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洗衣機外桶及洗衣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2:30:56

本發明屬於洗衣機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洗衣機外桶及洗衣機。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和製造業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洗衣機的性能要求也更高,希望洗衣機能把衣服洗得更乾淨,因此,各洗衣機生產製造企業紛紛推出各式各樣功能的洗衣機。
目前,具有渦流洗功能的洗衣機通過內桶自身的轉動利用離心力將水從外桶提升到外桶蓋中再噴灑到內桶中,無需增加循環水泵,避免了循環水泵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以相對簡單的技術方案滿足了人們洗淨衣物的需求。
但是,現有洗衣機在外桶底部設置凹槽結構,並將排水口設於凹槽的較低處,以達到快速排水的效果。當現有外桶用於渦流洗滌時,容易導致渦流洗滌的水流不均勻,,不能有效提高衣物洗淨比,並且洗衣機的驅動電機能耗更大,不利於延長驅動電機的使用壽命。
有鑑於此特提出本發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洗衣機外桶及洗衣機。
所述的洗衣機外桶可以使洗衣機的渦流洗滌水流更均勻,從而有效提高衣物的洗淨比,滿足用戶對衣物的洗滌需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技術方案的基本構思是:
一種洗衣機外桶,洗衣機外桶底部設有凹槽,凹槽處設有排水口,在所述凹槽上方設置護蓋,令洗衣機外桶底部成一平面。
優選地,所述護蓋上部與排水口對應設置通孔,或/和護蓋與凹槽的邊緣之間形成縫隙,以令排水自通孔流入排水口或/和自縫隙流入排水口。
優選地,所述護蓋與凹槽的邊緣相卡合連接或/和經螺紋連接方式,固定於凹槽上方。
優選地,所述護蓋內側的邊緣設有突起,凹槽的邊緣對應設有凹部,突起與凹部卡合。
優選地,所述護蓋與凹槽經螺栓柱連接固定,螺栓柱支撐護蓋,令護蓋與凹槽的邊緣之間形成縫隙。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洗衣機,該洗衣機具有如以上內容所述的任意一種洗衣機外桶。
優選地,包括內桶,內桶底部的最大外徑處與所述洗衣機外桶內壁之間的間隙為5~30mm,優選為10~20mm,更優選為12~15mm。
優選地,內桶外壁設有傾斜撥水筋,隨內桶旋轉,傾斜撥水筋順著水流方向使水向上揚起並進入內桶中噴淋衣物;
更優選地,所述傾斜撥水筋是利用內桶壓型一體製造的。
優選地,所述傾斜撥水筋為直筋,直筋與內桶軸線方向的夾角為α,0°<α≤60°;
或者,所述傾斜撥水筋為弧形筋,弧形筋的兩個端點的連線與內桶軸線方向的夾角為α,0°<α≤60°。
優選地,所述洗衣機設有渦流洗程序,當運行渦流洗程序時,洗衣機的轉速控制為a~b,隨內桶旋轉,內桶與所述洗衣機外桶之間的水向上提升並進入內桶噴淋衣物,其中,a為洗衣機實現渦流洗的最小轉速,b為洗衣機電機運行正常的前提下實現渦流洗的最大轉速。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的洗衣機外桶可以使洗衣機的渦流洗滌水流更均勻,從而有效提高衣物的洗淨比,滿足用戶對衣物的洗滌需求;
所述的洗衣機外桶不必過多改造外桶的整體結構,不必重新開設模具,通過簡單的方案,即能令現有的外桶適用於新型的渦流洗滌程序,節省研發、生產成本,並且本發明的解決方案還可以適用於多種類型的現有洗衣機外桶;
本發明所述的洗衣機外桶與所述內桶配合,渦流洗滌水流更均勻、連續、穩定,顯著提高渦流洗滌的效果,降低洗衣機的驅動電機的負載,有助於延長其壽命,並且達到更高的衣物洗淨效果。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附圖說明
