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06 20:55:41
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包括連接架、託架、驅動缸以及取料臂,連接架上連接有可相對滑動的取料臂,驅動缸的主體固定在託架上,託架兩側安裝有滾輪組件,驅動件的驅動端與連接架固接,所述取料臂包括連接導塊、主體板、吸取件以及插取件,連接導塊一端可滑動地連接在連接架上,另一端固接主體板,吸取件與插取件固定連接在主體板側邊,通過吸取件吸取物料,或者通過插取件插取物料。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取料裝置,通過設置吸取件以及插取件,可抓取不同的物料,無需更換抓取件,可將待加熱的物料順暢地拾取,自動化程度高,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內飾材料的製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內飾件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頂蓬襯墊、不織布襯墊、防滑襯墊、車內地墊以及蓋內墊板等。汽車內飾件通常通過熱壓成型製作,一般通過將兩塊坯料分別加熱後然後通過熱壓在一起成型。現有技術中,製造汽車內飾材料的設備及工藝較落後,尤其加熱設備上的取料裝置,對於拾取帶孔或者軟硬性質不同物料需更換不同的抓取件,造成生產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鑑於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抓取不同物料,提高生產效率的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
[0004]一種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包括連接架、託架、驅動缸以及取料臂,連接架上連接有可相對滑動的取料臂,驅動缸的主體固定在託架上,託架兩側安裝有滾輪組件,驅動件的驅動端與連接架固接,所述取料臂包括連接導塊、主體板、吸取件以及插取件,連接導塊一端可滑動地連接在連接架上,另一端固接主體板,吸取件與插取件固定連接在主體板側邊,通過吸取件吸取物料,或者通過插取件插取物料。
[0005]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架包括框體以及設置在框體中且兩端連接在框體兩端的導向杆,導向杆上形成有螺紋,連接導塊頂端形成有橫向的螺紋孔與導向杆螺紋配合,導向杆的一端固接有手搖柄。
[0006]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導塊底端開設有縱向的夾持槽,連接導塊通過夾持槽與主體板夾持固接。
[0007]進一步地,所述託架包括託板以及連接板,驅動缸垂直安裝且其驅動端可向下升縮地穿出託板底面與連接板固接,並且連接板固接所述框體頂面,通過驅動端伸縮以帶動連接架升降。
[0008]進一步地,所述滾輪組件包括二滾輪,二滾輪相間地設置在託板邊側的外側。
[0009]進一步地,所述吸取件包括抽氣裝置、主氣管、固接杆、分支氣管以及吸盤,抽氣裝置設置在託板上,主氣管通過固接杆固定地連接在主體板的一側,主氣管上具有一主氣孔及若干分支氣孔,主氣孔與抽氣裝置連接,若干分支氣孔分別連接若干分支氣管,每一分支氣管連接有一吸盤,吸盤兩兩相對地安裝在主體板的兩側。
[0010]進一步地,所述主氣管上還設置有若干開關,以控制各分支氣管的氣流。
[0011]進一步地,所述插取件包括氣缸與插針,氣缸兩兩相對地安裝在主體板的兩側,且每一氣缸與主體板之間呈一定的夾角設置,使得兩相對安裝的氣缸的伸縮端在延伸方向交叉,插針安裝在氣缸的伸縮端上,氣缸伸縮端伸出後兩伸縮端上的插針交叉。[0012]進一步地,所述插取件包括抵平板,抵平板通過一連接柱固定地連接在主體板的底側,與主體板底側平行並具有預設的間距,抵平板開設有對應插針穿過的若干穿孔。
