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4:52:21
一種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包括由框架柱與框架梁構成的框架、安裝在框架內的內填鋼板、以及分別固定在內填鋼板前後兩側的兩個密肋格板,內填鋼板的外側與框架的內側相連接,密肋格板與框架的內側預留有間隙。本發明所述的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承載能力強,不易變形。
【專利說明】一種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剪力牆結構,具體涉及一種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框架結構的剛度相對較小,當結構的高度增加,抗側剛度不滿足設計要求時,可在框架中設置抗側力構件,提高結構的抗側剛度,有效減小建築物的側移。鋼板剪力牆結構是上個世紀70年代發 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抗側力結構。在側向力作用下,鋼板剪力牆內填板屈曲後屈服(薄板)或屈服後屈曲(厚板)還能繼續承受荷載,甚至在內填板撕裂的情況下,其性能退化也不明顯,具有初始側向剛度大、滯回性能穩定、能量耗散能力良好、延性大、抵抗循環荷載下的變形能力強等優點。
[0003]通過對薄鋼板剪力牆的研究發現,薄板牆存在以下問題:(I)屈曲時伴隨類似擊鼓的響聲,且產生較大的面外變形,此意味著在較大風荷載或地震作用過程中,舒適度不理想,使用性欠佳;(2)薄鋼板屈曲後形成拉立場效應會對邊柱產生較大的附加彎矩,增加了柱的穩定負擔;(3)滯回曲線有不同程度的捏縮現象,限制了其實際工程中的推廣應用。
[0004]對薄鋼板牆設置適當的加勁或採用混凝土組合牆,將薄板分成受力性能類似於厚板的小區格或面外屈曲約束,不但可降低牆板的屈曲噪聲,還能顯著地改善牆板的滯回耗能。但加勁與牆板用角焊縫連接,對內填板焊接不但帶來較大殘餘應力和殘餘變形,降低了結構的抗側性能,而且由於加勁肋與內嵌牆板完全粘結,在約束牆板的同時參與抵抗了一部分水平力,易出現加勁肋屈曲,先於整體破壞的情況,不能持續起到抑制屈曲的功能。採用混凝土組合牆,也出現混凝土板開裂現象,提前退出工作,同時增加結構自重,增大結構地震響應,增加基礎費用,研究還發現混凝土組合牆或防屈曲構件的設置降低了構件的延性。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該結構的承載能力強。
[0006]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本發明所述的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包括由框架柱與框架梁構成的框架、安裝在框架內的內填鋼板、以及分別固定在內填鋼板前後兩側的兩個密肋格板,內填鋼板的外側與框架的內側相連接,密肋格板的外側與框架的內側之間有間隙。
[0007]所述密肋格板內各格板的連接處焊接有鋼管或成型管,螺栓或應力螺栓穿過內填鋼板、以及鋼管或成型管將密肋格板固定在內填鋼板的前後兩側。
[0008]所述密肋格板上格板的彎曲剛度滿足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由框架柱(I)與框架梁(2)構成的框架、安裝在框架內的內填鋼板(3)、以及分別固定在內填鋼板(3)前後兩側的兩個密肋格板(4),內填鋼板(3)的外側與框架的內側相連接,密肋格板(4)的外側與框架的內側之間有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密肋格板(4)內各格板的連接處焊接有鋼管或成型管,螺栓或應力螺栓(5)穿過內填鋼板(3)、以及鋼管或成型管將密肋格板(4)固定在內填鋼板(3)的前後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密肋格板⑷上格板的彎曲剛度滿足
4.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密肋格板(4)與框架之間的間距de滿足
5.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密肋格板(4)內各格板的布置方式為正向布置或斜向布置。
6.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密肋格板(4)通過鋼板條、高分子材料或者鋁合金製作而成。
7.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內填鋼板(3)與框架通過栓接或者焊接相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粘結部分屈曲約束型鋼板剪力牆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框架為矩形結構; 所述密肋格板(4)為矩形結構。
【文檔編號】E04B2/56GK103628585SQ201310586446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8日
【發明者】郝際平, 於金光, 王迎春 申請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