附圖作為本發明的一部分,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的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但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顯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所述的洗衣機外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所述的洗衣機外桶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所述的洗衣機外桶的爆炸示意圖。
圖中:1、洗衣機外桶;2、凹槽;3、排水口;4、護蓋;41、通孔。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附圖和文字描述並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的構思範圍,而是通過參考特定實施例為本領域技術人員說明本發明的概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前」、「後」、「左」、「右」、「豎直」、「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一
一種洗衣機外桶1,該洗衣機外桶1底部設有凹槽2,凹槽2處設有排水口3,在所述凹槽2上方設置護蓋4,令洗衣機外桶1底部成一平面上。
外桶底部為對稱的一個平面,洗衣機外桶1與內桶之間的水在離心旋轉時不會在低洼處形成漩渦,確保水流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均勻地被向上提升,並進入到內桶中噴淋衣物。
所述護蓋4上部與排水口3對應設置通孔41,或/和護蓋4與凹槽2的邊緣之間形成縫隙,以令排水自通孔41流入排水口3或/和自縫隙流入排水口3。
在本實施例中,護蓋4上部與排水口3對應設置通孔41,護蓋4與凹槽2的邊緣沒有縫隙,如此,在洗衣機排水時,仍可快速進行排水,同時在執行渦流洗滌程序時,也不會在凹陷處形成大的水流漩渦,確保渦流洗滌水流均勻穩定。
當然,在其他的實施例中,可以選擇在護蓋4與凹槽2的邊緣設置縫隙、不設置通孔41,或者在同時設置縫隙和通孔41。這些技術方案均可以達到使渦流洗滌水流均勻的效果。
所述護蓋4與凹槽2的邊緣相卡合連接或/和經螺紋連接方式,固定於凹槽2上方。
所述護蓋4內側的邊緣設有突起,凹槽2的邊緣對應設有凹部,突起與凹部卡合。
在需要留有排水縫隙時,所述護蓋4與凹槽2經螺栓柱連接固定,螺栓柱支撐護蓋4,令護蓋4與凹槽2的邊緣之間形成縫隙。
螺栓柱可以一體設置於凹槽2中,護蓋4設有與所述螺栓柱相匹配的套合部,經套合部與螺栓柱連接,將護蓋4設於凹槽2上方。
或者,螺栓柱是單獨設置的,凹槽2和護蓋4設有對應的螺栓孔,經螺栓柱連接凹槽2和護蓋4上的螺栓孔,使護蓋4固定於凹槽2上方,且在邊緣之間形成縫隙。
作為優選地,如圖2所示,凹槽2的左側邊緣的寬度大於右側邊緣,是非對稱的,如此在洗衣機執行渦流洗滌時,有助於形成相對較大的激流,從而更易於向上提升至內桶中對衣物進行噴淋。
具體地,凹槽2的左側邊緣具有倒角結構,一方面便於靈活地選擇是否需要在護蓋4和凹槽2邊緣之間形成縫隙,另一方面所述倒角結構在內桶正、反轉過程中更易形成激流,是洗衣機外桶與內桶之間的水流更易被向上提升。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洗衣機,該洗衣機具有如上所述的洗衣機外桶1。
該洗衣機還包括內桶,內桶底部的最大外徑處與所述洗衣機外桶1內壁之間的間隙為5~30mm,優選為10~20mm,更優選為12~15mm。
上述的內桶與洗衣機外桶1的設置關係,在執行渦流洗滌時,隨著內桶的旋轉,驅動電機只需要較小的負載,就可以令內桶與洗衣機外桶1之間的水向上提升並進入內桶中噴淋衣物。渦流洗滌水流更均勻連續,有助於提高衣物洗淨效果。