[0013]進一步地,所述驅動缸為氣缸,具有兩個,分別安裝在固接在託架中心的一安裝柱的兩側。
[0014]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通過設置吸取件以及插取件,可抓取不同的物料,如無孔的可通過吸取,有孔物料可通過插取,硬質物料可通過吸取,軟質物料可通過插取,無需更換抓取件,可將待加熱的物料順暢地拾取,自動化程度高,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的立體圖;
[0016]圖2為圖1所示的加熱系統的主視圖(圖中部分組件外殼未示出);
[0017]圖3為圖1所示的加熱系統的側視圖;
[0018]圖4為圖1所示的加熱系統的上料傳輸機構的立體圖(同時也示出供料機構);
[0019]圖5為圖4所示的上料傳輸機構的主視圖;
[0020]圖6為圖4所示的上料傳輸機構的俯視圖;
[0021]圖7為圖4所示的上料傳輸機構的取料裝置的立體圖;
[0022]圖8為圖7所示的取料裝置的主視圖;
[0023]圖9為圖8所示的取料裝置的A處放大圖;
[0024]圖10為圖7所示的取料裝置的側視圖;
[0025]圖11為圖6所示的上料傳輸機構上二取料裝置的側視圖;
[0026]圖12為圖1所示的加熱系統的材料加熱輸送機構的立體圖;
[0027]圖13為圖12所示的材料加熱輸送機構的俯視圖;
[0028]圖14為圖13所示的材料加熱輸送機構的傳送帶裝置的立體圖;
[0029]圖15為圖14所示的傳送帶裝置I處的放大圖;
[0030]圖16為圖14所示的傳送帶裝置II處的放大圖;
[0031]圖17為圖2所示的加熱系統的加熱機構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33]請參閱圖1、2、3,本實用新型一種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包括供料機構10、上料傳輸機構20、材料加熱輸送機構30以及加熱機構40,供料機構10供料以供上料傳輸機構20抓取並傳送至物料加熱輸送機構30,材料加熱輸送機構30將物料傳送經過加熱機構40,加熱機構40對經過的物料加熱。
[0034]結合參閱圖4、5、6,供料機構10為一託料架,包括架底框11、架頂板12、支撐杆13、滾輪14以及抵頂塊15。支撐杆13設置在架底框11與架頂板12之間,滾輪14設置在架底框11四角處底部,抵頂塊15分布設置在架頂板12上,對應待支撐的物料尺寸區域,用以支撐待加熱的物料,如塑料板或塑性膜。如此,供料機構10供料時,先將物料層疊放置在抵頂塊15上(層間物料可預設有間隙),然後推動供料機構10,使物料推送至上料傳輸機構20對應的取料區域。
[0035]上料傳輸機構20用於從供料機構10抓取物料並傳送至物料加熱輸送機構30。上料傳輸機構20包括第一機架21、取料裝置22以及傳輸裝置23。第一機架21包括支柱211、頂框212、橫梁213、導向架214以及託帶導軌215。頂框212通過支柱211支撐,橫梁213設置在頂框212內的兩端,導向架214的兩端搭載在頂框212內兩端的橫梁213上。導向架214用以承載並引導取料裝置22。導向架214包括沿第一機架21長度方向延伸的二導軌2141,導軌2141表面開設有導槽,以配合取料裝置22。託帶導軌215平行地設置在導向架214的一側,用以託載取料裝置22的鏈帶或電線等。
