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銀屑病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5:03:26 3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銀屑病的藥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製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藥藥物。
背景技術:
銀屑病又稱牛皮癬,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具有頑固性和復發性的特點。牛 皮癬病理生理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基底層角朊細胞進入增生池的較正常明顯增多,且細胞增殖 加速,絲狀分裂周期從正常的311小時縮短至37. 5小時.表皮通過時間也從28-56天縮短至3-4 天,由於角朊細胞過快的通過表皮,使它來不及完全成熟,在組織學上出現角化不全,顆粒層消 失。其皮損特徵是起初出現紅斑丘疹,表皮覆蓋一層層銀白鱗屑,皮膚乾枯、脫屑結痂有的 皮膚症狀連成一片,狀如地圖,有的瘙癢,流膿流水,血跡斑斑,目不忍睹。銀屑病有明顯 的季節性,多數患者病情春季、冬季加重,夏季緩解。全國總患病率為0.72%。,男性多於女 性,北方多於南方,城市高於農村。初發年齡男性大多為20-39歲,女性大多為15-39歲,近 十年來發病率有上升和提前的趨勢。
銀屑病好發於裸露部位,如頭部、四肢、前胸、後背等部位。雖不危及生命,但經久治 不愈,逐年迀延復發加重,脫屑瘀血,燥癢難忍,給患者身體和身心健康帶來極大的痛苦, 嚴重影響到生活質量,尤其是少男少女,肌表羞於外露,直接影響美觀,給學習、工作、交 朋友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不論是病人、病人親屬或醫生,都希望能找到根治銀屑病的方法 。雖然現有技術中治療銀屑病有中藥也有西藥,有內服也有外用,遺憾的是,由於銀屑病的 發病原因極其複雜,至今尚未完全弄明白,所以至今還未找到根治銀屑病的方法,絕大多數 病人經過或長或短的緩解之後又會復發,最短的只緩解半個月就復發了,最長的則緩解22年 後又再復發。再說,並不是所有的病人通過治療,皮膚病變都能完全退淨的,尤其是經過了 多種方法治療,病程比較長的病人,要獲得長期緩解的機會就更少了。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外用和內服同時使用的 標本兼治的治療銀屑病的中藥藥物。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本發明包括外用藥和口服藥 外用藥按照重量份計算,治療銀屑病中藥藥物是由中藥原料龍葵10-80份、鴨蹠草20-150份、白鮮皮10-200份、黃荊子10-IOO份、蜂蠟5-IOO份、農吉利8-200份、蛇油10-180 份組成;
口服藥按照重量份計算,它是由中藥原料土茯苓5-150份、紫草8-200份、大青葉 10-150份、玄參10-100份、白鮮皮5-100份、威靈仙10-200份、白花蛇舌草5-80份、丹參 10-200份、馬齒莧15-200份、蜂膠3-100份組成。
最佳的外用藥是由中藥原料龍葵60份、鴨蹠草60份、白蘚皮50份、黃荊子20份、 蜂蠟20份、農吉利15份、蛇油12份組成;
口服藥是由中藥原料土茯苓50份、紫草30份、大青葉30份、玄參30份、白鮮皮20份、 威靈仙20份、白花蛇舌草18份、丹參16份、馬齒莧15份、蜂膠50份組成。
本方以清熱解毒、消斑化瘀、祛溼止癢、養血潤燥為功效。外用藥中的龍葵為茄科屬 植物龍葵的全草,又名老鴉眼睛草、黑茄子、野海椒等,根與種子亦可藥用,味苦,性寒, 功效為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消腫,主治疔瘡癰腫、毒蛇咬傷、尿路感染、慢性支氣管炎 和腫瘤;鴨蹠草科屬分類鴨蹠草科,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主治風溼感冒,熱病發熱 ,咽喉腫痛,癰腫疔毒,水腫,小便熱淋澀痛;白鮮皮為雙子葉植物藥芸香科植物白鮮的 根皮,功效祛風,燥溼,清熱,解毒,主治治風熱瘡毒,疥癬,皮膚痒疹,風溼痺痛 ,黃疸;山豆根山豆根為豆科植物越南槐的根,性苦寒,有毒,功效清熱解毒,利咽消 腫;黃荊子為馬鞭草科植物黃荊的果實,性味辛苦,溫,功用主治祛風,除痰,行氣 ,止痛,治感冒,咳嗽,哮喘,風痺,瘧疾,胃痛,疝氣,痔;農吉利為豆科植物野百合 的全草,味苦性寒、有毒,功能為清熱、利溼、解毒,主治痢疾、瘡癤等。
