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發泡機的機頭混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2:28:21 1
專利名稱:聚氨酯發泡機的機頭混料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聚氨酯發泡機(以下簡稱為PU發泡機)的機頭混料裝置改進。
一般PU發泡機在作業上,主要是以儲料槽將PU材料、發泡劑等攪拌混合後,經導管導引注入機頭的進料孔後,再經其出料口射入預定的模具中,進而依模具設計發泡成型產品。
而就此類發泡產品而言,其發泡品質最主要是取決於其材料攪拌混合是否均勻,雖然其導入發泡機機頭前已在儲料槽先行混合攪拌,但一般在其機頭內仍會設置適當的混料裝置,在發泡材料導經機頭射入模具的行程中,可藉該等混料裝置再予均勻混合,以能在發泡成型時獲得較佳的發泡品質。
習知發泡機機頭的混料裝置設計,請參閱
圖1、圖2,主要是於一基體10內設有注料管道11,於管道11出口端銜設有一注料嘴12,而在管道11入口端的基體10一側則銜鎖一進料座13,於進料座13分設有相互貫通的進料口14及回料口15,另由一側貫設一通孔16通過進料口14與回料孔15銜結部位並連通基體10的注料管道11,於該通孔16內得置入一多隙的混料軸件17並自外側以封片19加以封合限位,利用該混料軸件17的隙孔在發泡材料注入的過程中形成高壓擠流作用,再配合其中心軸杆與內端部對應設置的閥件18的關係調整,藉以提升發泡材料的混合效果,依此構成其混料裝置。
該混料裝置利用混料軸件隙孔作用可達高壓擠流混料效能,但其發泡材料在流出混料軸件後並未直接導入基體注料管道,而是充注於混料軸件與閥件間的空間中,再由閥件的注孔注入基體管道內,其混料效果並非十分理想。
由於其混料軸件隙孔的設置形態,使其在變換發泡材料時,因有部份材料殘留於隙孔內而必須加以拆解清潔,然該等混料軸件系完全埋置於通孔中,導致其在取卸時相當困難,加上其隙孔孔徑相當小,很難徹底地將殘留的發泡材料清出,甚至因而導致日後使用的阻塞問題,實有待設法加以解決改善。
有鑑於習知PU發泡機機頭的混料裝置所存在的缺失,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較佳混料效能且易於清潔殘料的發泡機的機頭混料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系在於藉由混料件增設的螺孔,使其在拆解時得以螺栓旋合後,提供快速抽取拆解效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在結構設計上,主要是在一基體內部設有注料管道,該管道出口端銜設有一注料嘴而在管道入口端則銜設進料座,於進料座設有相互貫通的進料口與回料口,於進料座相對於進料口與回料口連通部位由一側以通孔貫通並連結基體的注料管道,於通孔內得填置一混料件,並配合一封片自外側加以封合限位,其結構特徵在於所說的進料座的進料口與回料口連通部位以供混料件填設的通孔為一錐形孔,而該混料件亦作錐形設計,於混料件周面並預設有螺旋導槽,另於混料件闊徑端部設有一螺孔;所說的混料件的尺徑恰與錐形孔契合。
本實用新型的螺旋導槽提供了更佳的高壓擠流混料效能,同時配合闊徑端螺孔設置而可便於拆解及清潔,有效地解決了習知結構在混料及殘料清潔上所面臨的諸多缺失。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習知PU發泡機機頭混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習知PU發泡機機頭混料裝置的結構關係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PU發泡機機頭混料裝置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PU發泡機機頭混料裝置的結構關係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PU發泡機機頭混料裝置取卸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基體11-管道12-注料嘴 13-進料座14-進料口 15-回料口16-通孔17-混料件18-閥件19-封片20-基體21-管道22-注料嘴 23-進料座24-進料口 25-回料口26-錐形孔 27-封片30-混料件 31-螺旋導槽32-螺孔33-螺杆有關於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組成、技術手段及功效達成方面,謹配合附圖再予舉例具體說明於後請參閱圖3和圖4。本實用新型於結構設計上,主要仍是於一基體20內部設有注料管道21,於管道21出口端銜設有一注料嘴22而在管道21入口端則銜設進料座23,於進料座23設有相互貫通的進料口24與回料口25,而在本實用新型設計的混料裝置部份,則是於進料座23相對於進料口24與回料口25連通部位由一側以一錐形孔26貫通並連結基體20的注料管道21,於錐形孔26內填置一錐形混料件30,該混料件30的尺徑恰與錐形孔26契合,並於其周面預設有螺旋導槽31,另於混料件30闊徑端部設有一螺孔32,據此構成本實用新型的混料裝置,而在混料件30置入錐形孔26後,再以一封片27鎖設於進料座23以形成封合限位;
經由上揭結構的組成設計,在實施發泡成型作業時,當發泡材料由進料口24導入後,經由混料件30的螺旋導槽31的高壓擠流作用及混料件30本身的旋動,使發泡材料充分混合後,再由基體20出料口21射入模具內,實能提升其發泡品質,可解決習知結構混料效果未盡理想的缺失。
參閱圖4,本實用新型由於混料件30闊徑端部的螺孔32設置,使其在不影響其混料效能的原則下,當欲換裝混料件30或將之拆解清潔時,特將一螺杆33旋入混件件30的螺孔32後,即可直接以拉動螺杆33方式將混料件30快速抽取拆解,又因其螺旋導槽的表面設置形態,使其在混料件30自錐形孔26取出時即具有自動排料效能,而殘留於螺旋導槽31的殘料亦因其結構形態而易於清潔,據此有效解決了習知混料軸件的隙孔結構所面臨的清潔困難等問題。
由於上述混料件的錐形配合螺旋導槽設計,不但能在進料的過程中,藉螺旋導槽與錐形孔內壁形成隙孔高壓擠流作用,同時配合混料件未與錐形孔固定而形成之些微旋動效能,使發泡槽料流經螺旋導槽時能一併推動混料件旋動,能獲得較佳的混料效果,尤其是混料件闊徑端部的螺孔,使其在混料件的拆解上可快速、簡便地實施,有效解決習知結構所面臨的缺失,成為一極具產業利用價值的創作。
權利要求1.一種聚氨酯發泡機的機頭混料裝置,主要是在一基體內部設有注料管道,該管道出口端銜設有一注料嘴而在管道入口端則銜設進料座,於進料座設有相互貫通的進料口與回料口,於進料座相對於進料口與回料口連通部位由一側以通孔貫通並連結基體的注料管道,於通孔內得填置一混料件,並配合一封片自外側加以封合限位,其特徵在於所說的進料座的進料口與回料口連通部位以供混料件填設的通孔為一錐形孔,而該混料件亦作錐形設計,於混料件周面並預設有螺旋導槽,另於混料件闊徑端部設有一螺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發泡機的機頭混料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混料件的尺徑恰與錐形孔契合。
專利摘要一種聚氨酯發泡機的機頭混料裝置,主要是在發泡機機頭的進料口由一側以一錐形孔貫通,於錐形孔內填置一錐形混料件,該混料件周面預設有螺旋導槽,使發泡材料由進料口進入機頭後,由於混料件的螺旋導槽的高壓擠流而充分混合後,再由機頭出料口射入模具內,該裝置能提升其發泡品質,而且混料件闊徑端部設有一螺孔,能在拆解清潔時以螺杆旋合而快速抽取拆解,清潔方便。
文檔編號B29C45/27GK2405739SQ99240379
公開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19日
發明者王啟宇 申請人:王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