降至室溫,加入稀鹽酸和二氯甲烷200ml萃取,攪拌1-2小時,過濾除去催化劑,用稀氨水洗一次,水洗三次,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後,減壓除掉溶劑,粗產物最後經過矽膠柱分離(淋洗劑為石油醚:二氯甲烷=3:1)得到白色固體3.1g,產率45%。

對得到的固體進行核磁共振測定,結果如下:1H NMR(300MHz,CDCl3)δ10.23(s,1H),8.56(s,2H),8.31(d,J=8.5Hz,2H),8.27(d,J=1.5Hz,4H),8.15(d,J=1.7Hz,8H),8.04(d,J=8.4Hz,2H),7.87(s,4H),7.68–7.57(m,8H),7.45(dd,J=8.7,1.9Hz,8H),7.34(d,J=8.6Hz,8H),1.45(s,72H)。結果表明,確定為上述結構。

化合物(B2)的合成

在100ml圓底燒瓶上裝有恆壓滴液漏鬥,瓶內加入4–(二乙氧基氧膦基甲基)-溴苯(1.0g,3mmol)和B1(2.54g,1.5mmol),漏鬥中加入叔丁醇鉀(0.58g,5mmol);衝入氬氣,再抽氣,連續換氣三次;加入乾燥四氫呋喃20ml於燒瓶中,10ml於分液漏鬥中,將反應瓶置於冰水浴下,攪拌溶解後,緩慢滴加叔丁醇鉀的四氫呋喃溶液,滴加完後自然升溫,常溫下攪拌8小時。將反應液倒入500ml乙醇中,過濾得到沉澱。粗產物最後經過矽膠柱分離(淋洗劑為石油醚:二氯甲烷=6:1)得到白色固體2.0g,產率72%。

化合物(B3)的合成

單口燒瓶中加入B2(1.0mmol,1.8g),置於手套箱中加入聯嚬哪醇硼酯(3.0mmol,0.75g),Pd(dppf)Cl2(0.02mmol,0.016g)和KOAc(3mmol,0.3g),氬氣保護下加入20mL乾燥DMF,80℃油浴中攪拌24h,溶液變為黑色。將反應液倒入水中,抽濾,濾餅炒樣。用石油醚:CH2Cl2=4:1去除未反應原料,用石油醚:CH2Cl2=2:1衝下產物,得到白色產物1.56g,產率為82.5%。

化合物(I-2)的合成

雙口燒瓶中加入B2(0.5mmol,0.93g),B3(0.6mmol,1.14g),Pd(PPh3)4(0.01mmol,0.012g)和Aliquat 336(3mg),氬氣保護下加入20ml乾燥甲苯和1ml 2M碳酸鉀水溶液,100℃油浴中攪拌12h。將反應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濃縮,炒樣。用石油醚:CH2Cl2=4:1做為淋洗劑進行柱分離,得到白色產物1.39g,產率為78.2%。

對得到的固體進行核磁共振測定,結果如下:1H NMR(300MHz,CDCl3)δ8.55(s,4H),8.27(d,J=1.3Hz,8H),8.16(d,J=1.5Hz,16H),7.94(d,J=8.4Hz,4H),7.87–7.80(m,12H),7.73(s,8H),7.62(dt,J=8.8,5.2Hz,16H),7.45(dd,J=8.7,1.7Hz,16H),7.36(m,20H),1.46(s,J=4.7Hz,144H).MS(MALDI-TOF)m/z:3566.0[(M)+].Anal.Calcd for C260H248N14:C,87.53;H,6.95;N,5.52.Found:C,87.94;H,7.18;N,4.88。結果表明,確定為式(I-2)結構。

對製備得到的具有式(I-2)結構的化合物按照本發明所述方式進行發光性能和穩定性測定,結果表明:在10-6M甲苯溶液中的最大發射峰為418nm;膜態下的最大發射峰為439nm;玻璃化轉變溫度Tg:372℃。

