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體外碎石的衝擊波源發生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7 22:44:36 1
專利名稱:一種用於體外碎石的衝擊波源發生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體外碎石的衝擊波源發生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以下的技術措施來實現一種用於體外碎石的衝擊波源發生裝置,包括充放電電路、控制電路和放電電極,由控制電路控制充放電電路經放電電極產生衝擊波源,該衝擊波源為由兩個脈衝衝擊波組成的複式脈衝波源,兩個脈衝衝擊波的間隔時間整定值為300~700μS,其中每個脈衝衝擊波的峰值為20~50Mpa,脈寬為小於等於1μS。
本發明是在整定的、很短的間隔時間內連續產生兩個脈衝波,當第一個脈衝波在結石周圍及內部產生大量微細氣泡,在氣泡產生的高峰時,第二個脈衝波在整定的時間適時而至,加強氣泡的膨脹、破裂,增強前一個脈衝波的空化效應,這樣產生雙空化效應,提高碎石率,可以明顯提高碎石效率達40%以上。另外衝擊波源通過水介質傳播,然後進入人體軟組織,再到達結石表面,因為人體軟組織和水對衝擊波的聲阻抗很小,而結石的聲阻抗很大,比人體軟組織大近8倍,因此當結石處於衝擊波的焦點上時,其20~50Mpa壓強的衝擊波對結石產生很強的壓應力和拉應力,以及伴隨產生的空化效應將使結石粉至足以排出體外的細度。本發明在特定時間間隔內連續發生的兩個脈衝波,使能量的釋放更為集中,使許多折射波、衍射波及反射波在第二次脈衝的影響下更集中指向結石中心,使衝擊波的聚焦範圍更小。因此複式脈衝衝擊波源不僅能提高碎石效率,還可明顯減少組織損傷。
對最佳整定時間進行模型試驗和動物試驗。具體方法如下將600#水泥和水混合製成1.2×0.8×0.8cm的水泥結石模型,每顆結石的大小、形狀相似,重量相等,均為1.35g,試驗時把結石置於試石杯中,動物試驗時把結石置於豬的腎臟內。複式脈衝波的間隔時間在100μS~1000μS範圍內,每隔100μS試驗一次,脈衝電壓為8KV,模型試驗衝擊300次,動物試驗衝擊1500次,脈衝波可將結石擊碎為不同程度的細小顆粒。用網眼為1.8×1.8mm的過濾網過濾,測量顆粒可過濾部份的重量(G1)和不能過濾部份的重量(G2)然後計算它們的比值(K=G1/G2),K越大則碎石效果越好。上述試驗結果見表1、表2。表1為模型試驗比較表
表2為動物試驗比較表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體外碎石的衝擊波源發生裝置,包括充放電電路、控制電路和放電電極,由控制電路控制充放電電路經放電電極產生衝擊波源,其特徵在於所述衝擊波源為由兩個脈衝衝擊波組成的複式脈衝波源,兩個脈衝衝擊波的間隔時間整定值為300~700μS,其中每個脈衝衝擊波的峰值為20~50Mpa,脈寬為小於等於1μS。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於體外碎石的衝擊波源發生裝置,包括充放電電路、控制電路和放電電極,由控制電路控制充放電電路經放電電極產生衝擊波源,該衝擊波源由兩個脈衝衝擊波組成的複式脈衝波源,兩個脈衝衝擊波的間隔時間整定值為300~700μS,其中每個脈衝衝擊波的峰值為20~50Mpa,脈寬為小於等於1μS。本發明是在整定的、很短的間隔時間內連續產生兩個脈衝波,當第一個脈衝波在結石周圍及內部產生大量微細氣泡,在氣泡產生的高峰時,第二個脈衝波在整定的時間適時而至,加強氣泡的膨脹、破裂,增強前一個脈衝波的空化效應,這樣產生雙空化效應,提高碎石率,可以明顯提高碎石效率達40%以上。
文檔編號A61B17/225GK1437915SQ0311366
公開日2003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3年1月27日
發明者陳忠興, 鄭連偉 申請人: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