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毒蛇祛風膏藥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19:25:36 2
專利名稱:一種毒蛇祛風膏藥的製作方法
一種毒蛇祛風膏藥
一、本發明涉及治療因風溼引起的各種骨關節病的藥物, 尤其是一種毒蛇祛風膏藥。
二背景技術:
因風溼引起的各種骨關節病多種多樣,有肩 周炎、頸椎炎、滑膜炎、各種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腰痛、腿 痛等,目前臨床上尚無對以上病症既經濟又有效的治療方法和藥 物,多數藥物只能暫時緩解疼痛等症狀,根本談不上治療,而其 它治療方法存在治療費用高,風險大,療效不穩定等缺點。
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標本兼治的一種毒蛇祛 風膏藥,它克服了其它方法存在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 現的,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的,川木瓜10—30 g、
威靈仙10—20 g、五加皮10—20 g、伸筋草10…20 g、紅花10—20 g、蜈蚣10—20條、寄生10…20g、桂枝10…20g、年見10—20 g、徐長卿20—40 g、桑枝10…20 g、蘇木10—20 g、海風藤10…20 g、大活10—20 g、羌活10—20 g、木通10—20 g、澤蘭10—20 g、桃仁10—20g、白花蛇1—3條、全蟲10—30g、烏蛇20—40 g、甲片10—30 g、三七20—40 g、血竭10—30 g、龜板20—40 g、馬錢子10—30 g、當歸10—20 g、 土元10—30 g、地龍20—40 g、透骨草10—-20 g、川烏20—40 g、草烏20—40 g、杜仲10—20 g、狗脊10—20 g、元胡30—50 g、香油1750 g和黃丹875 g。製備方法第一步,在市場上將以上藥物購回後放進容器內 混合均勻再兌上香油進行充分攪拌,然後放置4至7天,待香油
完全將藥物浸透後,再進行下一步;第二步,在藥鍋內小火熬製 2小時,在熬製時,邊熬製邊攪拌,觀察到藥物出現黃黑時將藥 渣撈出;第三步,在撈出藥渣後的藥液內加入黃丹,加入黃丹後 邊熬邊攪,熬製成黑色即可;第四步祛火毒,將熬製好的粘稠藥 液倒入水內立即出現黑煙,然後在水內泡4至7天成塊狀撈出待 用即可。
藥理分析本發明祛風散寒,活血化瘀、理氣止痛,強壯筋 骨;適用於肩周炎、頸椎炎、滑膜炎、各種關節炎、風溼性關節 炎等。
元胡辛、苦、溫、活血、行氣、止痛。 當歸本名甘、辛、溫,功效補血、活血、止痛,可用於 淤血作痛、跌打損傷,痺痛麻木等。 土元鹹寒。破淤血,續筋骨。 地龍為常用的清熱、通絡、平肝、止喘藥。 透骨草本品味辛,性溫。祛風、除溼、舒筋、活血、止痛。
川烏本品辛、苦、熱。入肝、腎、脾經。功效祛風溼, 溫經止痛。
4草烏本品辛、苦、熱,歸肝、脾、肺經,功效能祛風除溼、
散寒止痛,開痰、消腫。
杜仲本品是溫補肝腎之要藥,功能補肝腎強筋骨。
牛膝功能散瘀血,消癰腫,補肝腎,強筋骨。
威靈仙辛、鹹、溫,歸膀胱經;功效主治,祛風溼,通經
絡,止痺痛,療骨鯁。
川木瓜酸、溫;歸肝、脾經;功效主治舒筋活絡,化溼和胃。
年見苦、辛、溫;歸肝、腎經;功能主治補風溼,健筋骨。
徐長卿辛、溫,歸肝、胃經;功效主治,祛風止痛,止癢。
桑枝苦、平,歸肝經;功效主治,祛風通絡,主治風溼痺 痛,四肢拘攣,水腫。
五加皮辛、苦、溫;歸肝、腎經;功效主治祛風溼,強 筋骨;主治風溼痺痛,四肢拘攣,腰膝酸軟,小兒行遲,水腫。
白花蛇甘、鹹、溫;有毒,歸肝經;功效主治祛風活絡、 定經;主治風溼痺痛,筋脈拘攣,口眼斜,肢體麻木,中風後半 身不遂,麻風,頑癬,皮膚瘙癢,破傷風,小兒急慢驚風等。