內服藥中的土茯苓為雙子葉植物藥百合科植物,味甘,性涼,無毒,功效主治解毒 ,除溼,利關節,治梅毒,淋濁,筋骨攣痛,腳氣,疔瘡,癰腫,瘰癧;紫草為紫草科植 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 、 紫草Lithospe 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或內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的乾燥根,性味甘、鹹,寒,歸新 、肝經,功能主治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用於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 溼疹,水火燙傷;大青葉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乾燥葉,性味 與歸經苦,寒,歸心、胃經,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用於溫邪入營,高熱神 昏,發斑發疹,黃疸,熱痢,痄腮,喉痺,丹毒,癰腫;玄參玄參屬植物玄參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端年生草本,藥用其根及同屬近緣植物之乾燥根,味苦 甘微鹹,性微寒無毒,歸心、肺、胃、腎經,玄參是清熱涼血藥的一種,也是滋陰降火的常 用藥,不僅可以解熱,還有除煩止渴、潤燥滑腸、利尿、消炎、利咽解毒、強心降壓的作用 ;威靈仙為毛莨科植物威靈仙的根,性味辛鹹,溫,有毒,功用主治祛風溼,通經絡 ,消痰涎,散癖積,治痛風、頑痺、腰膝冷痛,腳氣,瘧疾,癥瘕積聚,破傷風,扁桃體炎 ,諸骨鯁咽;白花蛇舌草為茜草種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帶根全草,性味苦甘,寒,入心、 肝、脾三經,功用主治清熱,利溼,解毒,治肺熱喘咳,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 痢疾,尿路感染,黃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腫瘤;丹參為唇 形科鼠尾草屬植物丹參的根,味苦,性微寒,功能為活血祛瘀、安神寧心、消癰止痛,主治 血行不暢、胸痺絞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跌打損傷及驚悸不眠、癰疽腫痛等證;馬齒 莧馬齒莧為馬齒莧科肉質草本植物馬齒莧的全草,性味歸經功效酸、寒,歸大腸經、 肝經,涼血解毒,止痢止血,馬齒莧清熱涼血解毒、散血消腫,且有抗過敏、抗炎效能,對 熱毒、溼熱毒瘡瘍等頗有療效。
以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採用外搽內服相結合的的方式,以外用為主,內服為輔,兩方 並用共奏清熱解毒、消斑化瘀、祛溼止癢、養血潤燥等功能,諸藥合用,相得益彰,即可外 散肌表之風毒,又能內清血中之熱毒,以收攻邪祛病之功。經大量臨床應用療效非常滿意, 有極高治癒率,且無任何毒副作用。
本發明經毒理研究表明,本品臨床用藥劑量安全可靠,未發現任何毒性反應和副作用, 表明人體長期服用安全。
銀屑病的臨床表現
1、 尋常型銀屑病
(1) 基本損害為紅色丘疹或斑丘疹,米粒至綠豆大小,可融合成邊緣清楚的斑塊,上覆有 銀白色鱗屑,刮去鱗屑後有發亮的薄膜,稱薄膜現象;再刮去薄膜即可見點狀出血,稱點狀 出血現象。
(2) 根據皮損形態有點滴狀,錢幣狀和地圖狀等。按病情的發展可分為進行期、穩定期和 退行期。在進行期可有同形反應。
