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燈結構改良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08:14:46
專利名稱:夜燈結構改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夜燈結構改良,尤指一種可輕便隨身使用,並具備停電等緊急照明功能的夜燈。
背景技術:
使用夜燈為很多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夜燈能在黑暗中指引方向,並提供心理層面的安逸。但是為了不妨礙使用者的正常睡眠,通常夜燈的結構配置會使亮度設為較一般照明設備來得低且柔和,此一設置同時限制了夜燈的照明功能,如年紀較大的使用者,於睡眠途中須上廁所,夜燈的亮度往往並不足以使他們看清楚往廁所的道路,且整體夜燈的大小、重量和結構配置,皆不適合讓使用者輕便攜帶以照明前方的道路,因而增加受傷的風險。
因此,為了使夜燈兼顧燈光柔和以及輕便隨身使用的優點,夜燈的結構配置確有改良的空間。並且,於停電時,由於夜燈放置的位置往往相當明確且易於尋找,若能使夜燈也具有緊急照明的功能,將使夜燈的功能更加完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夜燈結構改良,使夜燈同時具有輕便隨身使用的功能,並能因應停電之緊急照明需求。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夜燈結構改良,包含一設有第一燈源的基座,於該基座設有一控制所述第一燈源的第一開關裝置,以及一供給電力的供電裝置,再於所述基座延伸一連結單元以組裝一設有燈罩的本體,所述連結單元設有與所述供電裝置電性連接的充電端;所述本體設有第二燈源以及一與所述第二燈源連接的蓄電裝置,並設置一控制所述第二燈源的第二開關裝置;所述蓄電裝置設有一充電接點以連接於所述連結單元的充電端。
於一可行實施例中,所述夜燈設計為人偶造型,使所述本體設為人偶軀千,於該軀幹頂端設有人偶頸部和人偶頭部,所述人偶頸部和人偶頭部共同構成所述第二開關裝置;再於所述軀幹的相對兩側面的適當高度延伸一人偶肩部和一與人偶肩部連接的人偶手部;再使所述燈罩設為人偶裙部,使所述連結單元設為人偶雙腳。
於一可行實施例中,所述人偶肩部和人偶手部的連結設為活動式關節,該人偶手部是由兩圓柱體藉一樞接部以連結而構成,使所述人偶肩部和人偶手部藉該活動式關節調整角度,以作為所述本體自所述基座拆解,而分離使用作為一輕便型照明設備使用時的支架。
於一可行實施例中,所述本體於內部進一步包含一控制所述第一燈源的色彩與閃爍的控制電路板,並於外部設有一運作所述控制電路板的控制開關;該控制電路板於所述充電端位置設有一控制接點;而所述連結單元於頂端設有一對應所述控制接點位置並與所述第一燈源電性連接的控制端。
於一可行實施例中,所述控制開關和第二開關裝置共同設為一複合式控制開關,該複合式控制開關於本體與基座組合使用時,用以控制所述第一燈源的色彩與閃爍;於本體分離基座獨立使用時,用以控制所述第二燈源的開啟與關閉。
於一可行實施例中,所述本體於底部進一步設有環狀定位突起,並於該環狀定位突起的內周壁於適當位置設有一個以上朝內徑向的定位圓突;所述連結單元進一步於頂端的外周壁挖設對應所述定位圓突的定位凹槽。
本實用新型之夜燈結構改良,藉於本體內設置第二燈源與蓄電裝置,使本體得以分離於基座獨立使用,而形成一輕便型的照明設備,並能因應停電之緊急照明需求。
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圖;圖2是第1圖的拆解組裝圖;圖3是第1圖的剖面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部分剖面圖;圖5是第1圖的人偶手部作動狀態圖;圖6是第1圖的本體的一獨立使用狀態圖;以及圖7是第1圖的本體的另一獨立使用狀態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
11—--基座12------第一燈源254—…-人偶掌部
13——.-第一開關裝置26—---環狀定位突起
14-—.--供電裝置261—----內周壁
15—--連結單元262—…-定位圓突
151—---外周壁27-—--環唇部
152—---環唇部28—---燈罩
153—--定位凹槽281、282、 283——透光.