伸筋草苦、辛、溫,歸肝、脾、腎經;功效主治祛風散 寒,除溼消腫,舒筋活血;主治風寒溼痺、關節酸痛,皮膚麻木,四肢軟弱,水腫,跌打損傷,目赤腫痛,急性肝炎。
蜈蚣辛、溫;有毒,歸肝經;功效主治,息風止痙,解毒
散結,通絡止痛;主治急慢驚風及破傷風等抽搐痙攣;瘡瘍腫毒,
瘰癧潰爛,毒蛇咬傷;頑固性頭痛,風溼痺痛。
狗脊苦、甘、溫;歸肝、腎經;功效主治補肝腎,強腰
膝,祛風溼;主治腰脊強直疼痛,不能彎曲俯仰,足膝軟弱;小
便不禁,婦女白帶過多。
桂枝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功效主治發汗解
肌,溫經通陽;主治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頭痛、惡風等症;風
寒溼痺,肩背肢節酸痛;心脾陽虛,陽氣不行,水溼內停而致的
痰飲症;胸痺。
蘇木甘、鹹、微辛,平;歸心、肝脾經;功效主治活血 通經,祛瘀止痛;主治血滯經閉,產後瘀阻腹痛,跌打損傷等。 海風藤辛、苦,微溫,歸肝經;功效主治祛風溼,通經絡, 主治風溼痺痛,關節不利,筋脈拘攣,腰酸疼痛,跌打損傷疼痛。
羌活辛、苦、溫;歸腎、膀胱經;功效主治,解表散寒, 祛風勝溼,止痛;主治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惡寒,頭痛身痛;風 寒溼痺,關節溼痺,關節肌肉酸痛麻木等。
木通苦、寒;歸心、小腸、膀胱經;功效主治,利水通淋, 洩熱,通乳。澤蘭苦、辛、微溫;歸肝脾經;功效主治活血
6祛瘀,行水消腫。
桃仁苦、平,歸心、肝、肺、大腸經;功效主治活血化 瘀,潤腸通便。
全蟲辛、平;有毒,歸肝經;功效主治息風止痙,解毒 散結,通絡止痛。
三七甘、微苦,溫;歸肝、胃經;功效主治:化瘀止血, 活血定痛。
血竭甘、鹹、平;歸心、肝經;功效主治活血散瘀止痛,
止血生肌斂瘡。
龜板甘、鹹、寒;歸肝、腎、心經;功效主治滋陰潛陽, 益腎強骨,養血補心。
馬錢子苦、寒;有毒;歸肝脾經。功效主治通絡散結, 消腫定痛。
紅花辛、溫;歸心、肝經。功效主治活血祛瘀,通經。 治病方法根據肩周炎、頸椎炎、滑膜炎、各種關節炎等病
的狀況,用藥時將藥膏加溫軟化後攤到相應大小的布塊上,然後
貼於患處及相應的穴位上,然後輕輕按壓使其粘貼牢固,每3至
5天更換一次,3次即可痊癒。
病例選擇幾十年來,共接診4500例病人,其中男性3150
例,佔70%,女性1350例,佔30%;按年齡段劃分,40歲以
7下的佔10%, 41至60歲的佔70%, 61歲以上的佔20%。
肩周炎1000例,頸椎病1000例,各種風溼性關節炎2000 例,滑膜炎500例。
選擇標準有或無風溼外傷史的成年人,臨床表現全部患者
均有局部疼痛、壓痛,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肢體酸、沉、麻 木、無力等症狀,活動受限。
療效評定及標準觀察指數;療效指數,主要觀察疼痛和關 節功能及活動情況。
安全性觀察, 一般體檢項目,包括血、尿常規和肝功能等過 敏反應或刺激性、腐蝕性發生。
療效評定療效標準,採用國家中管局發布的中醫病症診斷 療效標準。治癒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度以上恢復正常工 作,頸椎活動自如。好轉腰腿痛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改善。未 愈症狀體徵無改善。
療效結果,病例4500例,治癒4050例;好轉315例;未 愈135例;總有效率97%。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制
成的,川木瓜10—30g、威靈仙10—-20g、五加皮10—20g、伸 筋草10—20 g、紅花10—20 g、蜈蚣10—20條、寄生10—20 g、 桂枝10—20 g、年見10—20 g、徐長卿20—40 g、桑枝10—20 g、
