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規模化高效培養聚球藻7002的方法與流程
2023-05-01 14:59:16 3

本發明屬於微藻培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聚球藻7002規模化高效培養的方法。
背景技術:
微藻被認為是可持續生產食品、飼料、化工材料和燃料等最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原料。微藻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色素、蛋白質、脂類以及多種礦物元素和維生素等。聚球藻是海洋中兩種最主要的藍藻之一,是海洋浮遊植物群落的優勢組分,對海洋初級生產力的貢獻達16.7%,在海洋生態系統的光合作用、碳循環以及食物鏈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聚球藻7002是近海的一種模式微藻,也是目前發現的分裂速度最快的藍細菌,具有天然的外源DNA轉化系統,其全基因組也已被破譯,是目前公認的一種理想的「工程微藻」構建平臺。多株轉基因聚球藻7002藻株被先後構建,因此其在發酵生產活性物質領域具有巨大潛力。
國家非常重視新資源食品的研究開發,新資源食品目錄中不乏微藻類食品,如蛋白核小球藻、雨生紅球藻、杜氏鹽藻等。聚球藻7002含有豐富的色素、蛋白質、脂質和礦物質元素,營養價值很高,具有被開發成為新資源食品的巨大潛力。聚球藻7002生長過程中會產生嗜鐵素等多種次級代謝產物,這些次級代謝產物同樣具有良好的功能活性,可以用於功能保健食品的開發。對聚球藻進行綜合利用開發的前提是可以進行規模化高效率的生產。目前,還未見關於聚球藻7002大規模培養的相關案例。
微藻進行廣泛應用的前提是其可以進行大規模培養,在短時間內獲得足夠的生物質。微藻培養的規模、成本和效率往往成為其在研究利用中的限制因素。實驗室進行少量的微藻培養時一般對培養基進行充分滅菌,因為溫度、光照等培養條件控制良好,且沒有細菌汙染,所以培養的效果較好。然而,微藻大規模培養時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溫度波動、光照不充分、細菌汙染等不利因素。
聚球藻7002的規模化培養存在以下困難:
1)不同於螺旋藻、小球藻等微藻,聚球藻7002對於外界細菌汙染的敏感度高,容易受到細菌汙染的影響;2)不同生長階段的聚球藻7002對培養條件的需求不同,不恰當的光和碳供應容易對其生長造成抑制;3)儘管分裂速度較快,但是規模化培養時的效率較低,短時間內無法達到較高的密度,培養成本高。因此,開發一種高效的規模化培養方法,對於聚球藻的研究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聚球藻7002規模化高效培養的方法,於短時間內獲得足量的聚球藻7002生物質,為其廣泛應用提供技術保障,以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以聚球藻7002為藻種,採用逐級放大培養的模式,利用懸掛式培養袋對其進行規模化培養,對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和通氣量大小進行逐級調整,以實現聚球藻的高效規模化培養。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取的具體技術方案為:
一種聚球藻7002規模化高效培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首先接種種子液,初始接種密度值OD750為0.10-0.15,每個培養袋的培養體積為15-20 L,培養基中的維生素B12濃度提高到10-40 µg/L,控制光照強度為20-3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0.5%-0.6%,通氣量為45-60 L/ h;
(2)實時監測聚球藻7002的生長情況,當其密度達到OD750 為0.4-0.6時,調整光照強度為40-6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0.7%-0.8%,通氣量為60-80 L/h;
(3)當聚球藻7002的密度達到OD750為1.0-1.5時,調整光照強度為80-12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0.8%-1.0%,通氣量為90-120 L/h,此時補充添加鐵離子,添加量為40-160 µg/L;
(4)當聚球藻7002的密度達到OD750 超過2時,調整光照強度為120-16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1.2-1.5%,通氣量為120-160 L/h,聚球藻的藻密度OD750達到4以上即可收穫。
