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排水井口防墜和警示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13:08:31 1

本發明涉及排水井口防護裝置領域,特別是一種排水口防墜和警示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許多城市排水設施能力不足,加上極端氣候天氣影響,使得我國62%的城市極易因強降雨引發嚴重的城市內澇,使城市道路及低洼地區出現大面積水浸現象。為加快排水,市政管理人員往往會打開排水井蓋。但是打開的排水井蓋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一旦看管不到位,極易由於積水深,行人無法察看到路面狀態,造成行人墜入井中,或車輛交通事故。近年來排水井「吃人」悲劇時有發生,如何快速反應,消除市民財產、人身安全成為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
因此,一種能夠保證街道井口排水期間水流通暢又能防止行人墜落、警示行人靠近的裝置的研發已迫在眉睫。目前,大多情況是在排水井蓋打開後,加蓋防墜網或樹立警示牌;但是一般的防墜措施,往往部件重,不便攜,成本高,而且由於其佔用空間較大,不方便存放。中國專利201520087354.4公開了一種排水防墜和警示裝置,包括安全警示杆和可蓋在排水井井口的支撐網架,支撐網架上裝有在排水井井蓋向一側開啟時可支撐排水井井蓋並避免井蓋關閉的主杆,主杆的頂部設有供安全警示杆豎直穿過的定位孔,安全警示杆的頂端裝有安全警示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排水井口防墜和警示裝置,該裝置能夠收疊或者展開,伸展開時,支撐部上的卡緊部能夠對應排水井口邊緣輪廓進行卡緊;由於支撐部伸展開時是呈放射性設置,即伸展開時形成一個圓形的隔欄,既可以固定在排水井口上,也可以防止外物墜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排水井口防墜和警示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上設有能夠沿其中心向外伸展的支撐部,所述支撐部的向外伸展端上設置有卡緊部,所述支撐部能夠沿裝置本體上下運動,向下運動時沿裝置本體中心向外呈放射性伸展,且設置在支撐部上的卡緊部均能夠對應排水井口輪廓邊緣並卡緊;所述裝置本體上還設有限制支撐部向上運動的限位機構。
現有的排水井防墜設施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固定式,一種移動式。固定式的排水井防墜設施通過在井蓋下方的井口通道上設置固定的防護網;但是設置需要經常檢查維護,以免失效;且防護網安裝成本高、維護費用高。移動式的排水井防墜設施是在排水井井口上臨時設置防墜設施,拆卸移動方便;此類為可以是呈篩網的井蓋,亦可以帶警示牌的其它便攜防墜設施。目前上述兩種均存在一些不足,特別是在城市內澇時,一些排水井會發生湧水現象,這樣沒有固定的排水井防墜設施容易被衝倒,進而失去防墜的功能;同時積水較深的地方,排水井防墜設施安裝不方便,以至於放置人員需要用手摸到井口後才可以慢慢安裝;這個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有踩空的風險。同時,安裝的效率較低,特別是對較深積水地方出現無法安裝的情況。而上述技術方案中,支撐部能夠展開到對應排水井井口大小,再通過其向外伸展端上的卡緊部對井口進行卡緊,這樣無論是面對向內排水或向外湧水情況,均能夠牢固固定在井口上。這裡支撐部還可以設置不同長度或高度,使用時可以在積水上方操作支撐部上的卡緊部對應上排水井輪廓,同時在在積水上方操作完成對井口的卡緊。整個過程較現有技術或設備的可操作性、安全性明顯增加。
