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室內分布系統分配載頻資源的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1:45:31
專利名稱:一種基於室內分布系統分配載頻資源的方法及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於室內分布系統分配載頻資源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為了在大型建築物、地下室、地鐵等傳統無線信號無法到達的地方,解決信號覆蓋問題,目前,採用室內分布系統在這些地方實現無線信號的覆蓋。現有的室內分布系統中,普遍採用分布基站實現信號覆蓋。參閱圖1所示,分布式基站主要包括基站處理單元(BBU)和射頻拉遠單元(RRU),BBU安置在基站控制器(RNC) 側,而RRU安置在終端側,如、大型建築物內,地下室內等等,RRU的數目可以為多個,一個 RRU實現的信號覆蓋範圍稱為一個通道,一個基站小區中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通道,一個通道可以包含一個或者多個樓層;BBU和RRU之間按照Ir接口協議通過光纖連接,完成基帶數據的傳輸。參閱圖2所示,以20層的樓宇為例,假設層1到層9為小區1,其中,層1至層4由通道3覆蓋,層5至層9由通道1覆蓋;層10至層20為小區2,其中,層10至層14由通道 2覆蓋,層15至層20由通道4覆蓋。為了保證信號質量,在兩個小區的交界處,應當儘量避免分配同頻頻點,即層9和層10應儘量避免分配同頻頻點,以免導致小區間產生同頻幹擾。為了實現上述目標,現有技術下,通常採用室內頻率優化動態信道分配(fodca) 算法,為不同通道配置不同的優先頻點。接入時,RNC根據UE所在通道來選擇最優頻點,接入後,RNC根據UE通道號變化來調整頻點,即RNC收到基站上報的通道號測量結果後,判斷 UE是否處於該通道最佳頻點,如果不是,則觸發載頻調整。例如,RNC分別為通道1和通道 2配置不同的優先頻點,通道1中的樓層優先分配頻點Π,而通道2中的樓層優先分配頻點 f2。這樣,可以使小區間交界層(層9和層10)避免同頻幹擾,但是這種方法會存在以下問題交界通道包含的多個樓層中,非交界層的用戶也可以使用優先頻點,這樣,有可能導致交界層用戶佔用不到優先頻點,從而存在發生同頻幹擾的可能性。例如,層5到層8的用戶也會佔用fl,雖然一個頻點可以接入多個用戶,但當層5到層8請求接入的用戶數目較多時,Π負荷較高,則有可能導致層9用戶無法佔用優先頻點fl,從而選擇非優先頻點f2, 那麼,層9仍會與層10發生同頻幹擾。進一步地,在某些應用場景下,即使非交層用戶未佔用優先頻點,也有可能對交界層用戶造成同頻幹擾。例如,層5至層8的用戶未佔用fl,而佔用f2,但由於單通道覆蓋多樓層時,層5的用戶使用某頻點傳輸數據時,層9的天線在該頻點同樣會有功率輸出,則層 5用戶仍有可能與層10發生同頻幹擾。針對上述問題,現有技術下提出一種解決方案。參閱圖3所示,在進行通道布配時,將相鄰兩小區的交界層使用單獨的通道布配,以避免交界層之間產生同頻幹擾。然而, 實際應用中,室內分布系統通道覆蓋層數一般根據功率規劃以及共用2G室分系統考慮,通常不採用如圖3所示的布配方式,因而若要實現如圖3所示的布配方式,需要對已有的室分站進行工程施工改造,施工難度大,可行性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於室內分布系統分配載頻資源的方法及裝置,用以在室內分布系統中,有效降低小區交界層之間產生同頻幹擾的可能性。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基於室內分布系統分配載頻資源的方法,包括基站控制器在用戶終端接入過程中,獲取該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的通道標識信息;基站控制器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非交界通道時,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基站控制器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交界通道時,進一步判斷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是否為交界層,若是,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否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非優先頻
點ο一種基於室內分布系統分配載頻資源的裝置,包括通信單元,用於在用戶終端接入過程中,獲取該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的通道標識 fn息;第一處理單元,用於在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非交界通道時,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第二處理單元,用於在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交界通道時,進一步判斷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是否為交界層,若是,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否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非優先頻點。本發明實施例中,針對同一小區內的各通道分別設置有優先頻點,並且在交界通道中僅有交界層用戶才可以使用優先頻點,非交界層用戶則僅能使用非優先頻點,這樣,有效避免了非交界層用戶佔用交界層優先頻點的情況發生,保證了交界層用戶可以佔用優先頻點,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各小區交界層的用戶之間發生同頻幹擾,進而保證了用戶的通話質量,提高了室內分布系統的服務質量。
圖1為現有技術下和本發明實施例中室內分布系統體系架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下室內分布系統第一種信號覆蓋示意圖;圖3為現有技術下室內分布系統第二種信號覆蓋示意5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控制器功能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控制器為用戶終端分配頻點流程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室內分布系統頻點分布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室內分布系統中,為了有效降低小區交界層之間產生的同頻幹擾,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控制器在用戶終端接入過程中,獲取該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的通道標識信息;若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非交界通道,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若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交界通道,則進一步判斷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是否為交界層,若是,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否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非優先頻點。其中,在設置頻點配置信息時,基站控制器將一個小區中非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和交界通道使用的非優先頻點設置成互為異頻。