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能空氣清新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1:01:26 3
本發明涉及空氣淨化設備,特別是一種空氣能空氣清新機。
背景技術:
隨著霧霾的汙染越來越嚴重,人們呼吸需要清新的空氣,特別是身體不好的病人;一種淨化空氣的空氣能空氣清新機,已成為人們呼吸清新乾淨空氣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空氣能空氣清新裝置,以及為人們提供灌裝的清新空氣,滿足人們呼吸清新乾淨空氣的需要。
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空氣能空氣清新機,包括有第一灰霾吸收裝置、第一灰霾清潔裝置、第二灰霾吸收裝置、第二灰霾清潔裝置、熱泵裝置、空氣溼度控制裝置、空氣壓縮機、清新空氣儲罐以及控制器;第一灰霾吸收裝置與第一灰霾清潔裝置連接,第一灰霾清潔裝置與第二灰霾吸收裝置連接,第二灰霾吸收裝置與第二灰霾清潔裝置連接,第二灰霾清潔裝置與空氣溼度控制裝置連接,空氣溼度控制裝置與空氣壓縮機連接,空氣壓縮機與清新空氣儲罐連接,第一灰霾吸收裝置的第一空氣入口與大氣連接;第一灰霾吸收裝置包括有第一霧霾吸收箱、第一噴頭以及第一水泵,第一灰霾清潔裝置包括有第一清潔箱;第二灰霾吸收裝置包括有第二霧霾吸收箱、第二噴頭以及第二水泵,第二灰霾清潔裝置包括有第二清潔箱;熱泵裝置包括有第一冷凝器、第一膨脹閥、第一蒸發器,第二冷凝器、第二膨脹閥、第二蒸發器以及熱泵壓縮機;第一噴頭以及第一冷凝器設於第一霧霾吸收箱內,第一噴頭位於第一冷凝器的上方,第一蒸發器位於第一清潔箱內;第二噴頭以及第二冷凝器位於第二霧霾吸收箱內,第二噴頭位於第二冷凝器的上方,第二蒸發器位於第二清潔箱內;第一噴頭通過管道與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連接,第一水泵的入水口與第一清潔箱連接;第二噴頭通過管道與第二水泵的出水口連接,第二水泵的入水口與第二清潔箱連接;控制器通過控制線與第一灰霾吸收裝置、第二灰霾吸收裝置、熱泵裝置、空氣溼度控制裝置以及空氣壓縮機連接。
空氣能空氣清新機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時,控制器控制第一灰霾吸收裝置、第二灰霾吸收裝置、熱泵裝置、空氣溼度控制裝置以及空氣壓縮機運行;熱泵裝置運行後,其第一冷凝器以及第二冷凝器變熱,其第一蒸發器以及第二蒸發器變冷;第一水泵將第一清潔箱內的水抽至第一噴頭,第一噴頭將水霧噴灑到第一霧霾吸收箱內的第一冷凝器上,水霧噴灑在第一冷凝器後蒸發為蒸汽,使第一霧霾吸收箱內充滿水霧以及蒸汽;第二水泵將第二清潔箱內的水抽至第二噴頭,第二噴頭將水霧噴灑到第二霧霾吸收箱內的第二冷凝器上,水霧噴灑在第二冷凝器後蒸發為蒸汽,使第二霧霾吸收箱內充滿水霧以及蒸汽;空氣由第一灰霾吸收裝置的第一空氣入口進入第一霧霾吸收箱內,利用第一霧霾吸收箱內的水霧以及蒸汽吸收空氣中的塵埃以及灰霾,經水霧以及蒸汽吸收塵埃和灰霾後的空氣進入第一灰霾清潔裝置的第一清潔箱內,含有水霧以及蒸汽的空氣與第一蒸發器接觸,使水霧以及蒸汽被冷凝為水,利用水霧以及蒸汽將空氣中的塵埃以及灰霾清除;經過第一灰霾清潔裝置淨化後的空氣進入第二灰霾吸收裝置的第二霧霾吸收箱,利用第二霧霾吸收箱內的水霧以及蒸汽再次吸收空氣中的塵埃以及灰霾,經水霧以及蒸汽再次吸收塵埃和灰霾後的空氣進入第二灰霾清潔裝置的第二清潔箱內,含有水霧以及蒸汽的空氣與第二蒸發器接觸,使水霧以及蒸汽被冷凝為水,利用水霧以及蒸汽再次將空氣中的塵埃以及灰霾清除;被第二蒸發器吸收了水分的空氣進入空氣溼度控制裝置,利用空氣溼度控制裝置將該空氣的溼度調節為設定的範圍,經空氣溼度控制裝置調節溼度後的空氣進入空氣壓縮機,經空氣壓縮機壓縮後進入清新空氣儲罐。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空氣能空氣清新機,包括有第一灰霾吸收裝置、第一灰霾清潔裝置、第二灰霾吸收裝置、第二灰霾清潔裝置、熱泵裝置、空氣溼度控制裝置、空氣壓縮機、清新空氣儲罐以及控制器;使用時,利用上述裝置和設備以及水吸收淨化空氣中的塵埃以及灰霾,利用水循環使用,清潔空氣中的塵埃以及灰霾,空氣清潔後利用空氣溼度控制裝置調節清新空氣的溼度,為智能清新空氣售賣機提供清新空氣源,或者為人們提供乾淨的清新空氣。