進一步地,所述裝置本體包括主杆,主杆下部設有限位塊,其上部設有限制支撐部向上運動的限位機構;所述支撐部設置在主杆的限位塊和限位機構之間;所述支撐部包括滑塊、第一連杆和若干支撐杆,所述滑塊通過其中心通孔安裝在主杆上,所述支撐杆的一端鉸接在滑塊上且沿滑塊中心呈放射性均勻設置,其另一端上安裝有卡緊部;所述支撐杆與限位塊之間均鉸接有第一連杆。這裡通過調節滑塊的位置即可以實現支撐杆的收疊或伸展;而支撐杆可以根據不同需要設置不同長度,從而應對不同水深或者井口大小的需要。
進一步地,所述卡緊部包括設置在支撐杆的向外伸展端上的V型槽,V型槽能夠在支撐部向下運動時對應井口輪廓邊緣並卡緊。V型槽能夠對應上排水井口的輪廓,可以很好匹配安裝卡緊;排水井無需進行特別配套設置;從而增加了適用範圍。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杆的鉸接端呈向內彎曲設置,且支撐杆收疊後與主杆相平行。這樣能夠改善支撐杆受力情況;支撐杆的伸展相當於槓桿運動,向內彎曲設置可以使其施力一端的力臂更長,即在相同力下,向內彎曲設置可以使卡緊部對排水井口卡的更緊。這樣使得裝置整體力學性能得到優化,減低使用難度,能夠提高安裝的工作效率。
進一步地,所述裝置本體包括主杆,主杆下部設有限位塊,其上部設有限制支撐部向上運動的限位機構;所述支撐部設置在主杆的限位塊和限位機構之間;所述支撐部包括滑塊、第二連杆、上支撐杆和下支撐杆,所述滑塊通過其中心通孔安裝在主杆上,所述上支撐杆鉸接在滑塊上且沿滑塊中心呈放射性均勻設置,所述下支撐杆設置在相鄰的兩上支撐杆之間且其一端鉸接在限位塊上,下支撐杆的另一端與上支撐杆的向外伸展端平齊;相鄰的上支撐杆和下支撐杆之間鉸接有第二連杆。這裡採用雙重支撐杆,使得裝置本體可以更牢固安裝在排水井口上。由於日常使用中,需要經常搬運,如果使用金屬型材雖然可以滿足力學要求,但是重量較大,而且成本較高,而採用雙重支撐杆可以採用較低性能的塑料替代,既可以滿足防護性能和也可以減少成本,便於搬運。
進一步地,所述主杆上設有彈簧,所述彈簧安裝在滑塊與限位塊之間。彈簧能夠通過支撐杆提供給卡緊部對排水井口的張力,通過限位機構可以調節張力大小。在拆卸時,彈簧會提供支撐杆收疊的力,使其快速自動收縮。
進一步地,所述限制支撐部向上運動的限位機構由設有外螺紋的所述主杆和設有內螺紋的旋轉件構成,旋轉件安裝在主杆上並能夠帶動支撐部向下或向上運動。螺紋結構具有很好的自鎖能力,而且調節也方便;通過旋轉旋轉件即可以實現對支撐部向下或向上運動,進而使得支撐部伸展開或者收疊。
進一步地,所述主杆底部安裝有可拆底座,所述底座大於井口大小且底座上設有車輪;所述支撐部能夠沿裝置本體上下運動,向下運動時沿裝置本體中心展開,並其向外伸展端對應井口大小且與底座底面平齊。該方案作是上述方案的替代,這裡可以滿足積水較淺的地方使用,使用時,可以直接將其拖拉到排水井口位置既可以直接使用。
進一步地,所述主杆上部設有放置交通安全服或螢光指揮棒的腔室。
進一步地,所述裝置本體頂部設有通過螺紋連接安裝的警示牌或警示燈,警示牌或警示燈能夠相對裝置本體伸縮調節。