通過逐級調節培養,培養至14 d左右聚球藻的藻密度OD750 可以達到4以上,可收穫聚球藻乾重2.5-4.0 g/L。
上述整個培養過程中的溫度為25℃-38℃。
上述培養過程中光源為陽光結合日光燈,當陽光較為強烈時用遮陽網進行遮蔽,陽光較弱時,使用日光燈補光,光照方式為每天至少12 h光照。
上述培養過程中通入氣體為空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經空氣過濾裝置除菌,加樣完畢後在加樣口覆蓋通氣封口膜。
上述空氣過濾裝置可為大直徑孔徑為0.22 µm的過濾器。
上述步驟(1)中種子液的獲得方式為純培養,具體方法為用接種環在固體平板上挑取藻株進行250 mL搖瓶培養,裝瓶量40%-50%,溫度32 ℃, pH 8.2,光強100 µmol/(m2•s),搖速150 r/min;培養一周後轉入5 L培養瓶通氣培養,裝瓶量60%-80%,培養密度達到OD750在4以上,進行接種;其中通氣為1%的二氧化碳,通氣量為30-40 L/h。
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聚球藻7002高效培養的新模式,採用懸掛式培養袋進行培養,節約空間,降低成本,便於控制;通過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和通氣量大小的調整對聚球藻7002進行階段化培養,操作簡單,適用性強,培養效率高。採用空氣過濾裝置對培養氣體進行過濾,以及在加樣口覆蓋封口膜等方式有效避免了外源汙染,提高了聚球藻7002的生產品質;培養過程通過調整維生素B12和鐵離子的量,促進了藻細胞的快速生長,使其迅速形成種群優勢。
本發明適用於室內或室外對聚球藻進行培養。顯然,本發明能較大規模地對聚球藻7002進行高效發酵,充分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成本,是一種獲得聚球藻7002藻粉及附加發酵產物的有效方法。本發明採用培養袋進行培養,提供相對密閉的培養空間,培養效果較好,且培養袋經濟便捷,便於進行條件控制,可重複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聚球藻7002的規模化高效培養的聚球藻藻液圖。
圖2為聚球藻7002規模化高效培養模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聚球藻7002規模化高效培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培養流程如圖2所示):
(1)首先,接種種子液,初始接種密度值OD750為0.10,每個培養袋的培養體積為15 L,培養基中的維生素B12濃度提高到10 µg/L,控制光照強度為2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0.5%,通氣量為45 L/ h;
(2)其次,實時監測聚球藻7002的生長情況,當其密度達到OD750 為0.4時,調整光照強度為4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0.7%,通氣量為60 L/h;
(3)當聚球藻7002的密度達到OD750為1.0時,調整光照強度為8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0.8%,通氣量為90 L/h,此時補充添加鐵離子,添加量為40 µg/L;
(4)當聚球藻7002的密度達到OD750 超過2時,調整光照強度為12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1.2 %,通氣量為120 L/h。
通過逐級調節培養,培養至14 d左右,可收穫聚球藻乾重2.5 g/L。
上述培養過程中的溫度為25℃-38℃,光源為陽光結合日光燈,當陽光較為強烈時用遮陽網進行遮蔽,陽光較弱時,使用日光燈補光,光照方式為每天至少12 h光照;通入氣體為空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經空氣過濾裝置除菌,加樣完畢後在加樣口覆蓋通氣封口膜。
上述空氣過濾裝置可為孔徑為0.22 µm的濾器,也可為其他市售可進行空氣過濾除菌的裝置。
上述種子液的獲得方式為純培養,具體方法為用接種環固體平板上挑取藻株進行250 mL搖瓶培養,裝瓶量40%,溫度32℃, pH 8.2,光強100 µmol/(m2•s),搖速150 r/min。培養一周後轉入5 L培養瓶通氣培養,裝瓶量60%,培養密度達到OD750在4以上,進行接種。其中通氣為1%的二氧化碳,通氣量為30 L/h。
實施例2:
一種聚球藻7002規模化高效培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培養流程如圖2所示):
(1)首先,接種種子液,初始接種密度值OD750為0.12,每個培養袋的培養體積為18 L,培養基中的維生素B12濃度提高到20 µg/L,控制光照強度為25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0.5%,通氣量為55 L/ h;
