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布料整理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1:17:36 1
專利名稱:一種布料整理輸送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布料整理輸送裝置,特別是應用於翻口機上的布料整理輸送
直O
背景技術:
布料尤其是筒狀針織物,在堆放儲存時容易散亂,產生各種褶痕,布料的紋理被破壞,在進行筒狀布料翻口時,散亂的結構不利於加工,容易出現瑕疵品,需要經過整理才能進行傳送翻口,而現有技術中普遍採用人工整理的方式,這種方法不僅費時費工,工作效率低下,並且人工整理隨意性較大,布料質量不一致容易影響產品的質量。翻口機在翻口之前,需要將管狀布料的開口處張開套在翻口裝置上,而人工翻口速度慢,不適合連續作業。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布料整理輸送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布料散亂褶皺等現象,不易進行再加工,管狀布料翻口前無機械設備將布料張開套在翻口裝置上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為達到目的所採用的方法是一種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尤其是用於翻口機上的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包括整理部分、傳動部分和張口部分,整理部分包括固定在左擺臂與右擺臂之間的上給料輥,和固定在左牆板與右牆板之間的下給料輥;傳動部分包括一組相互嚙合的齒輪,上齒輪固定在右擺臂外側,下齒輪固定在下給料輥與右牆板之間,右牆板外側有一從動輪與下齒輪相連,主動輪連接電機,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由皮帶連接;張口部分包括一張口模具,模具扁平段卡在兩給料輥之間,模具開口方向與布料行進方向相同。運行時,將模具穿入管狀布料內,在給料輥的帶動下,布料受擠壓前行,布料有序,表面紋理變整齊,當行至模具開口處,布料被自然張開,以便進行下一步加工。所述左擺臂和右擺臂之間有一固定條相連,擺臂一端連接給料輥,另一端連接一根軸,軸固定在兩牆板上,採用軸承連接,擺臂可根據需要自由調節高度,控制兩給料輥之間距離。所述上齒輪和下齒輪大小相同,相互嚙合。所述給料輥採用橡膠材料,橡膠材料可避免擠壓過度導致布料受損,同時橡膠表面與布料摩擦係數大,利於布料的前進。所述皮帶內圈為齒狀結構,增大接觸面的摩擦力,防止長時間使用導致內壁逐漸光滑,主動輪無法帶動從動輪的轉動。所述張口模具為一短條形板和一長條形板平行,一斜面一邊連接短條形板一端, 另一邊連接長條形板板面,兩條形板未連接端對齊,形成前端開口後端閉合的結構,模具開口處內側有一彈簧塊,模具中間穿插有一個圓柱體狀的止退塊,模具末端兩側各有一個固定塊,固定塊安置在模具支架上。彈簧塊可使模具適用於不同材質的布料,避免張力過大撕裂布料,止退塊可以避免布料的滑退而影響工作的連續性,固定塊可使模具位置穩定,防止運作過程中左右搖晃。[0010]所述模具支架固定在兩牆板之間,模具支架中間有一條槽,固定塊底部的螺栓在槽內可滑動,根據需要自由調節固定塊與模具之間距離。該裝置採用全機械化連續操作,適用範圍廣,節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將通過例子並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視結構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結構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張口模塊的側視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徵,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徵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徵,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徵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徵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徵中的一個例子而已。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尤其是用於翻口機上的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包括整理部分、傳動部分和張口部分,整理部分為固定在左擺臂4與右擺臂3之間的上給料輥1,和固定在左牆板6與右牆板5之間的下給料輥2 ;傳動部分為一組相互嚙合的齒輪,上齒輪7固定在右擺臂3外側,下齒輪8固定在下給料輥2與右牆板5之間,右牆板5外側有一從動輪9與下齒輪8相連,主動輪10連接電機,主動輪10與從動輪9之間由皮帶11連接;張口部分為一張口模具13,模具13扁平段卡在兩給料輥之間,模具13開口方向與布料行進方向相同。