實施例3

(I-3)結構的化合物的合成

4-{二[4-(3,6-二-(3,6-二叔丁基咔唑)-咔唑)苯基]胺基}苯甲醛(C1)的合成

在200ml圓底燒瓶中裝有回流冷凝管,加入二{4-[3,6-二-(3,6-二叔丁基咔唑)-咔唑]}苯胺(19.2g,12mmol),對溴苯甲醛(4.3g,24mmol),銅粉(0.9g,12mmol),碘化亞銅(0.24g,1.2mmol)和無水磷酸鉀(5.1g,24mmol);衝入氬氣,再抽氣,連續換氣三次;加入乾燥甲苯150ml,外消旋環己二胺(0.30ml,2.4mmol);加熱110℃,反應24h。降至室溫,加入稀鹽酸和二氯甲烷300ml萃取,攪拌1-2小時,過濾除去催化劑,用稀氨水洗一次,水洗三次,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後,減壓除掉溶劑,粗產物最後經過矽膠柱分離(淋洗劑為石油醚:二氯甲烷=3:1)得到白色固體13g,產率60%。

對得到的固體進行核磁共振測定,結果如下:1H NMR(300MHz,CDCl3)δ9.99(s,1H),8.25(d,J=27.6Hz,13H),7.94(d,J=8.5Hz,2H),7.83(d,J=8.6Hz,4H),7.78(d,J=8.7Hz,5H),7.67(t,J=9.1Hz,9H),7.48(t,J=8.1Hz,10H),7.40(t,J=9.4Hz,10H),1.45(s,72H)。

結果表明,確定為上述結構。

化合物(C2)的合成

在100ml圓底燒瓶上裝有恆壓滴液漏鬥,瓶內加入4–(二乙氧基氧膦基甲基)-溴苯(3.0g,9mmol)和C1(7.5g,4.5mmol),漏鬥中加入叔丁醇鉀(1.74g,15mmol);衝入氬氣,再抽氣,連續換氣三次;加入乾燥四氫呋喃50ml於燒瓶中,30ml於分液漏鬥中,將反應瓶置於冰水浴下,攪拌溶解後,緩慢滴加叔丁醇鉀的四氫呋喃溶液,滴加完後自然升溫,常溫下攪拌8小時。將反應液倒入500ml乙醇中,過濾得到沉澱。粗產物最後經過矽膠柱分離(淋洗劑為石油醚:二氯甲烷=6:1)得到白色固體6.4g,產率76%。

化合物(C3)的合成

單口燒瓶中加入C2(3.0mmol,5.4g),置於手套箱中加入聯嚬哪醇硼酯(9.0mmol,2.25g),Pd(dppf)Cl2(0.06mmol,0.048g)和KOAc(9mmol,0.9g),氬氣保護下加入60mL乾燥DMF,80℃油浴中攪拌24h,溶液變為黑色。將反應液倒入水中,抽濾,濾餅炒樣。用石油醚:CH2Cl2=4:1去除未反應原料,用石油醚:CH2Cl2=2:1衝下產物,得到白色產物4.86g,產率為85.5%。

化合物(I-3)的合成

雙口燒瓶中加入C2(2.0mmol,3.72g),C3(2.2mmol,4.17g),Pd(PPh3)4(0.04mmol,0.048g)和Aliquat 336(5mg),氬氣保護下加入40ml乾燥甲苯和4ml 2M碳酸鉀水溶液,100℃油浴中攪拌12h。將反應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濃縮,炒樣。用石油醚:CH2Cl2=4:1做為淋洗劑進行柱分離,得到綠色產物5.30g,產率為74.2%。

對得到的固體進行核磁共振測定,結果如下:1H NMR(300MHz,CDCl3)δ8.26(d,J=1.7Hz,8H),8.17(d,J=1.5Hz,16H),7.73(d,J=8.7Hz,8H),7.70(d,J=8.8Hz,8H),7.66(d,J=1.6Hz,6H),7.65–7.59(m,14H),7.57(d,J=8.7Hz,8H),7.46(dd,J=8.7,1.7Hz,16H),7.40(d,J=8.4Hz,4H),7.35(d,J=8.6Hz,16H),7.18(d,J=6.6Hz,4H),1.45(d,J=14.4Hz,144H).MS(MALDI-TOF)m/z:3573.9[(M+1)+].Anal.Calcd for C260H252N14:C,87.40;H,7.11;N,5.49.Found:C,87.67;H,7.01;N,5.32。結果表明,確定為式(I-3)結構。