內桶外壁設有傾斜撥水筋,隨內桶旋轉,傾斜撥水筋順著水流方向使水向上揚起並進入內桶中噴淋衣物;
作為優選地,所述傾斜撥水筋是利用內桶壓型一體製造的。
所述傾斜撥水筋為直筋,直筋與內桶軸線方向的夾角為α,0°<α≤60°;
或者,所述傾斜撥水筋為弧形筋,弧形筋的兩個端點的連線與內桶軸線方向的夾角為α,0°<α≤60°。
所述的洗衣機設有渦流洗程序,當運行渦流洗程序時,洗衣機的轉速控制為a~b,隨內桶旋轉,內桶與所述洗衣機外桶1之間的水向上提升並進入內桶噴淋衣物,其中,a為洗衣機實現渦流洗的最小轉速,b為洗衣機電機運行正常的前提下實現渦流洗的最大轉速。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的洗衣機外桶可以使洗衣機的渦流洗滌水流更均勻,從而有效提高衣物的洗淨比,滿足用戶對衣物的洗滌需求;
所述的洗衣機外桶不必過多改造外桶的整體結構,不必重新開設模具,通過簡單的方案,即能令現有的外桶適用於新型的渦流洗滌程序,節省研發、生產成本,並且本發明的解決方案還可以適用於多種類型的現有洗衣機外桶;
本發明所述的洗衣機外桶與所述內桶配合,渦流洗滌水流更均勻、連續、穩定,顯著提高渦流洗滌的效果,降低洗衣機的驅動電機的負載,有助於延長其壽命,並且達到更高的衣物洗淨效果。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所述護蓋4與凹槽2的邊緣之間形成縫隙,以令排水自縫隙流入排水口3。
一種洗衣機外桶1,該洗衣機外桶1底部設有凹槽2,凹槽2處設有排水口3,在所述凹槽2上方設置護蓋4,令洗衣機外桶1底部成一平面上,排水口3可正常排水。
外桶底部為對稱的一個平面,洗衣機外桶1與內桶之間的水在離心旋轉時不會在低洼處形成漩渦,確保水流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均勻地被向上提升,並進入到內桶中噴淋衣物。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護蓋4與凹槽2的邊緣之間形成縫隙,以令排水自縫隙流入排水口3,如此,在洗衣機排水時,仍可快速進行排水,同時在執行渦流洗滌程序時,也不會在凹陷處形成大的水流漩渦,確保渦流洗滌水流均勻穩定。
所述護蓋4與凹槽2的邊緣相卡合連接和經螺紋連接方式,固定於凹槽2上方。
所述護蓋4內側的邊緣設有突起,凹槽2的邊緣對應設有凹部,突起與凹部卡合。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護蓋4與凹槽2經螺栓柱連接固定,螺栓柱支撐護蓋4,令護蓋4與凹槽2的邊緣之間形成縫隙。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洗衣機,該洗衣機具有如上所述的洗衣機外桶1。
該洗衣機還包括內桶,內桶底部的最大外徑處與所述洗衣機外桶1內壁之間的間隙為5~30mm,優選為10~20mm,更優選為12~15mm。
上述的內桶與洗衣機外桶1的設置關係,在執行渦流洗滌時,隨著內桶的旋轉,驅動電機只需要較小的負載,就可以令內桶與洗衣機外桶1之間的水向上提升並進入內桶中噴淋衣物。渦流洗滌水流更均勻連續,有助於提高衣物洗淨效果。
內桶外壁設有傾斜撥水筋,隨內桶旋轉,傾斜撥水筋順著水流方向使水向上揚起並進入內桶中噴淋衣物;
作為優選地,所述傾斜撥水筋是利用內桶壓型一體製造的。
所述傾斜撥水筋為直筋,直筋與內桶軸線方向的夾角為α,0°<α≤60°;
或者,所述傾斜撥水筋為弧形筋,弧形筋的兩個端點的連線與內桶軸線方向的夾角為α,0°<α≤60°。
所述的洗衣機設有渦流洗程序,當運行渦流洗程序時,洗衣機的轉速控制為a~b,隨內桶旋轉,內桶與所述洗衣機外桶1之間的水向上提升並進入內桶噴淋衣物,其中,a為洗衣機實現渦流洗的最小轉速,b為洗衣機電機運行正常的前提下實現渦流洗的最大轉速。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的洗衣機外桶可以使洗衣機的渦流洗滌水流更均勻,從而有效提高衣物的洗淨比,滿足用戶對衣物的洗滌需求;
所述的洗衣機外桶不必過多改造外桶的整體結構,不必重新開設模具,通過簡單的方案,即能令現有的外桶適用於新型的渦流洗滌程序,節省研發、生產成本,並且本發明的解決方案還可以適用於多種類型的現有洗衣機外桶;
