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層抗震的新能源汽車蓄電池安裝箱的製作方法
2023-05-15 22:02:41 1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層抗震的新能源汽車蓄電池安裝箱。
背景技術:
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之處,目前市場上使用較多的主要還是鋰電池,但是,鋰離子電池都怕撞擊和震動,電芯受到撞擊、震動時就會有性能下降、短路、進而爆炸起火的危險。 因此,防震、防撞擊是對動力電池組安全性的基本要求。
授權公告號為CN202977558U的專利公開了一種動力電池組抗衝擊結構,包括箱體和設置在箱體內的電池,所述箱體內設置有型材框架,所述型材框架對應電池的位置設置有框架孔。該專利通過設置減震墊來緩衝外界對電池的作用力,但減震墊減震效果有限,當汽車在崎嶇道路上行駛時會劇烈地顛簸,通過減震墊來緩衝的方式仍然會對電池產生較大的作用力,電池受力導致破損、短路甚至爆炸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同時,將蓄電池包裹在密閉的箱體內,不僅會導致設備重量過大,而且蓄電池工作產生的熱量將無法及時擴散出去,容易使電池溫度過高性能下降,甚至起火自燃。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雙層抗震的新能源汽車蓄電池安裝箱,將蓄電池盛放在電池箱內,電池箱放在箱體內,並在電池箱和箱體內均設有支撐減震組件和下壓減震組件實現雙層抗震的效果。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雙層抗震的新能源汽車蓄電池安裝箱,包括電池箱、箱體和蓋板,所述箱體內設有至少一個電池箱容腔,每個電池箱容腔的底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一支撐減震組件,與電池箱容腔相應的蓋板的下端面上設有至少一個第一下壓減震組件,電池箱固定於第一支撐減震組件和第一下壓減震組件之間;電池箱內設有蓄電池容腔,蓄電池容腔的底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二支撐減震組件,蓄電池容腔的頂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二下壓減震組件,蓄電池固定於第二支撐減震組件和第二下壓減震組件之間。
優選的,所述的第一支撐減震組件及第二下壓減震組件均由彈簧筒和緩衝彈簧組成,緩衝彈簧設在彈簧筒內。
優選的,所述電池箱內的彈簧筒底部設有緩衝墊圈。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底部為墊板,所述墊板和蓋板上均設有散熱通孔。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側面設有防撞鐵絲網。
優選的,所述的第一下壓減震組件和第二支撐減震組件均為橡膠減震墊。
優選的,所述的電池箱包括上橫梁、下橫梁、支柱和活動蓋片,所述上橫梁與支柱的頂部相連,下橫梁與支柱的底部連接,活動蓋片通過合頁與支柱相連,電池箱內的橡膠減震墊設在活動蓋片的優選的,所述第二下壓減震組件為四個,且分別分布於蓄電池容腔的四個頂角處。
優選的,所述支柱的內側面設有襯墊。
優選的,所述活動蓋片的背面設有彈簧凹槽。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將蓄電池盛放在電池箱內,電池箱放在箱體內,並在電池箱和箱體內均設有支撐減震組件和下壓減震組件實現雙層抗震的效果,極大地增強了車載蓄電池的抗震性能,提升了電池組的使用安全性,延長了使用壽命,提升了新能源汽車應對複雜路況的能力;
(2)所述的第一支撐減震組件及第二下壓減震組件均由彈簧筒和緩衝彈簧組成,在上下振動方向上均通過彈簧來緩衝,減震效果大大優於通過減震墊來減震,第一下壓減震組件和第二支撐減震組件均為橡膠減震墊,與緩衝彈簧相配合,在保證減震效果的同時蓄電池的振幅也不會過大,進一步提升減震效果;
(3)墊板和蓋板上均設有散熱通孔,整套裝置對蓄電池的散熱能力強,蓄電池在大功率輸出時的安全性能高;
(4)蓄電池通過電池箱放在箱體內,電池箱和箱體對蓄電池起到了雙重保護,裝置設計合理,結構堅固,能很好地應對外力的衝擊;
