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飼燒煤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3:55:36
專利名稱:下飼燒煤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下飼燒煤機,屬鍋爐燃燒設備。
下飼燒煤機是一種節能、消煙的燃燒器,其特點是燃燒層在上面、生煤層在下面,燃燒是從上至下(通常稱為明火反燒)。其工作原理是將煤加到煤鬥裡,通過輸煤管內的絞龍將煤送到飼煤槽內堆滿,然後將煤的頂層點燃,通過熱傳導、輔射作用,下層煤開始排出氫化合物可燃氣體(黑煙),可燃氣體上升至火層便被燃燒,這時爐膛溫度迅速提高,表面煤層溫度也迅速升至450°以上。生煤不斷被輸送至飼煤槽內由下頂到上面,燃燒過程反覆進行先將煤內排出的可燃氣體燒掉、再把煤含有的固態可燃物質燒掉,這比起生煤層在上、燃燒層在下的煉煤方式,既可以將煤充分燃燒又清除了本可燃燒的黑煙外冒。
但是作為傳統的下飼燃燒機,在結構上有許多不足之處因而影響了其效果1.在燒煤時,用鼓風機對爐灶內送風,令其回流通過飼煤槽及爐篦片壁上通風孔為煤助燃。這樣送風利用率很低。
2.爐篦片是由多個同樣結構的塊體件串接組合而成。這樣當操作人員將爐鉤探入灶內排渣、調火時,常被掛掉而與燒煤機身相脫離。
3.飼煤槽內燃燒時產生的煤煙常通過輸煤管逆返到煤鬥而排出燒煤機外。
4.飼煤槽上口寬度可達440cm,這樣雖然增大燃燒層表面積,但對面兩壁上通風孔所送風勢根本無法會合,因而使槽中心出現不燃「黑區」。
5.燃畢的爐渣需邊燒爐邊從視火門揚出,這樣造成鍋爐房內煙塵汙染,而且也會影響正常火勢。
6.其絞龍採用管狀軸,因此常出現斷軸軸現象,特別是進入飼煤槽內的絞龍端頭,由於燃煤下燒則響更易斷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術的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高效率、性能可靠的節能、消煙下飼燒煤機。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案如下與已有技術相同,也由煤鬥輸煤絞龍及其驅動電機結構、輸煤管、飼煤槽及爐篦片組成,所不同的是,本身帶有一套供風路有一個在輸煤管外與其形成夾層的供風道,鼓風機通過一段連接管與供風道相通,供風道又與飼煤槽及爐篦片之間形成夾層的風室接通;風室在爐篦片與飼煤槽連接處裝有開口的間隔板使之分成上、下風室;爐篦片是整體鑄成、各壁皆開有通風孔;在輸煤管壁上開一朝向鼓風機的連接管路、其軸線與朝向煤鬥的輸煤管軸線成銳角的喇叭口;飼煤槽上口最大寬度為210cm;在兩側爐篦片旁裝有翻板,其各自操縱杆分別緊貼通風道外壁延至煤鬥處。
為了進一步完善本實用新型,在上述方案基礎上,絞龍軸採用元鋼製成,而飼煤槽進口處的爐篦片向內傾17°。對其下風室的底板可設成雙層錯孔結構,其中一層可抽拉,其操縱杆緊貼通風道延至煤鬥下。對其兩側爐篦片可使之向下俯27°角。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1.其消煙效果很好,排煙黑度可小於林格曼一級。
2.與已有技術同類產品比較,其熱效率得以很大改善經測試,用於立爐可提高15~22%熱效率;用於臥式爐可提高11~18%;用於工業窯爐可提高25~35%。
3.與已有技術同類產品比較,可節煤20~37%。
4.改善了操作環境,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剖圖。
附圖2為
圖1的A向視圖。
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剖圖。
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下風底部結構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一敘述本例是為配合M-5鑄鐵鍋爐或一噸錘鍛打反射爐、0.7噸立爐使用而設計。各圖中標註各部分為電機驅動結構1、煤槽2、防逆煙喇叭口管3,絞龍片4、絞龍軸5、輸煤管6、飼煤槽進口處爐篦片7,側爐篦片8、後爐篦片9、上風室10、下風室11、飼煤槽底12、絞龍13、翻灰板14、鼓風機的連接管15、供風道16、下風室底部雙層錯孔結構操縱杆17。
