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顯示裝置的支架、背框以及背光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11:34:36
專利名稱:平板顯示裝置的支架、背框以及背光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支架、背框以及背光系統。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前框、面板以及背光模組,其中背光模組包括背框、 反射片、導光板以及燈組等。目前,市場上有多種顯示面板尺寸以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電視領域中,液晶面板的尺寸包括31. 5、42、46、48或55寸,需要根據不同尺寸的液晶面板進行設置不同的背框模具。請參見圖1,圖1是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的背框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中背框10均採用整體式的背框,通常通過金屬衝壓或者塑料注射方式生產整體式的背框10,整體式的背框10需要消耗過多的材料,材料成本高。此外大尺寸的背框10需要使用較大的衝壓設備,背框10對應的模具尺寸很大,結構複雜,背框模具的成本高。因此現有技術的背框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支架、背框以及背光系統,背框中的支架可適用於不同的固定孔安裝高度,並可以統一生產,可減少模具成本,提
高加工效率。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支架。支架包括第一階梯面以及一體設置在第一階梯面一端的多個第二階梯面,第一階梯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凸包,凸包上設置有固定孔,第一階梯面相對各第二階梯面的高度互不相同。根據本發明之一優選實施例,支架進一步包括一體設置在第一階梯面另一端的多個第三階梯面,第一階梯面相對各第三階梯面的高度互不相同。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背框包括至少兩個拼接件,該至少兩個拼接件拼接形成背框,背框進一步包括支架,支架呈多階梯狀,並設置在拼接件上。根據本發明之一優選實施例,支架包括第一階梯面以及一體設置在第一階梯面一端的多個第二階梯面,第一階梯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凸包,凸包上設置有固定孔,第一階梯面相對各第二階梯面的高度互不相同,根據固定孔的安裝高度選取多個第二階梯面中的一者與拼接件固定。根據本發明之一優選實施例,支架進一步包括一體設置在第一階梯面另一端的多個第三階梯面,第一階梯面相對各第三階梯面的高度互不相同,根據固定孔的安裝高度選取多個第三階梯面中的一者與拼接件固定。
根據本發明之一優選實施例,背框包括多個主拼接件,主拼接件拼接形成背框的主框架,主拼接件包括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至少兩個拼接部,每個拼接部的結構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適配,第一主拼接件通過其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根據本發明之一優選實施例,至少兩個拼接部沿第一主拼接件的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根據本發明之一優選實施例,拼接部是第一主拼接件表面上設置的形狀與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適配的凹部,以收容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根據本發明之一優選實施例,拼接部是第一主拼接件表面上設置的凹部,第二主拼接件的表面相應位置設有凸起,凸起嵌入凹部,以拼接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根據本發明之一優選實施例,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表面設有至少兩個沿第二主拼接件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的凸起。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背光系統,背光系統包括光源、勻光機構以及背框;背框承載光源和勻光機構,背框為上述的背框。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區別於現有技術的情況,本發明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及背光系統的背框模具結構簡單,能夠降低背框模具的成本,並且節省背框的材料,以降低平板顯示裝置的成本,進一步,通過將背框中的支架設置為多階梯狀,可使得支架適用於不同的固定孔安裝高度,且可以統一生產,可減少模具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圖1是現有技術中液晶顯示裝置的背框結構示意圖;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拼接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第一輔拼接件對角設置在主框架上的示意圖;圖8是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中的第一輔拼接件以及第二輔拼接件在主框架上的示意圖;圖9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圖9中拼接部的第一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圖11是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圖;圖12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圖;圖13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拼接方式的示意圖14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圖15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圖16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四實施例的一種製造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方法的流程圖;圖17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五實施例的一種具有觸控螢幕的平板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8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六實施例的立體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9是根據本發明第十七實施例的等離子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0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八實施例的支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1是根據本發明第十八實施例的支架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見圖2-3,圖2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 