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深施肥開溝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22:27:56 1
專利名稱:一種深施肥開溝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農業機械中開溝施肥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有進氣管的深施肥
開溝器。
背景技術: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化肥當季利用率平均低10%左右,研究表明,化肥深施是提 高化肥利用率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碳酸氫銨、尿素深施到地表以下60 100mm的土層中, 比表面撒施氮肥利用率相對提高115%和35%;水田化肥深施與表施、淺施化肥相比可節肥 20% 30%,在相同的條件下,可使水稻增產5% 10%。化肥深施的難題在於要在地表以 下深處開設施肥溝,開溝時阻力大,消耗功率較多,另外由於肥料具有吸溼性,易粘結,從而 降低了流動性,難以進入狹小的施肥溝中。 在實用新型專利"芯鏵式開溝器深施肥總成"(專利號95204995. 3)中公開了一 種芯鏵式深施肥開溝器,開溝時依靠前端芯鏵的刃口入土,隨後其後端裝有的施肥鉤在芯 鏵開出的溝底再開出施肥溝,安裝在施肥鉤後的導肥槽將肥料施入溝底,該開溝器不能防 止雜草纏繞,結構較複雜,僅適用於旱地開溝施肥作業。在實用新型專利"船式深施肥開溝 器"(公開號CN1742532A)中公開了一種船式深施肥開溝器,其外觀為船式,上有限位板,兩 側有覆土板,肥料通過排肥管落入開溝器形成的溝內,該開溝器所開肥溝較寬,前進時阻力 較大,不能用於旱地開溝作業。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減少前進阻力、肥料利用率 高的深施肥開溝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深施肥開溝器,包括左右側板、 導肥溜板、導肥管、蓋板及脊刃; 左右側板分別安裝於蓋板的兩側,其的前沿至底端之間形成弧形結構的脊刃,蓋 板、左右側板和脊刃間形成一空腔,兩側板後端之間形成一肥料出口 ; 蓋板上開有與導肥管相連通的排肥孔,導肥溜板安裝於該空腔內,其上端與蓋板 上的排肥孔連接,其下端與肥料出口連接。 該導肥溜板上端一側還安裝有一進氣管,進氣管開口朝嚮導肥溜板,該進氣管用 於通入壓縮空氣。 左右兩側板形狀對稱相同,且與蓋板垂直、同向正對安裝於蓋板兩側。 蓋板的前端上翹,且其上表面與兩側板的上表面平齊。 左右兩側板前端各有一邊沿為曲線、向內側傾斜的平面,兩平面匯交形成曲線形 刀刃狀的脊刃。 脊刃水平截面為V形,且V形夾角為50 70。。 進氣管傾斜安裝於導肥管前側的底部、蓋板的上方。
3[0014] 導肥溜板上端與蓋板上排肥孔前邊沿平齊,其下端與脊刃後端平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前端為曲線形脊刃,前進時可切開土壤,減少前進阻力,還可將秸稈
切斷或沿曲線刃壓埋至溝底,防止雜草纏繞,可用於水田或旱地開溝施肥作業。 2、採用本實用新型進行開溝施肥作業,可在經過耕整的較鬆軟的水田或旱地開出
截面為矩形的、寬度為20 30mm,深度為70 100mm的施肥溝,並準確的將肥料施入溝底,
滿足深施肥要求,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所開溝較窄,功率消耗少。 3、採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施肥作業,可利用壓縮空氣將肥料沿導肥溜板進行吹送, 有效防止和減少肥料堵塞開溝器內腔。
圖1是本實用新型總體結構示意圖(軸測圖)。 圖中標號為l-側板2-導肥溜板3-導肥管 圖2是本實用新型剖視結構示意圖(主視)。 圖中標號為l-側板2-導肥溜板3-導肥管 圖3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右視)。 圖4是圖2中的A向剖視、脊刃剖切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俯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如圖1、圖2、圖3及圖5所示,一種深施肥開溝器,包括左右側板1、導肥溜板2、導 肥管3、蓋板5及脊刃6; 左右側板1分別安裝於蓋板5的兩側,其的前沿至底端之間形成弧形結構的脊刃 6,蓋板5、左右側板1和脊刃6間形成一空腔,兩側板1後端之間形成一肥料出口 ; 蓋板5上開有與導肥管3相連通的排肥孔,導肥溜板2安裝於該空腔內,其上端與 蓋板5上的排肥孔連接,其下端與肥料出口連接。 