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24 02:12:01 2
專利名稱: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搶救胸骨或肋骨骨折病人的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
目前,隨著機動車數量的迅速增加,車禍也隨之增加。在發生車禍時,摩託車、機動三輪車或汽車的護罩或方向盤首先直接作用於駕駛者的胸部,引起胸骨或肋骨骨折。骨折時,由於胸腔內負壓的作用,將胸骨或肋骨拉向脊柱方向成角畸形,壓迫心臟、影響呼吸,如不能及時有效救治、往往危及生命。搶救這類傷者,目前還沒有行之有效的外用用具。傳統的方法有兩種,其一是用布巾鉗夾持重物進行牽引,這種方法病人無法活動;其二是手術切開胸壁進行固定,這種方法比較繁瑣,且對病人身體損傷較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設計出一種搶救胸骨或肋骨骨折病人的專用外用用具,使之克服上述兩種傳統方法的缺陷,從而能夠及時有效地搶救胸骨或肋骨骨折病人。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該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呈條形或板形,採用有機玻璃或其他非金屬材料製成,在該板的兩側端開設有橫向固定孔,在該板的上部邊沿開設有豎向固定孔,在該板的除邊沿以外的部位開設有骨折固定孔。使用時,用水將該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煮沸幾分鐘,根據病人體形彎製成適當的弧形形狀,從豎向固定孔穿入固定帶懸掛於頸部,從橫向固定孔穿入固定帶捆束於背部,用不鏽鋼絲穿過骨折處再穿入相應的骨折固定孔中絞緊,從而固定骨折部位。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病人痛苦小、且可下床治動。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由以下的附圖及實施例給出附圖中,
圖1為該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的主視圖,圖2為俯視圖,圖3為左視圖,圖4為彎曲後的使用狀態圖。
在附圖中,[1]為豎向固定孔,[2]為橫向固定孔,[3]為骨折固定孔,[4]為頸部固定帶,[5]為背部固定帶。
該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呈條形,在除邊沿以外的部位開設有若干個骨折固定孔[3],在上部開設有豎向固定孔[1],在兩側端開設有橫向固定孔[2],採用有機玻璃或其他非金屬材料製成,為了便於和病人身體接觸,四周各稜邊沒有稜角,呈圓弧狀,豎向固定孔[1]和橫向固定孔[2]呈橢圓形。
在搶救胸骨骨折或肋骨骨折病人時,使用該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用水煮沸幾分鐘即可使用,與傳統方法相比,是一種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方法。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搶救胸骨或肋骨骨折病人的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其特徵在於該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呈條形,在除邊沿以外的部位開設有若干個骨折固定孔[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其特徵在於在上部開設有豎向固定孔[1],在其兩側端開設有橫向固定孔[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其特徵在於採用有機玻璃或其他非金屬材料製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其特徵在於四周各稜邊呈圓孤狀。
5.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其特徵在於豎向固定孔[1]和橫向固定孔[2]呈橢圓形。
專利摘要多用途胸壁外固定架是一種用於搶救胸骨或肋骨骨折病人的專用外用用具。它呈條形或板形,根據病人體形,用水煮沸後,彎曲成適當的弧形。在其上面開設有豎向固定孔、橫向固定孔和骨折固定孔。豎向和橫向的固定孔穿上固定帶分別固定於頸部和背部,骨折固定孔通過不鏽鋼絲用於固定骨折部位。與傳統的布巾鉗夾持重物牽引或手術切開胸部進行固定的方法相比,具有病人痛苦小、可下床活動等優點,是一種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方法。
文檔編號A61F5/05GK2312685SQ9723190
公開日1999年4月7日 申請日期1997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1997年12月31日
發明者李風, 王繼紅, 張玉梅, 張冬妹, 袁文 申請人:李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