[0036]請參閱圖7至圖11,取料裝置22滑動地設置在第一機架21上,用以將待加熱的物料從供料機構10上抓取並通過傳輸裝置23的帶動將物料從第一機架21的一端輸送至另一端。取料裝置22包括連接架221、託架222、驅動缸223以及取料臂224。連接架221包括框體2211以及設置在框體中且兩端連接在框體2211兩端的導向杆2212,框體2211與託架222連接,導向杆2212與取料臂224連接。託架222包括託板2221、固接條2222、滾輪組件2223、擋臂2224以及連接板2225。託板2221上固定地安裝驅動缸223,驅動缸223豎直安裝且其驅動端可向下升縮地穿出託板2221底面,驅動端用以連接連接架221以帶動連接架221升降。本實施例中,驅動缸223為氣缸,具有兩個,分別安裝在一安裝柱的兩側,並且兩驅動缸的驅動端分別連接至連接架221,可提高驅動力以及對連接架221升降的平衡穩定性。固接條2222安裝在託板2221的上下表面的邊緣處,以供安裝滾輪組件2223與擋臂2224。滾輪組件2223安裝在託板2221兩側的固接條2222上,每一滾輪組件2223包括上下相間設置的二滾輪,較佳地,上方的滾輪以配合導向架214的導軌2141的導槽內,下方的滾輪位於導軌2141的底面,提高滾輪與導軌配合的穩定性。本實施例中,託板2221每一側安裝有二組滾輪組件2223。擋臂2224呈L狀,垂直地安裝在一側固接條2222的上表面並且一段向外側延伸,可防止託架222在滾輪脫出時掉路。連接板2225固接在框體2211上,並且與驅動缸223的驅動端連接。如此,通過驅動缸223驅動端伸縮可帶動框體2211及連接板2225上下升降。
[0037]取料臂224用以抓取供料機構10上的物料。取料臂224為兩個,可相對滑動地設置在連接架221兩側。取料臂224包括連接導塊2241、主體板2242、吸取件2243以及插取件2244。連接導塊2241連接主體板2242與導向杆2212,使主體板2242可沿導向杆滑動。連接導塊2241頂端開設有橫向的套設孔,連接導塊2241通過套設孔可滑動地套設在導向杆2212上。連接導塊2241底端開設有縱向的夾持槽,連接導塊2241通過夾持槽與主體板2242夾持固接。吸取件2243與插取件2244固定連接在主體板2242側邊,通過吸取件2243吸取供料機構10上的物料,或者通過插取件2244刺入物件以抓取供料機構10上的物料。吸取件2243包括抽氣裝置200、主氣管201、固接杆202、分支氣管(圖未示)以及吸盤203。抽氣裝置200設置在託板2221上與滾輪組件2223相鄰的一側,用以對取料臂224的部件抽氣而使其具有吸附功能。抽氣裝置200包括抽氣本體2001與底座2002,底座2002固定地連接在託板2221的一側,抽氣本體2001設置在底座2002上。主氣管201通過固接杆202固定地連接在主體板2242的一側,主氣管201上具有一主氣孔及若干分支氣孔,主氣孔與抽氣本體2001連接,若干分支氣孔分別連接若干分支氣管,每一分支氣管連接有一吸盤203。主氣管201上還設置有若干開關,以控制各分支氣管的氣流。吸盤203兩兩相對地安裝在主體板2242的兩側,具體地,每一吸盤203通過一固連支架204固定。插取件2244包括氣缸205、插針206以及抵平板207。氣缸205兩兩相對地安裝在主體板2242的兩側,且每一氣缸205與主體板2242之間呈一定的夾角設置,使得兩相對安裝的氣缸205的伸縮端在延伸方向交叉。具體地,每一氣缸205通過一楔形件208固定。插針206安裝在氣缸205的伸縮端上,每一伸縮端上可安裝若干插針206,本實施例為四根,具體地,可通過在伸縮端上固裝一安裝板209安裝。如此,通過氣缸205的伸縮端伸縮,可帶動插針206伸縮。由於相對的氣缸伸縮端在延伸方向交叉,從而安裝在相對氣缸205上的插針206在伸出後交叉,可便於將物料穿刺穩。抵平板207通過一連接柱210固定地連接在主體板2242的底偵牝與主體板2242底側平行並具有預設的間距。抵平板207用以在抓取物料時將物料抵持平整,以便於吸取或者插入。抵平板207表面開設有對應插針206穿過的若干穿孔,以供插針206插取時穿過抵平板207後插入物料上。
[0038]請再次參閱圖1、4、6,傳輸裝置23包括電機231、帶輪座232以及皮帶233。電機231設置在第一機架21上,具體地位於一端的橫梁213上。帶輪座232分別固定地設置在第一機架21的兩端,具體地位於兩端的橫梁213上,其中一帶輪座232上的轉輪通過電機231驅動轉動。皮帶233套設在兩帶輪座232的轉輪上。如此,通過電機231轉動,可帶動皮帶233轉動。皮帶233與取料裝置22的連接架221固接,並且安裝後連接架221位於導向架214下方。如此,通過皮帶233轉動可帶動取料裝置22沿導向架214移動。可以理解,通過電機231正反轉,可帶動取料裝置22從第一機架21的一端至另一端或從另一端至第一端。
