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定位旋轉臺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5:57:51 3
精定位旋轉臺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精定位旋轉臺,其包括底架和通過支撐軸轉動連接在底架上的旋轉平臺,底架上裝有驅動旋轉平臺轉動的旋轉動力機構,所述旋轉平臺的底面上裝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沿旋轉平臺轉動方向的側部裝有到位頂塊,固定座沿旋轉平臺徑向方向的側部上裝有定位軸,底架上裝有位於旋轉平臺下方的底座,底座上裝有可與到位頂塊旋轉到位後相碰撞的到位擋板,底座上裝有制動氣缸,制動氣缸的活塞杆上連接有能將定位軸旋轉到位後勾住的定位鉤。本實用新型旋轉穩定、到位後有緩衝和鎖死極大的提高了精度,從而提高機器人搬運、焊接的工作效率;操作工遠離機器人的工作區域,避免發生危險。
【專利說明】精定位旋轉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精定位旋轉臺。
【背景技術】
[0002]在汽車焊裝夾具設計中所謂的旋轉機構,一般就是指為了方便操作工焊接操作,使焊裝夾具能夠進行至少360°的旋轉,在操作工人不動的前提下,實現多方向的焊接,實現減少操作工的勞動強度的作用。在我公司申請的專利號為201320736804.9的實用新型專利中記載了一種汽車焊裝夾具旋轉裝置,該旋轉機構結構穩定、可靠、便於焊胎旋轉,在焊裝夾具旋轉時通過腳踏板使定位槽與定位插件配合從而對平臺的轉動進行制動,由於其需要人工踩動制動,因而不能實現自動控制且定位準確性降低,在實現機器人自動焊裝時,機器人手臂需要準確定位採用抓取工件且進行焊裝,因而上述裝置不能將工件或焊裝夾具具有準確的確定轉動角度。再者,大型鈑金件的重量大、慣性大,採用現有的旋轉裝置不能承受其旋轉到位後的撞擊,容易使制動部件損壞。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實現準確轉動從而保證焊接質量的精定位旋轉臺。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提供的精定位旋轉臺包括底架和通過支撐軸轉動連接在底架上的旋轉平臺,底架上裝有驅動旋轉平臺轉動的旋轉動力機構,其結構特點是:所述旋轉平臺的底面上裝有固定座,固定座上沿旋轉平臺轉動方向的側部裝有到位頂塊,固定座沿旋轉平臺徑向方向的側部上裝有定位軸,底架上裝有位於旋轉平臺下方的底座,底座上裝有可與到位頂塊旋轉到位後相碰撞的到位擋板,底座上裝有制動氣缸,制動氣缸的活塞杆上連接有能將定位軸旋轉到位後勾住的定位鉤。
[0005]旋轉動力機構包括連接在底架上的動力機,動力機的動力輸出軸上裝有主動齒輪,所述旋轉平臺的底部裝有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
[0006]定位鉤包括鉸接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拐臂鉤體,拐臂鉤體的其中一拐臂鉸接在底座上,拐臂鉤體的另一隻臂上設有可勾住定位軸的彎鉤。
[0007]定位軸上套裝有定位凸輪,所述拐臂鉤體的彎鉤在制動氣缸的驅動下勾靠在定位凸輪上。
[0008]底座上裝有支撐旋轉平臺平穩轉動的支撐裝置。
[0009]支撐裝置包括連接在底架且沿旋轉平臺環布的多個支撐座,支撐座上連接有頂部具有球形表面的轉動支撐內套,轉動支撐內套的球形表面套裝有與其轉動配合且向內傾斜設置的轉動支撐臺,轉動支撐臺具有傾斜設置的環形支撐面。
[0010]底座上裝有定位緩衝裝置。
[0011]定位緩衝裝置包括滑動連接在底座上且一端可頂靠轉動到位後的固定座的緩衝軸,緩衝軸的另一端部與連接在底座上的減震器連接。
[0012]採用上述結構後,旋轉平臺上裝有多個大型鈑金件,通過旋轉動力機構驅動旋轉平臺轉動,到達某一工位時,通過到位頂塊與到位擋板的相碰撞以及制動氣缸活塞杆上的定位鉤勾住定位軸使旋轉平臺精確到位制動。
[001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使操作工遠離機器人的工作區域,避免發生危險,旋轉精度高,提高機器人搬運、焊接的工作效率和精度。該旋轉臺旋轉穩定、到位後有緩衝和鎖死極大的提高了精度,從而提高機器人搬運、焊接的工作效率。採用電機和齒輪機構實現旋轉,到位有緩衝和鎖死;旋轉全過程都採用了電機和齒輪機構帶動,操作工人不必頻繁使用按鈕支架或其他一些控制方式來控制轉臺的旋轉,減輕了操作工人的勞動強度和繁雜的勞動內容,減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最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精定位旋轉臺制動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支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所示的精定位旋轉臺,其包括底架I和通過支撐軸轉動連接在底架I上的旋轉平臺2,圖1中的旋轉平臺2上放置了多層鈑金件20,底架I上裝有驅動旋轉平臺2轉動的旋轉動力機構,旋轉動力機構包括連接在底架I上的動力機10,動力機的動力輸出軸上裝有主動齒輪,所述旋轉平臺2的底部裝有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11,當然旋轉動力機構也可以採用其他結構,例如通過電機驅動皮帶輪帶動支撐軸轉動,上述動力機10採用伺服電機,通過上述齒輪嚙合的動力傳動方式可以使到位更加精確。