是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20包括背光系統21以及顯示面板22,背光系統21設置於顯示面板22的背面,並且為顯示面板22提供光源。在本實施例中,背光系統21包括光源25、勻光機構M以及背框23。其中,背框23 承載光源25和勻光機構24。在背光系統21為側光式時,勻光機構M是導光板;在背光系統21為直下式時,勻光機構M是擴散板。背框23包括至少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 至少第一、第二兩個主拼接件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一起參閱圖3,背框23的第一實施例包括第一主拼接件以及第二主拼接件 262 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沈2的一端拼接,第一主拼接件的另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262的另一端拼接,以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第一主拼接件261和第二主拼接件262均為鋁件或鍍鋅鋼件。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61和第二主拼接件 262為L形。一起參閱圖4,背框23的第二實施例包括第一主拼接件觀1、第二主拼接件282以及第三主拼接件觀3。三個主拼接件觀1、觀2以及283拼接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三個主拼接件觀1、觀2以及283均為鋁件或鍍鋅鋼件。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觀1為 L形,第二、三主拼接件觀2、283均為直條形。此外,背框23還可以包括設置於主框架27內並與之拼接的輔拼接件。以下以四個主拼接件和兩個輔拼接件詳細說明本發明平板顯示裝置20的背框 23。請參見圖5,圖5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背框23包括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 233、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第二輔拼接件236以及支架2371、2372、2373、 2374、2375、2376及2377。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通過首尾拼接形成背框23的矩形主框架27。第一輔拼接件235和第二輔拼接件236作為輔拼接件,設置於主框架27內,並且與主框架27拼接。具體而言,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第二主拼接件232的另一端與第三主拼接件233的一端拼接,第三主拼接件233的另一端與第四主拼接件234的一端拼接,第四主拼接件234的另一端與第一主拼接件231的另一端拼接,以形成長方形的主框架27。其中,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均為鋁件或鍍鋅鋼件。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 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均為直條形,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將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 234全部設置為L形,或部分設置為直條形,剩餘的設置為L形。例如,在圖3中,第一主拼接件261和第二主拼接件262全部設置為L形;在圖4中,第一主拼接件281設置為L形, 第二、三主拼接件觀2以及283設置為直條形。在本實施例中,平板顯示裝置20的背框23均採用拼接連接方式進行拼接固定。如圖6所示,以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連接方式為例,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在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上,比如,採用螺接、扣接或焊接等方式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在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輔拼接件235和第二輔拼接件236設置於背框23的主框架 27內。第一輔拼接件235的一端與第一主拼接件231拼接,第一輔拼接件235的另一端與第三主拼接件233拼接,第二輔拼接件236的一端與第一主拼接件231拼接,第二輔拼接件 236的另一端與第三主拼接件233拼接,並且第二主拼接件232、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36之間平行設置。在其它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主框架27內設置至少一個輔拼接件,例如在主框架27內僅僅設置第一輔拼接件235。此外, 第一輔拼接件235的兩端可以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 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中的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拼接,例如第一輔拼接件235對角設置在主框架27內,如圖7所示。同理可知,第二輔拼接件236的兩端亦可以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以及第四主拼接件234中的至少兩個主拼接件拼接。