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出土過什麼有名的文物嗎(汝州竟然是女媧封地)
2023-11-02 19:47:48 1
11月7日,中國民協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民協主席程建軍,中國民協顧問、河南省民協名譽主席夏挽群等專家學者蒞臨汝州,考察驗收汝州市創建「中國女媧文化之鄉」工作。
驗收組認為,汝州目前有著大量的女媧文化遺存,女媧故事廣為流傳,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希望汝州充分挖掘女媧文化這一資源優勢,不進一步做好傳承工作,組織開展女媧文化系列活動,使女媧文化在生活場景中傳承,讓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走出汝州、走向全國。
汝州為什麼有資格創建「中國女媧文化之鄉?因為它是女媧封地和活動的核心區域。
1
汝州這個名字就因女媧而生
汝州之名,始稱汝海、汝墳。它之所以皆以「女」字冠名,乃出自女媧封地——女國。《世本·氏姓篇》(張澍稡集補註本)云:「女氏,天皇封弟媧於汝水之陽,後為天子,因稱女皇」。
從史料所中可以認定,汝州(含汝陽、寶豐、郟縣、襄縣)的汝水一帶,遠古為女媧國,亦稱女國;堯舜時期為汝海,亦稱女海;夏禹鑿伊闕,汝海乾涸為大陸,始稱汝墳,其地名延至商朝末年。嗣後,武王滅商興周,汝墳為「周南」王畿之地。隋煬帝初年,始改稱汝州。
由此可知,汝州之地名源於女媧,是由「女國」演變而來。
2
女媧發明笙簧,汝州出土這支骨笛與她相關
女媧被尊為音樂祖神。
《世本·作篇》云:「女媧作笙簧。」馬縞《中華古今注》卷下云:「問曰,上古音樂未和,而獨制笙簧,其義云何?答曰:女媧伏羲妹,人而生,而制其樂,以為發生之象。」《禮》曰:「女媧也笙簧。」以上所述,皆以樂器笙簧為女媧所造,是「人而生,而制其樂,以為發生之象」。
其實,笙簧就是「笙」,「簧」是笙裡發音的薄葉,使笙能發出美妙的音樂。笙是由十三根蘆管插在半截葫蘆裡做成的,因此又叫「葫蘆笙」。
汝水岸邊的中山寨出土的十空古笛旁證了女媧在汝水流域活動的事實。
中山寨骨笛距今已有七千餘年的歷史
這支骨笛是1982年秋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汝州市文物工作隊在中山寨新石器時期遺址中發掘出來的。據考古專家確定,它屬於裴李崗文化時期的遺物,距今已有七千餘年的歷史。
中山寨骨笛與賈湖骨笛最大的不同之處是:賈湖骨笛無論它有多少按音孔,均有序地排成一個豎列,而汝州中山寨十孔骨笛則排成兩個豎排(每豎排有五個指孔),兩排按音孔呈交叉狀,兩個音孔之間的距離大,且音孔排列過密,兩手手指無法將十個音孔全部按住。
骨笛用鸛的尺骨製成,其發出的系列音,除了第一孔與第二孔之間為大二度之外,其他皆為小二度;在第一孔與第二孔、第二孔與第三孔之間分別為200、100音分,這個全音與半音的音分值與十二平均律的全音與半音的音分值完全相同。
3
女媧笙簧與中山寨古笛形成文化鏈條
在遙遠的新石器時期,在沒有任何科學儀器的輔助下,能如此精確地計算出音孔位置,廣大了遠古時期的華夏音樂文明,這是汝州人對中國音樂的重大貢獻。作為史前文化時期考古重大發現之一的河南汝州中山寨骨笛,被定格在《中國音樂考古史》上。
文化一脈傳承。中山寨古笛被認定為七千年前的骨管定音器,堪稱音樂史上的奇蹟。中山寨古笛和女媧發明笙簧形成了互相佐證的文化鏈鏈條。
從女媧在在汝水流域發明笙簧,肇始遠古音樂文明,再到中山寨人在汝水流域製造骨笛重續7000年前的音樂輝煌,這是文化傳承的結晶,絕非偶然之興。
文/彭忠彥
編輯 木子
審校 汝記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