本發明所述的洗衣機外桶與所述內桶配合,渦流洗滌水流更均勻、連續、穩定,顯著提高渦流洗滌的效果,降低洗衣機的驅動電機的負載,有助於延長其壽命,並且達到更高的衣物洗淨效果。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所述護蓋4上部與排水口3對應設置通孔41,護蓋4與凹槽2的邊緣之間形成縫隙,以令排水自通孔41流入排水口3和自縫隙流入排水口3。洗衣機在排水時更快更順暢,並且還可以確保渦流洗滌水流均勻分布。
一種洗衣機外桶1,該洗衣機外桶1底部設有凹槽2,凹槽2處設有排水口3,在所述凹槽2上方設置護蓋4,令洗衣機外桶1底部成一平面上。
外桶底部為對稱的一個平面,洗衣機外桶1與內桶之間的水在離心旋轉時不會在低洼處形成漩渦,確保水流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均勻地被向上提升,並進入到內桶中噴淋衣物。
在本實施例中,護蓋4上部與排水口3對應設置通孔41,護蓋4與凹槽2的邊緣形成縫隙,如此,在洗衣機排水時,可快速進行排水,同時在執行渦流洗滌程序時,不會在凹陷處形成大的水流漩渦,確保渦流洗滌水流均勻穩定。
所述護蓋4與凹槽2的邊緣相卡合連接或/和經螺紋連接方式,固定於凹槽2上方。
所述護蓋4內側的邊緣設有突起,凹槽2的邊緣對應設有凹部,突起與凹部卡合。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護蓋4與凹槽2經螺栓柱連接固定,螺栓柱支撐護蓋4,令護蓋4與凹槽2的邊緣之間形成縫隙。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洗衣機,該洗衣機具有如上所述的洗衣機外桶1。
該洗衣機還包括內桶,內桶底部的最大外徑處與所述洗衣機外桶1內壁之間的間隙為5~30mm,優選為10~20mm,更優選為12~15mm。
上述的內桶與洗衣機外桶1的設置關係,在執行渦流洗滌時,隨著內桶的旋轉,驅動電機只需要較小的負載,就可以令內桶與洗衣機外桶1之間的水向上提升並進入內桶中噴淋衣物。渦流洗滌水流更均勻連續,有助於提高衣物洗淨效果。
內桶外壁設有傾斜撥水筋,隨內桶旋轉,傾斜撥水筋順著水流方向使水向上揚起並進入內桶中噴淋衣物;
作為優選地,所述傾斜撥水筋是利用內桶壓型一體製造的。
所述傾斜撥水筋為直筋,直筋與內桶軸線方向的夾角為α,0°<α≤60°;
或者,所述傾斜撥水筋為弧形筋,弧形筋的兩個端點的連線與內桶軸線方向的夾角為α,0°<α≤60°。
所述的洗衣機設有渦流洗程序,當運行渦流洗程序時,洗衣機的轉速控制為a~b,隨內桶旋轉,內桶與所述洗衣機外桶1之間的水向上提升並進入內桶噴淋衣物,其中,a為洗衣機實現渦流洗的最小轉速,b為洗衣機電機運行正常的前提下實現渦流洗的最大轉速。
所述的洗衣機設有外桶蓋,所述外桶蓋可承接自洗衣機外桶1與內桶之間向上提升的水流,作為優選地,外桶蓋設有向洗衣機外桶1和內桶之間延伸的導水結構,令向上提升的水流更順暢地進入外桶蓋中,水流從外桶蓋均勻、連續地噴出以噴淋內桶中的衣物,提高衣物的洗淨比。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後,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的洗衣機外桶可以使洗衣機的渦流洗滌水流更均勻,從而有效提高衣物的洗淨比,滿足用戶對衣物的洗滌需求;
所述的洗衣機外桶不必過多改造外桶的整體結構,不必重新開設模具,通過簡單的方案,即能令現有的外桶適用於新型的渦流洗滌程序,節省研發、生產成本,並且本發明的解決方案還可以適用於多種類型的現有洗衣機外桶;
本發明所述的洗衣機外桶與所述內桶配合,渦流洗滌水流更均勻、連續、穩定,顯著提高渦流洗滌的效果,降低洗衣機的驅動電機的負載,有助於延長其壽命,並且達到更高的衣物洗淨效果。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利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