該導肥溜板2上端一側還安裝有一進氣管4,進氣管4開口朝嚮導肥溜板2。 左右兩側板1形狀對稱相同,且與蓋板5垂直、同向正對安裝於蓋板5兩側。 蓋板5的前端上翹,且其上表面與兩側板1的上表面平齊。 如圖4所示,左右兩側板1前端各有一邊沿為曲線、向內側傾斜的平面,兩平面匯 交形成曲線形刀刃狀的脊刃6。 如圖4、圖5所示,脊刃6水平截面為V形,且V形夾角為50 70。。 如圖2所示,進氣管4傾斜安裝於導肥管3前側的底部、蓋板5的上方。 導肥溜板2上端與蓋板5上排肥孔前邊沿平齊,其下端與脊刃6後端平齊。 本開溝器導肥管3上端與普通排肥器排肥口連接,從排肥器排肥口排出的肥料, 在重力作用下進入導肥管3,隨後通過開溝器蓋板5上的排肥口進入開溝器內腔,並落至導 肥溜板2上,由於導肥溜板2具有一定斜度,落入其上的肥料又沿其表面流入開溝器開出的 施肥溝底,到達預定施肥深度處。在導肥管3上傾斜安裝有進氣管4,進氣管4軸線與導肥
4-進氣管5-蓋板6-脊刃 4-進氣管5-蓋板6-脊刃溜板2表面平行,進氣管4中間歇通有壓縮空氣。當進氣管4中有壓縮空氣吹入時,可沿導 肥溜板2表面將肥料吹入開溝器後的施肥溝內,可對開溝器內腔進行清理,減少肥料堵塞, 輔助排肥。 在水稻生產中應用的結果表明,採用本深施肥開溝器,在比人工撒施肥節肥20% 的情況下,產量仍可提高10%。
權利要求一種深施肥開溝器,其特徵在於包括左右側板(1)、導肥溜板(2)、導肥管(3)、蓋板(5)及脊刃(6);左右側板(1)分別安裝於蓋板(5)的兩側,其前沿至底端之間形成弧形結構的脊刃(6),蓋板(5)、左右側板(1)和脊刃(6)間形成一空腔,兩側板(1)後端之間形成一肥料出口;蓋板(5)上開有與導肥管(3)相連通的排肥孔,導肥溜板(2)安裝於該空腔內,其上端與蓋板(5)上的排肥孔連接,其下端與肥料出口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施肥開溝器,其特徵在於該導肥溜板(2)上端一側還安 裝有一進氣管(4),進氣管(4)開口朝嚮導肥溜板(2),該進氣管(4)用於通入壓縮空氣。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施肥開溝器,其特徵在於左右兩側板(1)形狀對稱相同, 且與蓋板(5)垂直、同向正對安裝於蓋板(5)兩側。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深施肥開溝器,其特徵在於蓋板(5)的前端上翹,且其上表 面與兩側板(1)的上表面平齊。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施肥開溝器,其特徵在於左右兩側板(1)前端各有一邊 沿為曲線、向內側傾斜的平面,兩平面匯交形成曲線形刀刃狀的脊刃(6)。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深施肥開溝器,其特徵在於脊刃(6)水平截面為V形,且V 形夾角為50 70。。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深施肥開溝器,其特徵在於進氣管(4)傾斜安裝於導肥管 (3)前側的底部、蓋板(5)的上方。
8.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深施肥開溝器,其特徵在於導肥溜板(2)上端與蓋板(5)上 排肥孔前邊沿平齊,其下端與脊刃(6)後端平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深施肥開溝器,包括左右側板(1)、導肥溜板(2)、導肥管(3)、進氣管(4)、蓋板(5)及脊刃(6);左右側板(1)形狀對稱相同,與蓋板(5)垂直、同向正對安裝於蓋板(5)兩側;左右側板(1)前沿至底端之間形成弧形結構的脊刃(6);蓋板(5)、側板(1)和脊刃(6)間形成一空腔,兩側板(1)後端之間形成一肥料出口;蓋板(5)上開有與導肥管(3)相連通的排肥孔,導肥溜板(2)安裝於該空腔內,其上端與蓋板(5)上的排肥孔連接,其下端與出口連接,導肥溜板(2)上端一側還安裝有進氣管(4),進氣管(4)開口朝嚮導肥溜板(2)。本實用新型能有效減少開溝前進阻力、實現肥料深施、提高肥料利用率。
文檔編號A01C5/06GK201450798SQ20092006199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7日
發明者周志豔, 張國忠, 曾山, 李就好, 王在滿, 羅錫文, 臧英, 陳偉通 申請人: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