例如,第一輔拼接件235的兩端分別與相鄰設置的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拼接,第二輔拼接件236的兩端分別與相鄰設置的第三主拼接件233、第四主拼接件 234拼接,如圖8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背框23包括七個支架2371、2372、2373、2374、2375、2376及2377。 其中,支架2371固定於第四主拼接件234上,支架2372、2373分別固定於第一輔拼接件 235上,支架2374固定在第二輔拼接件236上,支架2375固定在第二主拼接件232上,支架2376、2377的兩端分別固定於第一輔拼接件235和第二輔拼接件236上。實際上,支架可以固定於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36之一或以上。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在背框23上設置其他數量的支架,比如一個支架或以上。此外,支架可以拆卸固定於第一主拼接件231、第二主拼接件232、第三主拼接件233、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36之一或以上。在支架2371、2372、2373、2374、2375、2376及2377上均設有凸包(未標示),背框 23可以通過該凸包固定電路板等器件。
以下進一步說明上述背框23相應的模具。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31和第三主拼接件233的尺寸相同,形狀相同,使用相同的模具衝壓製得。第二主拼接件232、第四主拼接件234、第一輔拼接件235以及第二輔拼接件236的尺寸相同,形狀相同,使用相同的模具衝壓製得,實現模具共用。因此,本發明的背框23可以通過使用兩種小尺寸模具衝壓製得,相比於現有技術中背框10需要大尺寸模具,本發明的背框23的模具結構簡單且小, 進而降低背框23模具的成本。此外,本發明的背框23相對於現有技術中背框10的整體背框,能夠大幅節省材料,以降低平板顯示裝置20的生產成本。
請參見圖9,圖9是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中拼接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9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兩個拼接部,拼接部的結構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部的一端適配,以使第一主拼接件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
具體而言,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設有拼接部2311、2312,拼接部2311、2312沿第一主拼接件231的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拼接部2311、2312是在第一主拼接件231設置的形狀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適配的凹部,以收容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如圖10 所示,拼接部2311、2312為未貫穿第一主拼接件231的一端相對兩側面的凹部,凹部的形狀為矩形,第二主拼接件232為一直條形。
在拼裝較大尺寸背框23時,首先選擇較鄰近第一主拼接件231的端部的拼接部 2311,並選擇相應寬度的第二主拼接件232。隨後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設置在拼接部 2311的凹部上。隨後通過螺接、扣接或焊接等方式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固定在拼接部2311上。在拼裝較小尺寸背框23時,首先選擇較遠離第一主拼接件231的端部的拼接部2312,並選擇相應寬度的第二主拼接件232。隨後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設置在拼接部2312的凹部上。隨後通過螺接、扣接或焊接等方式將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拼接固定在拼接部2312上。具體上,例如在第二主拼接件232的表面相應位置設有凸起,其中第二主拼接件232的凸起嵌入第一主拼接件231相對應位置的凹部,以拼接第一主拼接件231和第二主拼接件232,如圖11所示。此外,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可以設有至少兩個沿第二主拼接件232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的凸起,比如兩個、三個或四個等。
更進一步,第一主拼接件231的凹部為多階梯結構的凹部,第二主拼接件232相對應位置設有與凹部適配的多階梯結構的凸部,如圖12所示。此外,如圖13所示,以拼接部 2311為例,第一主拼接件231的凹部底部設有第一貫穿孔2313,第二主拼接件232相應於拼接部2311的位置上設有第二貫穿孔2321,背框23進一步包括固定件240,固定件240穿過第一貫穿孔2313和第二貫穿孔2321,以將第一主拼接件231和第二主拼接件232拼接。
如圖14,在本發明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另一實施例中,第一主拼接件231的拼接部2311、2312的凹部形狀為圓形。但是,在其他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完全可以將凹部的形狀設置成三角形等其他多邊形形狀。
如圖15,在本發明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另一實施例中,拼接部2311、2312為貫穿第一主拼接件231的相對兩側的凹部,以使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在拼接部2311、2312 上移動。比如在第二主拼接件232的一端穿出拼接部2312並拼接固定後,可裁切掉穿出部分,進而調節第二主拼接件232在作為背框主拼接件時的長度。
在實際應用中,第一主拼接件231的另一端以及第三主拼接件233的兩端均設有兩個拼接部,其結構與拼接部2311、2312的結構相同;而在第二主拼接件232的兩端和第四主拼接件234的兩端,對應於不同的情況,也相應進行設計或不設計,比如
1)第一種情況,如圖10所示,第二主拼接件232的兩端和第四主拼接件234的兩端可以不進行任何設計,即端部與其他部位的結構相同,這時候在選擇第一主拼接件231 一端的不同拼接部2311031 進行拼接時(另一端同樣處理),若想背框23的寬度相應變化,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234的長度也作相應的選擇。即,若選鄰近第一主拼接件231 —端的拼接部2311進行拼接,則不對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 234進行裁剪,或裁剪掉的部分較短;若選擇較遠離第一主拼接件231 —端的拼接部2312 進行拼接時,則對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234均進行裁剪,按照拼接部距離第一主拼接件231 —端的遠近,裁剪掉的部分也較長或較短;