本實用新型在投入使用中,技術性能得以顯著改進由於絞龍軸5採用了元鋼製成,其機械強度增強了,不再出現斷軸現象;從
圖1可看出,飼煤槽進口處的爐篦片7向槽內傾17°角,這樣當絞龍端頭將煤輸送到槽內從下向上翻時,進口處頂端就不能堆積煤了,因而燃燒過程中也就不致於由於其上部煤層的高溫而影響了絞龍端頭壽命受損、常出現斷頭的情況;在
圖1及圖3中可看到,在輸煤管6側壁上靠近鼓風機連接管15的入口處,開有一個喇叭口管3,從其與輸煤管軸線所呈的夾角可知,當鼓風機為供風道16送風時,喇叭口管3必然為輸煤管6內送入一定風量,且風向朝飼煤槽,這樣當燃燒過程中有些煤煙倒入輸煤管6內向煤鬥2方向擴散時,喇叭口管3所引入的風便足可起到防道煙作用了;從圖2可知,飼煤槽的兩個側爐篦片8的上端面都呈俯角27°,在它們旁邊又設有翻灰板14,這樣在燃燒過程中,有利於頂層燃盡的煤渣自動向兩側滑移而不必人工去撥動;而滑向兩側的煤渣暫讓其堆積在翻灰板14上,讓其餘熱繼續工作同時也讓其殘煤得以燃燒放熱,一段時間後再通過操縱杆將翻灰板14上的煤渣翻倒到下灰坑門定時進行即可,避免了以往直接從視火門出渣時煤渣同出、煙塵擴散、操作人員受烤的弊端;圖2中的飼煤槽上口寬度為210cm,就此以往寬度縮小了一半多,這樣工作時,從對側壁通風孔吹出的風流便可會合,即使整個槽內煤層都送到氧得以充分燃燒、避免了中間黑區的出現;本實用新型之所以設上、下兩個風室10、11,為的是給飼煤吹風均勻、使煤燃燒均勻、完全,下風室11送入的風行至飼煤槽後端後逆程行至上風室10內,以後至前通過通風孔吹風,而上風室10入口處送入的風直接從前至後地吹風,這樣兩個送風行程互補,使吹風均勻;圖4所示的下風室11底部雙層錯孔結構,是當使用時,若煤細渣從爐片上通風孔落入風室內將影響通風效果、一段時間後,便可通過操縱杆17抽拉雙層錯孔結構,將積下的煤灰清倒掉。
權利要求1.一種下飼燒煤機,由煤鬥、輸煤絞龍及其驅動電機結構、輸煤管、飼煤槽及爐篦片組成,其特徵是a、具有一個在輸煤管外與其形成夾層的供風道,鼓風機通過一段連接管路與供風道相連,供風道又與飼煤槽及爐篦片之間形成夾層的風室接通,b、風室在爐篦片與飼煤槽連接處裝有開口的間隔板使之分成上、下風室,c、爐篦片是整體鑄成、各壁皆開通風孔,d、在輸煤管壁上開一朝向鼓風機連接管路、其軸線與朝向煤鬥的輸煤管軸線成銳角的喇叭口,e、飼煤槽上口最大寬度為210cm,f、在兩側爐篦片旁裝有翻板,其各自操縱杆分別緊貼通風道外壁延至煤鬥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煤機,其特徵是a、絞龍軸由元鋼製成,b、飼煤槽進口處爐篦片向內傾17°。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燒煤機,其特徵是下風室的底板設成雙層錯孔結構,其中一層可抽拉,其操縱杆緊貼通風道延至煤鬥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燒煤機,其特徵是兩側爐1002片向下俯27°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系一種下飼燒煤機,它除具有煤鬥、輸煤管、絞龍、飼煤槽結構外,還有與之一體的通風夾層,其飼煤槽上口寬度縮小了一半,在側爐箅片旁還裝有翻板,在輸煤管上還裝有防逆煙風管,這些結構上的改進都是為了達到充分節能、消煙目的。本實用新型應用效果很好;排煙黑度小於林格曼一級;在各種爐上應用,熱效率可提高11~35%;節煤20~37%。
文檔編號F23K3/00GK2040999SQ8821306
公開日1989年7月12日 申請日期1988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1988年9月11日
發明者袁玉秀 申請人:袁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