154—---充電端29——裝飾孔洞
155—---控制端291—…-裝飾單元
20—--本體31陽一--蓄電裝置
21— -第二燈源311 —----充電接點
22—--人偶頸部32—--控制電路板
23—--人偶頭部321—----控制接點
24—---人偶肩部33—---複合式控制開關
241——-活動式關節34—第二開關裝25—---人偶手部35—--控制開關
251、252------圓柱體
253—---樞接部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新穎性及其它特點將於配合以下附圖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而趨於明了。
首先請參圖1至圖3,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之一種夜燈結構改良,將整體設計為一人偶造型,主要包含一圓扁形盤體的基座ll,於所述基座ll的上方平面設置六個第一燈源12,並於側面設有控制所述第一燈源12的第一開關裝置13,以及提供整體夜燈電力的供電裝置14,再於所述基座ll上方平面的中央,向上延伸一設為人偶雙腳的連結單元15以連結一設有一第二燈源21的本體20。於附圖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燈源12是發光二極體。第一燈源12的數目至少為一個;第二燈源21的數目至少為一個。
請參圖l,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本體20是一適當長度的柱體,以示意所述人偶造型的軀幹,所述軀幹設有一人偶頸部22和一人偶頭部23,並於該軀幹的相對兩側面,於適當高度依序設有一人偶肩部24和一與所述人偶肩部24連接的人偶手部25。
請參閱圖3,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於所述本體20內部設置一蓄電裝置31和一與所述蓄電裝置31連接的控制電路板32;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人偶頸部22和人偶頭部23共同設為控制所述第二燈源21的第二開關裝置34,再於所述本體20的後背面設有運作所述控制電路板32的控制開關35。
請參閱圖4,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開關裝置34和控制開關35整合為一複合式控制開關33,該複合式控制開關33於本體20與基座11組合時用以按壓改變所述第一燈源12的色彩與閃爍;請參閱第6圖和第7圖,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當本體20分離所述基座11獨立使用時用以控制所述第二燈源21開啟及關閉。
請參圖3和圖6,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本體20的底端設有一環狀定位突起26,並於所述環狀定位突起26的內周壁261於適當位置,設有三個朝內徑向的定位圓突262;所述蓄電裝置31於所述本體20的底部設有充電接點311,且所述控制電路板32於所述本體20的底部設有一控制接點321。
請參圖2和圖3,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連結單元15於頂端設有供所述環狀定位突起26相適應的環唇部152,並於外周壁151挖置三個對應所述定位圓突262的定位凹槽153,再於所述頂端的表面設置兩個對應所述充電接點311位置並與所述供電裝置14電性連接的充電端154,以及一個對應所述控制接點321位置並與所述第一燈源12電性連接的控制端155。請參圖5和圖6,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所述人偶肩部24和人偶手部25的連結設為活動式關節241,且所述人偶手部25是由兩圓柱體251、 252藉一樞接部253以連結而構成,以示意上下臂膀,而可依喜好作動。再於下方圓柱體252的末端連結一示意的人偶掌部254。
請參圖2,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本體20於末端延伸一環唇部27以連結一示意人偶裙部的燈罩28,所述燈罩28是一中空圓椎體,該中空圓椎體的內徑由上往下逐漸增加徑向寬度,該燈罩28是由一透光材質所製成,並於所述燈罩28表面設有由另一透光特性更加的透光材質所製成的孔徑大小不一的透光孔281、 282、 283,並使所述透光孔281、282、 283以一排序重複排列。
請參圖3,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本體20進一步於表面預設三個等間距的裝飾孔洞29,並於所述裝飾孔洞29設有裝飾單元291。於一可行實施例中,所述裝飾孔洞29設有一發光二極體(圖未示)。
請參圖2和圖3,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之夜燈結構改良於組裝時,將所述本體20底部環狀定位突起26的內周壁261所設置的定位圓突262,與所述連結單元15頂端的定位凹槽153相互對合,進而使所述充電接點311與充電端154、控制接點321與控制端155相互對接,並使所述環狀定位突起26設於所述連結單元15的環唇部152,便可將所述本體20與所述基座11連結,並使所述示意人偶裙體的燈罩28,蓋覆所述連結單元15與第一燈源12。