2)第二種情況,類似前述第一種情況,如圖11所示,只不過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234以不同的凸起來分別與第一主拼接件231和第三主拼接件233配合,實現背框23的寬度變化;同樣,若選擇除離第一主拼接件231 —端最近的第一拼接部2311之外的其他拼接部2312進行拼接時,在拼接後或拼接前,將多出的第二主拼接件232和第四主拼接件234部分進行裁剪。
以上情況也適用於僅用兩個L形主拼接件進行拼接而得到背框23的主框架27。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背框23的第一主拼接件上設有至少兩個拼接部,根據用戶需求進行設置拼接部的數量,在本實施例中選取兩個拼接部2311、2312進行描述。因此,在設置背框23的模具時,僅需設置兩組模具,即第一主拼接件的模具以及第二主拼接件的模具,在第一主拼接件上設置多個拼接部以拼接得到各種尺寸的背框23。在拼裝背框23時, 可以根據背框23的尺寸,選擇相應的拼接部,通過拼接部將第二主拼接件拼接在第一主拼接件的拼接部上,並將第一主拼接件中位於第二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外側的其他拼接部裁切掉,以獲取所需尺寸的背框23。相對於現有技術中根據不同尺寸的背框10設置不同背框模具,本發明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23僅需設置第一主拼接件的模具和第二主拼接件觀的模具,實現滿足各種尺寸產品要求的模具共用,並且模具結構簡單,能夠降低背框模具的成本。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製造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模具,該背框的模組設有用於形成背框的主拼接件的主圖案,主圖案設有上設有用於在主拼接件的一端形成至少兩個拼接部的子圖案。其中,主拼接件為上述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對應上述的主圖案;拼接部為上述第一主拼接件的拼接部,對應上述的子圖案,在此不再贅述。
如圖16所示,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製造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501 製作至少第一、第二兩個主拼接件,其中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至少兩個拼接部,每個拼接部的結構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一端適配。
步驟502 根據背框的尺寸選擇至少兩個拼接部的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
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二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與第一主拼接件的相鄰端部之間存在其他拼接部時,在根據背框的尺寸選擇至少兩個拼接部的一拼接部與相應的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的步驟之前或之後,將第一主拼接件中位於第二主拼接件的拼接位置外側的其他拼接部裁切掉。其中第一主拼接件為上述第一主拼接件,第二主拼接件為上述第二主拼接件,在此不再贅述。
如圖17所示,本發明的平板顯示裝置20進一步包括一觸控螢幕四,觸控螢幕四設置在平板顯示裝置20的顯示面板22的出光面上。其中,平板顯示裝置20包括背光系統21 以及上述的顯示面板22,背光系統21設置於顯示面板22的背面,並且為顯示面板22提供光源。
背光系統21包括光源25、勻光機構M以及背框23。其中,背框23承載光源25 和勻光機構24。在背光系統21為側光式時,勻光機構M是導光板;在背光系統21為直下式時,勻光機構M是擴散板。背框23包括至少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至少第一、 第二兩個主拼接件形成背框23的主框架27。
當然,背光系統21還可以是前述任一背光系統實施例中的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的平板顯示裝置20可以為液晶顯示裝置或液晶電視機。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立體顯示裝置30,如圖18所示,立體顯示裝置30包括液晶透鏡光柵31、背光系統32以及顯示面板33。其中,液晶透鏡光柵31設置於顯示面板33的出光面上。背光系統32為上述各實施例的背光系統,比如背光系統32包括背框23。其中,背框23包括至少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至少第一、第二兩個主拼接件形成背框的主框架。背光系統32還可以是前述任一背光系統實施例中的結構,在此不再贅述。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等離子顯示裝置40,如圖19所示,等離子顯示裝置40包括等離子顯示面板41以及背框42,背框42設置在等離子顯示面板41的背面。其中,背框42可以為前述任一實施例的背框,在此也不再贅述。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適用於上述各實施例的支架,其中,該支架呈多階梯狀,並設置在上述各實施例的拼接件上。
具體而言,如圖20所示,支架500包括第一階梯面501,第一階梯面501上設置有凸包502、503、504,凸包502、503、504中央設置有固定孔(圖未標示)。凸包502、503、504 中的固定孔可在裝配時與螺絲等固定件配合,從而將支架500與背框中的其他配件相互固定,例如電路板等。
支架500進一步包括一體設置在第一階梯面501 —端的多個第二階梯面505、506、 507,以及一體設置在第一階梯面501另一端的多個第三階梯面508、509、510。
請參見圖21,第一階梯面501相對於第二階梯面505、506、507的高度互不相同,並且第一階梯面501相對於第三階梯面508、509、510的也高度互不相同。在實際應用時,可根據凸包502、503、504的固定孔的安裝高度HI、H2、H3選取多個第二階梯面505、506、507 中的一者與拼接件固定,並選取多個第三階梯面508、509、510中的一者與拼接件固定。舉例而言,若固定孔所需安裝高度為H2,則可在第二階梯面506和第三階梯面509上進行裁剪,以將與第二階梯面506連接的第二階梯面507以及與第三階梯面509連接的第三階梯面510從支架500中移除,進而將第二階梯面506和第三階梯面509分別固定在拼接件上。
同理,若固定孔所需安裝高度為H3,則可在第二階梯面505和第三階梯面508上進行裁剪,以將與第二階梯面505連接的第二階梯面506和507以及與第三階梯面508連接的第二階梯面509和510從支架500中移除,進而將第二階梯面505和第三階梯面508分別固定在拼接件上。