[0039]如此,取料裝置22取料時,供料機構10推送至上料傳輸機構20的一端位於取料裝置22的下方,驅動缸223動作下降連接架221,使吸盤203或者抵平板207貼鄰至供料機構10的物料上,通過吸取件2243或者插取件2244將物料拾取,通常,無孔物料板或者難以刺穿物料板通過吸取件2243吸取,有孔或者易於刺穿的物料板通過插取件2244插取。物料拾取後,驅動缸223動作提升連接架221,從而將物料提升,然後傳輸裝置23的電機231驅動皮帶233轉動,帶動取料裝置22沿導向架214移動,將物料傳送至材料加熱輸送機構30的一端,然後驅動缸223動作下降連接架221,使吸盤203或者抵平板207貼鄰至材料加熱輸送機構30,通過吸取件2243或者插取件2244將物料釋放,如此,物料輸送至材料加熱輸送機構30上。此外,通過連接導塊2241沿導向杆2212滑動,可調節兩取料臂224間的間距,以調節對不同寬度物料的抓取。本實施例中,連接導塊2241與導向杆2212呈螺杆螺紋配合,通過在導向杆2212的一端設置一手搖柄,通過轉動手搖柄帶動導向杆2212轉動,從而促使連接導塊2241在導向杆2212上移動。
[0040]請參閱圖12、13,材料加熱輸送機構30包括第二機架31及設置在第二機架31上的傳送帶裝置32。第二機架31連接上料傳輸機構20與加熱機構40,第二機架31 —端設置在第一機架21的相對供料機構10的一端的下方,另一端連接加熱機構40。第二機架31包括支撐座311與通過支撐座311支撐的頂框312。頂框312包括外圍壁3121及延伸在外圍壁3121內側底端的側緣3122,外圍壁3121為三塊,圍成一具有一端開口的矩形收容框3123,以供容置傳送帶裝置32。
[0041 ] 請參閱圖14、15、16,傳送帶裝置32用以傳送物料經過加熱機構40,傳送帶裝置32的長度較第二機架31長。傳送帶裝置32包括傳送主架321、主轉杆322、電機323、傳送網帶(圖未示)、張緊結構324以及出料導向結構325。傳送主架321包括二側板3211、連接在二側板3211間的橫杆3212與輔助轉杆3213、以及兩端連接在二橫杆3212上與側板3211平行的拉緊條3214。輔助轉杆3213可轉動地設置在二側板3211間,用以對傳送網帶的位於傳送主架321下側的一段抵持張緊並協助轉動。拉緊條3214用以對傳送網帶的位於傳送主架321上側的一段支撐,使承載物料的傳送網帶在傳送中不會下墜。拉緊條3214可分為多段連接,多段根據需要選擇對應的橫杆3212連接,本實施例中每一拉緊條3214分兩段連接。主轉杆322可轉動地設置在傳送主架321的兩端,用以套設傳送網帶的兩端。電機323安裝在傳送主架321上,以帶動其中一主轉杆322轉動。張緊結構324用以對傳送網帶張緊,張緊結構324包括驅動缸3241以及滑蓋3242,驅動缸3241固定地設置在傳送主架321端部的橫杆3212上,驅動缸3241的驅動端套設至主轉杆322上(本實施例為進料端的主轉杆322),可推動主轉杆322沿側板3211滑動並且不妨礙主轉杆322轉動,如此可實現對傳送網帶張緊。二滑蓋3242分別可滑動地蓋合在二側板3211上,二滑蓋3242分別搭載主轉杆322的兩端,在主轉杆322通過驅動缸3241驅動滑動時,二滑蓋3242連同主轉杆322 一起滑動,並且主轉杆322可相對滑蓋3242轉動。本實施例中,電機323驅動可滑動的主轉杆322轉動,為了確保電機323與對應的主轉杆322轉動配合,主轉杆322滑動時,電機323亦需一起滑動,本實施例中,電機323安裝在一安裝板3231上,安裝板3231固接在一側的滑蓋3242上,並且,電機323的輸出端通過一鏈條3232與主轉杆322連接,從而轉動時帶動主轉杆322轉動。可以理解,電機323可固定地設置在傳送主架321的另一側,驅動另一無需滑動的主轉杆322轉動,同樣地可實現張緊與帶轉傳送網帶的功能。出料導向結構325包括擺臂3251與過渡轉杆3252,擺臂3251為多個,每一擺臂3251 —端可擺動地連接在傳送帶裝置32的物料輸出端的主轉杆322上,另一端套設有過渡轉杆3252,使得過渡轉杆3252可轉動。如此,通過調節擺臂3251的擺角,可調節物料的輸出方向,以對輸出的物料導向。
