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排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0:07:16 1
專利名稱:自動排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排氣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容器的排氣一般是通過設置在容器上的水封裝置及排氣閥門 來實現,但由於水封裝置在排氣時,常常會帶水排出,浪費水資源,而排氣閥 門又需要有人工操作來完成,造成難以操控,且耗費人工。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根 據需要,將容器內氣體從有一定壓力排至微壓的自動排氣裝置。
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排氣裝置,它包括外殼、柱塞、密封圈、固定圈、上 蓋,外殼包括上、下兩個圓柱形腔體,柱塞安裝在外殼內上、下圓柱形腔體交 接處的臺階面上,外殼上部安裝有上蓋,二者之間安裝有密封圈、固定圈。
所述的外殼內,上圓柱形腔體內壁上設有導向板,在導向板下部與下圓柱形 腔體交接的端部設有一段凸起。
柱塞的中間為一段圓柱體,圓柱體一端設有一球體,另一端設有一圓錐形體。
所述的上蓋為分體式,包括內蓋、外蓋,外蓋套裝在內蓋上,分體式上蓋 拆卸安裝方便。
所述的外殼的殼壁外部上方設有螺紋,外殼與上蓋通過螺紋連接,也可為其 它連接方式。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排氣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根據需要 設置,自動調節排氣,保證在將容器內的氣體向外排時,外部空氣不會進入, 使用方便,節約人力,降低了成本。
圖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更進一步的解釋。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外殼l、柱塞2、密封圈3、固定圈4、上蓋5, 外殼1外部上方帶有螺紋,外殼1包括一上圓柱形腔體、下圓柱形腔體,上圓柱形腔體的橫截面大於下圓柱形腔體的橫截面,二者連接處有一臺階面。上 部較大的圓柱形腔體內壁上設有三根導向板,導向板下部與臺階面連接的端部 設有一段凸起,導向板可以在柱塞2被向上頂起時起到導向作用,防止柱塞2 在腔體內搖晃。柱塞2的中部為圓柱體,圓柱體一端為一圓球體,另一端為一 圓錐形體。柱塞2豎直放置在外殼1內,自由狀態的柱塞2的球體卡在外殼1 內的上、下圓柱形腔體的相交接的臺階面處。上蓋5安裝在外殼1上部,上蓋5 與外殼1之間裝有固定圈4,固定圈4上設有一密封圈3。使用時,自動排氣裝 置的下部與設備管道連接,管道內的氣體壓力將柱塞2向上頂起,在柱塞2與 臺階面接觸處會出現縫隙,管道內的氣體將從縫隙排出;當管道內的壓力達到 一定值,即超過活塞2的自重時,氣體壓力將活塞2向上頂到固定圈4的位置, 這時整個排氣裝置被密封,沒有縫隙,排氣裝置停止排放氣體。所述的上蓋5 為分體式,包括內蓋、外蓋,外蓋套裝在內蓋上,分體式上蓋拆卸安裝方便, 外殼1的殼壁外部上方設有螺紋,外殼1與上蓋5通過螺紋連接,也可為其它 連接方式。
可以根據需要的管道氣體壓力值來設定不同重量的柱塞2滿足要求。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動排氣裝置的思路及方法,具體實現該技術方案 的方法和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 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 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本 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份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排氣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外殼(1)、柱塞(2)、密封圈(3)、固定圈(4)、上蓋(5),外殼(1)包括上、下兩個圓柱形腔體,柱塞(2)安裝在外殼(1)內上、下圓柱形腔體交接處的臺階面上,外殼(1)上部安裝有上蓋(5),二者之間安裝有密封圈(3)、固定圈(4)。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動排氣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殼(1) 內,上圓柱形腔體內壁上設有導向板,在導向板下部與下圓柱形腔體交接的端 部設有一段凸起。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排氣裝置,其特徵在於柱塞(2)的 中間部分為圓柱體,圓柱體一端設有一球體,另一端設有一圓錐形體。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自動排氣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上蓋(5) 為分體式,包括內蓋、外蓋,內蓋套裝於外蓋內。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動排氣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外殼(1) 的殼壁上方外部設有螺紋,外殼(1)與上蓋(5)通過螺紋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夠根據容器內氣體壓力狀況自動排氣的裝置,它包括外殼、柱塞、密封圈、固定圈、上蓋,外殼包括上、下兩個圓柱形腔體,柱塞安裝在外殼內上、下圓柱形腔體交接處的臺階面處,外殼上部安裝有上蓋,二者之間安裝有密封圈、固定圈。所述的外殼內的上圓柱形腔體內壁上設有導向板,在導向板下部與下圓柱形腔體交接的端部設有一段凸起。柱塞的中間為一段圓柱體,圓柱體一端設有一球體,另一端設有一圓錐形體。本實用新型的自動排氣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根據需要設置,自動調節排氣,使用方便,節約人力,降低了成本。
文檔編號F16K17/02GK201265678SQ20082003859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14日
發明者顧洪華 申請人:江蘇光陽動力環保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