請參圖3,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之夜燈結構改良於使用時,將所述供電裝置14連結於一般家用的插座,以供給夜燈電力,並藉充電端154和充電接點311的電性連結,將所述蓄電裝置31充電。再將第一開關裝置13開啟,以啟動第一燈源12,該第一燈源12的燈光便得以自燈罩28及該燈罩28設置的透光孔281、 282、 283通透出來,請參第4圖,於圖示較佳實施例中,藉開啟複合式控制開關33運作控制電路板32以調控第一燈源12的色彩和閃爍。
請參閱圖5至圖7,於如停電的緊急照明需求,或隨身輕便使用的需求時,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使用方式為,將本體20自基座11上拆卸下來,用手握取本體ll,或藉人偶手部25作為支架以放置於平面,接著打開複合式控制開關33以啟動第二燈源21,讓第二燈源21的光線得以藉燈罩28導透出來。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之夜燈結構改良,藉於本體20內設置第二燈源21與蓄電裝置31,使本體20得以分離於基座11獨立使用,而形成一輕便型的照明設備,並能因應停電之緊急照明需求。
以上所舉實施例僅用為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並非加以限制,在不離本實用新型精神範疇,熟悉此一行業技藝人士所可作的各種簡易變形與修飾,均仍應含括於申請專利範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夜燈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包含一設有第一燈源的基座,於該基座設有一控制所述第一燈源的第一開關裝置,以及一供給電力的供電裝置,再於所述基座延伸一連結單元以組裝一設有燈罩的本體,所述連結單元設有與所述供電裝置電性連接的充電端;所述本體設有第二燈源以及一與所述第二燈源連接的蓄電裝置,並設置一控制所述第二燈源的第二開關裝置;所述蓄電裝置設有一充電接點以連接於所述連結單元的充電端。
2、 根據專利要求l所述夜燈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所述夜燈設計為人偶造型,使 所述本體設為人偶軀幹,於該軀幹頂端設有人偶頸部和人偶頭部,所述人偶頸部和人偶 頭部共同構成所述第二開關裝置;再於所述軀幹的相對兩側面的適當高度延伸一人偶肩 部和一與人偶肩部連接的人偶手部;再使所述燈罩設為人偶裙部,使所述連結單元設為 人偶雙腳。
3、 根據專利要求2所述夜燈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所述人偶肩部和人偶手部的連 結設為活動式關節,該人偶手部是由兩圓柱體藉一樞接部以連結而構成,使所述人偶肩 部和人偶手部藉該活動式關節調整角度,以作為所述本體自所述基座拆解,而分離使用 作為 一輕便型照明設備使用時的支架。
4、 根據專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夜燈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於內部進一 步包含一控制所述第一燈源的色彩與閃爍的控制電路板,並於外部設有一運作所述控制 電路板的控制開關;該控制電路板於所述充電端位置設有一控制接點;而所述連結單元 於頂端設有一對應所述控制接點位置並與所述第一燈源電性連接的控制端。
5、 根據專利要求4所述夜燈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所述控制開關和第二開關裝置 共同設為一複合式控制開關,該複合式控制開關於本體與基座組合使用時,用以控制所 述第一燈源的色彩與閃爍;於本體分離基座獨立使用時,用以控制所述第二燈源的開啟 與關閉。
6、 根據專利要求5所述夜燈結構改良,其特徵在於,所述本體於底部進一步設有環 狀定位突起,並於該環狀定位突起的內周壁於適當位置設有一個以上朝內徑向的定位圓 突;所述連結單元進一步於頂端的外周壁挖設對應所述定位圓突的定位凹槽。
專利摘要一種夜燈結構改良,包含設有第一燈源的基座,以及與該基座相連接的本體,所述本體設有一燈罩,且於內部設有蓄電裝置和第二燈源,藉此結構配置,所述本體可分離於所述基座獨立使用,使所述夜燈可輕便隨身使用,並具備停電之緊急照明功能。
文檔編號F21V23/00GK201391758SQ20092014853
公開日2010年1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3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3日
發明者賴銘德 申請人:金音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