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通過設置能夠收疊或者展開的支撐部,伸展開時,支撐部上的卡緊部能夠對應排水井口邊緣輪廓進行卡緊,以保證裝置能夠固定在排水井口;由於支撐部伸展開時是呈放射性設置,即伸展開時沿排水井口形成一個隔欄,保證在固定在排水井口上時,可以保證往排水井內排水通暢,也可以防止外物墜落排水井中。本發明可以使用硬質塑料材質或金屬材質,製造簡單,成本低;可以用於城市管理中對排水井排水期間的安全防護,既能保障排水期間水流通暢又能防止行人墜落、警示行人靠近。
2.本發明通過設置能夠收疊或者展開的支撐部,可以快速安裝使用;使用時只需先將支撐部展開到對應井口大小,然後將其對應井口垂直插入,繼續旋轉限位機構的旋轉件,使得支撐部進一步展開,其卡緊部與井口輪廓邊緣卡緊;保證裝置可以固定在井口上。這裡支撐部可以滿足城市中不同的排水井井口大小的安裝需要。本發明頂部設置有警示燈或警示牌,可以提醒行人注意,使其獲知情況;同時,支撐部也可以做到防護作用,放置行人掉入排水井中。本發明能夠收疊運輸,可以快速進行安裝使用,特別對積水較深時,裝置也可以快捷安裝使用,同時支撐部上的警示牌或警示燈通過伸縮設置,可以保證伸出到積水水面以上,保證其安全提醒功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收縮時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展開時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2收縮時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3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主杆、2-限位塊、3-旋轉件、4-滑塊、5-彈簧、6-支撐杆、7-第一連杆、8-卡緊部、9-警示燈、10-上支撐杆、11-下支撐杆、12-第二連杆、13-延伸杆、14-底座、15-車輪、15-警示牌。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排水井口防墜和警示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上設有能夠沿其中心向外伸展的支撐部,所述支撐部的向外伸展端上設置有卡緊部8,所述支撐部能夠沿裝置本體上下運動,向下運動時沿裝置本體中心向外呈放射性伸展,且設置在支撐部上的卡緊部8均能夠對應排水井口輪廓邊緣並卡緊;所述裝置本體上還設有限制支撐部向上運動的限位機構。
以下結合附圖對發明的具體實施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包括裝置裝置本體本體上設有能夠沿其中心向外伸展的支撐部,支撐部的向外伸展端上設置有卡緊部8,支撐部能夠沿裝置本體上下運動,向下運動時沿裝置本體中心向外呈放射性伸展,且設置在支撐部上的卡緊部8均能夠對應排水井口輪廓邊緣並卡緊;裝置本體上還設有限制支撐部向上運動的限位機構。具體的,裝置本體包括螺紋結構的主杆1,主杆1下部設有限位塊2,其上部安裝有帶內螺紋的旋轉件3,旋轉件3與主杆1螺紋連接,且與主杆1構成限制支撐部向上運動的限位機構。支撐部設置在主杆1的限位塊2和旋轉件3之間;滑塊4呈圓環結構,且通過其中心通孔滑動安裝在主杆1上,在滑塊4與限位塊2之間的主杆1上還設置限制滑塊4向下的彈簧5。支撐部包括滑塊4、第一連杆7和若干支撐杆6,本實施例中支撐杆6優選六條;支撐杆6的一端鉸接在滑塊4外側面上且沿滑塊4中心呈放射性均布設置,其另一端上安裝有卡緊部8;支撐杆6與限位塊2之間均鉸接有第一連杆7。卡緊部8包括設置在支撐杆6的向外伸展端上的V型槽,V型槽能夠在支撐部向下運動時對應井口輪廓邊緣並卡緊。V型槽能夠對應上排水井口的輪廓,可以很好匹配安裝卡緊;排水井無需進行特別配套設置;從而增加了適用範圍。
