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的製作方法
2023-05-06 18:38:21 1
專利名稱: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器材,特別是一種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
背景技術:
對於機械通氣及氣管切開等人工氣道開放的患者,院內感染是病情惡化危及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因現有的一次性吸痰管在使用中造成的院內感染機率比較大。目前國內外給予病人吸痰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密閉吸痰管吸痰法,它只能用於機械通氣患者於氣道及呼吸機管路密閉達到較嚴格的避免外源性感染的條件。此類吸痰管目前均為進口,每根價格均在150-200元左右,且一日一根。其缺點為1.管道較硬,對於清醒病人痛苦較大。2.由於人為延展呼吸管路,致使氣道阻力增加,使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加重病情的危險因素存在。3.吸痰管道過長過硬在吸痰時易造成氣道黏膜損傷發生。4.吸痰管道前端有兩個對稱的吸孔及主孔,對痰液粘稠者達不到較好的吸痰效果。另一種為普通一次性吸痰管吸痰法,即將消毒的吸痰管抽出套袋,為了便於吸痰,減少痰液粘附於管壁上且易吸出及與氣管插管粘連不易拔出吸痰管,需將吸痰管在蒸餾水中潤溼內外壁,然後再行吸痰過程。這個過程很容易將外源性感染因素帶入患者氣道內造成感染。而且,這兩種吸痰管吸痰方法其準備吸痰過程稍長,由於得不到及時吸痰,呼吸機會將痰液以40L-70L/min的氣流速度將痰液吹向遠端。
通過實驗證明,在搶救病人24小時後,其呼吸機管路每單位及放置吸痰物品的盒子、蒸餾水中均培養出相鄰和該病人以及病房環境中的致病菌。在這樣的環境中上述第二種吸痰方法有很大機率造成院內感染。通過對上機病人跟蹤研究,結果證明上呼吸機72小時的患者60%有院內感染發生,一周後發生院內感染的機率增加到100%。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增加一次性吸痰管的潤滑度、柔軟度及滅菌度,降低或避免院內感染發生的機率,提高搶救病人成功率的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同時,還可以減輕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減輕病人的痛苦,降低製造成本,降低醫療費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包括有一次性吸痰管管體及醫用塑膠袋,其中所述醫用塑膠袋是在其內裝有一定量蒸餾水或生理鹽水的筒狀密封塑膠袋,在距該袋的兩端封口處3-4釐米處面上各設有一道易撕開的斷裂線;所述一次性吸痰管設置於塑膠袋中。易撕開的斷裂線最好設在距塑膠袋的兩端封口處3釐米處。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是鑑於目前呼吸系統疾病有不斷增多的趨勢,一次性吸痰管的用量也在不斷增加,醫療費用也在不斷增大的情況下,使用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不僅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同時也降低了醫療費用,最大程度地減少院內感染的發生及降低醫療成本,減輕患者身體上的痛苦和經濟上的負擔,對國家和患者都有明顯效益。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加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包括有一次性吸痰管管體3及醫用塑膠袋1,所述醫用塑膠袋1是在其內裝有一定量蒸餾水或生理鹽水2的筒狀密封塑膠袋,一次性吸痰管3設置於塑膠袋1內。在距該袋的兩端封口3-4釐米處面上各設有一道易撕開的斷裂線4,該線4最好設在距塑膠袋1的兩端封口處3釐米處;易撕開的斷裂線4也可以是設在距該袋的兩端封口3-4釐米處邊部的切口。
本實用新型的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是這樣實現的選用有親水塗層的塑料管制成的一次性吸痰管3,將其密閉在灌注5毫升的蒸餾水或生理鹽水2的塑膠袋1中,然後密封塑膠袋。在距塑膠袋1的兩端封口處約3釐米處壓制有易撕開的斷裂線或設在其邊部的切口4,其目的是方便使用,減少外源性感染。然後,經環氧乙烷消毒,製成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
當用於有機械通氣及氣管切開等人工氣道的患者時的操作步驟1.撕開塑膠袋的一端包裝斷裂線或切口4,將吸痰器端安在一次性吸痰管3上,使袋中的蒸餾水吸入吸痰器中以達到潤滑吸痰管3的目的。2.施術者一隻手挾住吸痰管3與吸痰器接口,另一隻手抻掉吸痰管3另一端包裝斷裂線4,而後用這隻手握住中間塑膠袋1的包裝部分,捏住吸痰管3進行吸痰操作。整個過程操作人員的手沒有接觸吸痰管3,也沒有使吸痰管3接觸到其它器皿及周圍物品。
使用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吸痰後,觀察其1天、3天、7天之內痰培養與空氣培養及床周菌培養結果的異同,並與回顧病例進行比較。
我們以對30例機械通氣患者施行降低院內感染率的吸痰管進行吸痰,同時進行了其與10例密閉式吸痰管吸痰及30例普通開放式吸痰管吸痰的比較。我們發現密閉式吸痰管吸痰及降低院內感染率的吸痰管吸痰法,其痰培養菌結果與病室空氣及床周單位痰培養在7天之內非同一菌株,而普通吸痰管吸痰法卻在3天左右其痰培養結果與空氣培養及床周菌培養有相同的菌株存在,說明醫源性感染存在,其較密閉式吸痰管吸痰及降低院內感染率的吸痰管吸痰法更早出現院內感染。而密閉式吸痰管吸痰法及降低感染率的吸痰管吸痰法再出現院內感染的時間沒有顯著性差異。見表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與普通吸痰管及密閉式吸痰管的比較方法/其它 例數(個)出現院內感染菌 與周圍環境菌株時間(日) 相一致時間(日)普通吸痰管吸痰30 2.67±0.56 3.00±0.632法降低院內感染率30 7.25±0.50 4.75±0.957的吸痰管吸痰法密閉吸痰管吸痰10 7.50±0.707 5.50±0.707法方差分析F值0.726 10.929S 0.510 0.0041-2 0.006組間比較 無差異 1-3 0.0032-3 0.28權利要求1.一種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包括有一次性吸痰管管體及醫用塑膠袋,其特徵是所述醫用塑膠袋(1)是在其內裝有一定量蒸餾水或生理鹽水(2)的筒狀密封塑膠袋,在距該袋的兩端封口3-4釐米處面上各設有一道易撕開的斷裂線(4);所述一次性吸痰管(3)設置於塑膠袋(1)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其特徵是易撕開的斷裂線(4)最好設在距塑膠袋(1)的兩端封口處面上3釐米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其特徵是所述易撕開的斷裂線(4)是設在距該袋的兩端封口3-4釐米處邊部上的切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包括有一次性吸痰管管體及醫用塑膠袋,醫用塑膠袋是在其內裝有一定量蒸餾水或生理鹽水的筒狀密封塑膠袋,一次性吸痰管設置於塑膠袋中。在距該袋的兩端封口處3-4釐米處面上各設有一道易撕開的斷裂線。其有益效果是鑑於目前呼吸系統疾病有不斷增多的趨勢,一次性吸痰管的用量也在不斷增加,醫療費用也在不斷增大的情況下,使用降低院內感染率的一次性吸痰管不僅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同時也降低了醫療費用,最大程度地減少院內感染的發生及降低醫療成本,減輕患者身體上的痛苦和經濟上的負擔,對國家和患者都有明顯效益。
文檔編號A61M1/00GK2698354SQ20042002877
公開日2005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04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04年4月15日
發明者趙子發, 郝俊良, 徐磊, 藏海林 申請人:徐磊, 郝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