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疊合板預留電氣管路用分體式接線盒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09:04: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裝配式疊合板預留電氣管路用分體式接線盒,屬於電氣預留預埋接線盒領域。
背景技術:
根據《建築產業現代化發展綱要》的要求,到2020年,我國裝配式建築將佔新建建築的比例要在20%以上。目前全國已有56個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11個住宅產業化試點城市。綜合來看,裝配式建築和建築產業化的發展已成為必然趨勢。隨之而來的問題在於,在裝配式建築電氣施工中預留預埋環節需要做出進一步的提高與改善。
目前在裝配式疊合板電氣預留預埋施工中,傳統的接線盒存在以下明顯缺陷:首先,破損率高。接線盒在疊合板生產時期已依據圖紙位置預埋完成,接線盒部分埋至疊合板內,部分外露在疊合板上方,且在疊合板出廠前接線盒四面敲落孔處均已安裝電氣管路接頭,因此,在疊合板裝卸及運輸期間,接線盒外露部分極易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現象,且由於疊合板安裝施工工序存在各專業交叉作業情形,因此接線盒外露部分也會遭受嚴重破損。其次,接線盒修補困難。由於傳統接線盒的整體性,因此接線盒修補時需要將整個接線盒全部從疊合板中剔出,更換新的接線盒並在原位置進行灌漿固定,此修補工序十分繁瑣,費時費力。最後,不利於電氣管路敷設排布。傳統的接線盒只有四個面供電氣管路敷設,由於疊合板上桁架筋的存在,極大限制了電氣管路敷設的路由,因此在考慮電氣管路彎曲半徑的前提下,電氣管路在與接線盒接駁時需要進行多次彎曲繞行,從而使敷設難度加大,不易操作,並給後期穿線帶來極大影響。
由此可見,疊合板上使用傳統接線盒無論在人工投入、主材投入等方面均存在著嚴重浪費的現象,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裝配式疊合板預留電氣管路用分體式接線盒,其分體結構簡單實用,不易造成破損,修補更換方便快捷,電氣管路敷設方式可多樣化,敷設排布難度小,易操作,施工成本低。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裝配式疊合板預留電氣管路用分體式接線盒,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可上下拼接為一體的上、下盒體,上盒體為六邊形截面、具有一個敞口、六個側壁的盒體,下盒體為六邊形截面、具有兩個敞口、六個側壁的盒體,上盒體的六個側壁上各設有一個敲落孔,敲落孔與上盒體側壁連結為一體且用力敲擊後可脫離上盒體側壁而形成一個安裝孔。
所述上、下盒體互相拼接相對的敞口端均設有承插搭接面,其中:當所述上、下盒體上下拼接為一體後,所述上盒體的承插搭接面位於所述下盒體的承插搭接面內側。
所述上、下盒體的截面優選為正六邊形。
拼接在一起的所述上、下盒體的所述承插搭接面之間灌注膠粘劑而實現牢固密封。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為分體結構,簡單實用,在疊合板裝卸、運輸及交叉作業施工期間不易造成破損,修補、更換方便快捷,電氣管路敷設方式可多樣化,敷設排布難度小,易操作,電氣管路主材消耗少,施工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上盒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下盒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說明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裝配式疊合板預留電氣管路用分體式接線盒包括可上下拼接為一體的上盒體10、下盒體20,上盒體10為六邊形截面、具有一個敞口、六個側壁11的盒體,下盒體20為六邊形截面、具有上下兩個敞口、六個側壁21的盒體,上盒體10的六個側壁11上各設有一個敲落孔12,敲落孔12與上盒體10側壁11連結為一體且用力敲擊後可脫離上盒體10側壁11而形成一個接駁電氣管路50的安裝孔。
在實際設計中,上盒體10的六個側壁11也可以選擇其中至少四個側壁來設計有敲落孔12,不一定非要設計為六個,當然設計為各側壁11均具有一個敲落孔12是最佳方案。
在實際設計中,敲落孔12與上盒體10側壁11之間可以通過點痕線等形式可分離地連結,在實際製作時可為一體成型。安裝孔的尺寸應與待接駁的電氣管路50的截面尺寸相適配。
如圖2和圖3,上盒體10、下盒體20互相拼接相對的敞口端分別設有承插搭接面13、23,其中:當上、下盒體10、20上下拼接為一體後,上盒體10的承插搭接面13位於下盒體20的承插搭接面23內側。換句話說,上盒體10的截面尺寸略小於下盒體20的截面尺寸,以便於施工時互相承插。
較佳地,上、下盒體10、20的截面設計為正六邊形。
另外,在實際使用中,拼接在一起的上、下盒體10、20的承插搭接面13、23之間灌注膠粘劑而實現牢固密封。
如圖3,較佳地,下盒體20的側壁21底部設有供安裝使用的盒耳22,圖3中示出了相對設有兩個盒耳22的情形。
在實際設計中,下盒體20的高度與疊合板30的高度相適配,即下盒體20的高度與疊合板30的高度相一致,而上盒體10的高度應根據現澆層40的高度進行合理設計,一般地,現澆層40的高度要大於上盒體10的高度。
如圖4,使用時,本實用新型的下盒體20在疊合板生產期間直接預埋在疊合板(裝配式疊合板)30內,因下盒體20的高度與疊合板30的高度相一致,因此下盒體20在疊合板30上不會有外露部分,在裝卸、運輸過程中不易出現破損。
當預埋有下盒體20的疊合板30現場安裝完畢,需要進行電氣管路施工時,根據電氣需求,選擇上盒體10上的合適敲落孔12進行敲擊,在合適位置形成合理數量的安裝孔,不一定非要使所有的敲落孔12形成安裝孔。而後各電氣管路50通過相應安裝孔在上盒體10上實現接駁,相應電氣管路50之間在上盒體10與下盒體20形成的內腔中進行連接。這樣的接駁方式減少了電氣管路50的彎曲繞行次數,降低了敷設難度,還減少了封堵不必要安裝孔的工序。
然後將連接好電氣管路50的上盒體10通過承插方式與下盒體20拼接在一起並灌注膠粘劑,兩者實現牢固密封。
最後澆築現澆層40,將電氣管路50和上盒體10埋設在現澆層40內,從而完成整個裝配式疊合板電氣預留預埋施工作業。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破損率低。與傳統接線盒相比,本實用新型接線盒只有下盒體預埋在疊合板內,因此完全避免了在疊合板裝卸及運輸過程中發生損壞現象,並且,上盒體待疊合板安裝完畢,電氣管路施工時才與下盒體拼接安裝,因此減少了各專業交叉作業施工過程中造成損壞。
2、修補快捷,更換方便。由於本實用新型是上、下盒體的分體式結構,下盒體完全預埋於疊合板內不會造成損壞,只有上盒體損壞時才需要進行拆除更換,而分體式的上、下盒體的設計使得對上盒體的更換、修補變得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3、利於電氣管路敷設排布。與傳統接線盒相比,本實用新型設計有六個敲落孔,比傳統接線盒可多出兩個安裝孔,因此在使電氣管路滿足規範要求的彎曲半徑前提下,電氣管路在本實用新型上的接駁有了更多的選擇,可有效減少彎曲繞行次數,大大節省了電氣管路主材消耗,敷設難度小,易操作。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及其所運用的技術原理,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任何基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基礎上的等效變換、簡單替換等顯而易見的改變,均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