這裡,在主杆1的上部設有放置交通安全服或螢光指揮棒的腔室。該腔室在主杆1頂部端面設置開口。在主杆1的頂部還通過螺紋連接有警示燈9,警示燈9設置有帶內螺紋的安裝端,該安裝端與主杆1外螺紋對應。通過扭開安裝端後可以打開所述腔室,從而取出交通安全服或螢光指揮棒。警示燈9具有伸縮結構,可以通過該結構調節警示燈9相對主杆1的距離。
這裡,彈簧5也可以省略,此時滑塊4與旋轉件3之間為旋轉連接。滑塊4在旋轉件3旋轉時,滑塊4不旋轉,這樣旋轉件3直接帶動滑塊4上下移動,實現支撐部的展開或收疊。
如圖1所示,為本裝置收縮時結構示意圖。此時,支撐杆6呈收疊狀態,與主杆1平行設置。其中,支撐杆6的鉸接端呈向內彎曲設置,保證支撐杆6收疊後與主杆1相平行。收疊狀態時,本裝置可以方便移動運輸,為適應可以快速移動部署。為增加便攜性和耐用性,及減低重量和成本,這裡裝置採用硬質塑料結構;其中,支撐杆6長度為60cm;也可以在40-90cm之間優選。為增加支撐杆6的強度,及對排水井的抓力,這裡支撐杆6直徑2-4cm的圓杆,卡緊部8V型槽的內側面上設有若干朝內的倒刺,倒刺可以增強卡緊部8的抓地效果。
如圖2所示,為本裝置展開時結構示意圖。此時,支撐杆6呈展開狀態,支撐杆6與主杆1形成一定角度,且卡緊部8V型槽對應井口輪廓邊緣。這裡通過對旋轉件3向下旋轉,帶動滑塊4向下,由於支撐杆6與限位塊2之間設置有第一連杆7,在第一連杆7作用下,支撐杆6由上至下呈錐形展開;當支撐杆6的卡緊部8對應井口輪廓大小時,停止旋轉件3向下旋轉。為快速準確旋轉到位,這裡可以在主杆1上設置刻度標識,所述刻度標識與旋轉件3上端面對應;該刻度標識對應支撐杆6的卡緊部8展開大小;這樣使用者可以快速調節。在支撐杆6的卡緊部8對應井口輪廓大小時,將本裝置對應垂直放置在排水井口上,支撐杆6的卡緊部8對應井口輪廓均布,旋轉件3繼續向下旋轉,支撐杆6的卡緊部8一端繼續向外展開,即形成與井口輪廓的擠壓力和抓合力,使得支撐杆6的卡緊部8緊緊固定在排水井口上,完成安裝。對於不同積水環境,這裡可以調節警示燈9相對主杆1的距離,保證警示燈9在水面以上,保障其警示效果。
對裝置拆除時,旋轉件3向上旋轉,支撐杆6開始收疊,直至支撐杆6與主杆1水平,即可以移動運輸。
如圖3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裝置本體包括主杆1,主杆1下部設有限位塊2,其上部設有限制支撐部向上運動的限位機構;支撐部設置在主杆1的限位塊2和限位機構之間。支撐部包括滑塊4、第二連杆12、上支撐杆10和下支撐杆11,滑塊4通過其中心通孔安裝在主杆1上,上支撐杆10鉸接在滑塊4上且沿滑塊4中心呈放射性均勻設置,下支撐杆11設置在相鄰的兩上支撐杆10之間且其一端鉸接在限位塊2上,下支撐杆11的另一端與上支撐杆10的向外伸展端平齊;相鄰的上支撐杆10和下支撐杆11之間鉸接有第二連杆12。卡緊部8包括設置在上支撐杆10和下支撐杆11的向外伸展端上的V型槽,V型槽能夠在支撐部向下運動時對應井口輪廓邊緣並卡緊。
這裡採用雙重支撐杆6,使得裝置本體可以更牢固安裝在排水井口上。由於日常使用中,需要經常搬運,如果使用金屬型材雖然可以滿足力學要求,但是重量較大,而且成本較高,而採用雙重支撐杆6可以採用相對較低性能的塑料替代,既可以滿足防護性能和也可以減少成本,便於搬運。