(5)安裝架側面設有防撞鐵絲網,在汽車發生事故時能阻擋金屬片刺入蓄電池內,提升新能源汽車發生事故後的安全性;
(6)電池箱內的支撐減震組件為四個,且分別分布於蓄電池容腔的四個頂角處,能很好地保證緩衝過程中蓄電池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防止蓄電池與箱體內壁產生碰撞;
(7)電池箱內的彈簧筒底部設有緩衝墊圈,防止電池上下運動幅度過大時與彈簧筒的頂部產生劇烈碰撞導致電池破損;
(8)支柱的內側面設有襯墊,對蓄電池的側面進行保護,防止長期的運動過程中電池在水平方向產生位移,也避免電池的側壁被支柱磨破;
(9)電池箱上的活動蓋片通過合頁與支柱連接,電池安裝和拆卸都十分便利;
(10)活動蓋片的背面設有彈簧凹槽,便於安裝電池箱時進行定位,同時也防止電池箱振動過程中與箱體內的緩衝彈簧之間產生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11)結構簡單,重量小,安裝方便,使用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箱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蓋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蓋板仰視圖;
圖4為本發明電池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電池箱內的彈簧筒處局部放大圖;
圖6為本發明電池箱放在箱體內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0-上橫梁,11-下橫梁,12-活動蓋片,13-支柱,14-彈簧筒,15-緩衝彈簧,16-散熱通孔,17-防撞鐵絲網,18-墊板,19-彈簧凹槽,20-橡膠減震墊,21-襯墊,22-緩衝墊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局限於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雙層抗震的新能源汽車蓄電池安裝箱,包括電池箱、箱體和蓋板,所述箱體內設有四個電池箱容腔,每個電池箱容腔的底部設有四個第一支撐減震組件,與電池箱容腔相應的蓋板的下端面上設有四個第一下壓減震組件,電池箱固定於第一支撐減震組件和第一下壓減震組件之間(如圖6);電池箱內設有蓄電池容腔,蓄電池容腔的底部設有四個第二支撐減震組件,蓄電池容腔的頂部設有四個第二下壓減震組件,蓄電池固定於第二支撐減震組件和第二下壓減震組件之間。
作為優選的,如圖5所示,第一支撐減震組件及第二下壓減震組件均由彈簧筒14和緩衝彈簧15組成,緩衝彈簧15設在彈簧筒14內,電池箱內的彈簧筒14底部設有緩衝墊圈22,電池箱固定於第一支撐減震組件和第一下壓減震組件之間,在上下振動方向上均通過彈簧來緩衝,減震效果大大優於通過減震墊來減震。
作為優選的,箱體的底部為墊板18,墊板18和蓋板上均設有散熱通孔16(如圖2和圖3),整套裝置對蓄電池的散熱能力強,蓄電池在大功率輸出時的安全性能高。
作為優選的,如圖4所示,所述的電池箱包括上橫梁10、下橫梁11、支柱13和活動蓋片12,所述上橫梁10與支柱13的頂部相連,下橫梁11與支柱13的底部連接,活動蓋片12通過合頁與支柱13相連。所述第二下壓減震組件為四個,且分別分布於蓄電池容腔的四個頂角處,能很好地保證緩衝過程中蓄電池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防止蓄電池與箱體內壁產生碰撞。所述的第一下壓減震組件和第二支撐減震組件均為橡膠減震墊20,電池箱內的橡膠減震墊20設在活動蓋片12的背面, 電池安裝和拆卸都十分便利。
作為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側面設有防撞鐵絲網17,在汽車發生事故時能阻擋金屬片刺入蓄電池內,提升新能源汽車發生事故後的安全性。
作為優選的,所述支柱13的內側面設有襯墊21,防止長期的運動過程中電池在水平方向產生位移,也避免電池的側壁被支柱磨破。活動蓋片12的背面設有彈簧凹槽19,便於安裝電池箱時進行定位,同時也防止電池箱振動過程中與箱體內的緩衝彈簧15之間產生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