(3) 特殊部位的皮損頭部皮損處頭髮常成簇無脫髮;面部皮損為點滴狀或脂溢性皮炎狀 ,或呈蝶狀鱗屑薄或無;小腿皮損或帶紫色,伴有苔蘚樣變,酷似慢性溼疹;少數病例可有 黏膜病變。表現為口唇上有銀白色鱗屑、頰黏膜及上顎有灰黃色或白色環形斑片。
(4) 皮損一般數目較多,分布廣泛,呈對稱性,好發於頭皮,四肢甲面及臀部,也有局限 於某一部位的。部分病人有指、趾甲病變,常見甲板的點狀凹陷。
2、 膿皰型銀屑病
(l)掌蹠膿皰型銀屑病病損僅局限於手足部,多發生於掌蹠。皮損為針頭至粟粒大小的
對稱性紅斑,斑上有膿皰,不易漬破,IO餘天后自行乾涸,結痂。痂脫後出現小片鱗屑,鱗 屑下又有新膿皰形成,反覆發生。常伴有甲板病變,甚者甲下可有膿液積聚。病程頑固,不 易治癒。
(2)泛發性膿皰開銀屑病基本損害為針頭至米粒大淺在的無菌性膿皰,基底潮紅,可成 群發生在尋常型損害上,也可發於非皮損處。可融合成"膿湖"。此型常伴有溝狀舌及寒戰 ,高熱等全身症狀。常見輔助檢査可見白細胞增多,血沉加快。
3、 關節型銀屑病
(1) 病變多侵犯手足多個小關節,也可侵犯肘、腕、踝、膝、脊柱和骶髂大關節。症狀表 現與類風溼性關節炎相似,疼痛較輕,也有致關節骨質破壞嚴重而成毀形性關節炎。
(2) 皮損和甲板病變常隨關節病變的加重而加重,皮損常有滲出傾向或伴膿皰型。
4、 紅皮病型銀屑病
(1) 皮損特點為全身皮膚瀰漫性潮紅,有大量脫屑,但常有邊界清楚的小片正常皮膚存在 ,稱為皮島,甲板增厚,可有脫落,常伴發熱,關節痛等。
(2) 本型常因外用強烈刺激性的藥物或處理不當而誘發病程漫長,易復發,預後不良。 臨床資料
申請人經過五年多的時間研究試驗,經過臨床應用該方法治療銀屑病285例,並與複方 青黛膠囊口服及2%水楊酸軟膏外用綜合治療作對照研究,結果證明治療組痊癒85%,顯效 5%,有效8%,無效2%,對照組痊癒10%,顯效15%,有效55%,無效20%,兩組痊癒率有明顯 差異。
治療組285例中男184例,女101例,年齡最小者3歲,最大81歲;病程最短20天,最長 55年。診斷尋常型226例,紅皮病型54例,膿皰型5例。病期進行期192例,靜止期81例 ,退行期12例。285例其中有162例接受過多種藥物治療因療效不佳,或因副作用較大而專程 接受此療法。
對照組110例中男61例,女49例,年齡最小者5歲,最大76歲;病程最短一個月,最長 35年。診斷為尋常型者98例,紅皮病者8例,膿皰型4例。病期進行期69例,靜止期26例, 退行期15例。110例其中有65%的患者曾接受過其他藥物治療。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l:吳某,男,36歲,湖南長沙人,於2001年6月15日,因患全身(尋常型)銀 屑病6年,並發局部奇癢,曾在當地醫院多方面治療不見好轉,特來我門診檢査身體無異常 ,經採用該口服方藥製作蜜丸(每丸5克),每日二次,每次二丸;及外用方藥提取物製成
霜劑,使用前用洗浴液洗淨全身,再外擦霜劑,每日二次,使用二個月後痊癒。
典型病例2:劉某,男,17歲,四川成都市學生,於2003年3月20日,因患銀屑病四肢( 膿皰型)三年多曾求醫幾家醫院,治療時好時壞,久而不愈,來我門診體査均正常,經採用 該口服方藥製作蜜丸(每丸5克),每日二次,每次二丸;及外用方藥提取物製成霜劑,先 用低濃度高錳酸鉀清洗後,塗擦局部,每日二次, 一個月後好轉,繼續使用二個月,復査時 痊癒。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l:外用藥稱取中藥原料龍葵60份、鴨蹠草60份、白蘚皮50份、黃荊子20份、 蜂蠟20份、農吉利15份、蛇油12份備用,將藥物精選稱量配齊,方中蜂蠟,蛇油製作完畢後 混合,其餘均用清潔水洗淨後再用蒸餾水煎煮三次,第一次按總量加7倍水浸泡半小時,加 熱煮沸2小時,得煎煮液備用;第二次加5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5小時,得煎煮液備用; 第三次加2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45分鐘,得煎煮液;合併3次煎煮液,靜置10-12小時,用 200目篩過濾,溶液加熱蒸發濃縮至稠膏狀,加輔料乾燥,磨粉滅菌,經特殊工序配製成凝 膠、膏霜、洗劑及噴搽劑中的任一種,局部外用,每日二次。