對製備得到的具有式(I-3)結構的化合物按照本發明所述方式進行發光性能和穩定性測定,結果表明:在10-6M甲苯溶液中的最大發射峰為446nm;膜態下的最大發射峰為466nm;玻璃化轉變溫度Tg:342℃。

實施例4

(I-4)結構的化合物的合成

4-{二[4-(3,6-二(3-甲基二苯胺基)咔唑)苯基]胺基}苯甲醛(E1)的合成

在200ml圓底燒瓶中裝有回流冷凝管,加入二{4-[3,6-二(3-甲基二苯胺基)咔唑]}苯胺(18.3g,15mmol),對溴苯甲醛(5.4g,30mmol),銅粉(9.6g,15mmol),碘化亞銅(0.3g,1.5mmol)和無水磷酸鉀(6.4g,30mmol);衝入氬氣,再抽氣,連續換氣三次;加入乾燥甲苯200ml,外消旋環己二胺(0.37ml,3mmol);加熱110℃,反應24h。降至室溫,加入稀鹽酸和二氯甲烷500ml萃取,攪拌1-2小時,過濾除去催化劑,用稀氨水洗一次,水洗三次,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後,減壓除掉溶劑,粗產物最後經過矽膠柱分離(淋洗劑為石油醚:二氯甲烷=3:1)得到白色固體17g,產率85%。

對得到的固體進行核磁共振測定,結果如下:1H NMR(300MHz,CDCl3)δ10.23(s,1H),7.75(d,J=8.4Hz,8H),7.71–7.61(m,8H),7.60(d,J=8.3Hz,4H),7.38(d,J=8.7Hz,4H),7.23(d,J=2.1Hz,2H),7.24–7.15(m,10H),7.07(dd,J=11.6,7.9Hz,10H),6.96–6.84(m,8H),6.77(d,J=7.5Hz,6H),2.23(s,12H)。結果表明,確定為上述結構。

化合物(E2)的合成

在100ml圓底燒瓶上裝有恆壓滴液漏鬥,瓶內加入4–(二乙氧基氧膦基甲基)-溴苯(3.0g,9mmol)和E1(5.97g,4.5mmol),漏鬥中加入叔丁醇鉀(1.74g,15mmol);衝入氬氣,再抽氣,連續換氣三次;加入乾燥四氫呋喃50ml於燒瓶中,30ml於分液漏鬥中,將反應瓶置於冰水浴下,攪拌溶解後,緩慢滴加叔丁醇鉀的四氫呋喃溶液,滴加完後自然升溫,常溫下攪拌8小時。將反應液倒入500ml乙醇中,過濾得到沉澱。粗產物最後經過矽膠柱分離(淋洗劑為石油醚:二氯甲烷=6:1)得到黃色固體4.9g,產率73%。

化合物(E3)的合成

單口燒瓶中加入E2(4.4g,3.0mmol),置於手套箱中加入聯嚬哪醇硼酯(2.25g,9.0mmol),Pd(dppf)Cl2(0.048g,0.06mmol)和KOAc(0.9g,9mmol),氬氣保護下加入60mL乾燥DMF,80℃油浴中攪拌24h,溶液變為黑色。將反應液倒入水中,抽濾,濾餅炒樣。用石油醚:乙酸乙酯=9:1去除未反應原料,用石油醚:乙酸乙酯=6:1衝下產物,得到黃色產物3.7g,產率為81.5%。

化合物(I-4)的合成

雙口燒瓶中加入E2(2.0mmol,2.96g),E3(2.2mmol,3.35g),Pd(PPh3)4(0.04mmol,0.048g)和Aliquat336(5mg),氬氣保護下加入40ml乾燥甲苯和4ml 2M碳酸鉀水溶液,100℃油浴中攪拌12h。將反應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濃縮,炒樣。用石油醚:乙酸乙酯=6:1做為淋洗劑進行柱分離,得到黃色產物4.16g,產率為74.2%。