附圖說明
圖1是空氣能空氣清新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圖1所示的空氣能空氣清新機的結構示意圖,空氣能空氣清新機包括有第一灰霾吸收裝置1、第一灰霾清潔裝置2、第二灰霾吸收裝置3、第二灰霾清潔裝置4、熱泵裝置5、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空氣壓縮機7、清新空氣儲罐8以及控制器9;第一灰霾吸收裝置1與第一灰霾清潔裝置2連接,第一灰霾清潔裝置2與第二灰霾吸收裝置3連接,第二灰霾吸收裝置3與第二灰霾清潔裝置4連接,第二灰霾清潔裝置4與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連接,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與空氣壓縮機7連接,空氣壓縮機7與清新空氣儲罐8連接,第一灰霾吸收裝置1的第一空氣入口10與大氣連接;第一灰霾吸收裝置1包括有第一霧霾吸收箱11、第一噴頭12以及第一水泵13,第一灰霾清潔裝置2包括有第一清潔箱14;第二灰霾吸收裝置3包括有第二霧霾吸收箱15、第二噴頭16以及第二水泵17,第二灰霾清潔裝置4包括有第二清潔箱18;熱泵裝置5包括有第一冷凝器19、第一膨脹閥20、第一蒸發器21,第二冷凝器22、第二膨脹閥23、第二蒸發器24以及熱泵壓縮機25;第一噴頭12以及第一冷凝器19設於第一霧霾吸收箱11內,第一噴頭12位於第一冷凝器19的上方,第一蒸發器21位於第一清潔箱14內;第二噴頭16以及第二冷凝器22位於第二霧霾吸收箱15內,第二噴頭16位於第二冷凝器22的上方,第二蒸發器24位於第二清潔箱18內;第一噴頭12通過管道與第一水泵13的出水口連接,第一水泵13的入水口與第一清潔箱14連接;第二噴頭16通過管道與第二水泵17的出水口連接,第二水泵17的入水口與第二清潔箱18連接;控制器9通過控制線與第一灰霾吸收裝置1、第二灰霾吸收裝置3、熱泵裝置5、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以及空氣壓縮機7連接。
空氣能空氣清新機的使用方法是:使用時,控制器9控制第一灰霾吸收裝置1、第二灰霾吸收裝置3、熱泵裝置5、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以及空氣壓縮機7運行;熱泵裝置5運行後,其第一冷凝器19以及第二冷凝器22變熱,其第一蒸發器21以及第二蒸發器24變冷;第一水泵13將第一清潔箱14內的水抽至第一噴頭12,第一噴頭12將水霧噴灑到第一霧霾吸收箱11內的第一冷凝器19上,水霧噴灑在第一冷凝器19後蒸發為蒸汽,使第一霧霾吸收箱11內充滿水霧以及蒸汽;第二水泵17將第二清潔箱18內的水抽至第二噴頭16,第二噴頭16將水霧噴灑到第二霧霾吸收箱15內的第二冷凝器22上,水霧噴灑在第二冷凝器22後蒸發為蒸汽,使第二霧霾吸收箱15內充滿水霧以及蒸汽;空氣由第一灰霾吸收裝置1的第一空氣入口10進入第一霧霾吸收箱11內,利用第一霧霾吸收箱11內的水霧以及蒸汽吸收空氣中的塵埃以及灰霾,經水霧以及蒸汽吸收塵埃和灰霾後的空氣進入第一灰霾清潔裝置2的第一清潔箱14內,含有水霧以及蒸汽的空氣與第一蒸發器21接觸,使水霧以及蒸汽被冷凝為水,利用水霧以及蒸汽將空氣中的塵埃以及灰霾清除;經過第一灰霾清潔裝置2淨化後的空氣進入第二灰霾吸收裝置3的第二霧霾吸收箱15,利用第二霧霾吸收箱15內的水霧以及蒸汽再次吸收空氣中的塵埃以及灰霾,經水霧以及蒸汽再次吸收塵埃和灰霾後的空氣進入第二灰霾清潔裝置4的第二清潔箱18內,含有水霧以及蒸汽的空氣與第二蒸發器24接觸,使水霧以及蒸汽被冷凝為水,利用水霧以及蒸汽再次將空氣中的塵埃以及灰霾清除;被第二蒸發器24吸收了水分的空氣進入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利用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將該空氣的溼度調節為設定的範圍,經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調節溼度後的空氣進入空氣壓縮機7,經空氣壓縮機7壓縮後進入清新空氣儲罐8。