旋轉平臺2的底面上裝有固定座3,固定座3上沿旋轉平臺2轉動方向的側部裝有到位頂塊4,固定座3沿旋轉平臺2徑向方向的側部上裝有定位軸5,底架I上裝有位於旋轉平臺2下方的底座6,底座上裝有可與到位頂塊4旋轉到位後相碰撞的到位擋板7,底座6上裝有制動氣缸8,制動氣缸8的活塞杆上連接有能將定位軸5旋轉到位後勾住的定位鉤9 ;定位鉤9包括鉸接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拐臂鉤體91,拐臂鉤體91的其中一拐臂鉸接在底座6上,拐臂鉤體91的另一隻臂上設有可勾住定位軸的彎鉤92 ;上述定位軸5上套裝有定位凸輪12,所述拐臂鉤體的彎鉤在制動氣缸8的驅動下勾靠在定位凸輪上,具體來說,定位凸輪上具有一平面,上述彎鉤勾靠在該平面上,通過彎鉤與定位凸輪的配合使制動更加穩定可靠。上述底架I上設置有調平裝置,即底架I的四個角部連接有預調平座18,預調平座18上螺接有地腳螺栓19,可以通過旋擰地腳螺栓19對底架進行預調平,由於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不平穩現象,因而在底架I上設置了二次調平裝置,二次調平裝置包括螺接在預調平座18上的多個調整螺栓21,調整螺栓21的頂部頂靠在底架I上,即多個調整螺栓21共同支撐住底架I,從而使底架I始終保持水平狀體,有利於旋轉臺的平穩工作。
[0020]如圖2和圖4所示,底座6上裝有支撐旋轉平臺2平穩轉動的支撐裝置。支撐裝置包括連接在底架I且沿旋轉平臺2環布的多個支撐座13,支撐座13上連接有頂部具有球形表面的轉動支撐內套14,轉動支撐內套14的球形表面套裝有與其轉動配合且向內傾斜設置的轉動支撐臺15,轉動支撐臺15具有傾斜設置的環形支撐面,該傾斜方向為向心的傾斜,即如圖中所示,多個支撐座13上的轉動支撐臺15形成對旋轉平臺2的向心支撐,從而減輕了旋轉時帶來的偏磨問題,有效保護了支撐軸的轉動配合,避免產生噪音甚至損壞軸承。
[0021]如圖1和圖3所示,底座6上裝有定位緩衝裝置,定位緩衝裝置包括滑動連接在底座6上且一端可頂靠轉動到位後的固定座3的緩衝軸16,緩衝軸16的另一端部與連接在底座6上的減震器17連接,減震器17可採用彈簧式減震,從而避免了剛性碰撞。
[0022]以上所述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形式,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在本【技術領域】人員來說,基於本實用新型上具體結構的等同變化以及部件替換皆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精定位旋轉臺,包括底架(I)和通過支撐軸轉動連接在底架(I)上的旋轉平臺(2),底架(I)上裝有驅動旋轉平臺(2)轉動的旋轉動力機構,其特徵是:所述旋轉平臺(2)的底面上裝有固定座(3 ),固定座(3 )上沿旋轉平臺(2 )轉動方向的側部裝有到位頂塊(4 ),固定座(3 )沿旋轉平臺(2 )徑向方向的側部上裝有定位軸(5 ),底架(I)上裝有位於旋轉平臺(2)下方的底座(6),底座上裝有可與到位頂塊(4)旋轉到位後相碰撞的到位擋板(7),底座(6 )上裝有制動氣缸(8 ),制動氣缸(8 )的活塞杆上連接有能將定位軸(5 )旋轉到位後勾住的定位鉤(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定位旋轉臺,其特徵是:所述旋轉動力機構包括連接在底架(I)上的動力機(10),動力機的動力輸出軸上裝有主動齒輪,所述旋轉平臺(2)的底部裝有與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定位旋轉臺,其特徵是:所述定位鉤(9)包括鉸接在所述活塞杆上的拐臂鉤體(91),拐臂鉤體(91)的其中一拐臂鉸接在底座(6)上,拐臂鉤體(91)的另一隻臂上設有可勾住定位軸的彎鉤。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精定位旋轉臺,其特徵是:所述定位軸(5)上套裝有定位凸輪(12),所述拐臂鉤體的彎鉤在制動氣缸(8)的驅動下勾靠在定位凸輪上。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精定位旋轉臺,其特徵是:所述底座(6)上裝有支撐旋轉平臺(2)平穩轉動的支撐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精定位旋轉臺,其特徵是:所述支撐裝置包括連接在底架(I)且沿旋轉平臺(2)環布的多個支撐座(13),支撐座(13)上連接有頂部具有球形表面的轉動支撐內套(14),轉動支撐內套(14)的球形表面套裝有與其轉動配合且向內傾斜設置的轉動支撐臺(15 ),轉動支撐臺(15 )具有傾斜設置的環形支撐面。
7.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精定位旋轉臺,其特徵是:所述底座(6)上裝有定位緩衝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精定位旋轉臺,其特徵是:所述定位緩衝裝置包括滑動連接在底座(6)上且一端可頂靠轉動到位後的固定座(3)的緩衝軸(16),緩衝軸(16)的另一端部與連接在底座(6)上的減震器(17)連接。
【文檔編號】B23K37/047GK204195155SQ201420624520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7日
【發明者】孫希趵, 蘭春立, 李大鵬, 於立強, 王銀河 申請人:邁赫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