進一步地, 基站控制器將一個小區中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交界通道使用的非優先頻點和上述一個小區的鄰小區中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設置成互為異頻。另一方面,交界通道中的交界層和非交界層所包含的樓層數目,及非交界通道包含的樓層數目均可以根據實際應用環境自行設定,可以為一層或者多層,在此不再贅述。下面以大型建築物中的室內分布系統為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優先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室內分布系統內包括基站控制器(RNC)和分布式基站(包含基站處理單元和射頻拉遠單元),其中,分布式基站,用於控制用戶終端的接入過程,負責將用戶終端的接入請求消息轉發至基站控制器,以及在用戶終端接入後,將針對用戶終端的測量報告上報至RNC,該測量報告中至少包含用戶終端所歸屬的通道的通道標識信息;基站控制器,用於在用戶終端接入過程中,獲取該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的通道標識信息;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非交界通道時,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以及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交界通道時,進一步判斷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是否為交界層,若是,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否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非優先頻點ο參閱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基站控制器包括通信單元40、第一處理單元41和第二處理單元42,其中,通信單元40,用於在用戶終端接入過程中,獲取該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的通道標識信息;第一處理單元41,用於在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非交界通道時,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第二處理單元42,用於在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交界通道時,進一步判斷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是否為交界層,若是,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否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非優先頻點。如圖4所示,基站控制器中還可以包括一配置單元43,其中配置單元43,用於在設置上述頻點配置信息時,將某小區中非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和交界通道使用的非優先頻點設置成互為異頻。以及,進一步地,將某小區中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交界通道使用的非優先頻點和所述某小區的鄰小區中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設置成互為異頻。基於上述系統架構,本實施例中,以20層的樓宇的布配方式為例進行介,那麼,參閱圖5所示,RNC為樓宇中的用戶終端分配頻點的詳細流程如下步驟500 =RNC在用戶終端接入過程中,獲取該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的通道標識信肩、ο本實施例中,上述通道標識信息可以由用戶終端攜帶在接入請求消息中發往RNC; 也可以在用戶終端接入後,由基站針對用戶終端進行通道標識信息的測量,並將通道標識信息攜帶在通道測量報告中上報至RNC,如,基站會通過測量上行業務信道來測量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及其通道標識信息,並向RNC上報,上報周期可預先配置。步驟510 :RNC根據預設的室內分布系統的布配方案,以及獲得的通道標識信息, 判斷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是否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非交界通道,若是,則進行步驟520 ;否則,進行步驟530。步驟520 =RNC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用戶終端分配對應上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步驟530 :RNC進一步判斷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是否為交界層,若是,則進行步驟 540 ;否則,進行步驟550。本實施例中,對於小區交界層通道(例如,圖1中的通道1和通道2),RNC配置不同優先頻點,從而保證小區交界通道優先頻點異頻,進一步地,為避免在小區交界通道中的非交界層用戶佔用交界層優先頻點,RNC在進行頻點的分配時,不僅僅考慮用戶終端所歸屬的通道,還結合考慮UE上報的同頻異頻測量報告(需配置UE周期上報),那麼,本實施例中,在執行步驟530時,較佳的,RNC採用以下方式來判斷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是否為交界層RNC接收用戶終端上報的同頻異頻測量報告,並根據該同頻異頻測量報告獲得用戶終端歸屬小區的導頻信息(稱為RSCP 1)及用戶終端鄰小區的導頻信息(RSCP2);計算RSCP 1 與 RSCP 2 的差值,即 RSCP I-RSCP 2 的取值,若 RSCP I-RSCP 2 彡預設門限值,則確定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為交界層,若RSCP I-RSCP 2 >預設門限值,則確定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為非交界層。實際應用中,由於室內存在樓層間的隔離度,且室內無線傳播環境相對穩定,因而,導頻測量結果也相對穩定,若用戶位於交界通道中的非交界層,如圖1中的層1至層8, 層11至層20,則根據如圖1所示的小區1和小區2的導頻差,能夠較準確的判定UE是否處於交界層。需強調的是,對於布配了室內分布系統的樓宇,一般高層小區僅配置低層小區為其鄰區,低層小區除配置高層小區為其鄰區外,還可能配置室外小區為其鄰區,為了提高 RNC的判決準確性,在RNC根據本鄰區之間導頻差判斷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是否為交界通道中的交界層時,應當排除室外小區再做判斷。步驟540 =RNC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用戶終端分配對應上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步驟550 =RNC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非優先頻點。在上述實施例中,針對同一小區內的各通道分別設置有優先頻點,並且在交界通道中僅有交界層用戶才可以使用優先頻點,非交界層用戶則僅能使用非優先頻點,以及同一小區中非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和交界通道使用的非優先頻點設置成互為異頻,這樣,便有效避免了非交界層用戶佔用交界層優先頻點的情況發生, 保證了交界層用戶可以佔用優先頻點,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各小區交界層的用戶之間發生同頻幹擾,進而保證了用戶的通話質量,提高了室內分布系統的服務質量。基於上述實施例,交界層通道覆蓋下的非交界層用戶即使不佔用交界通道對應的優先頻點,為其分配的非優先頻點仍有可能與鄰區交界通道的優先頻點同頻,為了進一步避免這一現象發生,較佳的,在配置室內分布系統各通道的優先頻點和非優先頻點時,可以但不限於採用以下方式將一個小區中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交界通道使用的非優先頻點和上述一個小區的鄰小區中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設置成互為異頻。如,以小區i為例(i為自然數),假設將小區i的可用頻點分為3個集合,集合1, SEIV1,集合2,SEIV2,集合3,SEIV3,其中,集合1為對應交界通道預設的優先頻點集合,供交界通道中的交界層用戶使用,集合2為對應交界通道預設的非優先頻點集合,供交界通道中的非交界層用戶使用,集合3為對應非交界通道預設的優先頻點集合,供非交界通道中的所有用戶使用。F^test為小區i下的通道j的優先頻點(j為自然數),集合1包含小區i中交界通道優先頻點,即SEIV1 = {Fi.j.^J,集合2包含小區i中交界通道非優先頻點,即排除小區i中交界通道優先頻點,以及排除小區i的鄰小區中的交界通道優先頻點後
