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避雷器組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5:08:11 1
專利名稱:一種避雷器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雷電保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避雷器組。
技術背景:雷電是自然界的一種自然形象,是一種能量在長時間積聚後又極短時間呢你進行釋放的過程,雷分為直擊雷和感應雷,直擊雷包括直擊於各種人造建築物、自然體上,或者繞過某些障礙物而擊於障礙物後的物體;感應雷指雷擊向大地而在其他物體上產生感應過電壓的雷擊。在電力安裝過程中,特別是對變壓器組安裝時必須要安裝有避雷裝置的,傳統的只是單個利用一個避雷器進行引電處理,其雷電瞬間積聚的電量高達幾十萬伏,其還會遭到雷電損壞其變壓器組中元器件的可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電力安裝過程中,避免雷電直擊而造成損壞的一種避雷器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避雷器組,包括避雷器本體,還包括一引電支架,在所述引電支架的橫梁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避雷器本體螺紋固定在螺紋孔內,所述引電支架的兩端固定在引電橫板上,所述引電橫板通過螺釘固定到地面。進一步的,為了提高其避電效果,所述避雷器本體有三個,且該三個避雷器本體等間距的設置在引電支架的橫梁上,相鄰兩避雷器本體的間距為D,該D的範圍為25cm 35cm0更進一步的,為了更好的減少相鄰避雷器間的相互幹涉,所述相鄰兩避雷器本體的間距D為30cm。本裝置的有益效果:該避雷器組通過避雷器本體頭部的引電極作為引電電極,而螺釘作為放電電極,本裝置通過對避雷器本體進行集中安裝,提高其避電、避雷效果,確保其安全性。
: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避雷器本體11、引電電極2、引電支架3、引電橫板4、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避雷器組,包括避雷器本體I,還包括一引電支架2,在所述弓丨電支架2的橫梁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避雷器本體I螺紋固定在螺紋孔內,所述引電支架2的兩端固定在引電橫板3上,所述引電橫板3通過螺釘4固定到地面。進一步的,為了提高其避電效果,所述避雷器本體I有三個,且該三個避雷器本體I等間距的設置在引電支架的橫梁上,相鄰兩避雷器本體I的間距為D,該D的範圍為25cm 35cm0更進一步的,為了更好的減少相鄰避雷器間的相互幹涉,所述相鄰兩避雷器本體I的間距D為30cm。該避雷器組通過避雷器本體I頭部的引電極11作為引電電極,而螺釘4作為放電電極,本裝置通過對避雷器本體I進行集中安裝,同時也根據其實際要求,避免其相互幹涉,所述相鄰兩避雷器本體I間要間隔出一定距離,提高其避電、避雷效果,確保其安全性。需要強調的是,以上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列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在外觀上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避雷器組,包括避雷器本體(I),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引電支架(2),在所述引電支架(2)的橫梁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避雷器本體(I)螺紋固定在螺紋孔內,所述引電支架⑵的兩端固定在引電橫板⑶上,所述引電橫板⑶通過螺釘⑷固定到地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避雷器組,其特徵在於:所述避雷器本體(I)有三個,且該三個避雷器本體(I)等間距的設置在引電支架的橫梁上,相鄰兩避雷器本體(I)的間距為D,該D的範圍為25cm 35c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避雷器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相鄰兩避雷器本體(I)的間距D為30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避雷器組,包括避雷器本體,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引電支架,在所述引電支架的橫梁上開設有螺紋孔,所述避雷器本體螺紋固定在螺紋孔內,所述引電支架的兩端固定在引電橫板上,所述引電橫板通過螺釘固定到地面,所述避雷器本體有三個,且該三個避雷器本體等間距的設置在引電支架的橫梁上,相鄰兩避雷器本體的間距為D,該D的範圍為25cm~35cm。該避雷器組通過避雷器本體頭部的引電極作為引電電極,而螺釘作為放電電極,本裝置通過對避雷器本體進行集中安裝,提高其避電、避雷效果,確保其安全性。
文檔編號H02G13/00GK202978192SQ20122072994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顧華, 申忠勤 申請人:蘇州市華安普電力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