[0042]請參閱圖17,加熱機構40包括爐體41及設置在爐體41內的發熱組件42。爐體41包括爐壁411及由爐壁圍成的爐膛412。兩端的爐壁411相對地開設有開口 4111,以供傳送帶裝置32穿過。頂側的爐壁411開設有散熱窗(圖未示),並且散熱窗頂部設置有遮罩4112,以防止灰塵等落入。發熱組件42設置在爐膛412內且相對地設置在傳送帶裝置32的兩側,用以對傳送裝置32上傳送的物料加熱。每一發熱組件42包括容置框421、發熱元件422以及升降結構423。容置框421內安裝若干呈矩陣排布的發熱元件422,容置框421鄰近傳送裝置32 —側的板面上具有散熱孔,以供發熱元件422散發的熱量傳送至傳送帶裝置32對物料加熱。發熱元件422可為紅外燈或紫外線加熱元件。升降結構423安裝在爐體41內,用以驅動容置框421上下滑動,以調節散熱元件422與物料的距離,實現對物料加熱溫度的控制。升降結構423可為氣缸或者電機驅動,通過氣缸直接驅動容置框421升降或者通過電機帶動螺杆轉動,螺杆與容置框421螺紋配合,螺杆轉動促使容置框421升降。本實施例中,採用電機配合螺杆驅動。進一步地,加熱機構40上還設有二組輔助滾輪43,每組輔助滾輪43的兩個輔助滾輪43上下相對地設置在兩端的爐壁411的開口 4111處,用以輔助傳送帶裝置32的傳送網帶的轉動。
[0043]加熱機構40與材料加熱輸送機構30裝配後,傳送帶裝置32容置在矩形收容框3123內並通過側緣3122支撐,其從收容框3123伸出的一端從爐體41 一端的開口 4111進入,並從另一端的開口 4111穿出。
[0044]材料加熱輸送機構30傳送物料經過加熱機構40加熱時,上料傳輸機構20將物料置入至材料加熱輸送機構30的傳送帶裝置32的傳送網帶上,傳送網帶在電機323的驅動下轉動,將物料傳送至加熱機構40的爐體41內,爐體41內的發熱元件422啟動對物料加熱,並且加熱後的物料在傳送網帶的帶動下從爐體41內輸出。如此,實現對物料的加熱。需要調節加熱溫度時,可通過升降結構423調節發熱元件與物料的距離或者通過控制發熱元件422開啟的數量。
[0045]此外,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進一步包括一電控系統50,電控系統50電性連接供料機構10、上料傳輸機構20、材料加熱輸送機構30以及加熱機構40,以控制各機構在物料加熱過程中的動作。電控系統50採用微機或者PLC程序。
[0046]本實用新型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通過設置供料機構、上料傳輸機構、材料加熱輸送機構以及加熱機構,各機構結構簡單,相互配合,可將待加熱的汽車內飾材料順暢地加熱,自動化程度高,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004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22),其特徵在於:包括連接架(221)、託架(222)、驅動缸(223)以及取料臂(224),連接架(221)上連接有可相對滑動的取料臂(224),驅動缸(223)的主體固定在託架(222)上,託架(222)兩側安裝有滾輪組件(2223),驅動件(223)的驅動端與連接架(221)固接,所述取料臂(224)包括連接導塊(2241)、主體板(2242)、吸取件(2243)以及插取件(2244),連接導塊(2241)—端可滑動地連接在連接架(221)上,另一端固接主體板(2242),吸取件(2243)與插取件(2244)固定連接在主體板(2242)側邊,通過吸取件(2243)吸取物料,或者通過插取件(2244)插取物料。