運行時,將模具穿入管狀布料內,在給料輥的帶動下,布料受擠壓前行,布料有序,表面紋理變整齊,當行至模具開口處,布料被自然張開,以便進行下一步加工。所述左擺臂4和右擺臂3之間有一固定條18相連,擺臂一端連接給料輥,另一端連接一根軸12,軸12固定在兩牆板上,採用軸承連接,擺臂可根據需要自由調節高度,控制兩給料輥之間距離。 所述上齒輪7和下齒輪8大小相同,相互嚙合。所述給料輥採用橡膠材料,橡膠材料可避免擠壓過度導致布料受損,同時橡膠表面與布料摩擦係數大,利於布料的前進。所述皮帶11內圈為齒狀結構,增大接觸面的摩擦力,防止長時間使用導致內壁逐漸光滑,主動輪無法帶動從動輪的轉動。如圖4所示,所述張口模具13為一短條形板19和一長條形板20平行,一斜面一邊連接短條形板19 一端,另一邊連接長條形板20板面,兩條形板未連接端對齊,形成前端開口,後端閉合的結構,模具13開口處內側有一彈簧塊17,模具13中間穿插有一個圓柱體狀的止退塊15,模具13末端兩側各有一個固定塊14,固定塊14安置在模具支架16上。彈簧,17可使模具適用於不同材質的布料,避免張力過大撕裂布料,止退塊15可以避免布料的滑退而影響工作的連續性,固定塊14可使模具位置穩定,防止運作過程中左右搖晃。所述模具支架16固定在兩牆板之間,模具支架16中間有一條槽,固定塊14底部的螺栓在槽內可滑動,根據需要自由調節固定塊14與模具13之間距離。該裝置採用全機械化連續操作,適用範圍廣,節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保證了產品的質量。本實用新型並不局限於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徵或任何新的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
I=I O
權利要求1.一種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尤其是用於翻口機上的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包括整理部分、 傳動部分和張口部分,其特徵在於,整理部分包括固定在左擺臂(4)與右擺臂(3)之間的上給料輥(1),以及固定在左牆板(6)與右牆板(5)之間的下給料輥(2);傳動部分包括一組相互嚙合的齒輪,上齒輪(7)固定在右擺臂(3)外側,下齒輪(8)固定在下給料輥(2)與右牆板(5)之間,右牆板(5)外側有一從動輪(9)與下齒輪(8)相連,主動輪(10)連接電機,主動輪(10)與從動輪(9)之間由皮帶(11)連接;張口部分包括一張口模具(13),模具(13)扁平段卡在兩給料輥之間,模具(13 )開口方向與布料行進方向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左擺臂(5)和右擺臂 (3)之間有一固定條(18)相連,擺臂一端連接給料輥,另一端連接一根軸(12),軸(12)固定在兩牆板上,採用軸承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齒輪(7)和下齒輪 (8)大小相同,相互嚙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給料輥採用的橡膠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皮帶(11)內圈為齒狀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張口模具(13)為一短條形板(19 )和一長條形板(20 )平行,一斜面一邊連接短條形板(19 ) 一端,另一邊連接長條形板(20)板面,兩條形板未連接端對齊,形成前端開口,後端閉合的結構,模具(13)開口處內側有一彈簧塊(17),模具(13)中間穿插一圓柱體狀的止退塊(15),模具(13)末端兩側各有一個固定塊(14),固定塊(14)安置在模具支架(16)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具支架(16)固定在兩牆板之間,模具支架(16)中間有一條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尤其是用於翻口機上的布料整理輸送裝置,包括整理部分、傳動部分和張口部分。整理部分為固定在擺臂和牆板上的上下兩給料輥組;傳動部分為與給料輥連接的一組相互嚙合的齒輪,以及帶動齒輪轉動的轉動輪組,轉動輪組連接電機;張口部分為一張口模具,模具扁平段卡在兩給料輥之間,開口方向與布料行進方向相同。運行時,將模具穿入管狀布料內,在給料輥的帶動下,布料受擠壓前行,布料有序,表面紋理變整齊,當行至模具開口處,布料被自然張開,以便進行下一步加工。該結構採用了全機械連續運作,適用範圍廣,節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保證了所得產品的質量。
文檔編號D04B35/00GK202323324SQ20112043943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9日
發明者張堅, 瞿祖根, 瞿金榮 申請人:江陰市北國包裝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