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6:16:16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藥配製品,尤其是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胃癰又稱消化性潰瘍,是一種常見的胃體生癰的慢性消化性疾病,其病變形成是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所致,且其黏膜缺損超過黏膜肌層成為潰瘍,不同於糜爛,故名為消化性潰瘍。又因其病變98%發生於胃和十二指腸,故又稱胃、十二指腸潰瘍。臨床表現起病緩慢,病程遷延,上腹痛具有周期性、節律性等特點,伴反酸噯氣,上腹部有局限性壓痛,可有神經功能證候群。其症狀為上腹部中、下脘疼痛。一般分為二類:中脘癰(胃潰瘍)、下脘癰(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西醫治療胃癰一般採用西藥進行單一或聯合的周期治療,這種人工周期療法雖然見效明顯,但也只能解決暫時問題。而且西藥對肝、膽、心血管、腦血管,以及凝血機制均有一定的副作用。中醫認為,胃癰是內外之邪犯脾胃,胃膜受損,血敗肉腐所致。宜用疏肝理氣,溫和健脾,和胃止痛等法,以恢復脾胃的功能。根據中醫理論,針對胃 癰的發病機理,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用西藥進行單一或聯合的周期治療治標不治本及存在副作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配製簡便、成本低、療效顯著、無副作用的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製成:黃連10-25份、敗醬草10-30份、黨參10-25份、炒麥芽10-40份、九香蟲5-20份、白芨5-20份、海螵蛸5_20份、白芍10-25份、地丁 5_20份、龍骨5-20份、高良姜5-20份、血竭5-20份、魚腥草5_20份、青皮5_15份、薏苡仁10-30份、赤小豆10-30份、神曲10-25份、甘草3-10份。本發明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製成:黃連15份、敗醬草20份、黨參15份、炒麥芽30份、九香蟲10份、白芨12份、海螵蛸10份、白芍15份、地丁 10份、龍骨12份、高良姜12份、血竭10份、魚腥草9份、青皮8份、薏該仁20份、赤小S.20份、神曲15份、甘草6份。本發明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本發明中藥組合物中:黃連具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的功效;敗醬草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的功效;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炒麥芽具有行氣消食、健脾開胃的功效;九香蟲具有理氣止痛,溫中助陽的功效;白芨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海螵蛸具有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止痛、收溼斂瘡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的功效;地丁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功效;龍骨具有鎮驚安神、斂汗固精、止血澀腸、生肌斂瘡的功效;高良姜具有溫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血竭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的功效;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的功效;青皮具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滲溼、除痺止瀉、清熱排膿的功效;赤小豆具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的功效;神曲具有健脾和胃、消食調中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本發明精選藥物組方,其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收斂止血、止痛生肌的功效,對胃癰的治療達到標本兼治。本發明組合物的組分均採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製簡便、藥源廣、成本低。本發明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採用水煎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有效率達90%,治癒率65.7%。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黃連15g、敗醬草20g、黨參15g、炒麥芽30g、九香蟲10g、白芨12g、海螵蛸10g、白芍15g、地丁 10g、龍骨12g、高良姜12g、血竭10g、魚腥草9g、青皮8g、薏該仁20g、赤小豆20g、神曲15g、甘草6g。實施例2
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黃連20g、敗醬草10g、黨參25g、炒麥芽25g、九香蟲5g、白芨10g、海螵蛸12g、白芍20g、地丁 15g、龍骨5g、高良姜20g、血竭15g、魚腥草12g、青皮5g、薏該仁15g、赤小豆25g、神曲20g、甘草9g。實施例3