對得到的固體進行核磁共振測定,結果如下:1H NMR(300MHz,CDCl3)δ7.75(d,J=8.4Hz,16H),7.71–7.61(m,16H),7.60(d,J=8.3Hz,8H),7.38(d,J=8.7Hz,8H),7.23(d,J=2.1Hz,5H),7.24–7.15(m,20H),7.07(dd,J=11.6,7.9Hz,25H),6.96–6.84(m,25H),6.77(d,J=7.5Hz,9H),2.23(s,24H).MS(MALDI-TOF)m/z:2802.3[(M+1)+].Anal.Calcd for C204H156N14:C,87.40;H,5.61;N,6.99.Found:C,87.44;H,5.68;N,6.86。結果表明,確定為式(I-4)結構。

對製備得到的具有式(I-4)結構的化合物按照本發明所述方式進行發光性能和穩定性測定,結果表明:在10-6M甲苯溶液中的最大發射峰為451nm;膜態下的最大發射峰為469nm;玻璃化轉變溫度Tg:293℃。

實施例5

(I-7)結構的化合物的合成

所述(I-7)化合物的合成路線如下所示:

雙口燒瓶中加入C3(2.0mmol,3.87g),溴苯(4.0mmol,0.62g),Pd(PPh3)4(0.04mmol,0.048g)和Aliquat 336(5mg),氬氣保護下加入40ml乾燥甲苯和4ml 2M碳酸鉀水溶液,100℃油浴中攪拌12h。將反應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濃縮,炒樣。用石油醚:二氯甲烷=4:1做為淋洗劑進行柱分離,得到白色固體1.94g,產率52%。

對得到的固體進行核磁共振測定,結果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8.25(d,J=1.7Hz,4H),8.16(d,J=1.5Hz,8H),7.71(t,J=8.7Hz,8H),7.67–7.63(m,8H),7.63(s,4H),7.57(d,J=8.7Hz,4H),7.45(dt,J=7.2,3.6Hz,10H),7.40(d,J=8.5Hz,2H),7.34(d,J=8.6Hz,9H),7.18(d,J=5.5Hz,2H),1.46(s,72H).MS(MALDI-TOF)m/z:1862.0[M+].Anal.Calcd for C136H131N7:C,87.65;H,7.09;N,5.26.Found:C,87.30;H,7.21;N,5.76.

對製備得到的具有式(I-7)結構的化合物按照本發明所述方式進行發光性能和穩定性測定,結果表明:在10-6M甲苯溶液中的最大發射峰為428nm;膜態下的最大發射峰為448nm;玻璃化轉變溫度Tg:296℃。

實施例6

(I-11)結構的化合物的合成

所述(I-11)化合物的合成路線如下所示:

雙口燒瓶中加入C3(0.2mmol,0.39g),對溴聯苯(0.4mmol,0.09g),Pd(PPh3)4(0.004mmol,0.0048g)和Aliquat336(2mg),氬氣保護下加入15ml乾燥甲苯和1ml2M碳酸鉀水溶液,100℃油浴中攪拌12h。將反應液倒入水中,二氯甲烷萃取,濃縮,炒樣。粗產物最後經過矽膠柱分離(淋洗劑為石油醚:二氯甲烷=6:1)得到白色固體0.35g,產率61%。

對得到的固體進行核磁共振測定,結果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8.26(d,J=1.6Hz,4H),8.16(s,8H),7.97(d,J=8.4Hz,2H),7.83(t,J=5.7Hz,6H),7.78–7.69(m,8H),7.69–7.60(m,10H),7.58(d,J=8.8Hz,4H),7.46(dd,J=8.7,1.7Hz,10H),7.42(d,J=8.5Hz,2H),7.35(d,J=8.6Hz,8H),7.21(d,J=7.6Hz,1H),1.46(s,72H).MS(MALDI-TOF)m/z:1938.1[M+].Anal.Calcd for C142H135N7:C,87.93;H,7.02;N,5.05.Found:C,88.32;H,6.96;N,4.96。

對製備得到的具有式(I-11)結構的化合物按照本發明所述方式進行發光性能和穩定性測定,結果表明:在10-6M甲苯溶液中的最大發射峰為432nm;膜態下的最大發射峰為458nm;玻璃化轉變溫度Tg:298℃。

實施例7

(I-13)結構的化合物的合成

中間體F1的合成:

在250ml圓底燒瓶中裝有回流冷凝管,加入二代叔丁基咔唑D2(30.0g,41.6mmol),對二溴聯苯(51.4g,166.2mmol),碘化亞銅(0.8g,4.2mmol)和碳酸鉀(17.2g,124.7mmol),DMI 150ml;衝入氬氣,再抽氣,連續換氣三次;加熱160℃,反應24h。降至室溫,加入稀鹽酸和二氯甲烷300ml萃取,攪拌1-2小時,過濾除去催化劑,用稀氨水洗一次,水洗三次,有機相用無水硫酸鈉乾燥後,減壓除掉溶劑,粗產物最後經過矽膠柱分離(淋洗劑為石油醚:二氯甲烷=10:1)得到白色固體26.0g,產率72%。

化合物(I-13)的合成

在100mL圓底燒瓶中裝上回流冷凝管,F1(0.43g,0.45mmol),C3(0.55g,0.3mmol),Pd(PPh3)4(13mg,0.01mmol)和一滴相轉移催化劑Aliquat 336。氬氣氛下加入30mL乾燥好的甲苯和0.6mL濃度為2M的K2CO3溶液,110℃反應12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水洗三次,有機相用無水Na2SO4乾燥後,減壓去掉溶劑。粗產物最後經過矽膠柱分離(淋洗劑為石油醚:二氯甲烷=2:1)得到白色固體0.4g,產率為42%。

對得到的固體進行核磁共振測定,結果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8.25(d,J=1.8Hz,6H),8.16(d,J=1.7Hz,12H),7.72(dd,J=9.8,6.6Hz,12H),7.65(ddd,J=8.0,5.0,2.9Hz,12H),7.58(d,J=8.8Hz,6H),7.46(dd,J=8.6,1.8Hz,12H),7.41(d,J=8.5Hz,6H),7.35(t,J=6.4Hz,12H),7.19(d,J=6.4Hz,2H),1.46(s,108H).MS(MALDI-TOF)m/z:2657.5[M+].Anal.Calcd for C194H188N10:C,87.61;H,7.12;N,5.27.Found:C,87.92;H,7.04;N,5.13.

對製備得到的具有式(I-13)結構的化合物按照本發明所述方式進行發光性能和穩定性測定,結果表明:在10-6M甲苯溶液中的最大發射峰為437nm;膜態下的最大發射峰為459nm;玻璃化轉變溫度Tg:338℃。

實施例8

(I-27)結構的化合物的合成

在100mL圓底燒瓶中裝上回流冷凝管,二溴蒽(0.04g,0.12mmol),C3(0.55g,0.3mmol),Pd(PPh3)4(13mg,0.01mmol)和一滴相轉移催化劑Aliquat336。氬氣氛下加入30mL乾燥好的甲苯和0.6mL濃度為2M的K2CO3溶液,110℃反應12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水洗三次,有機相用無水Na2SO4乾燥後,減壓去掉溶劑。粗產物最後經過矽膠柱分離(淋洗劑為石油醚:二氯甲烷=2:1)得到綠色固體0.25g,產率為56.0%。

對得到的固體進行核磁共振測定,結果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8.26(s,8H),8.17(s,16H),7.79(dd,J=6.8,2.4Hz,6H),7.75(d,J=9.0Hz,8H),7.70(d,J=4.8Hz,4H),7.68–7.63(m,8H),7.60(d,J=8.8Hz,8H),7.51(d,J=8.0Hz,4H),7.46(dt,J=10.8,5.4Hz,18H),7.36(t,J=6.9Hz,18H),7.32(d,J=2.8Hz,3H),7.28–7.22(m,6H),7.21–7.12(m,9H),1.47(s,144H).MS(MALDI-TOF)m/z:3746.1[M+].Anal.Calcd for C274H260N14:C,87.78;H,6.99;N,5.23.Found:C,87.82;H,7.06;N,5.10.