口服藥稱取中藥原料蜂膠50份、土茯苓50份、紫草30份、大青葉30份、玄參30份、白 鮮皮20份、威靈仙20份、白花蛇舌草18份、丹參16份、馬齒莧15份備用,用法可按傳統方式 煎煮每日二次服用或將原方水煎提取製成蜂丸或製成膠囊服用。
實施例2:外用藥稱取中藥原料龍葵10克、鴨蹠草20克、白鮮皮10克、山豆根5克、 黃荊子10克、蜂蠟5克、農吉利8克、蛇油10克備用,將藥物精選稱量配齊,方中蜂蠟,蛇油 製作完畢後混合,其餘均用清潔水洗淨後再用蒸餾水煎煮三次,第一次按總量加7倍水浸泡 半小時,加熱煮沸2小時,得煎煮液備用;第二次加5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5小時,得煎 煮液備用;第三次加2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45分鐘,得煎煮液;合併3次煎煮液,靜置 10-12小時,用200目篩過濾,溶液加熱蒸發濃縮至稠膏狀,加輔料乾燥,磨粉滅菌,經特殊 工序配製成凝膠、膏霜、洗劑及噴搽劑中的任一種,局部外用,每日二次。
口服藥稱取中藥原料蜂膠3克、土茯苓5克、紫草8克、大青葉10克、玄參10克、白 鮮皮5克、威靈仙10克、白花蛇舌草5克、丹參10克、馬齒莧15克備用,用法可按傳統方 式煎煮每日二次服用或將原方水煎提取製成蜂丸或製成膠囊服用。
實施例3:外用藥稱取中藥原料龍葵80克、鴨蹠草150克、白鮮皮200克、黃荊子IOO 克、蜂蠟100克、農吉利200克、蛇油180克備用,將藥物精選稱量配齊,方中蜂蠟,蛇油制 作完畢後混合,其餘均用清潔水洗淨後再用蒸餾水煎煮三次,第一次按總量加7倍水浸泡半
小時,加熱煮沸2小時,得煎煮液備用;第二次加5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1.5小時,得煎煮 液備用;第三次加2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45分鐘,得煎煮液;合併3次煎煮液,靜置10-12 小時,用200目篩過濾,溶液加熱蒸發濃縮至稠膏狀,加輔料乾燥,磨粉滅菌,經特殊工序 配製成凝膠、膏霜、洗劑及噴搽劑中的任一種;
口服藥稱取中藥原料蜂膠100克、土茯苓150克、紫草200克、大青葉150克、玄參 IOO克、白鮮皮100克、威靈仙200克、白花蛇舌草80克、丹參200克、馬齒莧200克備用, 用法可按傳統方式煎煮每日二次服用或將原方水煎提取製成蜂丸或製成膠囊服用。
權利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治療銀屑病的藥物,其特徵在於它包括外用藥和口服藥,外用藥按照重量份計算,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組成龍葵10-80份、鴨蹠草20-150份、白蘚皮10-200份、黃荊子10-100份、蜂蠟5-100份、農吉利8-200份、蛇油10-180份;口服藥按照重量份計算,它是由以下中藥原料組成土茯苓5-150份、紫草8-200份、大青葉10-150份、玄參10-100份、白鮮皮5-100份、威靈仙10-200份、白花蛇舌草5-80份、丹參10-200份、馬齒莧15-200份、蜂膠3-10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銀屑病的中藥藥物,它由外用藥和內服藥共同組成,外用藥由中藥龍葵、鴨蹠草、白鮮皮、山豆根、黃荊子、農吉利等組成,內服藥由土茯苓、紫草、大青葉、玄參、白鮮皮、威靈仙、白花蛇舌草、丹參、馬齒莧等組成,本發明藥物採用外用為主,內服為輔,兩方並用共奏清熱解毒、消斑化瘀、祛溼止癢、養血潤燥等功能,諸藥合用,相得益彰,既可外散肌表之風毒,又能內清血中之熱毒,以收攻邪祛病之功,經大量臨床應用療效非常滿意,有極高治癒率,且無任何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35/58GK101385811SQ20081030519
公開日2009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0月27日
發明者嚴躍華 申請人:嚴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