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杆帶翻轉臂結構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05-23 19:48:46 1
專利名稱:穩定杆帶翻轉臂結構總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汽車零部件總成,具體涉及一種卡車駕駛室穩定翻轉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的卡車駕駛室穩定翻轉機構,如專利號為200620095941. 9 的駕駛室前懸全浮裝置的穩定翻轉機構,其不足反應如下A上限位塊布置在翻轉臂的下側,限位過程中通過上拉,與翻轉臂接觸限位;B穩定杆與左右翻轉臂螺栓連接,容易鬆動,造成駕駛室的穩定性能變差;C穩定杆直徑較細,駕駛室翻轉過程中,承受較大扭矩,穩定杆扭曲較嚴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穩定杆帶翻轉臂結構總成的穩定翻轉機構,以解 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穩定杆帶翻轉臂結構總成,它包括穩定杆,穩定杆的兩 端焊接連接翻轉臂,翻轉臂上設有與前懸上支架鉸接連接的翻轉孔,翻轉臂大端下側設有 與前懸置安裝座鉸接連接孔,翻轉臂大端上側設有與減振器鉸接連接的孔,翻轉臂傾斜臂 的端部設凸臺,凸臺上連接有橡膠限位塊。所述穩定杆與翻轉臂的連接段與穩定杆直杆段之間為折彎的過渡段,連接段的連 接頭的直徑大於穩定杆直杆段的直徑。本實用新型的左右翻轉臂傾斜凸起的凸檯面上布置上限位塊,與翻轉臂螺紋連 接,限位過程中與前懸上支架接觸限位;上述限位結構裝配連接簡單,更換方便。穩定杆與 翻轉臂為整體式焊接結構,提高了駕駛室的穩定性能;穩定杆兩頭部漲開,並採用管料彎曲 結構,增強了穩定杆的焊接強度和扭轉剛度,行駛過程中具有更可靠的同步性與穩定性。
圖1本實用新型穩定杆帶翻轉臂結構總成示意圖。圖2圖1的左側示意圖。圖3本實用新型連接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穩定杆1包括穩定杆直杆段1. 1,直杆段兩側為與翻轉臂的連接段 1. 2,連接段1. 2與直杆段1. 1之間為為折彎的過渡段1. 3,連接段1. 2的連接頭1. 4的直徑 大於穩定杆直杆段1.1的直徑;這樣使得穩定杆形成兩端張開的的狀態,加了橫向穩定杆 的焊接強度;而直徑增大,則增強了穩定杆的扭轉剛度,使駕駛室翻轉的過程中可以承受更 大的扭矩,同時也增強了駕駛室前懸左右的同步性;而穩定杆採用管料,則大大節約了零件 的材料,降低了成本。連接頭1. 4的兩端有左右翻轉臂2,3焊接連接。[0014]左右翻轉臂2,3的結構相同,以左翻轉臂2加以描述。如圖2所示,翻轉臂上設 有與前懸上支架鉸接連接的翻轉孔2. 1,翻轉臂大端下側設有與前懸置安裝座鉸接連接孔 2. 2,翻轉臂大端上側設有與減振器鉸接連接的孔,2. 3。翻轉臂傾斜臂2. 4的端部設凸臺 2. 5,凸臺2. 5上連接有橡膠限位塊2. 6,通過螺栓2. 7連接。如圖3所示,翻轉臂上設有與前懸上支架鉸接連接的翻轉孔2. 1內過盈壓裝橡膠 襯套11,並通過銷軸12與前懸左右上支架總成4鉸接連接;翻轉臂大端下側孔通過翻轉銷 軸7與前懸置安裝座6相鉸接,翻轉臂大端上側通過螺栓將減振器9與左右翻轉臂2相鉸 接,翻轉臂大端頭部通過螺釘將塑料蓋板8與左右翻轉臂2相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穩定杆帶翻轉臂結構總成,它包括穩定杆,穩定杆的兩端焊接連接翻轉臂,翻轉 臂上設有與前懸上支架鉸接連接的翻轉孔,翻轉臂大端下側設有與前懸置安裝座鉸接連接 孔,翻轉臂大端上側設有與減振器鉸接連接的孔,其特徵在於翻轉臂傾斜臂的端部設凸臺, 凸臺上連接有橡膠限位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穩定杆帶翻轉臂結構總成,其特徵在於穩定杆與翻轉臂的連接段 與穩定杆直杆段之間為折彎的過渡段,連接段的連接頭的直徑大於穩定杆直杆段的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穩定杆帶翻轉臂結構總成,它包括穩定杆,穩定杆的兩端焊接連接翻轉臂,翻轉臂上設有與前懸上支架鉸接連接的翻轉孔,翻轉臂大端下側設有與前懸置安裝座鉸接連接孔,翻轉臂大端上側設有與減振器鉸接連接的孔,翻轉臂傾斜臂的端部設凸臺,凸臺上連接有橡膠限位塊。本實用新型的左右翻轉臂傾斜凸起的凸檯面上布置上限位塊,與翻轉臂螺紋連接,限位過程中與前懸上支架接觸限位;上述限位結構裝配連接簡單,更換方便。穩定杆與翻轉臂為整體式焊接結構,提高了駕駛室的穩定性能;穩定杆兩頭部漲開,並採用管料彎曲結構,增強了穩定杆的焊接強度和扭轉剛度,行駛過程中具有更可靠的同步性與穩定性。
文檔編號B62D33/10GK201863905SQ20102062205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3日
發明者吳曉春, 曹茂慶, 汪傑, 陳東萍, 韓瑞遠 申請人:東風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