(2)其次,實時監測聚球藻7002的生長情況,當其密度達到OD750 為0.5時,調整光照強度為5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0.7%,通氣量為70 L/h;
(3)當聚球藻7002的密度達到OD750為1.2時,調整光照強度為10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0.9%,通氣量為105 L/h,此時補充添加鐵離子,添加量為80 µg/L;
(4)當聚球藻7002的密度達到OD750 超過2時,調整光照強度為14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1.2 %,通氣量為140 L/h。
通過逐級調節培養,培養至14 d左右,可收穫聚球藻乾重3.5 g/L。
上述培養過程中的溫度為25℃-38℃,光源為陽光結合日光燈,當陽光較為強烈時用遮陽網進行遮蔽,陽光較弱時,使用日光燈補光,光照方式為每天至少12 h光照;通入氣體為空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經空氣過濾裝置除菌,加樣完畢後在加樣口覆蓋通氣封口膜。
上述空氣過濾裝置可為孔徑為0.22 µm的濾器,也可為其他市售可進行空氣過濾除菌的裝置。
上述種子液的獲得方式為純培養,具體方法為用接種環固體平板上挑取藻株進行250 mL搖瓶培養,裝瓶量50%,溫度32 ℃,pH 8.2,光強100 µmol/(m2•s),搖速150 r/min。培養一周後轉入5 L培養瓶通氣培養,裝瓶量70%,培養密度達到OD750在4以上,進行接種。其中通氣為1%的二氧化碳,通氣量為35 L/h。
實施例3:
一種聚球藻7002規模化高效培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培養流程如圖2所示):
(1)首先,接種種子液,初始接種密度值OD750為0.15,每個培養袋的培養體積為20 L,培養基中的維生素B12濃度提高到40 µg/L,控制光照強度為3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0.6%,通氣量為60 L/ h;
(2)其次,實時監測聚球藻7002的生長情況,當其密度達到OD750 為0.6時,調整光照強度為6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0.8%,通氣量為80 L/h;
(3)當聚球藻7002的密度達到OD750為1.5時,調整光照強度為12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1.0%,通氣量為120 L/h,此時補充添加鐵離子,添加量為160 µg/L;
(4)當聚球藻7002的密度達到OD750 超過2時,調整光照強度為160 µmol/(m2•s),二氧化碳濃度為1.5%,通氣量為160 L/h。
通過逐級調節培養,培養至14 d左右,可收穫聚球藻乾重4.0 g/L。
上述培養過程中的溫度為25℃-38℃,光源為陽光結合日光燈,當陽光較為強烈時用遮陽網進行遮蔽,陽光較弱時,使用日光燈補光,光照方式為每天至少12 h光照;通入氣體為空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經空氣過濾裝置除菌,加樣完畢後在加樣口覆蓋通氣封口膜。
上述空氣過濾裝置可為孔徑為0.22 µm的濾器,也可為其他市售可進行空氣過濾除菌的裝置。
上述種子液的獲得方式為純培養,具體方法為用接種環固體平板上挑取藻株進行250 mL搖瓶培養,裝瓶量50%,溫度32 ℃, pH 8.2,光強100 µmol/(m2•s),搖速150 r/min。培養一周後轉入5 L培養瓶通氣培養,裝瓶量80%,培養密度達到OD750在4以上,進行接種。其中通氣為1%的二氧化碳,通氣量為40 L/h。
如圖1所示,其中,圖1.A是聚球藻7002種子液的製備;圖1.B 聚球藻7002的袋式培養效果圖;圖1.C 收穫後的藻液。本發明以聚球藻7002為藻種,採用逐級放大培養的模式,利用懸掛式培養袋對其進行規模化培養,每20 cm懸掛一個培養袋,可根據培養空間進行多個培養袋同時培養;本發明中的種子液是通過純培養方式得到的藻密度OD750達到4以上的聚球藻7002;為了減少空氣中的細菌汙染,本發明在通氣培養過程中安裝了空氣過濾裝置進行除菌,培養袋加樣口覆蓋通氣封口膜;考慮到聚球藻不同生長階段對培養條件的需求不同,本發明根據聚球藻7002的密度對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和通氣量大小進行逐級調整,同時為提高其生長速率,培養過程中調整了維生素B12和鐵離子的濃度,實現了聚球藻的高效規模化培養,培養規模大,效率高,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