2.根據權利要求1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22),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架(221)包括框體(2211)以及設置在框體中且兩端連接在框體(2211)兩端的導向杆(2212),導向杆(2212)上形成有螺紋,連接導塊(2241)頂端形成有橫向的螺紋孔與導向杆(2212)螺紋配合,導向杆(2212)的一端固接有手搖柄。
3.根據權利要求1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22),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導塊(2241)底端開設有縱向的夾持槽,連接導塊(2241)通過夾持槽與主體板(2242)夾持固接。
4.根據權利要求2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22),其特徵在於:所述託架(222)包括託板(2221)以及連接板(2225),驅動缸(223)垂直安裝且其驅動端可向下升縮地穿出託板(2221)底面與連接板(2225)固接,並且連接板(2225)固接所述框體(2211)頂面,通過驅動端伸縮以帶動連接架(221)升降。
5.根據權利要 求1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22),其特徵在於:所述滾輪組件(2223)包括二滾輪,二滾輪相間地設置在託板(2221)邊側的外側。
6.根據權利要求1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22),其特徵在於:所述吸取件(2243)包括抽氣裝置(200)、主氣管(201)、固接杆(202)、分支氣管以及吸盤(203),抽氣裝置(200)設置在託板(2221)上,主氣管(201)通過固接杆(202)固定地連接在主體板(2242)的一側,主氣管(201)上具有一主氣孔及若干分支氣孔,主氣孔與抽氣裝置(200)連接,若干分支氣孔分別連接若干分支氣管,每一分支氣管連接有一吸盤(203),吸盤(203)兩兩相對地安裝在主體板(2242)的兩側。
7.根據權利要求6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22),其特徵在於:所述主氣管(201)上還設置有若干開關,以控制各分支氣管的氣流。
8.根據權利要求1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22),其特徵在於:所述插取件(2244)包括氣缸(205)與插針(206),氣缸(205)兩兩相對地安裝在主體板(2242)的兩側,且每一氣缸(205)與主體板(2242)之間呈一定的夾角設置,使得兩相對安裝的氣缸(205)的伸縮端在延伸方向交叉,插針(206)安裝在氣缸(205)的伸縮端上,氣缸伸縮端伸出後兩伸縮端上的插針(206)交叉。
9.根據權利要求8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22),其特徵在於:所述插取件(2244)包括抵平板(207),抵平板(207)通過一連接柱(210)固定地連接在主體板(2242)的底側,與主體板(2242)底側平行並具有預設的間距,抵平板(207)開設有對應插針(206)穿過的若干穿孔。
10.根據權利要求6用於生產汽車內飾材料的加熱系統上的取料裝置(22),其特徵在於:所述驅動缸(223)為氣缸,具有兩個,分別安裝在固接在託架(222)中心的一安裝柱的兩側
【文檔編號】B65G47/91GK203806681SQ201420142398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7日
【發明者】龔偉其 申請人:廣州市番禺科騰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