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黃連log、敗醬草30g、黨參20g、炒麥芽40g、九香蟲15g、白芨5g、海螵蛸20g、白芍10g、地丁 12g、龍骨15g、高良姜10g、血竭5g、魚腥草20g、青皮15g、薏該仁10g、赤小豆30g、神曲10g、甘草8g。實施例4
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黃連25g、敗醬草15g、黨參12g、炒麥芽10g、九香蟲20g、白芨15g、海螵蛸5g、白芍25g、地丁 20g、龍骨10g、高良姜5g、血竭20g、魚腥草15g、青皮12g、薏該仁30g、赤小豆10g、神曲25g、甘草5g。實施例5
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黃連12g、敗醬草25g、黨參10g、炒麥芽20g、九香蟲12g、白芨20g、海螵蛸15g、白芍12g、地丁 5g、龍骨20g、高良姜15g、血竭12g、魚腥草5g、青皮10g、薏該仁25g、赤小豆15g、神曲12g、甘草IOg0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的水煎法製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 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6釐米,進行煎煮,未沸前採用武火煎煮,沸後用文火煎煮20 30分鐘;第二煎煮,加水沒過藥面約,4釐米,進行煎煮,水沸後煎煮15 20分鐘。兩次煎煮取汁,合併。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臨床療效總結:
一、一般性資料:本中藥組合物應 用於臨床觀察病例70例,男47例,女23例,年齡20 65歲。二、診斷標準:
(I)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伴反酸者--初步診斷;(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現症者一基本診斷;(3)胃鏡發現消化性潰瘍病灶(兼查Hp,方法如尿素酶實驗或C14-UBT),或上消化道氣鋇雙重造影檢查見胃或十二指腸有龕影或球部變形者一確定診斷。三、用法用量:臨床應用時,組合物中的組分用量根據患者的體重和年齡酌情增減。一日一劑,水煎兩遍取汁約300ml,分早、晚兩次服用。五天一療程。四、療效標準: (1)痊癒:胃癰及其它症狀消失,X線鋇餐造影或胃鏡檢查正常;
(2)有效:胃痛緩解,發作次數減少,其他症狀減輕,X線鋇餐造影或胃鏡檢查有好轉;
(3)無效:症狀無改善,X線鋇餐造影或胃鏡檢查無變化。五、治療效果:該臨床觀察病例中,服藥2-10個療程,痊癒46例,隨訪未見復發;有效17例,無效7例。治療期間未發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
病例1:
孫某,女,45歲。上腹部刺痛,固定不移而拒按,大便色黑,唇色青紫。胃鏡檢查現消化性潰瘍病灶。服用西藥治療一個月不見效。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製備的藥劑3個療程,腹痛明顯減輕,大便成型,色澤正常;續服3個療程,臨床症狀皆消,胃鏡檢查正常,痊癒。病例2:
林某,女,42歲。就診時自述:上腹部疼痛不適,常伴吐、吞酸、噁心、嘔吐、大便時時幹時溏、或黑而潤澤、消瘦。胃鏡撿查,糜爛性胃炎,鏡圖觀黏膜紅腫,散性潰點。服用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製備的藥劑治療2個療程,上腹部疼痛大大減輕,繼續服用3個療程,腹痛及其他症狀消失,治癒。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製成:黃連10-25份、敗醬草10-30份、黨參10-25份、炒麥芽10-40份、九香蟲5_20份、白芨5_20份、海螵蛸5-20份、白芍10-25份、地丁 5-20份、龍骨5_20份、高良姜5_20份、血竭5_20份、魚腥草5-20份、青皮5-15份、薏該仁10-30份、赤小丑10-30份、神曲10-25份、甘草3-10 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製成:黃連15份、敗醬草20份、黨參15份、炒麥芽30份、九香蟲10份、白芨12份、海螵蛸10份、白芍15份、地丁 10份、龍骨12份、高良姜12份、血竭10份、魚腥草9份、青皮8份、薏該仁20份、赤小S.20份、神曲15份、甘草6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胃癰的中藥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製成黃連10-25份 、敗醬草10-30份、黨參10-25份、炒麥芽10-40份、九香蟲5-20份、白芨5-20份、海螵蛸5-20份、白芍10-25份、地丁5-20份、龍骨5-20份、高良姜5-20份、血竭5-20份、魚腥草5-20份、青皮5-15份、薏苡仁10-30份、赤小豆10-30份、神曲10-25份、甘草3-10份。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具有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收斂止血、止痛生肌的功效,對胃癰的療效顯著,作用可靠。
文檔編號A61P1/04GK103212008SQ201310100769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7日
發明者孫勝波 申請人:孫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