對製備得到的具有式(I-27)結構的化合物按照本發明所述方式進行穩定性測定,結果表明:在10-6M甲苯溶液中的最大發射峰為447nm;膜態下的最大發射峰為462nm;玻璃化轉變溫度Tg:316℃。

實施例9

(I-36)結構的化合物的合成

在100mL圓底燒瓶中裝上回流冷凝管,2,2』-二溴螺芴(0.06g,0.12mmol),C3(0.55g,0.3mmol),Pd(PPh3)4(13mg,0.01mmol)和一滴相轉移催化劑Aliquat 336。氬氣氛下加入30mL乾燥好的甲苯和0.6mL濃度為2M的K2CO3溶液,110℃反應12小時。反應結束後,將反應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二氯甲烷萃取,水洗三次,有機相用無水Na2SO4乾燥後,減壓去掉溶劑。粗產物最後經過矽膠柱分離(淋洗劑為石油醚:二氯甲烷=2:1)得到綠色固體0.29g,產率為64.0%。

對得到的固體進行核磁共振測定,結果如下:1H NMR(400MHz,CDCl3)δ8.24(s,8H),8.16(s,16H),8.02–7.85(m,2H),7.71(ddd,J=13.9,11.7,5.6Hz,18H),7.66–7.60(m,9H),7.60–7.51(m,10H),7.51(s,724H),7.40–7.30(m,21H),7.29–7.20(m,6H),7.17(dd,J=7.8,2.6Hz,5H),7.14–6.94(m,6H),6.82(dd,J=23.8,6.5Hz,1H),1.49(s,144H).MS(MALDI-TOF)m/z:3884.1[M+].Anal.Calcd for C285H266N14:C,88.06;H,6.90;N,5.04.Found:C,88.22;H,6.76;N,5.13.

對製備得到的具有式(I-36)結構的化合物按照本發明所述方式進行發光性能和穩定性測定,結果表明:在10-6M甲苯溶液中的最大發射峰為439nm;膜態下的最大發射峰為454nm;玻璃化轉變溫度Tg:305℃。

實施例10

將ITO導電玻璃依次用表面活性劑和清水重複衝洗三次,最後用去離子水衝洗一次,乾燥,UVO處理30分鐘。然後在處理後的ITO表面旋塗PEDOT:PSS(聚3,4-乙撐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鹽),轉速為5000轉/分鐘,時間為60秒,得到約40nm厚的薄膜,放入烘箱中於120℃加熱40分鐘。冷卻後,在PEDOT:PSS上旋塗發光層,旋塗溶液是由實施例製備的式I-1配成的10mg/mL氯苯溶液,轉速為1500轉/分鐘,時間為60秒。發光層在N2氛圍下100℃熱退火30分鐘後,轉移到真空鍍膜機腔內抽真空。當氣壓降至4*10-4Pa時,繼續在發光層上依次蒸鍍55nm厚的TPBI(1,3,5-三(1-苯基-1H-苯並咪唑-2-基)苯)作為電子傳輸層,蒸鍍1nm厚的LiF和100nm厚的Al作為陰極。所蒸鍍材料的厚度和沉積速度通過石英晶體振蕩器來進行監控和檢測。電極蒸鍍完後冷卻30分鐘,即可取出器件進行測試。最終得到結構為ITO\PEDOT:PSS\式I-1所示化合物\TPBI\LiF\Al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

對所述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發光性能進行測試,結果參見表1。

實施例11

以I-2為電致發光層,對實施例7所得的電致發光器件進行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12

以I-3為電致發光層,對實施例7所得的電致發光器件進行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13

以I-4為電致發光層,對實施例7所得的電致發光器件進行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14

以I-7為電致發光層,對實施例7所得的電致發光器件進行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15

以I-11為電致發光層,對實施例7所得的電致發光器件進行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16

以I-13為電致發光層,對實施例7所得的電致發光器件進行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17

以I-27為電致發光層,對實施例7所得的電致發光器件進行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實施例18

以I-36為電致發光層,對實施例7所得的電致發光器件進行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

表1本發明實施例和比較例製備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發光性能參數

表1中,啟亮電壓為1cd/m2時的電壓。

比較例1

文獻(Chihaya Adachia Appl Phys Lett 2005,86(07),1110)中報導材料BSB4。玻璃態轉變溫度Tg:113℃,遠低於實施例中材料的玻璃態轉變溫度。其化合物在膜態光譜相對於溶液態光譜紅移35nm,遠遠大於本發明的化合物I-2,僅紅移21nm。證明本發明的化合物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和有效抑制分子間聚集的效果。

以BSB4為電致發光層,對實施例7所得的電致發光器件進行測試。結果如表1所示。相對於比較例,所有實施例的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具有更好的器件性能。說明本發明的化合物具有較好的成膜性更適合於溶液加工型器件。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