的所有頻點,即
權利要求
1.一種基於室內分布系統分配載頻資源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基站控制器在用戶終端接入過程中,獲取該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的通道標識信息;基站控制器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非交界通道時,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基站控制器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交界通道時,進一步判斷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是否為交界層,若是,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否則, 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非優先頻點。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基站控制器在用戶終端接入過程中,獲取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的通道標識信息時,包括根據用戶終端發送的接入請求消息獲取所述通道標識信息;或者,根據基站針對所述用戶終端上報的通道測量報告獲取所述通道標識信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基站控制器進一步判斷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是否為交界層時,包括接收用戶終端上報的同頻異頻測量報告,並根據該同頻異頻測量報告獲得用戶終端歸屬小區的導頻信息及用戶終端鄰小區的導頻信息;計算用戶終端歸屬小區的導頻信息與用戶終端鄰小區的導頻信息的差值,若所述差值不大於預設門限值,則確定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為交界層,若所述差值大於預設門限值,則確定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為非交界層。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將一個小區中非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和交界通道使用的非優先頻點設置成互為異頻。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將一個小區中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交界通道使用的非優先頻點和所述某小區的鄰小區中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設置成互為異頻。
6.一種基於室內分布系統分配載頻資源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通信單元,用於在用戶終端接入過程中,獲取該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的通道標識信息;第一處理單元,用於在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非交界通道時,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第二處理單元,用於在根據所述通道標識信息確定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為其歸屬小區與鄰小區之間的交界通道時,進一步判斷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是否為交界層,若是,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優先頻點,否則,根據預設的頻點配置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分配對應所述通道標識信息配置的非優先頻點。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通信單元在用戶終端接入過程中,獲取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通道的通道標識信息時,根據用戶終端發送的接入請求消息獲取所述通道標識信息;或者,根據基站針對所述用戶終端上報的通道測量報告獲取所述通道標識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處理單元進一步判斷所述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是否為交界層時,接收用戶終端上報的同頻異頻測量報告,並根據該同頻異頻測量報告獲得用戶終端歸屬小區的導頻信息及用戶終端鄰小區的導頻信息,以及計算用戶終端歸屬小區的導頻信息與用戶終端鄰小區的導頻信息的差值,若所述差值不大於預設門限值,則確定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為交界層,若所述差值大於預設門限值,則確定用戶終端歸屬的樓層為非交界層。
9.如權利要求6、7或8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配置單元,用於將一個小區中非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和交界通道使用的非優先頻點設置成互為異頻。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配置單元進一步將一個小區中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交界通道使用的非優先頻點和所述一個小區的鄰小區中交界通道使用的優先頻點設置成互為異頻。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於室內分布系統分配載波資源的方法及裝置,用於有效降低小區交界層之間產生同頻幹擾的可能性,該方法為針對同一小區內的各通道分別設置有優先頻點,並且在交界通道中僅有交界層用戶才可以使用優先頻點,非交界層用戶則僅能使用非優先頻點,這樣,有效避免了非交界層用戶佔用交界層優先頻點的情況發生,保證了交界層用戶可以佔用優先頻點,從而有效地避免了各小區交界層的用戶之間發生同頻幹擾,進而保證了用戶的通話質量,提高了室內分布系統的服務質量。本發明同時公開了一種基於室內分布系統分配載波資源裝置。
文檔編號H04W16/22GK102271339SQ20101019941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7日
發明者劉陽, 楊哲 申請人: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