為了實施空氣淨化的隔開處理,空氣能空氣清新機包括有第一旋轉閥26以及第二旋轉閥27,第一旋轉閥26設於第一霧霾吸收箱11與第一清潔箱14之間,第二旋轉閥27設於第二霧霾吸收箱15與第二清潔箱18之間;第一霧霾吸收箱11與第一旋轉閥26封閉連接,第一旋轉閥26與第一清潔箱14封閉連接,第一清潔箱14與第二霧霾吸收箱15封閉連接,第二霧霾吸收箱15與第二旋轉閥27封閉連接,第二旋轉閥27與第二清潔箱18封閉連接,第二清潔箱18與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封閉連接,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與空氣壓縮機7封閉連接,空氣壓縮機7與清新空氣儲罐8封閉連接。
為了實施水的循環使用,第一霧霾吸收箱11的底部設有第一集水槽28,第一清潔箱14的底部設有第二集水槽29,第二霧霾吸收箱15的底部設有第三集水槽30,第二清潔箱18的底部設有第四集水槽31;第一集水槽28以及第三集水槽30通過管道與第二集水槽29連接,第一集水槽28以及第三集水槽30的位置比第二集水槽29的位置高,使第一集水槽28以及第三集水槽30的水能流入第二集水槽29;第一水泵13的入水口與第二集水槽29連接,第二集水槽29設有第一進水閥46,第一進水閥46與自來水連接,當第二集水槽29的水位低於設定的水位時,第一進水閥46自動補充自來水;第二水泵17的入水口與第四集水槽31連接,第四集水槽31設有第二進水閥32,第二進水閥32與自來水連接,當第四集水槽31的水位低於設定的水位時,第二進水閥32自動補充自來水。
空氣能空氣清新機使用時,大氣的空氣由第一灰霾吸收裝置1的第一空氣入口10進入第一霧霾吸收箱11;於第一霧霾吸收箱11利用水霧以及蒸汽吸收空氣中的塵埃以及灰霾,被水霧和蒸汽吸收了塵埃以及灰霾的空氣經第一旋轉閥26進入第一清潔箱14,利用第一清潔箱14內的第一蒸發器21吸收該空氣的水分,被第一蒸發器21吸收了水分的空氣進入第二霧霾吸收箱15,於第二霧霾吸收箱15利用水霧以及蒸汽再次吸收空氣中的塵埃以及灰霾,被水霧和蒸汽吸收了塵埃以及灰霾的空氣經第二旋轉閥27進入第二清潔箱18,利用第二清潔箱18內的第二蒸發器24吸收該空氣的水分,被第二蒸發器24吸收了水分的空氣進入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如此不斷循環。
空氣能空氣清新機使用時,第一蒸發器21吸收的水由第一蒸發器21流入第二集水槽29;第一噴頭12噴灑多餘未變成蒸汽的水霧被第一集水槽28收集,第二噴頭16噴灑多餘未變成蒸汽的水霧被第三集水槽30收集,第一集水槽28以及第三集水槽30的水經管道自動流入到第二集水槽29內;由第一集水槽28以及第三集水槽30收集到第二集水槽29的水由第一水泵13抽到第一噴頭12,第一噴頭12將水噴灑到第一霧霾吸收箱11內的第一冷凝器19上,循環使用;第二蒸發器24吸收的水由第二蒸發器24流入第四集水槽31;第四集水槽31回收的水由第二水泵17抽到第二噴頭16,第二噴頭16將水霧噴灑到第二霧霾吸收箱15內的第二冷凝器22上,循環使用水。