8蘇木10—20 g、海風藤10—20 g、大活10—20 g、羌活10—20 g、 木通10—20 g、澤蘭10…20 g、桃仁10—20 g、白花蛇1—3條、 全蟲10—30 g、烏蛇20—40 g、甲片10—30 g、三七20—40 g、 血竭10—30 g、龜板20-—40 g、馬錢子10—30 g、當歸10—20 g、 土元10—30 g、地龍20—40 g、透骨草10…20 g、川烏20—40 g、 草烏20—40 g、杜仲10—20 g、狗脊10—20 g、元胡30…50g、 香油1750 g和黃丹875 g。
製備方法第一步,在市場上將以上藥物購回後放進容器內 混合均勻再兌上香油進行充分攪拌,然後放置4至7天,待香油 完全將藥物浸透後,再進行下一步;第二步,在藥鍋內小火熬製 2小時,在熬製時,邊熬製邊攪拌,觀察到藥物出現黃黑時將藥 渣撈出;第三步,在撈出藥渣後的藥液內加入黃丹,加入黃丹後 邊熬邊攪,熬製成黑色即可;第四步祛火毒,將熬製好的粘稠藥 液倒入水內立即出現黑煙,然後在水內泡4至7天成塊狀撈出待 用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毒蛇祛風膏藥,其特徵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製成的,川木瓜10---30g、威靈仙10---20g、五加皮10---20g、伸筋草10---20g、紅花10---20g、蜈蚣10---20條、寄生10---20g、桂枝10---20g、年見10---20g、徐長卿20---40g、桑枝10---20g、蘇木10---20g、海風藤10---20g、大活10---20g、羌活10---20g、木通10---20g、澤蘭10---20g、桃仁10---20g、白花蛇1---3條、全蟲10---30g、烏蛇20---40g、甲片10---30g、三七20---40g、血竭10---30g、龜板20---40g、馬錢子10---30g、當歸10---20g、土元10---30g、地龍20---40g、透骨草10---20g、川烏20---40g、草烏20---40g、杜仲10---20g、狗脊10---20g、元胡30---50g、香油1750g和黃丹875g。
2、 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毒蛇祛風膏藥的製備方法,其特徵 是第一步,在中藥市場上將以上藥物購回後放進容器內混合均 勻再兌上香油進行充分攪拌,然後放置4至7天,待香油完全將 藥物浸透後,再進行下一步;第二步,在藥鍋內小火熬製2小時, 在熬製時,邊熬製邊攪拌,觀察到藥物出現黃黑時將藥渣撈出; 第三步,在撈出藥渣後的藥液內加入黃丹,加入黃丹後邊熬邊攪, 熬製成黑色即可;第四步祛火毒,將熬製好的粘稠藥液倒入水內 立即出現黑煙,然後在水內泡4至7天成塊狀撈出待用即可。
全文摘要
一種毒蛇祛風膏藥,是治療因風溼引起的各種骨關節病的藥物,它克服了其它方法存在的缺點,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根據一定的工藝製成的,川木瓜、威靈仙、五加皮、伸筋草、紅花、蜈蚣、寄生、桂枝、年見、徐長卿、桑枝、蘇木、海風藤、大活、羌活、木通、澤蘭、桃仁、白花蛇、全蟲、烏蛇、甲片、三七、血竭、龜板、馬錢子、當歸、土元、地龍、透骨草、川烏、草烏、杜仲、狗脊、元胡、香油和黃丹。
文檔編號A61P29/00GK101502602SQ200910064400
公開日2009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3月17日
發明者馬明燦 申請人:馬明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