因此通過以上方式,可根據實際裝配需要對第二階梯面和第三階梯面進行裁剪, 從而調整固定孔的安裝高度。當然,相應的第二階梯面和第三階梯面的寬度大於拼接件的寬度時,也可以選擇不進行裁剪。
其中,以上的第二階梯面和第三階梯面可根據第一階梯面設置為對稱或非對稱設置,而在實際使用中,第二階梯面和第三階梯面優選為對稱設置,另外,第二階梯面和第三階梯面的數量可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本發明對此不作具體限定。
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在支架500設置有多個階梯面,在金屬鈑金衝壓成型支架 500後,根據固定孔的所需安裝高度選擇裁切位置,對多餘的階梯面進行裁切,再通過焊接、 鉚接等各種常用的固定方式將支架500兩端分別與拼接件進行固定,可適用於各種固定孔安裝高度,從而達到設置在背框中不同位置的支架500可具有不同的固定孔安裝高度的目的,另外因本發明的支架500可做成標準零件進行統一生產,因此可減少模具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實施例中,支架500以雙邊固定方式固定於拼接件上,但在本發明的備選實施例中,支架500也可僅設置有第一階梯面和第二階梯面,或僅設置有第一階梯面和第三階梯面,在僅設置有第一階梯面和第二階梯面時,可將所選取的第二階梯面固定於拼接件上,從而實現單邊固定,同理,在僅設置有第一階梯面和第三階梯面時,可將所選取的第三階梯面固定於拼接件上,從而實現單邊固定,以上單邊固定的設置方式也可獲得與上一實施例中採用雙邊固定方案所能達到的相同的技術效果。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及背光系統的背框模具結構簡單,能夠降低背框模具的成本, 並且節省背框的材料,以降低平板顯示裝置的成本,進一步,本發明所揭示的支架可適用於不同的固定孔安裝高度,且可以統一生產,可減少模具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包括第一階梯面以及一體設置在所述第一階梯面一端的多個第二階梯面,所述第一階梯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凸包,所述凸包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階梯面相對各所述第二階梯面的高度互不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進一步包括一體設置在所述第一階梯面另一端的多個第三階梯面,所述第一階梯面相對各所述第三階梯面的高度互不相同。
3.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其特徵在於所述背框包括至少兩個拼接件,所述至少兩個拼接件拼接形成所述背框,所述背框進一步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呈多階梯狀,並設置在所述拼接件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背框,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包括第一階梯面以及一體設置在所述第一階梯面一端的多個第二階梯面,所述第一階梯面上設置有至少一個凸包,所述凸包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階梯面相對各所述第二階梯面的高度互不相同,根據所述固定孔的安裝高度選取所述多個第二階梯面中的一者與所述拼接件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背框,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架進一步包括一體設置在所述第一階梯面另一端的多個第三階梯面,所述第一階梯面相對各所述第三階梯面的高度互不相同,根據所述固定孔的安裝高度選取所述多個第三階梯面中的一者與所述拼接件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背框,其特徵在於,所述背框包括多個主拼接件,所述主拼接件拼接形成所述背框的主框架,所述主拼接件包括第一主拼接件和第二主拼接件,所述第一主拼接件的一端設有沿所述第一主拼接件的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的至少兩個拼接部,每個拼接部的結構與相應的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適配,所述第一主拼接件通過其一拼接部與相應的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拼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框,其特徵在於所述拼接部是所述第一主拼接件表面上設置的形狀與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適配的凹部,以收容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背框,其特徵在於所述拼接部是所述第一主拼接件表面上設置的凹部,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的表面相應位置設有凸起,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部,以拼接所述第一主拼接件和所述第二主拼接件。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背框,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主拼接件的一端表面設有至少兩個沿所述第二主拼接件長度方向上間隔排列的凸起。
10.一種背光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背光系統包括光源、勻光機構以及背框;所述背框承載所述光源和勻光機構,所述背框為權利要求3-9中任一項所述的背框。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該背框包括至少兩個拼接件,該至少兩個拼接件拼接形成背框,該背框進一步包括支架,支架呈多階梯狀,並設置在拼接件上。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一種支架及背光系統。本發明的平板顯示裝置的背框及背光系統的背框模具結構簡單,能夠降低背框模具的成本,並且節省背框的材料,以降低平板顯示裝置的成本,進一步,可使得背框中的支架可適用於不同的固定孔安裝高度,並可以統一生產,可減少模具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文檔編號G02F1/13357GK102494307SQ20111036653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程加河, 蕭宇均, 郭儀正, 黃衝 申請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