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器外殼固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13:24:41
專利名稱:連接器外殼固定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為一種連接器外殼固定結構,尤指一種利用數個卡扣與卡接槽的相互卡接配合於不同方向的限位作用,而將金屬外殼與絕緣座體結合為一體,其組裝程序簡單容易,且可使所述絕緣座體前、後、左、右穩定緊密的卡住。
已知通用串列總線連接器(USB)的組合結構,如
圖1所示,其包括一以金屬遮蔽板所製成的外殼1a及一以塑膠材料所製成的絕緣座體2a,所述外殼1a的周環是可分為頂部10a、左側面11a、右側面12a與底面13a等各部分,而各部分則皆設有一對內折的彈性片14a,所述彈性片14a用以夾住所述絕緣座體2a,且所述外殼1a及所述絕緣座體2a的組合方式,是為於所述左、右兩側面11a、12a後邊各以一扣片15a扣接於所述絕緣座體2a的端面,而所述頂部10a以左、右兩端的扣片16a扣接所述左、右兩側面11a、12a的一端,且所述頂部10a後邊的扣片17a則扣接所述絕緣座體2a的端面,由於所述外殼1a與所述絕緣座體2a的接合,僅於所述絕緣座體2a後端面的邊緣處卡接,且在所述外殼1a與所述絕緣座體2a組合後,仍需有一壓合各扣片15a、16a、17a的動作,而形成在製造成本上的負擔,且造成組裝的不便性,又以所述彈性片14a夾住所述絕緣座體2a,故常使其不易卡緊,容易產生鬆動現象。
上述已知的外殼固定結構,在實際使用上有不便及缺失存在,需要加以改善。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外殼固定結構,是利用數個卡扣與卡接槽的相互卡接配合,而將金屬外殼與絕緣座體結合為一體,其組裝後立即定位,無其它的輔助構件,且可使所述絕緣座體前、後、左、右穩定的卡住。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外殼固定結構,包括有一絕緣座體及一金屬外殼,所述絕緣座體頂部兩側各設有一第一卡接槽,所述絕緣座體前端兩側邊各設有一斜角的導入槽,而所述二導入槽的後端各設有一第二卡接槽延伸至所述絕緣座體後端,另於所述金屬外殼頂部兩側各設有一第一卡扣,並於所述金屬外殼兩側邊各設有一第二卡扣,而所述第一卡扣及第二卡扣是為不同方向的倒鉤,其主要在於所述金屬外殼套入所述絕緣座體時,所述第一卡扣先導入所述第一卡接槽,而同時所述第二卡扣則順著所述導入槽而慢慢被撐開,並所述第一卡扣定位於所述第一卡接槽的後端時,所述第二卡扣則定位於所述第二卡接槽的前端,以使所述絕緣座體及所述金屬外殼互相緊密卡合,且所述絕緣座體的前、後、左、右可穩定的被卡住。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於提供一種外殼固定結構,是於所述絕緣座體上設有數個卡接槽,且所述金屬外殼則設有數個可正嚮導入及逆嚮導入於卡接槽的卡扣,並所述卡扣可同時定位卡接於所述卡接槽內,以使所述絕緣座體前、後、左、右穩定的被卡住不動,另可使其組裝後立即定位,且不需其它的輔助構件,而可達到組裝方便性及迅速性的功能。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其中圖1為已知連接器外殼及絕緣座組接的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器外殼及絕緣座分離的立體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器外殼及絕緣座組接的立體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器外殼及絕緣座組接的俯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器外殼及絕緣座組接的側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器外殼及絕緣座組接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請同時參閱圖2、圖3、圖4及圖5所示,是分別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器外殼及絕緣座分離的立體圖、組接的立體圖、組接的俯視圖及側視圖;其包括有一絕緣座體1及一金屬外殼2,所述絕緣座體1是以塑膠等絕緣材料所製成的矩形體,所述絕緣座體是由一本體10及一凸出本體10的插接部11所構成,所述插接部11設有數個端子容置槽110,這些端子容置槽110延伸至所述本體10的內部,且這些端子容置槽110可用以對應容置數個導電端子30,而這些導電端子30的後端部分可伸出於所述本體10後端,所述絕緣座體1表面的頂部前緣相鄰兩側各設有一第一卡接槽12,所述第一卡接槽12是向內延伸有一定距離的凹槽,且於所述絕緣座體1前端二側邊各設有一斜角的導入槽13,所述導入槽13是為導引所述金屬外殼2套入固定用,而所述導入槽13的後端各設有一第二卡接槽14延伸至所述本體10後端。
所述金屬外殼2是以遮蔽性良好的金屬材料所製成,其是為包覆所述絕緣座體1的中空殼體,且所述金屬外殼2的一端設有外掀的唇緣20,以供插接時容易導入用,而另一端則設有凸出且略為內折的卡接腳21,且於所述金屬外殼2的頂部及底部各設有二託片22,所述託片22與所述絕緣座體1的插接部11間形成一開口槽,所述開口槽可供另一對接連接器(圖略)插接用,並於所述金屬外殼2內面的頂部兩側各設有一第一卡扣23,且所述金屬外殼2二側另各設有一第二卡扣24,所述第一卡扣23及第二卡扣24是為不同方向的倒鉤,其主要的在於所述金屬外殼2套入所述絕緣座體1時,所述第一卡扣23為正嚮導入,而第二卡扣24為逆嚮導入,並所述第一卡扣23先導入所述第一卡接槽12,而同時所述第二卡扣24則順著所述導入槽13而慢慢被撐開,並所述第一卡扣24定位於所述第一卡接槽12的後端面時,所述第二卡扣24則通過所述導入槽13而定位於所述第二卡接槽14的前端面,以使所述絕緣座體1及所述金屬外殼2互相緊密配合,且所述絕緣座體1的前、後、左、右可穩定的被卡住。
另請參閱圖6所示,是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器外殼及絕緣座組接的另一實施例,其中所述第二卡接槽14是為延伸較為距離,其它概與上述結構相同,故不再予以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並非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連接器外殼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固定結構包括一絕緣座體,所述絕緣座體由一本體及一插接部所構成,所述本體的表面設有第一卡接槽及第二卡接槽;以及一金屬外殼,所述金屬外殼套入包覆於所述絕緣座體的外部,所述金屬外殼的內面設有可導入所述第一卡接槽後端面的第一卡扣,且亦設有可導入所述第二卡接槽前端面的第二卡扣,用以使之互相扣合,以將所述絕緣座體前、後、左、右緊密的卡於所述金屬外殼內。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外殼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絕緣座體前端設有導入槽,所述導入槽可供第二卡扣導引至所述第二卡接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外殼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卡接槽及所述第二卡接槽可設於所述絕緣體的頂部或兩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器外殼固定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卡扣及所述第二卡扣可設於所述金屬外殼的頂部或兩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連接器外殼固定構造,包括一絕緣座體及一金屬外殼,所述絕緣座體頂部兩側各設有一第一卡接槽,前端兩側邊各設有一斜角的導入槽,所述導入槽的後端各設有一第二卡接槽延伸至絕緣座體後端,金屬外殼內面頂部設有可正嚮導入第一卡接槽後端面的第一卡扣,其內面兩側設有可逆嚮導入所述第二卡接槽前端面的第二卡扣,通過這些構件的相互卡合,使所述絕緣座體該金屬外殼互相緊密配合,使得絕緣座體的前、後、左、右可穩定的被卡住。
文檔編號H01R13/46GK2470983SQ01202440
公開日2002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13日 優先權日2001年1月13日
發明者林東昌 申請人:莫列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