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11:00:06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鼻竇炎是指一個或多個鼻竇發生炎症,累及的鼻竇包括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症狀為鼻阻塞、膿涕、局部疼痛和頭痛及嗅覺下降等。這是一種在人群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對於鼻竇炎目前尚缺少安全有效的治療藥物。
本發明中藥所涉及藥材的研究現狀如下乳香來源橄欖科乳香樹屬植物乳香樹Boswellia carterii Birdw. [B. sacra Fluek.]、藥膠香樹 B. bhawdajiana Birdw.及野乳香樹 B. neglecta M. Moore 等,以其樹幹皮部傷口滲出的油膠樹脂。功能主治活血止痛。用於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 瘡癰腫痛;外用消腫生肌。
沒藥來源橄欖科沒藥屬植物沒藥樹Commiphora myrrha Engl. [C. moImoI Engl.]及同屬他種植物的樹幹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功能主治散瘀止痛,外用消腫生肌。 用於跌打淤血腫痛,癰疽腫痛,胸腹諸痛;外用治瘡口久不收斂。
浙貝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乾燥鱗莖。功能主治清熱散結,化痰止咳,用於風熱犯肺,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癧,瘡毒。
鬱金來源本品為姜科植物溫鬱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 薑黃 Curcuma longa L.、廣西莪朮 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 或蓬莪朮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乾燥塊根。功能主治行氣化瘀,清心解鬱,利膽退黃。用於經閉痛經,胸腹脹痛、刺痛,熱病神昏,癲癇發狂,黃疸尿赤。
防風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防風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的乾燥根。功能主治解表祛風,勝溼,止痙。用於感冒頭痛,風溼痺痛,風疹瘙癢,破傷風。
酒知母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的乾燥根莖用黃酒噴灑拌炒晾乾。功能主治清熱瀉火,生津潤燥。`用於外感熱病,高熱煩渴, 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陳皮來源本品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功能主治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用於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黃苗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苗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 Hsiao 或膜英黃苗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 的乾燥根。功能主治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酒黃柏來源本品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黃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乾燥樹皮用黃酒噴灑拌炒晾乾。功能主治清熱燥溼,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溼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盜汗, 遺精,瘡瘍腫毒,溼疹瘙癢。鹽黃柏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盜汗骨蒸。
連翅來源本品為木犀科植物連翅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 Vahl的乾燥果實。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於癰疽,瘰癘,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 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
桔梗來源本品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乾燥根。功能主治宣肺、祛痰、利咽、排膿、 利五臟、補氣血、補五勞、養氣,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小便癃閉。
廣木香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的乾燥根。功能主治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用於胸脘脹痛,瀉痢後重,食積不消,不思飲食。煨木香實腸止瀉。用於洩瀉腹痛。
牽牛子來源本品為旋花科植物裂葉牽牛Pharbitis nil (L. ) Choisy或圓葉牽牛Pharbitis purpurea (L. )Voigt的乾燥成熟種子。功能主治灣水通便,消痰漆飲, 殺蟲攻積。用於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絛蟲病。
金銀花來源本品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紅腺忍冬 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銀花(毛萼忍冬)Lonicera confusa DC.或毛花柱忍冬 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散風熱。 用於癰腫疔瘡,喉痺,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熱。
甘草來源本品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脹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 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乾燥根。功能主治
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 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癒鼻竇炎的目的。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乳香12份、沒藥12份、浙貝16份、鬱金12份、防風10份、知母20份、陳皮10份、黃芪20份、酒黃柏20 份、連翹10份、桔梗10份、廣木香8份、牽牛子16份、金銀花10份、甘草6份。
下面結合臨床實驗 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一般資料發明人2009年6月-2012年9月間共收集73例確診為鼻竇炎的門診患者,年齡22-68 歲,病程1-17年。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空白組23例。兩組年齡、病情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2、試驗方法2.1治療組口服本發明按照具體實施例1製得的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
2. 2空白組口服安慰劑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3.1療效標準痊癒臨床症狀全部消失,試驗室檢查正常。好轉臨床症狀減輕,病情得到控制,實驗室檢查改善或正常。無效臨床症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
3. 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I。
表I兩組療效比較
權利要求
1. 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乳香12份、沒藥12份、浙貝16份、鬱金12份、防風10份、知母20份、陳皮10份、黃芪20份、酒黃柏20份、連翹10份、桔梗10份、廣木香8份、牽牛子16份、金銀花10份、甘草6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鼻竇炎的中藥,其特徵在於,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藥材製備而成乳香12份、沒藥12份、浙貝16份、鬱金12份、防風10份、知母20份、陳皮10份、黃芪20份、酒黃柏20份、連翹10份、桔梗10份、廣木香8份、牽牛子16份、金銀花10份、甘草6份。實驗證明,本發明能夠安全有效治療鼻竇炎。
文檔編號A61P11/02GK103041313SQ20131000952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1日
發明者周國生 申請人:周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