為了實施清新空氣的溼度調節,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設有溼度調節箱33,溼度調節箱33設有乾燥室34以及加溼室35,乾燥室34以及加溼室35設於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的進氣口36與出氣口37之間;進氣口36與出氣口37之間設有隔離電磁閥38,利用隔離電磁閥38將進氣口36與出氣口37隔開,進氣口36的空氣不能直接進入出氣口37;乾燥室34設有乾燥電磁閥39、吸潮劑40以及乾燥單向閥41,吸潮劑40設於乾燥室34內,乾燥電磁閥39的入口與進氣口36連通,乾燥電磁閥39的出口與乾燥室34連通,乾燥單向閥41的入口位於乾燥室34內,乾燥單向閥41的出口與出氣口37連通;加溼室35設有加溼電磁閥42、電動噴霧器43以及加溼單向閥44,電動噴霧器43位於加溼室35內,加溼電磁閥42的入口與進氣口36連通,加溼電磁閥42的出口位於加溼室35內,加溼單向閥44的入口位於加溼室35內,加溼單向閥44的出口與出氣口37連通;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的進氣口36設有溼度傳感器45,控制器9設有溼度控制線與乾燥電磁閥39、加溼電磁閥42以及溼度傳感器45連接;隔離電磁閥38、乾燥電磁閥39以及加溼電磁閥42的初始狀態為關閉狀態;乾燥單向閥41以及加溼單向閥44的導通方向由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進氣口36指向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的出氣口37,反方向不導通,避免出氣口37的空氣進入乾燥室34、加溼室35以及進氣口36。
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工作時,經第二清潔箱18淨化後的空氣由第二清潔箱18的出口進入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的進氣口36;當溼度傳感器45檢測到進氣口36的溼度在設置的範圍時,溼度傳感器45將其信號傳輸給控制器9,控制器9控制隔離電磁閥38打開,進氣口36的空氣經隔離電磁閥38進到出氣口37,再由出氣口37進入空氣壓縮機7。
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工作時,經第二清潔箱18淨化後的空氣由第二清潔箱18的出口進入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的進氣口36當溼度傳感器45檢測到進氣口36的溼度高於設置的範圍時,溼度傳感器45將其信號傳輸給控制器9,控制器9控制乾燥電磁閥39打開,進氣口36的空氣由乾燥電磁閥39進入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的乾燥室34內,利用乾燥室34內的吸潮劑40吸收空氣的水分,降低空氣的溼度,經乾燥室34降低溼度後的空氣經乾燥室34的乾燥單向閥41進入到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的出氣口37,再由出氣口37進入空氣壓縮機7。
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工作時,經第二清潔箱18淨化後的空氣由第二清潔箱18的出口進入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的進氣口36當溼度傳感器45檢測到進氣口36的溼度低於設置的範圍時,溼度傳感器45將其信號傳輸給控制器9,控制器9控制加溼電磁閥42打開,進氣口36的空氣由加溼電磁閥42進入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的加溼室35內,加溼室35內的電動噴霧器43向空氣噴出水霧,增加空氣的溼度,於加溼室35增加了溼度後的空氣經加溼室35的加溼單向閥44,進入到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的出氣口37,再由出氣口37進入空氣壓縮機7。
空氣溼度控制裝置6的隔離電磁閥38打開時,乾燥電磁閥39以及加溼電磁閥42處於關閉狀態;乾燥電磁閥39打開時,隔離電磁閥38以及加溼電磁閥42處於關閉狀態;加溼電磁閥42打開時,隔離電磁閥38以及乾燥電磁閥39處於關閉狀態。