如圖4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3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作是上述實施例的延伸方案。其中裝置本體和支撐部等可以使用實施例1或實施例2中的技術方案。如圖中裝置本體包括螺紋結構的主杆1,主杆1下部設有限位塊2,其上部安裝有帶內螺紋的旋轉件3,旋轉件3與主杆1螺紋連接,且與主杆1構成限制支撐部向上運動的限位機構。支撐部設置在主杆1的限位塊2和旋轉件3之間;滑塊4呈圓環結構,且通過其中心通孔滑動安裝在主杆1上,在滑塊4與限位塊2之間的主杆1上還設置限制滑塊4向下的彈簧5。支撐部包括滑塊4、第一連杆7和若干支撐杆6,本實施例中支撐杆6優選六條;支撐杆6的一端鉸接在滑塊4外側面上且沿滑塊4中心呈放射性均布設置,其另一端上安裝有卡緊部8;支撐杆6與限位塊2之間均鉸接有第一連杆7。在支撐杆6的向外伸展端可以設置卡緊部8,也可以取消卡緊部8。卡緊部8包括設置在支撐杆6的向外伸展端上的V型槽,V型槽能夠在支撐部向下運動時對應井口輪廓邊緣並卡緊。
在主杆1的頂部通過螺紋連接有警示牌16,警示牌16設置有帶內螺紋的安裝端,該安裝端與主杆1外螺紋對應。警示牌16具有伸縮結構,可以通過該結構調節警示牌16相對主杆1的距離。
在主杆1底部安裝有可拆底座14,底座14通過延伸杆13與主杆1底部連接,底座14大於排水井口大小且底座14上設有車輪15。支撐部能夠沿裝置本體上下運動,向下運動時沿裝置本體中心展開,並其向外伸展端對應井口大小且與底座14底面平齊。這裡可以滿足積水較淺的地方使用,使用時,可以直接將其拖拉到排水井口位置既可以直接使用。
這裡,延伸杆13可以與主杆1為一體結構,也可以為可拆連接。其中,延伸杆13與底座14為可拆連接。底座14呈工字型,其中間設有對應延伸杆13的安裝端;底座14的端部設置可延伸收縮的伸縮端,該伸縮端收容於底座14的端部內。在使用時,可以先將裝置本體與底座14進行組裝,組裝完成後通過底座14下的車輪15拖移到排水井位置。對於大型的排水井或損壞的不規則的排水井,可先將底座14伸縮端拉伸出來,再展開支撐部。這樣設置可以滿足非規則坑洞及採用較重材質時使用。
現有的排水井防墜設施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固定式,一種移動式。固定式的排水井防墜設施通過在井蓋下方的井口通道上設置固定的防護網;但是設置需要經常檢查維護,以免失效;且防護網安裝成本高、維護費用高。移動式的排水井防墜設施是在排水井井口上臨時設置防墜設施,拆卸移動方便;此類為可以是呈篩網的井蓋,亦可以帶警示牌16的其它便攜防墜設施。目前上述兩種均存在一些不足,特別是在城市內澇時,一些排水井會發生湧水現象,這樣沒有固定的排水井防墜設施容易被衝倒,進而失去防墜的功能;同時積水較深的地方,排水井防墜設施安裝不方便,以至於放置人員需要用手摸到井口後才可以慢慢安裝;這個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有踩空的風險。同時,安裝的效率較低,特別是對較深積水地方出現無法安裝的情況。
上述實施方案中,支撐部能夠展開到對應排水井井口大小,可通過其向外伸展端上的卡緊部8對井口進行卡緊,這樣無論是面對向內排水或向外湧水情況,均能夠牢固固定在井口上。這裡支撐部還可以根據需要設置不同長度或高度,使用時可以在積水上方操作支撐部上的卡緊部8對應上排水井輪廓,同時在在積水上方操作完成對井口的卡緊。整個過程較現有技術或設備的可操作性、安全性明顯增加。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於本發明所涵蓋專利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